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与权力读后感锦集
《群众与权力》是一本由(德)埃利亚斯·卡内提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群众与权力》精选点评:
●PDF,导入iPad。
●说实话读的太痛苦了。专门挑了伊斯兰教的部分来读,觉得还是不够透彻。
●要慢慢啃啃,我没啃完……
●多多少少好像怎么解释都可以。想了想还是只能给四星。
●奇葩原始部落大集锦、各种集体自残案件全扫描、《疯狂原始人》的论文集……
●没看懂,没读完。
●表示里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直接拿来当小说素材,都不带改的……
●想买看看旧书网
●送人了……
●: C912.1/2245-1
《群众与权力》读后感(一):译文的粗糙加大了阅读的难度
阅读的畅快是谈不上的,可能是本好书,但是译文用词不够精练,读起来有种拖沓的感觉,而此类文章最重要的莫过于言辞简练而精准,否则文章本身已然是专著性质的,加之译文的准确性不够,只会加大阅读的难度。不追求文学的辞藻绚丽,但定位的还是不够准确。
《群众与权力》读后感(二):命令
经过一段漫长的历史,命令有了今天这样紧密而完善的形式,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它都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最危险的唯一因素。我们必须有勇气与之抗衡,动摇它的统治,必须找到途径使大部分人摆脱他。我们不能让它深入皮肤以下,要将命令的螯刺变成轻轻一碰就能脱落的牛蒡果!
----第235页
《群众与权力》读后感(三):群众与权力
人是个单独化的存在,可是人却不能单独活在地球上,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并成为万物之灵便依赖于人群。组织起来的人便拥有了力量,不仅战胜了残酷的大自然,并且战胜着自己的种族,部落对部落,民族对民族,国家对国家等等。我想这就是此书的根源,群众与权力,可以理解为哪一个人群组织得好谁就拥有更强大的权力。 作品算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综合作品,阐述着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正是各种不同的人类集团之间的形成、发展、斗争才有着当今的人类社会。 文学虽短,倒是博采各家之长,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神话学,符号学交织在一起,论证着作者的观点,内容即精深,但表达手法却相当浅显,真是太有学问了。
《群众与权力》读后感(四):用文学的语言讲述哲学
以前看着名字和厚厚的书页,还因为它巨大的头衔不敢看,也提不起兴趣看。最近因为写论文,才翻起它。也幸亏如此,没有错过这么一本好书。
无论是德文版还是中文版,读起来都有阅读的畅快和愉悦。
Canetti的写小说出身,注定了他写作的语言魅力,不至于使一部哲学理论性著作枯燥无味,或者晦涩难懂。
他的叙事能力无以伦比,又在文章中不断举证历史事件,读起来像一个个独立的小说,而在描述群众的时候,眼前似乎展开来一部动画片,群众似一个个小黑点,忽而聚集,忽而离散,画面感超强。
最难得的是,他将自己始终置于一点,那就是不因为自己的血统,信仰,文化和宗教,对任何一个群体或事件做偏颇的定义,而是力求站在高于这一切的全体人类的观点,去解释,去理解,去找出普遍规律。
就连令他不得不流亡国外的纳粹政府,希特勒,和当时漠视或默许屠杀犹太人的德国人,他也都非常公正冷静地分析其历史背景,分析当时群众的内部需要和因经济危机造成的突变。
他还用了很多象征和比喻,来形容一些欧洲国家的群众特征,比如说英国人是老船长,法国人是革命,德国人是森林,犹太人是沙漠里流动的沙。。。
还有民族感,这个永远以具体的实物言不及义的复杂感情。
理解了群众这个观念后,对待很多问题就会比较心平气和,比如历史上的纳粹,文革,现在的网络愤青和民族主义。这些只是表象的不同,在群众内部的需求和它的构成原理的解释下,这些其实并不是新鲜词,而是从人类诞生以来,不断重复的集体活动,跟明辨是非的智力无关,把群众联系在一起的是恐惧和需要,以及暂时体验到的内部平等性和同一性的渴求。
只要人类继续存在,群众也就会继续以不断聚合的形态,繁衍下去,而群众运动,也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