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国与权力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10篇

2018-04-27 21: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10篇

  《王国权力》是一本由盖伊·特立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5.00,页数:6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一):第215页摘

  《王国与权力》摘:1915年的一天,奥克斯告诫他的城市主编阿瑟·格里夫斯不要给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关于发起援助欧洲战区犹太人运动的呼吁太大的版面。“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奥克斯说,“他们努力保留犹太人的特点传统,使犹太人不融入脱离其他人,然后又抱怨犹太人受到的待遇不同于其他人。我感兴趣的是犹太人的宗教——我想看到这种宗教能得到保留——但对犹太人传统我只想保留这么多。我和布兰代斯不一样,”奥克斯接着说,“他成了一名专业的犹太人。几年前几乎没人知道他是个犹太人。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犹太运动。当威尔逊总统组建内阁,有人告诉他内阁应该有个犹太成员,并提议布兰代斯做司法部长,威尔逊回答说,‘但他并不是犹太人。’而当布兰代斯听到这话之后,他显然决定变成个犹太人。”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二):《王国与权力》中译本为什么是一本烂作?!

  通篇充斥着中文语法错误、信手错译和事实错讹。

  虽然翻译是一项艰苦工作,但如此的译文质量和编校水平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本书的译者自称从译近20年,而且自豪地宣称在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进修过,并且上海人民出版社看起来也不像是粗制滥造的小社。

  难道你们的智商水准良知都拿去喂狗了么?!

  难道你们就是要骗钱、骗人、侮辱读者的智商么?!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三):纽约时报的《王国与权力》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作为美国的报业领头羊,其地位独领风骚。这份以严肃严谨而著称的报纸,被人称作灰寡妇(grey lady),以形容其冷淡客观形象。而这本《王国和权力》(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便是描绘《纽约时报》整个王国历史名著,被称之为新闻业界最好的五本书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Gay Talese,也是美国新闻界名声赫赫的记者。从毕业开始,便在《纽约时报》以最初级的送稿生(copyboy)身份开始工作,一路攀升成为一名记者。之后又离开《纽约时报》,长期为《时尚先生》(Esquire)和《纽约客》(New Yorker)等杂志撰稿。

  Gay Talese的写作风格极其鲜明,其为《时尚先生》撰写的特稿《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是新新闻风格的代表作。概括来讲,这篇特稿的风格,更接近于意识流,在平淡叙述中,就某个小细节开始延展,将内容切换到另外一个场景。是一个在细节描写中不断展开内容,节节开花开花的过程。而在这本《王国与权力》中,Gay更是将这样的写作技艺,运用得出神入化

  这不是一本可以通过轻松的“习惯性阅读”就能够明白的书。事实上,把它当作常规结构的书,做初次阅读的我就迷失在了纷繁的细节中。任何不经意的粗略浏览,都会导致你莫名其妙地切换到另外一个叙事时空中。在你的跳读中,这一个个的故事成了毫无关联碎片,让你摸不着头脑。这样的阅读,会彻底摧毁你的好奇心与阅读原动力。你的阅读之旅,着实寸步难行

  很显然,这是错误的阅读方式。或者说,这是不适合意识流结构的阅读方式。如果你能够重头开始,慢下来(我便是这样做的),你会逐步发现这本书结构中所隐藏的奥秘

  要描写时报的整个历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不能仅仅是按照时间线的顺序,做线性梳理。因为,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王国里,每一个时间点蕴含了无数个想法观点总部和各个分社之间的竞争冲突,主编与分社长之间的较量,每一个重大新闻的追赶和审核,曾经下属竞升成为自己上司落差,都让简单的线性叙述显得苍白无力。

  如何能够有的放矢精准表达现实复杂性,却又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系统展开,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理清了描写“时报王国”的这重复杂性,就能够明白Gay的独有写作风格,在处理这样复杂素材上的精妙和强大。如果仔细考察《王国与权力》,你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以一段对时报的重要人物描述展开。这些开头的叙述几乎是平淡无奇,但却在之后缓慢精细的铺成中,将各种时报内部的细节和故事一一嵌入进去,镶成一篇不同凡响的专题报道。这一个个的独立故事和观点,在Gay高超的写作技艺中,连接得流畅非凡。仅仅几页纸,竟然可以紧密牢实地托起两三个故事、四五种观点、六七条秘密

《纽约时报》人物关系

  如果你能够读到这些,下一个自然的惊叹便是:作者到底搜集整理了多少资料,又运用了多少种严格的筛选标准,运用它们构建出如此细密的文本世界细致剖析每一个片段,都能发现这些片段不是简单的无病呻吟式的文字堆积,而是某个庞大故事的导火索,又或是某个潜在秘密的线索铺垫

  从这个意义上讲,Gay Talese的这本书,确实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纪实报道的写作方式,融入了虚构文学技巧。正如现代小说对写作结构的不懈探索,当非虚构类的作品也开始运用写作结构去表达内容,贯彻“媒介即内容”的思想时,非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便有了更为广阔生长空间

  阅读,并不总是容易的。那些不同一般的严肃费力的阅读,像是侦探案件的侦破,数学家对证明追求工程师解决方案的探讨,充满艰辛乐趣非常。这样的趣味,是一种历尽艰辛后,恍然大悟激动安宁

  而《王国与权力》正是这样的一本书。它需要你通过艰辛的劳动才能够领略它所描绘的多面世界。而这样的艰辛,是值得的。

  近期回顾

  《难得一见的国产Growth经典 —《增长黑客》》 《看山还是山的商业逻辑》 《学习光环

  如果你喜欢我文章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VIP赞赏专区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四):编辑部的故事:一家世界媒体责任与担当

  首发于书入法http://www.shurufa.me 2017-03-15

  2017年2月24日,美国白宫下令禁止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记者参加白宫新闻会,如此待遇在纽约时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上也实属首次。如果不读《王国与权力》,我只当这是特朗普推特治国的后遗症,不过在了解纽约时报的斗争后,你一定会对这家媒体再次肃然起敬,有权利坚持自己的自治,一家报社能做到这个份上也许就不能再用报社来定义了,一座王国成了最高赞扬。

  《王国与权力》这本书记述了纽约时报在最初崭露头角到成为世界首屈一指媒体那段时期的历史,以及介绍了纽约时报之所以成为全球著名报纸的原因。书中用众多纽约时报历史上极为重要人物的传奇轶事来构建整个纽约时报的框架,不过与其说这本书写的是纽约时报的历史,不如说是在写媒体人的办公室政治,真正的编辑部的故事,没有过多幽默,却有着非同一般紧张刺激。其实这本厚书并不好读,语言平实娓娓道来,但又给人一种盘根错节找不到源头焦虑感,是的,这本书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更不是以单个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每一章节都在说一个主题故事,可以独立成篇,而本书特点是每一章用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引出一个主要人物,再通过主要人物引出与之相关的众多人物,如一张大网最后收紧结束。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不一样的阅读之旅,确有新鲜感,但中间有几次也想到放弃阅读,但终归是被这强大的王国吸引,被极富戏剧性的人物命运和办公室轶事吸引,毕竟关于媒体人的八卦不是每天都有的听。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当阿道夫·奥克斯买下《纽约时报》时,也许他早已画好他的王国蓝图,也许他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眼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用75000美元在纽约时报上永久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上面的那句话,出版一切适合出版的。很绕也有点无聊一句话,却点出了纽约时报的特点,只要你有能力你就有资格,只要素真实有意义那就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在全世界闪光。奥克斯令人称奇的并不只是他独到的眼光和气势,还有他疯狂魄力。当传统报业因二战而陷入低迷时,奥克斯将之前3分钱的报费降到1分钱,以此抢占市场,并依靠大量的广告异军突起,为后来帝国江山奠定基础,奥克斯王国也仿佛从此再难没落,这是个贯穿全书灵魂,以至于读罢全书令我印象最深的仍然是这份魄力和独到的眼光。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果仅凭作为业主的阿道夫·奥克斯一己之力,纽约时报根本无法站上世界之巅,当每天早上准时出现街头巷尾的报纸被厚重的甩在报社门口的时候,奋战一天一夜的编辑们又将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纽约时报的编辑们的阶级等级职位功能也都划分鲜明,作为报社中绝对领袖的主编当然也是本书中必不可少主角,而本书的创作灵感也正是来源于作者对于克里夫顿·丹尼尔的描写。当然驻外记者、文字编辑、广告编辑们对于纽约时报的成功也是功不可没,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整座王国有条不紊的运转,才能使全世界每个角落的时间都及时被需要信息人们获取。

  纽约时报的用人理念除了看重能力之外,最必不可少的素质就是身为记者的正义感和正确三观。奥克斯在接办《纽约时报》时就确定了时报的新闻报道原则:“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当纽约时报面临纳粹反犹,黑人种族歧视的时候,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报道真实,在纽约时报的大楼里你不会看到歧视,只会看到真相,一家媒体最基本的操守就是要向大家传播真相,那些经过一再调查,三番五次得以验证的真相。

  反观中国,媒体精神缺失比较严重。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惯了啪啪打脸与左右互搏的桥段,早上发布消息,晚上就出来辟谣的事故比比皆是。在活久见越来越夸张的同时,有些人为了点击量不惜撕破脸皮,露出媒体人最下贱的姿势哗众取宠,尤其在全民自媒体时代,这样的媒体环境不能说不令人担心。与其争相效仿大媒体的写作风格,不如去学习一下他们面对新闻、面对读者的态度,这才是媒体立身之本。

  “《纽约时报》是过去和现在永恒的混合,是一个中世纪的现代王国,有他自己的私法和价值。”有趣的是统治非常严明的《纽约时报》但并不像中世纪那般黑暗盲目,也许你并不懂他的哲学,也不懂新闻的力量,但《纽约时报》足以让你相信它将带着民主公正平等一直活跃在历史的长河中。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五):看不到主角的作品

  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渐入佳境,让习惯于小说阅读模式并跟随主角经历情节转折的我一开始有些不适从。还好,把它当成一本历史文本来看的时候,就完全沉迷其中了。

  在《被仰望与被遗忘的》一书中,作者以人物去表现一个城市,而在《王国与权力》中,作者又用人物去表现一个公司。跟随着奥克斯、苏兹贝格、德赖富斯、赖斯顿、卡特利奇等人,艰难地时间演进过程,迎来了一个苏兹贝格第七代人最后一名成员生命终结,这本书也既结束。老实说,通过一个个人物去建构一本作品的确不是文学作品常用手法,这就像是作者架了一台摄像机,在采访其中一个人物,然后这个人物印出来另外一个人物,于是摄像机转换去采购另外一个人物,以此循环。没有时间主导的故事结构,很容易让人感到阅读吃力无法招架,毕竟作者在用记者的采访手法来写一部作品。而这,也是作者所熟悉的新新闻主义

  不过,个人认为这种手法用在文学作品中并不是很适合,看了下豆瓣标签对这部作品的体裁划分,前八个标签只有一个,还是社会史,自己在标签的时候也用了历史传记这样的字眼。真的,用历史传记的眼光去看这部作品就顺眼多了,与常见历史传记又不同,你可以在几章中看到《纽约时报》中核心人物的轮番上场,而一些次要的人物则有专属于自己的一章,作者的人物表现能力真的很出色,大概与做记者的洞察力不可分割。与小说家对人物的心理外貌的挖掘不同,作者更擅长的是对人物某件事中的挖掘,从典型事件中揭露典型人物。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美食编辑——克莱本的介绍。从他的家世到他的工作,作者事无巨细地描述着他的一切,并且能从这些琐碎出描绘出这个人物的独特之处

在一天里,他根据他吃的东西能说出他在某一时刻体重是多少。他还能指出,这些食物将对他的肤色(有时在他执行任务时会长出皮疹)和消化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尽管很少消化不良,但他总是在他的口袋里,在一个黑色的小搪瓷盒里装上几粒消化药。迄今为止,他从没中过毒。

  这种神奇的描述也出现在曾为摄影记者的伦道夫身上,当他因为梦露的照片事件被调去体育部做专栏,在他去世时,还对自己的工作念念不忘

他迷惑地看了一会儿,闭上了眼睛。后来他的手动了大约30秒钟,这不是进入深度麻醉病人的随意动作,而是有着某种方向。起初他的女儿不理解,后来他的动作清晰了起来——原来他是在抛钓鱼竿。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在历史传记中,对人物的描写也不过如此罢,只不过本书作者没有清晰分章,将这种描写揉进整部作品中。这也为追求创新的写手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若花时间,通过人物架构起一部作品。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六):1版1次 勘误

  第1页 第2段第5行 阮高祺 改为 阮高其

  第6页 第2段倒数第5行 俄罗斯 改为 苏联

  第46页 第2段第8行 俄罗斯 改为 苏联

  第92页 第4行 俄罗斯 改为 俄国

  第101页 第8行 帕太克·菲利普 改为 百达翡丽

  第108页 倒数第8行 密西西比峡谷 改为 密西西比流域

  第125页 第6行 观念 改为 想法

  第132页 第1段倒数第1行 斯科特毛巾 改为 斯科特纸巾

  第172页 第5行 比赛 改为 竞选

  第174页 第5行 丹尔尼 改为 丹尼尔

  第175页 第4行 发表所有适于发表的消息 改为 刊载所有适于刊载的消息

  第180页 注释 改为 小沃尔特·克莱斯勒(Walter Chrysler, Jr., 1909—1988),美国艺术品收藏者、博物馆赞助人,汽车品牌克莱斯勒汽车创始人和总裁之子。

  第192页 注释第2行 南方将领 改为 北方将领

  第194页 第2段第1行 詹姆斯·卡特利奇 改为 詹姆斯·特纳

  第195页 第3段第1行 詹姆斯·卡特利奇 改为 詹姆斯·特纳

  第207页 第4行 那样早 改为 那样及时

  第208页 第12行 发表所有适于发表的消息 改为 刊载所有适于刊载的消息

  第209页 第2段第2行 缅因 改为 缅因号

  第227页 第3段倒数第3行 赌注 改为 赔率

  第228页 第3行 下赌注 改为 下注

  第8行 赌注 改为 赔率

  第229页 第4段第4—5行 疯狂的思索 改为 疯狂的投机

  第251页 倒数第2行 几百万 改为 数百万

  第252页 第2段倒数第2行 (刻薄乔) 改为(醋性子乔)

  第253页 第4段第2行 俄罗斯 改为 苏联

  第258页 第1行 俄罗斯 改为 苏联

  第258页 第2段倒数第3行 希腊皇室 改为 希腊王室

  第268页 倒数第4行 棋谱誉写员 改为 棋谱誊写员

  第276页 倒数第6行 最有魅力的人,改为 最有魅力的人),

  第307页 第1—2行 改为 1957年春,特纳·卡特利奇去了苏联。这是一次既能拿到独家新闻,又能名正言顺离开办公室的旅行。

  第312页 第1行 1 462 814 改为 146.281

  第389页 第3行 纳索 改为 拿骚

  第452页 第2行 俄罗斯 改为 俄国

  第473页 第6行 俄罗斯 改为 俄国

  第482页 注释第2行 1936 改为 1963

  第527页 第1段倒数第3行 各种认人 改为 各种让人

  第537页 倒数第2行 《巴尔米拉北部事件》 改为 《北巴尔米拉事件》

  第577页 倒数第2段倒数第3行 麦克那马拉 改为 麦克纳马拉

  第578页 第1行 1967年出 改为 1967年由

  第601页 第2段第7行 [The Two of Us]中后括号与前括号一致

  第622页 第7行 所有适合 改为 所有适于

  第624页 第3段第2行 一场适合 改为 一场适于

  第642页 第5行 特勒 改为 特勤

  第646—647页 两页一共8处 加里特 改为 加勒特

  以上。

  责编再向读者致歉。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七):王国之所以为王国

  新闻是一门生意,一门特殊的生意——至少在美国是这样。至今仍印在《纽约时报》头版顶端的那句口号“发表所有适于发表的消息”(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会觉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提供所有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消息”。密布在各地的记者们每天忙忙碌碌地采集事件的原料,一分钟数百万词,经过他们自己文字的加工,汇聚到纽约总部的14层高的“材料工厂”,排版后制成带有特殊风格的报道,然后在“纽约时报”这个品牌下按标准化的定价出现在公众面前。

  成就《纽约时报》世界性声誉的业主阿道夫·奥克斯自身就是一个商人。作为一个一度15岁就退学、从小报馆的排字间里擦地板干起的报人,他的成功依靠的是不可思议的经营意识,而不是新闻自由的理想。他是一个不抱幻想的中间派,愿意和所有集团做生意而尽可能少地触犯别人,对它而言新闻是一种不带偏见、可靠、干净的商品,而不是拿来鼓吹政治社会改革或拥护哪一派主张的工具。他曾明白无误地说过,他从来不怀疑消息可以是一种耐用的有销路的商品。在1896年收购濒于倒闭的《纽约时报》后,正是依靠着自己的过往经验和商业直觉,他才成功地使那些见过世面的纽约人接受了经过他重新定位(加上并非不重要的重新定价)的这家报纸。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报人,如果到后来还仅仅将他视为是商人,似乎显得有几分贬低他的意味,毕竟当报纸强大到足以选择和拒绝广告商时,他会删掉广告以腾出更多版面给重要新闻,“钱商必须待在他的圣殿之外”,这一点他是毫不含糊的。

  不可否认,在《纽约时报》内部,长期以来也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理念,即“认为《纽约时报》不是商业公司,而是一种使命”,但有时也正是这种信念帮助它在商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且不论这本身也是一种精明的品牌管理策略,奥克斯显然足够头脑清楚地意识到,《纽约时报》那种看上去中庸、老套然而可靠、公正的风格会受到这个国家的主流精英的青睐,他们需要的不是政治说教或娱乐小报,因为和奥克斯本人一样,他们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多少年来,《纽约时报》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社会秩序的圣经,正是因为它秉持着不偏不倚、超然冷静的态度。与中国人常常赞赏的那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报人形象不同,奥克斯不欣赏自己的报上出现尖锐的批评,除了社论版外,新闻栏目不打算表达任何意见——尽管你可以说这在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但它至少的确是努力试图这么做的。曾任该报的主编的伯查尔有句名言:“驻外记者应该是太监。”其意无非是说,记者应该对事实之外的东西无动于衷。

  新闻自由的信念与商业经营上的品牌定位,都体现在奥克斯的那个信条之中:“公正地提供消息,既不畏惧也不偏私。”新闻部里那些自豪和自大的编辑记者们,有时过分认真地从一个侧面来理解这句话,仿佛为了核实一项事实而打电话去柬埔寨,只是新闻人的职业道德而无须花钱。虽然来自广告的收益是该报所有其它收入总和的三倍,但新闻部里那些高高在上的编辑记者们坚信,新闻是“目前你不知道但应该知道的、有意义的事件”,他们才是报社的灵魂,他们不仅会毫不在意地挤占广告版面,而且不惜为了自己的正义感去得罪广告商——无论他们是生产了毒害人健康的烟草还是影响了城市天际线的丑陋地标建筑。不过,这两者其实也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矛盾,因为崇高的新闻理想和荣誉感,换个角度看,可能跟一心想把产品做好的工人职业道德无甚区别,在客观效果上都是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产出,最终提升了品牌价值。

  在中国,“商业化”(有时再加上“过度”二字作为前缀)通常是个贬义词,“有偿新闻”或“媒体商业化”更仿佛是对它们放弃新闻理想和堕落的明证,因为在近代以来中国媒体似乎更多地被赋予“正确引导人民”的角色,办报是与其说是商业经营,倒不如说是政治实践。如果说那是“坏的商业化”,那么《纽约时报》至少也让我们看到一种“好的商业化”——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下,坚守自己的风格定位,为温和的中产阶层提供不偏不倚的新闻和评论。如果要说“《纽约时报》是过去和现在永恒的混合,是一个中世纪的现代王国,有它自己的私法和价值”,那不完全公正,因为在市场机制下,它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正是因为有那些需要这一类报纸的读者存在。《纽约时报》固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塑造了这些读者,但如果没有这些读者,它在一开始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必说发展壮大了。

  如果说这是一个王国,坚守着原先那套古板保守的价值观,那是因为这么做确实有其必要。1960年代时,曾有一名广告主向其代理公司扬·罗必凯的老板咆哮:“你手下有200个人,可多年来给我做的广告都没什么改变,你养这些人是用来干嘛的?”对方平静地说:“就是为了防止你改变广告策略。”的确,改变并不必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在1960年代的美国,《纽约时报》之所以面临那么大的变革压力,是因为它原先所奠基于其上的那个社会本身已发生了剧烈的变化——1960年代以后的美国社会,几乎在各个层面都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

  对这家报社而言,这既有内部的价值观更替(老人担心它丢掉了好传统,年轻人则觉得传统成了累赘),也有社会变革和政治冲突的现实所带来的压力(此时对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仅只冷静旁观是不得人心的),以电子化和无人化为特征的新技术为核心的复杂挑战,也有文化趋势造成的新需求——在眼花缭乱翻新的多元文化时尚面前,《纽约时报》的可靠就变成了乏味的同义词。它缺乏对新兴生活方式和时尚的关注(但媒体总要“满足商业对新的面孔、时尚、爱好、怨恨的渴望”),排版上也只是在极重要新闻时才发慈悲地配点照片;新闻栏目往往不是适合快速阅读的尖锐写作,而是冗长无聊的事实记录。人们把它称为“灰衣女士”(the Grey Lady)并不是偶然的——根据老派英格兰人的信条,好女人都是天生缺乏性感的。

  盖伊·特立斯之所以能在《王国与权力》中把这种冲突描绘得如此可信而生动,原因之一当然在于他本人就是一个《纽约时报》人——在开始写作本书时,他从送稿生做起,已在这家报社呆了11年之久。不过,与他所描述的《纽约时报》缺乏可读性的新闻风格不同,书中的群像式的描写给人印象甚深,不免想起该报的另一位著名记者哈伯斯坦在《出类拔萃之辈》中的文笔,读起来介于小说和社会学之间,甚至怀疑人物特性是否过分鲜明了——因为现实有可能更复杂。作为当时非虚构写作的先锋作家,他也具备这群人的共同特质:由于过分真实,因而擅长冒犯。

  当年《纽约时报》对这本书的书评,倒并未因它将报社描述为“一头纤弱敏感的怪兽”并刻画了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动怒,甚至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它也像批评报道别人时那样不带感情色彩。当然,公平地说,仅仅把那种报社内部的争执视为某些个人的权力斗争,恐怕也是不严肃的。固然,报社内部的不同机构往往像一个个办公室王国,然而这却是任何一个大型组织所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也正是这种独立性促进了繁多的竞争(尽管不是所有的竞争都是健康和必要的),并容纳了多种彼此冲突的观点,新闻版和社论版、编辑部和广告部之间观点歧义,甚至互相拆台,它不强求“统一思想”。最后这一点可能是许多人所难以理解的,而这却正是美国政治的核心特征,正如国会参众两院往往公开和总统唱反调。

  说起来,这家报纸本身,对美国国家而言也是个小小的内部王国,自认享有不可侵犯的自治权。当它不顾政府高层的不快,在越战最激烈的时刻派记者采访河内时,国务卿腊斯克含蓄(他只能做到含蓄这一步)的施压也未能让它屈服——在海湾战争之后,这种情景在美国新闻界多多少少已成往事。如果说内部王国的存在造成阻隔和内斗,那么在好的一面,它也带来独行其是的自由;这确实是“权力”,但历史也一再证明了孟德斯鸠那句名言:“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遏制权力。”

  已刊2016-10-24《三联生活周刊》

  --------------------------------------------------------------------------------

  勘误:

  .1:南越总理阮高祺:通译“阮高其”

  .6:如果她这位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女儿是在俄罗斯长大的话:鉴于这是1955年的事,这里Russia其实是指苏联,一般宜译作“俄国”

  .12:他只看到美国野心的正义性,根本看不到贪婪性:ambition一词可译为“野心”、“雄心”或“抱负”,前两个词在中文里都有较为明确的褒贬,用在这里似不适合,似可译为“抱负”

  .18:他的确非常需要营利,以致可以调整运作计划去争取意外的收获:应作“赢利”

  .95-96:每一天,除非劳工罢工或头上氢弹爆炸,它都会出现在全国的11464个城市和所有首都:从上下文看,似应是“全世界”而非“全国”,美国没那么多城市,也不可能说“所有首都”

  .108:在密西西比峡谷爆发黄热病期间:valley在此是指“流域”

  .125:他似乎一直处在一种自我检查的状态中,过分讲究他写作的用词,为了一个观念而苦苦思索:此处“观念”的原文疑是“idea”,似更宜译为“想法”

  .132:在斯科特毛巾展馆的男厕所里却没有擦手纸:Scott towels应指舒洁纸巾(towels此处指paper towels),这是专门生产纸巾的老品牌,所以文中才说奇怪竟然没有擦手纸用

  .153:尽管他的工作有困难,但他很少在记者里树敌。他对待他们的方式是正式的、非个人的:“正式的”,原文疑是“official”,此处意指“公事公办的”

  .197:他可能是家庭里唯一知道昆虫学这个词的人:从p.202看,似应是“昆虫学家”(entomologist)

  .209:缅因战斗失利:此指1898年美西战争的导火索,“缅因号”战舰爆炸,并未发生战斗

  .251:《纽约时报》在战争年代虽然丢掉了几百万美元的收入:“几百万美元”应是millions of dollars,其实恐怕不止

  .252:约瑟夫·W.(刻薄乔)史迪威:一般译作“醋性子乔”

  .253:苏兹贝格回忆起年前他和赖斯顿到俄罗斯的一次旅行:应作“俄国”或“苏联”

  .258:这位女人和希腊皇室有联系:希腊当时是国王,宜作“王室”

  .276:倒数第二段的末句,只有左括弧,无右括弧

  .311-312:衰退使得来自招聘广告的收入损失了24%。1956年和1957年间,利润减少了62.4245万美元,这意味着《纽约时报》的税后纯收入只有1 462 814万美元:前一个数字太小,而后一数字又太大,据p.419,1960年代《纽约时报》年收入也不到1.4亿美元(又据p.97,该报每年广告收入1亿美元,是其它收入的三倍,这较为吻合),这些数字彼此合不上。可能应是6242.45万和14628.14万

  .389:他们在冬天如何两次度假,到佛罗里达、纳索或百慕大:Nassau通译“拿骚”,即巴哈马首都

  .537:小说《巴尔米拉北部事件》(The Northern Palmyar Affair):似宜译为“北方巴尔米拉事件”

  .549:他得到的指示是他可以尽可能地待下去,只要他不提出想当《纽约时报》驻河内的常驻记者:这句话漏了一个“不”字,即应是“只要他不提出不想当”,但这样措词很拗口,可改为“除非他提出不想当”

  .567:赫伯特·L.马修斯一个人:下文作“赫伯特·马修斯”,如p.570

  .577: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辞职后,谣言四起,说麦克那马拉是被诡计多端的总统扫地出门的:同一行里写法不一,“纳”和“那”

  .642:尼克松带着他的特勒人员:特勤

  .646:一个叫作加雷特·加里特:前文均将此人的姓译作“加勒特”,如p.215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八):作为诱饵的读书笔记

  厚书怎么读?以我贫乏的体会,想真正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厚书,没点诱饵是不行的。诱饵分很多种:文笔优美的(《忧郁的热带》),脑洞清奇的(《尽头》),情节紧凑的(《魔戒》等众多小说)……至于今天我想推荐的这本书,《王国与权力》,从最低的层次来讲,读它的诱饵可能是:贱兮兮的文风。

  保守地算,这本书我至少读过三遍——报选题前一遍,初审时一遍,看校样时一遍——其实不止。第一遍时,除了对特定的片段有印象,对整本书我其实没有太大把握。因为作者特立斯的写法——场景极细,枝蔓极多,而且在讲述一件事时会插入其他有关的事情和人物,一层不够就来两层,此时我就会想起刚学英语时老师教我的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主语、谓语先找出来,从句划出来,再找连接词,判断修饰关系,从句里是不是还有从句等等。这个方法,阅读特立斯的时候请记得用上。

  这个文本难把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事实太多、太细碎,也其实也是特立斯的“连环”写法决定的。第一遍读的是北京出版社2001年的老版——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那个版本里除了正文,还有一些译者注,但基本做的是关于人物的,有些跟美国社会有关的事件、地方则很少有注。(决没有苛责译者和前出版社的意思。)这些地方,用我从有限的美剧、好莱坞电影中学习到的美国社会文学常识根本不够用。而特立斯偏偏又特别爱迂回地写作,笔调中常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嘲讽,因此,如果不懂这些“典故”,句意一定读不懂。试举一例:

  “对克利夫顿•丹尼尔的这种第一印象是其他记者通过观察也注意到的:他看起来桀骛不驯,他在办公室从不脱掉他的夹克,他是他们认识的唯一胸前有翻领的美国报人——他们对他的衣着和头发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在1956 年竟认为克利夫顿•丹尼尔拥有的服装比哈里•杜鲁门卖出的衣服都多。”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卖衣服?后来经查发现,哈里•杜鲁门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与好友经营过一家专卖男装的店铺,一度生意兴隆。原来如此。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写法,一旦你读懂了特立斯的意思,也会因为这份默契收获格外多的快感。大概到了校样阶段,在审稿过程中因为做注学习了很多背景知识,并看了一些对作者的采访介绍稿之后,我慢慢地收获这种会心一笑了。那时候,我经常在办公室偷笑,偶尔也以“审稿见闻”的标签向友邻们广播。特此截取两条:

  “Greatest Bank in the World-Human Interest Compounded Nightly.(世界上最伟大的编辑组——人类利益都在夜里整合。译得、改得都还不够好,也请大家多多支招。) 这是60年代《纽约时报》夜班编辑部的部门口号,哈哈哈哈哈,微言大义!”前几年有部反映百老汇歌舞剧内幕的美剧,叫SMASH,那个剧组排演的是玛丽莲•梦露的生平,里面为初识迪马乔的梦露写了一首歌,叫History is made at night,也是这个意思。

  “在某个职员去世后,苏兹贝格会发一封唁电,不仅给死者的发妻,也会发给他的情人。”

  说回之前提到的“贱兮兮”,我先摘几条出来,供朋友们试水:

  “新闻编辑部对人们来说意味着许多事。正如一位访问记者注意到的,这里有时是多少按照巴黎的咖啡馆运作的。他提到,在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桌旁的记者们会靠在他们的椅子上,品尝咖啡,读报纸,观察他们面前来来往往的其他人。一些人经常在一个办公桌上打牌,在另一张桌子边聚会,也有时下班前这个地方是平静的,使人昏昏欲睡。一些正在谈情说爱的男人和女人,会在高级编辑去参加下午4点钟的新闻会议后,溜到时报广场附近的某个饭店里约会,只是别忘了给办公室的一位朋友偶尔打一个询问电话,然后在6点20分之前返回办公室,因为这时城市版主任会沿着走道溜达,例行常规地跟上早班的每个人说‘再见’。有一个叫艾伯特•J.戈登的记者,有一次在这一天结束时没有等到主任说“再见”就回了家。后来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主任说想跟他讨论一个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当面。戈登住的地方离办公室很远,不方便,此时还下起了雨,但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新闻编辑部。他到那里后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有点儿愠怒。他在城市版主任面前站了一会儿,这位主任却只是抬起头来微笑地说:‘晚安,戈登先生。’”

  以上这段,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真是深有体会,这幅“摸鱼众生相”真是写得细致有趣。

  其次,在研究作者生平时,我发现了《巴黎评论》对特立斯的采访,很长,不过也很有料,点这里,其中特立斯讲述了自己入行的奇特故事:

  1953年夏天,一个年轻人从亚拉巴马坐大巴来到纽约,走进了《纽约时报》大厦。前台问道:“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吗?”他答:“我想跟特纳•卡特利奇先生打个招呼。”卡特利奇是当时《纽约时报》的主编。

  “你有预约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要来这儿?”

  “我认识他的远房表弟。”

  前台虽然难以置信,但看他穿着整齐合身的三件套西装,还是向卡特利奇通报了。六个小时之后,这位年轻人进了卡特利奇的办公室。卡特利奇问道:“小伙子,你为什么会来纽约?”

  “哦,我有位朋友是你的远房表弟,他让我来找你。”

  “那请问下你朋友尊姓大名?”

  “詹姆斯•平克斯顿。”

  卡特利奇面无表情,因为他压根不认识这么一号人物,但还是给了这个年轻人一份工作,在《纽约时报》做送稿生。

  年轻的作者盖伊·特立斯

  《王国与权力》读后感(九):凡人的王国

  我曾经在高考后的一段时间里,十分傻白甜地认为我的新闻梦破碎了。

  但现在看来,其实我当初并不懂它。

  《王国与权力》被世人认为是关于新闻行业五本最好的书之一,由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盖伊•特立斯执笔。这位“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人物,凭借着他十年《纽约时报》工作经验,向领域内外的读者诠释和解读了这权威背后的沉浮。此书充满着记者的写作风格,像是经历了调查、采访后才整理出的事迹,是为非虚构性文学。

  记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这是盖伊•特立斯在书中解答的第一个问题,就十分引人思索。

  他们大约是一群记录过去,而又活在当下的"投机者/野心家/享乐者"。这样一群人,整日里大海捞针一般寻找着有些曝光价值的素材,蜂拥而上去拜访和报道,争取比同行素材再多一些,报道再快一些;而那些因为被报道多了才成为关注点的事件,对记者们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和赌博。至于那些工作起来极其拼命,与人互相利用,在复杂而奢华的圈子里混迹来去,并期待着一举报道出世界级别新闻的,也不得不说算得上是野心家。不过我倒以为,相对于野心来说,雄心壮志也许才是最好的形容。至于享乐者,则是他们交稿后吃喝玩乐、纵情声色犬马的一大结论。记者是这样的人,凡人。

  另一个问题则是,新闻报道者和事件本身是什么关系?

  在之前的印象里,记者是事件的报道者,他们理应将事件以客观真实的标准进行报道。然而,事实上记者是凡人,也是有喜恶有缺陷的人,即便他们报道的场景、故事,都句句属实,他们的语言表述、句子结构、甚至详略取舍,也代表着他们本人的观点。潜意识会在报道中留下独有的印记。从快讯到日报,从周报到深度解析,都是记者和编辑的两次创造过程,他们的妙笔生花,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因此当一件事件被报道出来,我们所了解的,永远无法说是全部事实,而只是报道中记者想告诉我们的事实。一个喜爱英国文化不喜欢美国文化的人,在报道这两个国家的时候,一定或多或少带着些情感偏好,即便他是在尽力保持客观,甚至他感受不到自己的不客观。纽约时报也是如此,即便是所有媒体中公认最可靠的记录和报道媒体,即便它报道的已经无限接近于事实。但在这样的王国里,依旧带有暗示,尤其是王国的暗示。因为这样的王国,也是个生意人。当然,它也是行业内非常出色的公正者。至少当我看到奥克斯的信条时,我还是不禁被这样的使命感所折服。他说:“公正地提供消息,既不畏惧也不偏私。”

  纽约日报的力量从何而来?

  因为他们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第三位石匠。书里讲述了一则旅行者和石匠的语言故事。从旅行者视角来看的砸石头,在第一个石匠口里,是“我在砸石头”;在第二个石匠口里,是“我在做一块奠基石”;而在第三个石匠口里,是“我在建一座教堂”。书中引用伊菲吉尼 苏兹贝格,指出《纽约日报》的成员就是像第三位石匠那样。我们不会清楚每一位成员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职业,但是这座王国的责任感和专业度,都基于此,也就可以想见,他们心中对教堂的展望。宏达的目标使他们更能做好手边的事,“眼高手低”若是能表达这个含义,定是个极好的褒义词。

  传统是守护还是变革?

  “老人担心它丢掉了好传统,年轻人则觉得传统成了累赘” 这是书里明确提及的距今许久前就存在的担忧和争议。我认为,这在当时存在,现在却更加严峻。当今时代的网络发展,自媒体与新兴社交平台的崛起,使得传统主流媒体(尤其是纸媒)的市场愈发狭小。要如何在当今社会中发展,此时传统会是财富,还是阻碍。我们就要对这座王国的表现拭目以待了。

  不管如何,最后,我想引用书里的话作结尾:

  纽约时报,这座城市化的工厂,也是每一天的奇迹。

  另:即便这本书是新闻业的五座高山之一,也依旧存在着某些问题。比如互相关联的人名太多,在译本中就很难记住了。若是日后这样的书籍都可以在中文名后标上英语(母语)人名,莫约读起来会方便许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