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上下)》读后感100字
《碧血剑(上下)》是一本由金庸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6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血剑(上下)》精选点评:
●要不是她走了眼爱上一个毫无优点的娇气妞,她就是完美武侠精神的体现(至少在我YY里)~
●温青青这样的女孩子,也只有袁承志这样的好脾气才受得了。选择温青青而非阿九,我可以理解但接受不能/袁承志存在感太差、太软,夏雪宜虽未出场,但夏雪宜的威武存在书中各处。/金庸的书里,读的最不痛快的一本。
●金蛇郎君
●虽然情节一般,但金蛇郎君这个名字潮爆了。
●實在不太喜歡,袁承志真是奇怪,喜歡上溫青青。我討厭無理取鬧的溫青青,女人的無理取鬧到了一個地步,不光是男人,連女人都會煩的。金庸太寵她了,爲了她的嫉妒吃醋,那些愛袁承志的,那些甚至只是被她誤認為愛了袁承志的,都得承受,都得犧牲,都得仿佛做錯了事般的辯白和撇清。袁承志呢,腦袋裏面只那麼一句,但是我不能辜負青弟對我的情誼,青弟對我那麼好……就憑著這男人看女人的眼光,我就瞧他不起。
●金庸早期的作品,的确比后面的力道不足,袁承志是典型的运气好加性格平庸,情感主线也较平淡,各际遇转折略生硬,找不出什么特别喜欢的人物。从女性的角度来看,袁这样不咸不淡还不好看的男人真是有点无趣哎
●青青最可爱的一处是两人偷听谈话 袁承志说你可别乱动 青青悄悄晃了两晃说我偏要动
●这部书里没出现一个亮点人物啊
●这一本比较入世。金蛇郎君的音容笑貌通过女儿复活了,迷倒天下男男女女。
●大爱
《碧血剑(上下)》读后感(一):全书精华是后附的《袁崇焕评传》
全书最精彩的地方是后面所附的《袁崇焕评传》。金大侠对袁崇焕的确是敬仰有加,这篇短短的袁崇焕评传,实在是可以抵过《碧血剑》小说正文的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窃以为,废《碧血剑》而留《袁崇焕评传》即可。
《碧血剑(上下)》读后感(二):一遇夏郎误终身
在反清的大前提下,袁崇焕是民族英雄。主角袁承志只是一个道德典范,毫无个性。温青任性,安小慧质朴,焦宛儿豪爽干练,何铁手明媚狠辣,阿九温柔动人。最重要的也是此书的精彩之处便是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故事,风流倜傥,亦正亦邪,怎能叫天下的女子不钟情?加上温仪的温柔体贴,何红药的可怜毒辣组成了这条暗线远比袁承志的主线精彩不是?
《碧血剑(上下)》读后感(三):名字
“碧血”一词正指蒙冤而死的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精忠抗辽,却含冤而死,这为小说铺垫了故事的大背景,袁承志承袭父志,一心为国,绝无二志,正是碧血丹心。
“剑”自然指的是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剑”,金蛇郎君是贯穿整部小说的线索之一,诸多人物和情节的发展都与之相关。袁承志继承了金蛇郎君的武学,一把金蛇剑潇洒走江湖。
袁承志虽为小说唯一的男主角,实为袁崇焕和金蛇郎君夏雪宜两位传奇人生的交融。而碧血剑全文,正是国家大义与英雄侠情交织而成的故事。
《碧血剑(上下)》读后感(四):到底得到幸福的还是青青
温青青是一个很直接,很任性的女子,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和袁承志在一起的,还就是青青!阿九成了国仇家恨的师太,所以门当户对在任何年代都是适用的!
虽然他心里最终有个模糊的影子,那又怎样?毕竟拥抱比较真实,青青的幸福是真实的不就对了:)
感情这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幸福与否......
《碧血剑(上下)》读后感(五):浮生梦断情殇
何红药,金庸小说中单恋角色方的典型。跟游坦之有得一比。那种典型的“我爱你爱的死去火来,可你就是不爱我”,为了爱而尽情燃烧自己,却被人恨得咬牙切齿。那种义无反顾往往被身上反派的光环所掩盖,无比的苦逼。
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同的人作用也是不同的。黄真跟归辛树同样都是看出来袁承志是自己的小师弟,态度却截然相反,归的态度是咄咄逼人,处处忍让的袁承志却还是结下了梁子,虽然最后因为袁承志成功拿药救子和好(感觉金老爷子放了他一马),呵呵,同门之谊不如父子情深,穆人清的调解被他当做偏心,如果没有这一段两人应该老死不相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