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河孤旅》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长河孤旅》读后感锦集

2022-03-11 15:03: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河孤旅》读后感锦集

  《长河孤旅》是一本由赵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河孤旅》精选点评:

  ●传主是真正的民族之魂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生

  ●乱邦不入,危邦不居

  ●如果想了解三峡大坝的反对者意见的话 强推!!

  ●佩服佩服,黄万里教授

  ●利用睡前读完,很感伤……20190422-0425

  ●这本书的写作观点和立场本不值五星的。 但是因为他是在给黄万里立传,给多少星都不过分。

  ●纪念黄万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人生,也可以这样过的

  ●高二购于五里牌书店,从此与该店结缘

  《长河孤旅》读后感(一):很杰出,很诚实,很高贵的一个中国人

  黄河的沙子是现实,不能改,要接受。

  黄万里生性豁达,不在乎!

  黄万里学术成就,诗词功夫都是一流。

  黄万里的选择,很明显啊,黄家后代能出国的都不留下来,这就是回答,这就是选择,出去不一定好,但是至少有个人的尊严的平淡生活。

  《长河孤旅》读后感(二):只要你正直、善良、脚踏实地

  看完这本书,隐隐约约想起强生的这段广告词

  起初读这本书,是抱着对长江三峡问题唧唧歪歪的目的,后来渐渐发现传记文学对这个着墨很少,反而是对过去四五十年的历史有了个了解,直到读完整本书,被先生的正直、乐观、及为天下苍生计的精神深深震撼,从中获益良多。

  中国知识分子正直的很多,但像先生那样乐观豁达的却少。即便深受打击也乐观生活,没有悲观无奈忧愁,足以让我们后来人学习。

  《长河孤旅》读后感(三):没有听从其父黄炎培的教诲,太过于真实和耿直,但这也是为众人所钦佩的

  总结几条读后感

  1 黄万里是一个实干家,水利人才,吃得苦,讲义气,人聪明。

  2 没有听从其父黄炎培的教诲,没有学会外圆内方,这也是大多数很有能力的技术工作者的特点。

  3 是很较乐观的人

  ----------------------------------------------------

  但是中国水利的现状,更关系到中国的农业和几十亿人的生活、生存。对水利有明确认知的,有技术能力的人,在中国泱泱大国,不乏其人。

  真正能不顾个人私利,直言的人很少。

  而能在高位,更能不顾个人私利,为人民所想所为的人更少。

  ----只能悲叹庙堂内的环境所然

  《长河孤旅》读后感(四):国在山河破

  梵高活着的时候,因为一家小咖啡馆愿意展出自己的画而不亦乐乎。在梵高短暂的生命里,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无足重轻。

  本来,出身名门的工科水利学家和落魄画匠的命运不应该被类比。

  黄万里活了90岁,然而在他活着的这些年,没有人觉得他的意见很重要。因为他是个温和乐观坚定不移的人。

  他反对伟大的三门峡工程,甚至三峡工程建筑奇迹,这就等于是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反对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没有人和他辩论,没有人听他据理力争,于是这位被李锐称为“新中国最优秀的水利专家”的人的一生,就这样忽略不计了。

  一个人抱憾而终。

  数万人命丧黄泉。

  百万人流离失所。

  国在,山河破。

  《长河孤旅》读后感(五):黄河本浊 圣人不出

  古人也有很多屁话。比如“圣人出,黄河清”这样的。在51年前,全国上下,尤其是毛总就被这句话抓挠的直发烧,顺其自然的就被苏联的专家忽悠了,因为毛总心里早已认为自己是圣人,希望用古人的话来验证。当时,全国上下的水利专家只有一个人全面反对在黄河三门峡建坝,遗憾的是他的话没有被采纳。这个人就是黄万里。

  黄万里是黄炎培的三公子,留美学习水利,发下治理黄河的宏愿,文革被打成右派,平反后努力普及自己的水利知识和思想。一生信奉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历史证明了黄万里的思想是正确的。近年来,人为的环境破坏导致了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难,当时的黄河治理不力也难逃其责了吧。李锐说黄万里是水利界的马寅初式、陈寅恪式的人物。实在是因为在那种全民无智的时代能够保持独立之思想的高贵品质。

  在任何年代,这都是值得尊重的。

  如果有圣人的话,这样的人才更接近于圣人。这是我读《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的感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