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智的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明智的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06 00:10: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智的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明智的孩子》是一本由[英] 安吉拉·卡特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智的孩子》读后感(一):明智的孩子

  

读《明智的孩子》第一感受便是文本上的“狂欢”。莎士比亚的典故以现代变格方式出现在文本中,如多拉诺拉缺席的父亲(哈姆雷特)、好莱坞的错误恋情(仲夏夜之梦)、多拉诺拉父女相认(李尔王)。阅读卡特如同阅读了被莎翁所附灵的卡特。

全书以女性独白体叙述,“双胞胎置换”“男女颠倒”等经典莎翁桥段不断被扩充和复用,如加入杂技、魔术元素。如结尾用多拉和诺拉的口袋中各多出一个婴儿来完成家族香火的传递。此外该文体结构上更接近于五幕剧戏剧而非小说。

主题上更倾向于两私生女的心灵秘史和莎翁家族轮回。Chance姐妹一面收集着Hazard莎翁戏剧家族渐渐衰落史,也在一面建构其对自身的身份认同。第一代皇家艺术团兰纳夫——第二代梅尔好莱坞演员——第三代真人秀主持人崔斯专——歌舞女郎Chance姐妹。值得庆幸的是结尾私生女获得正名,而不知其后一代又该如何建构起自身的身份认同。

兴许如诺拉所说“他们会编起关于父亲的传奇。”

  《明智的孩子》读后感(二):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呵,这就像是一出喧闹的舞台剧,三代女人的舞台剧。主角双胞胎欠思姐妹让我想起电影《鬼妈妈》里那一对丰满古怪的老舞女姐妹花。她们的一生开头潦草,过程却绚烂,歌舞升平,声色犬马。 传奇般的三代女人发端于祖母艾斯黛拉,一位演员。她为罕择家生下第一对双胞胎——梅齐尔和佩瑞格林(实际上压根儿不是罕择家的种)。其中的梅齐尔后来成为英国戏剧国王。然而欠思姐妹是梅齐尔在成名之前穷困潦倒之际与一位提供客房服务的仆人造出来的。她们一出生就被欠思太太——也就是欠思姐妹的阿嬷——收养。而她们的叔叔佩瑞格林担任了父亲的角色,他周游列国,做魔术师、石油大亨、间谍、蝴蝶专家、编剧……梅齐尔在声名鹊起后先后娶了三房太太。第一任太太生下一对心肠歹毒自私自利的姐妹(其实是梅齐尔的弟弟佩瑞格林的种)。后来这位太太被女儿们抛弃又瘫了,欠思姐妹收留了她。第三任太太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崔斯专和葛瑞司(也不太确定到底是谁的种)。崔斯专是个浪荡公子,而葛瑞司是个神父。 欠思夫人,也就是阿嬷,她是个家庭创造者。她收养了欠思姐妹,后来又收留了阿欣。阿欣又在这个家里生下布兰达,布兰达又生了蒂芬妮。而蒂芬妮最后却葬送在崔斯专的手里。在这一出闹剧里男人的位置好像就是下种的机器。而真正在抚养孩子延续生命的永远是女人。莎士比亚说“明智的孩子认得爹”。可见一个孩子找到爹是多么难得。 卡特是出生于1940年的英国作家,她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50位伟大的英国作家”第10名。她的作品中有着强烈的女性主义和现实主义信仰,同时具有非常华丽的巴洛克式风格,疯狂、暴力、奢靡、迷失,这些元素散落在她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因此这也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魔幻色彩。 这本书以欠思姐妹中的朵拉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讲述了这个演员辈出却又荒诞至极的家庭。他们乱伦、抛弃、伤害。整个作品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女人被伤害后没有凄凄惨惨,她们靠自己站了起来,然后跟男人一样消费玩弄这个世界。最后这个家里又有了一对双胞胎,哈,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明智的孩子》读后感(三):安吉拉.卡特的魔幻现实主义

  

《明智的孩子》是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的9部长篇小说的最后一部,是一部兼具魔幻现实主义和女性主义的长篇小说,以双胞胎姐妹朵拉.欠思和诺拉.欠思的视角,还原其家族三代的风流史。除了魔幻现实的风格,书中对1920年代的戏剧和电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有很多细致的描写,这些通过欠思姐妹以及她们的父亲从事的戏剧事业巧妙地融入到故事当中,读者仿佛能够置身于1920年代的伦敦观看莎翁剧,写实风格非常强烈。

要读懂这本书,读懂安吉拉.卡特,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来阅读,才能理解更加内在的东西,作者安吉拉.卡特生于1940年,卒于1992年,《明智的孩子》这本书写于1991年,是在作者去世前夕完成的遗作。为什么这点很重要,是因为故事的真实性更强,更加贴近作者内心,我们可以想象,在作者已经罹患癌症,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能够写出一部完整的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这需要极其强大的毅力,我们相信,作者写出这部作品,并不是为了追逐商业利益,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通过魔幻的手法把自己的一生想法隐晦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会看到主人公一登场便已经是七旬的老人,这仿佛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视角来还原历史。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魔幻是手段,现实是基础,毫无疑问,安吉拉.卡特两方面都处理得很好。

另外,我想不得不说的是,《明智的孩子》腰封上面有一句话“女性版《百年孤独》”,我不敢苟同,我觉得把《明智的孩子》与《百年孤独》相比较是有失公允的,把《明智的孩子》定义为女性版的《百年孤独》更是有些牵强,首先带来的问题是,这样的定义很容易让读者先入为主,带着一种阅读《百年孤独》的冲动和期待去读《明智的孩子》,反而是把读者带偏了,容易错过这本书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已经读过《百年孤独》的读者,在阅读《明智的孩子》的时候一定程度会失望,虽然两部作品有很多相似相近的元素,但是从人物数量、人物塑造、故事背景、故事情节等方面来看,《明智的孩子》和《百年孤独》都不是一个量级的,《百年孤独》写的是七代人的家族史,《明智的孩子》写的是三代人;不是说《明智的孩子》写得不好,但是我相信作者写作的初衷并不是抱着向《百年孤独》致敬之类的打算,因此把两部作品捆绑起来其实是让阅读质量打了折扣的。结合我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一开始我是潜意识带着《百年孤独》的先入为主来读《明智的孩子》的,但是这样读了一半,发现很枯燥,因为有《百年孤独》这个巨人在前,怎么读都觉得差点什么。后来我调整思路,先是网上了解了一下作者的生平,然后抛开《百年孤独》再次进行阅读,这回的感觉就“对味了”。

如果你是一个想了解安吉拉.卡特这位作家,并且是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我推荐这本《明智的孩子》,因为这是最真实反映作者内心的作品。

  《明智的孩子》读后感(四):我们是不是认识很久了,卡特

  

你注定是不会受到迂腐直男喜爱的你知道吗,我想你知道。通常男人可以忍受的上限就是略有聪明,强势的女人或许可以激起他们的征服欲,但是集尖刻,戏谑,调侃,睿智,不留情面的揭穿于一身的你,一定令直男们大皱眉头,有多远跑多远。

因为他们喜欢你跪下来,大声喊爸爸。

————

初看这本书,期待不高。因为短篇精湛的人,通常长篇不好。

没摸几页,太棒了,还是我喜欢的调调。

看着朵拉这个老太婆扯淡,幽幽说起经年累月,风吹去,所有落叶。抚琴如诉,就像《情人》的开头,我老了。这句话通常的潜台词是,but我也曾经冠绝寰宇,艳压八方。

除了蓝眼睛和那场大火,我只注意到佩瑞。

朵拉在年轻的时候有一瞬间很希望她和佩瑞搞过。他那么无所谓开开心心,竟做不平事,拒绝重复的挑战先生,拥有完美人格的叔叔。竟然没有一丝一毫令我觉得近亲乱伦的别扭与恶心。甚至感觉,是个女孩都会喜欢佩瑞吧。

所以在渣男老爹百岁寿辰的大幕落下之夜,所有家族的黑暗秘密,玄之又玄的隐藏往事被悉数翻出之际。大家互相理解又互相妥协的夜晚,一切争斗,嘻闹,不平,魂归平静与祥和的时候。一生相对拘谨的朵拉,不再顾及诺拉和其他身份,辈分,场合,发自内心的说出,佩瑞,我们去搞吧的时候,我知道佩瑞乐于配合,送她上青云,一起去巫山。这一段写的太棒了。

在她身上老当益壮的不是叔叔,而且一次次拯救她们姐妹于危难的恩人,敞开心扉拥抱他们的最亲的人,随时变出魔术都她们笑的人,烈火中救出妹妹的英雄,永远留不住的浪子,随时回来的肩膀,慷慨的支票,永远不一样的礼物盒子,环绕着一身神秘蝴蝶的探险家,佩瑞,所有人的梦中人。

宛若弥留之际,人生中来来往往的爱,一幕幕都跑了出来,随着剧烈戏剧性摇晃的水晶灯,一张张脸庞,亲吻,抚摸,投入,合欢,那些嵌入肉里的指缝,温柔而有力的吸吮,相互取暖的拥抱,暴雨中的癫狂,土壤中的力量,小巷浓雾中的摸索,玻璃窗前按住的双手,夹杂着异国情调的懵懂,伴随着茶壶上的热腾香气,人生啊,白驹过隙。情感啊,赤条条来去,有笑有泪,不曾后悔。T裤啊,脱了又穿,真心啊,收了又给。

没什么,绝不后悔。

佩瑞就佩瑞。

近亲乱伦,不恶心,不甜腻,不意外,一场酣畅淋的人生落幕,也可能是迟来58年的圆梦。

哭成了泪人。

——

卡特,真有你的,还不到40,我竟然感觉到用双眼和心灵穿越了75的老妇,对女人一生的史诗报以最真实的热泪和感动。

烦恼芜杂的人生啊,我如此爱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