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碧血剑(新修版)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碧血剑(新修版)读后感摘抄

2020-10-27 03:29: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碧血剑(新修版)读后感摘抄

  《碧血剑(新修版)》是一本由金庸著作,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3,页数:7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血剑(新修版)》精选点评:

  ●新版感觉改编挺大的 不过感觉行文更流畅了 情节也更合理 好喜欢这里面的何铁手(人物性格和鹿鼎记里也一样) 对于崇字营的设定和覆灭谈不上喜欢 继续江湖不好么 里面有一段文字很有意思 是批驳当下有些人对于李自成的洗白和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非常好 我们要尊重历史!

  ●这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说 小说情节的铺排上还显稚嫩~ 袁承志在金庸诸多的主角中也很特殊 除去刚开始祭袁的情节外 袁承志是唯一一个从开始就花大篇幅讲上山学艺 下山时已是一流高手的主角了~ 但他处理感情实在不敢恭维 真真是少年英雄 英雄气短了 小说对于他怎么就爱阿九爱得死去活来也是写得没头没脑~ 小说带来了很深刻的公私思辨 到处凸显了私仇与公义的冲突 而公义也有不同的范畴 汉家江山是公义 但从皇太极的话中来看 百姓安居乐业何尝不是更大的公义~ 小说有大量的回忆情节 真正的主线情节挺单薄的 与《书剑》相似的是最厉害的反派都死得不明不白

  ●太简短....后面的袁崇焕评传都比碧血剑好看。阿九描写的太少,袁承志的纠结倒是挺到位的。

  ●何铁手是个逗比,不然这书早弃了。评传可以看。

  ●这是金庸最白开水的一本书

  ●金庸说,广东有两个大英雄,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袁崇焕。又说,碧血剑的第一主角是袁崇焕,第二才是金蛇郎君。故事本身没有太多新意,形式方面有取巧之嫌。不过据说是修订力度最大的小说,估计源于那个袁崇焕情结吧。

  ●袁承志初出武林就有开挂的武功,这得益于父亲身份积累的人缘,他本人刻苦和懂事,且机缘巧合遇到了穆人清、木桑道人,偶然发现了金蛇郎君留下的武功秘籍,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吧。对待感情,袁承志和所有男人一样没啥分别,自然是喜欢美人儿,如是几个美人儿都喜欢自己那更情不自禁要流出柔情来,但是感觉他没有陈家洛那么讨厌,可能是青青不太讨人喜欢的缘故。阿九和宛儿各有各的温柔体贴和懂事,感觉都比青青好相处多了。感觉袁承志对青青也不是爱吧,更多是道义上的关心和照顾,毕竟她是金蛇郎君夏雪宜的女儿,既学了她爹留下武功又受了她娘临终托孤,无论如何他都要好好照料她。即便真的脑海中想独去西藏找阿九再也不回中原来,确最终还是选择的道义留在青青身边。不能选择最爱的人相伴,也许就是人生的无奈吧。

  ●8.5分吧。果然已经比第一部《书剑恩仇录》成熟很多了。当然,我读的是新修版,据说《碧血剑》是改动最大的一部,有机会买个出版对比一下。心疼阿九,读过的金庸小说中,他笔下最令人喜爱的,比如香香公主、阿九,比如我超爱的郭襄,似乎都有相同的特质,只是无一在感情上得偿所愿。想着自己经历的事,很想问一句:难道最初相识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吗?就一定要相伴到最后吗?下一步自己写小说一定要给这样的姑娘一个好的结局。另:这遍读来最大的收获是何铁手,真是玲珑剔透的人。

  ●这部小说后半部分着实让我厌倦。

  ●重读金庸,新修版的感情线从小说本身来看是失败的,因为如果把对阿九的感情挑明了,那夏青青这个人就要重写,否则以她的个性是不会和袁承志好下去的,但从作者本人的想法而言,这样改是正确的,因为这本书和书剑一样,是金庸个人投射最明显的作品

  《碧血剑(新修版)》读后感(一):金书原型机

  原本对《碧血剑》的印象只有夏雪宜的部分和醋坛子精夏青青,但是刷了一遍新修版才发现这本简直堪称后续金书的原型机,随便点几个类似的设定: 袁承志→张无忌(刚出道就接近满级,袁承志越改越渣,连载版张无忌还有个武林盟主的身份) 夏青青→黄药师(金老你终于发现这种女神经病一点都不可爱了!) 袁承志&夏青青+崔希敏&安小慧→郭靖&黄蓉(愚男智女CP,夏青青你男装穿上瘾了是吧?) 夏雪宜&温仪→杨逍&纪晓芙(有了前面这对,后面这对干脆留白) 安小慧→杨不悔(保护过的幼驯染,家长也都有想托付给男主的意思) 何铁手→蓝凤凰(不解释) 意假情真→黯然销魂掌(高下立判) 可惜摊上了花心护短优柔寡断的男主和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女主导致观感极差,不过反过来说金老的进步也是极大的,后续作品角色的塑造越来越棒。 说回新修版,快到结尾的地方才对比三联版看了看,这回袁承志的真爱终于是阿九了,如果不是《鹿鼎记》里还有九难出场的话我怀疑结局都要改了,不过金老你是不是忘了等你十年的桥段书剑里已经用过了啊? 引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种致敬古龙的感觉。 最后,男主在一场战争中身受重伤,心灰意冷,明明心中有真爱却因为同情别的女人而远赴海外的结局你们是不是在另一本武侠小说里看到过?(斜眼笑)

  《碧血剑(新修版)》读后感(二):渣男主角系列之《碧血剑》袁承志

  

袁承志真是个渣男…

金书原文:

承志跟着过去,阿九凄然道:“承志哥哥,我要跟师父到藏边去学功夫,千里迢迢,不大容易相见了。我等你……等你……三年。你三年不来,就不必来了。我就落发做了尼姑……心里永远……永远记着你……不,我等你十年……”承志道:“我一定会来见你,阿九妹子,不到一年,我就来啦!我见不到你,我会死的。”阿九轻轻摇头,眼泪扑簌簌的落下。

…没过多久…

青青双腿折断,伤势着实不轻,长期养伤之后,当能痊愈,但只怕一足不免微跛,难以尽复旧观。袁承志在榻畔柔声安抚,宽慰其心。青青又哭又闹,只是追究袁承志在激斗玉真子之时,全心放在阿九身上。

…再然后…

袁承志叹道:“我如去找阿九,对不起我自己良心。我爹爹当年并没反叛皇帝,明知写信叫祖大寿带兵回京,皇帝不怕清兵了,便非杀我爹爹不可,他还是要写这封信。唉,做人要问心无愧,千刀万剐,那又如何?青青曾说:‘忘恩负义,负心薄幸,便是卑鄙无耻!’”说着流泪不止。

流泪不止什么梗?全书活的最明白你就是何惕守,金书原文如下:

何惕守道:“不说又不痛快。好,就跟你说。第一,阿九这小妹妹娇娇滴滴,美丽无比,教人一见就爱,我舍不得毒死她;第二,就算我当真硬起心肠,一个不小心失手毒死了她,你一定悲伤无比,整天愁眉苦脸,对她念念不忘,她本来只一百分可爱,你心里把她放成了一千分、一万分,月里嫦娥,天仙化人,你怎么还会把第二个女子放在心上。因此我决不做你小老婆!男人如不把我爱得要死要活,发疯发癫,嫁了他有什么味道?不管做大老婆、小老婆都一样。”

所以活得这么明白的姑娘为什么会喜欢渣男?只是因为袁承志功夫好吗?

  《碧血剑(新修版)》读后感(三):记读金庸小说第一部《碧血剑》!

  《碧血剑》是我读完金庸老爷子的第一部小说,相关电视剧也没看过。选择《碧血剑》作为读金庸的第一本小说,很大部分因这本书排在了微信读书中金庸合集第一本!而我读的正是属于新修版合集~ 金大侠的仙逝,引起我重读武侠小说的兴趣,才发现我的初高中是多么的无趣,错过很多有趣的书以及书中有趣的世界!武侠的世界我涉入的太晚了!只能说那个时候没有条件读书,虽说很想读书,但有书的机会很少!想想那时也未曾发现读书的趣味,并没有为了读书而执着去寻书!现在想想虽然我没有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到如今能够慢慢品完一本书已经是一件幸事,何谈晚不晚呢?如今虽说依然没有钱买纸质书,但广阔的电子书世界也能带给我无限的趣味! 金老爷子的离世,相信会引起很多人重读金庸,或者像我这种从未读过金庸的开始读金庸!在知乎上看到有说“还没读过金庸的诸位,你们是多幸福啊!(张佳玮)”我相信我是幸福的那一位,因为我开始了读金庸,虽说我的幸福是金老爷的离逝带来的,但金老94高寿离去,会让很多新人开始读金庸,老爷子在天上看到也是幸福的吧! 作为始读金庸者,先读哪一本,我是做了预习的。在知乎上看到各种阅读顺序推荐,我选择了先读金老早起作品,因为早期文笔不佳,情节不够饱满,读来也许没那么有趣,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幸福感应该会递增的!《碧血剑》作为金老第二部小说,属于早期作品范畴,同时又排在了小说合集第一本,貌似理所当然成为了我的首选。 这部小说写的确实一般吧,很多语言不够华丽精彩,很多情节不够合理生动,看的一点也不过瘾,只想尽快读完继续下一本,然而还是读了二十多天才读完。虽说没那么过瘾,但书中人物依然鲜活,袁承志、青弟、阿九、五毒教主何铁手、金蛇郎君夏雪宜等还在脑中。袁承志与温青青、阿九两人之间的那些纠缠,金老爷子从何铁手角度给袁承志做出详细分析,建议他温青青做大老婆,阿九做二老婆,焦宛儿三老婆,安小慧四老婆,顺便把自己纳为五老婆,何铁手分析头头是道,然而袁只当玩笑,内心依然各种纠结,然而始终不敢,宁可让阿九西藏苦守十年,也不敢放开手!那个年代,一夫多妻很自然的事可小说纠结那么深!我想这其实是金老的纠结吧,作为金老的第二部小说,金老放不开,个中感情线以及情节的安排还是不那么自由!想一想金老的最后一本小说《鹿鼎记》,韦小宝却有七个老婆,那是多么的挥洒恣意!读书期间,高晓松的《晓说》也请来了史航,两人大谈金庸小说以祭奠金老的仙逝,其中就谈到《鹿鼎记》当为金庸小说的巅峰封笔之作!而早期的《书剑恩仇录》与《碧血剑》就被批为一般,如今看完这本小说也确实如此!不过对于完整体验金庸武侠世界,《碧血剑》也还是要一读的,而我下一本也还是选择早期作品,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 《碧血剑》一书结尾附有《袁承焕书评》,之前对袁承焕了解确实不多,只在读《明朝那些事儿》中了解到,如今也忘得差不多了!而这次读金庸的书评,感触颇深,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位明末民族英雄,英雄是悲剧的,卫国一生最终却被崇祯赐凌迟处死,还没开始行刑反而被京城百姓一口口啖食咬死!!!袁督师落此下场着实惨烈,而佘义士的出现,以及佘家十七代人370多年的守护英雄陵墓,让这场悲剧有了更加伟大的历史厚重感!当我了解到这一段历史,我的内心非常触动,为佘家人三百七十多年如一日的义举守护而震撼而感动!

  人间大爱,愿袁督师与佘家人永远常在!!

  《碧血剑(新修版)》读后感(四):读《碧血剑》有感

  (一)

  《碧血剑》是金庸继《书剑恩仇录》后的第二部武侠小说。在理想抱负上,袁承志与陈家洛一样都是失意人;但在爱情上,比起陈家洛的负心背盟,袁承志守得住初心,始终不离不弃初恋情人,是一个好男人。

  从袁承志身上,可以看得出一个男人在爱情方面成长然后变得成熟的过程。温青青是他长大后遇到的第一个同龄女性。上华山前,见安大娘与安小慧时他还是孩童;在华山时,除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他能见的就是一个哑巴与两只猿猴;下华山后,在闯军见到过李岩之妻红娘子女侠,但她的“豪迈爽朗”又“与男子无异”。所以,当他第一次见到女装的温青青时:“竟是一个绝色的美貌佳人”。直至温仪临时前将温青青托付给袁承志,这个时候袁承志对温青青的照顾,与其说是一种爱意,不如说是一种侠义;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爱情,与温青青的交往,他是被动的。

  与温青青一起去南京路上,袁承志才开始情窦初开,但对爱情仍是懵懵懂懂的:“到底她要什么?心里在想什么?我可一点也不懂。”在两人交换了心意后,袁承志还是稀里糊涂地开不了窍:“刚才还说很喜欢我,没有我就活不成,怎么忽然之间又翻脸打人?”所以此时两人的初恋只能是无言的、安静的、沉默的、甜蜜的:“两人都是心中有愧,一路上再不说话,有时目光相触,都脸上一红,立即同时转头回避,心中却都甜甜的,这数十里路,便如是飘荡荡的在云端行走一般。”终于,袁承志与青青两人享受到爱情的滋味,开始了打情骂俏:

  “青青横他一眼,说道:‘死皮赖活的跟着人家,真讨厌。’袁承志摸着脸颊,笑道:‘我肚痛是假,这里痛却是真的。’青青一笑,道:‘你要是气不过,就打还我一记吧。’”

  青青起初还是与袁承志小打小闹的,比如说要去金龙帮瞧瞧热闹时,袁承志说:可是须得听我的话,不许闹事。青青则说:谁说要闹事了啊?要闹事也只跟你闹,不跟人家闹。还有偷听焦公礼与焦宛儿说话时,袁承志说:屋里不知住着多少高手,一给发觉,咱们的事就干不成啦。青青笑着说:你要帮那美貌姑娘,我可不许,偏偏要跟你捣蛋。我要大叫大嚷啦!袁承志一笑,不去理她——可见袁承志慢慢地熟悉了青青的性子,青青也慢慢地熟悉了袁承志的为人,两人开始有了情侣间的那种知情达意。但“小打小闹”也有碰钉子的时候,比如青青对袁承志说:那个飞天魔女倒很美啊,袁承志反应却是“神色肃然”,青青见此不敢在开玩笑。当小打小闹演变成胡闹时,一旦触碰了一方的底线,另一方懂得止步,这也是两人之间的一种知情达意。

  两人在一起久了就会产生相互影响,总有一方要愿意为另一方做出改变。比如,当袁承志劝青青不要再与孙仲君争吵时,“青青委委屈屈的点了点头。袁承志知她素性倔强,这次吃了亏居然肯听自己的话,不予计较,比往昔温柔和顺得多,很是欢喜,向她微微一笑。”又如后面两人在魏国公府找到建文帝的宝藏时,向来逢财便盗的青青也应承了袁承志的话,未将财物统统据为己有。

  最后,袁承志对青青产生了爱情,可这个爱情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到了紧要关头才显现出来。在袁承志与归辛树拼拳时,孙仲君趁机偷袭青青,此刻的袁承志是这么想的:

  “青弟倘若丧命,就算你是师哥,我也杀了你!”

  为了青青即使是同门师兄也能杀,袁承志的爱情观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比起陈家洛要有情有义多了。陈家洛则是对兄弟“太好”,以至于忘了他的“国仇家恨”,为了兄弟的孩子,乾隆可以放,驱逐满清、恢复汉家天下的目标可以不要了,爱侣香香公主的仇可以不报了。

  再到后来,袁承志经历多了在爱情方面成熟了,才明白谁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这里有一处细节:当袁承志突然见到打扮得明艳绝伦的阿九时,“心中砰的一跳,似是给内家高手击了一拳,忙转过了头,不敢多看。”写出了一个男人见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的心虚。但他对青青,仍表现出矢志不渝:

  “青弟,我对你的心,难道你还不明白吗?”青青双颊晕红,转过了头。袁承志又道:“我以后永远不会离开你的,你放心好啦!”

  君子论迹不论心,假如袁承志日后忘记了这句“我以后永远不会离开你的”,负了青青,那他便是见异思迁的渣男了。金庸笔下的袁承志,在感情方面其实是在普通不过的一个男人:只要见到美丽的女子便会心动。比如,袁承志在见到何铁手时,内心的想法是:“所识女子之中,论相貌美丽,言动可爱,自以阿九为第一,无人可及。小慧诚恳真挚。宛儿豪迈可亲。青弟虽爱使小性子,但对我全心全意,一片真情,令人心感。哪知还有何铁手这般艳若桃李、毒如蛇蝎的人物,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袁承志虽对漂亮的女子心神不定,却也真情实意,不虚伪做作。金庸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普通男人,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绝对的道德君子。袁承志最后的变心,正说明了他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男人,但袁承志并不是一个始乱终弃的男人。

  但这个时候,袁承志的心还是爱着青青的。当得知青青被五毒教抓了后,袁承志可是心急如焚,想尽办法相救。在紫禁城找到青青后,袁承志为了救青青也打破原则,答应了何铁手要做他的徒弟的请求,并一定要何铁手保护青青周全。

  袁承志是否从一开始就喜欢温青青,估计他是不清楚的,但他十分清楚他的真爱究竟是谁。那就是阿九。小说中多处写到了阿九才是袁承志的真爱。比如,在紫禁城中,袁承志与焦宛儿情急之下一起躲入了青青的床底后,“承志此时心中所想的,既不是她宛儿,也不是头顶的青青,而是那个不知身在何处的阿九。”有比较才有结果。同阿九挫败了曹化淳与惠王的阴谋,回到去后,“这时在他心中,阿九与青青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委实难分轩轾……”阿九是情,青青是义;一个是真爱,一个是初恋;在袁承志心中都是不能负的。所以在闯王杀进了北京城,袁承志决定进宫刺杀崇祯时,他甚至这么想:“一个是我深爱,一个是我所不能负心相弃之人,那么两个都不相负好了。”这便是一个普通男人的真实想法。

  在华山脚下,袁承志与玉真子交手时,再次见到青青与阿九:“这两个姑娘对我都是一片真情,并非假意。到底我心中对谁更加好些?我识得青弟在先,曾说过要终生对她爱护,原不该移情别恋,可是一见阿九之后,我这颗心就转到这小妹妹身上了。整日价总是想着她多,想着青弟少。我内心盼望的,其实是想跟阿九一生一世的在一起,永不离开……”袁承志虽对两人都是意乱情迷,但究竟对阿九感情深一些。这时的袁承志已经见识过绝世武功、江湖恩怨、帝王心术、宫廷险恶、改朝换代,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了,可对于两个女子的爱情,他还是束手无措,“到底如何是好?”

  袁承志正是明白了自己究竟爱谁,才悟透什么叫做“意假情真”。从而用意假情真拳,最终打败了玉真子。意假情真表面上是金蛇郎君想出来的拳招,实际上是他对爱情的思考。内涵是自己都不知道拳打向那个方向,敌人又怎么猜得到,正如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一个女人。即是意假,却又是情真。可是袁承志终于还是悟透了这一层,悟透了爱情:“我爱了这人,全是真情,自然心意也是真的。唉!当年金蛇郎君对待何红药,最初当是真情真意,后来跟青弟的妈妈相处久了,竟然情与意都变了。袁承志啊袁承志,你也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

  纵使日后阿九拜木桑道长为师,去了西藏,袁承志仍念念不忘去西藏找她,为此还不惜向青青撒了谎。大多数普通的男人都会有这种想法。依袁承志的性格,在爱情上缺少主动,所以他默认了阿九的退出,放弃争取了自己的真爱。往后任何惕守如何向袁承志“出谋划策”,袁承志都经受住了“考验”,不再改变他的心志,坚定地选择了青青,守得住初心。这都说明了,袁承志在爱情方面是一个好男人。

  而温青青,我想先谢金大侠笔下留情,多次把她从鬼门关中拉了回来。青青尽管个性刁蛮,但对爱情是忠贞不二的,她的眼里只有袁承志,比如在袁承志去刺杀皇太极前,青青与他第一次有了生离死别:“承志哥哥,鞑子皇帝刺得到果然好,刺不到也就罢了,你自己可千万要保重。你知道,在我心中,一百个鞑子皇帝也及不上你一根头发,我若是从此再也见不到你……”

  然而,她在爱情方面却又是自私、吝啬且小气的,以致见不得他与别的女人在一起,临床表现为容易吃醋,比如,对安小慧,刚开始在一起时,她就不满袁承志与安小慧见面,对袁承志说:

  “我就是恨你一视同仁,不分厚薄。”

  又如,对阿九,当袁承志见了美丽绝伦的阿九之后,青青对袁承志说:“那你为什么见到那个阿九,两个人都含情脉脉的,你瞧着她,她瞧着你,恨不得永不分离才好?你爱瞧她,因为她美,我也爱瞧,倒不怪你。那她干么老是瞧着你啊,你挺英俊么?”袁承志呀袁承志,你不知道你在看阿九时,青青也在看你么。这里又可见女人的直觉是多么的准确。于是,青青对自己的爱情开始有了危机感。在弄明白单铁生送礼的来龙去脉之后,青青对袁承志说:“承志哥哥,我求你别老是牵记着那个阿九。这些日子来,不论做什么事的时候,你总是在想念阿九。”待程青竹被五毒教打伤,袁承志不敢开口问他的徒弟有没来看他时,青青却直接说了出来:“怕什么?我代你问好啦!程帮主,你受了重伤,你徒儿阿九知道么?她来瞧过你没有?要不要我派人去通知她?”袁承志的心思被青青摸得个透,“不知青青何以如此机伶,一猜便猜个正着。”这个时候,青青还不知道阿九将会是自己最大的情敌吧。

  再如,对焦宛儿,当袁承志与焦宛儿躲在床底时,青青更是醋劲大发:“你们鬼鬼祟祟的,当我不知道么?”、“你们欺侮我,欺侮我这没爹没娘的苦命人!没良心的短命鬼!”、“你们还不出来么,干什么呀?”握拳在床板上蓬蓬乱敲。当袁承志从床底钻出,要带她走时,她又一如既往使起了性子:“我不走,我偏要捣乱,我就是要胡闹!”直到焦宛儿主动退让,提出嫁给罗师哥,青青才“疑忌尽消”。她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击败了焦宛儿,保护了自己的爱情。为了保护自己的爱情,青青能够不择手段。小说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太多。

  普通的情敌可以用上述方式解决,可阿九却不行了,所以必须以采取更极端的方式。比如离家出走。袁承志从宫中救回了断了臂的阿九后,青青留下了字条:

  “既有金枝玉叶,当然抛弃了我平民百姓”

  无论青青是否有意,这都形成一招以退为进。青青前后共出走两次,两次都引得袁承志来追寻,可见这招对袁承志这种有情有义的男子尤其有效。见到青青不辞而别后,袁承志虽说:“……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求心之所安……青弟,你实在太不知我的心了。”但又很快承认了自己的变心:“我的确是变了心。青弟如此责我,倒也非全然无因,未必真是她错怪了我!”最了解袁承志的莫过于袁承志身边的女人了,前面已经证实过了!面对一个已变心的男人,青青的爱情遭受到了最大的危机,她只能采取更为极端更为强硬的手段,才有可能反败为胜。否则,温青青就是下一个何红药。最后的选择那就是跳崖,即使失败了,也能成就一对眷侣,不是么。幸运的是,青青成功了,她没有死,她到底赢回了袁承志。她用最极端的方式,赢回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二)

  袁承志在下华山前,他的师父神剑仙猿穆人清对他说:“我知你心地仁厚,决不会故意杀害好人。不过是非之间,有时甚难分辨,世情诡险,人心难料,好人或许是坏人,坏人说不定其实是好人。但只要你常存忠恕宽容之心,就不易误伤了。”这是穆人清老前辈数十年总结出的人生箴言。此时的袁承志初涉江湖,自然不会明白这么多的了。

  小说中,袁承志正是在江湖上慢慢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心难料”,从而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他遇到的好人或许是坏人的有:见利忘义的温氏五老,滥杀无辜的孙仲君,通敌卖国的太白三英,攻下北京城后劫掠百姓的闯军;坏人或许是好人的有:被歪曲事实冤枉的焦公礼,加入“金蛇营”后杀退清军、保家卫国的河北青竹帮程青竹、山东群盗沙天广,改邪归正的五毒教教主何惕守;还有亦正亦邪的有:金蛇郎君夏雪宜,《金蛇秘笈》所述法门匪夷所思,绝非正道,却令人不由得不服,同理的还有擅长驭人之术的皇太极。

  袁承志下山后,谨遵师令,善恶分明,作风正派,从不误伤他人。当得知焦公礼被冤枉的内情后,袁承志要救焦公礼,说不能见死不救,此时面对青青的调戏:我还道你见他女儿生得美貌,想讨好这个大姑娘。袁承志会发起怒来:你当我是什么人?从不误伤人,不代表不伤人,只不过是没有越过底线罢了。但超越底线,袁承志表现愤怒也是毫不含糊。比如,对温方施偷袭青青:“袁承志见他肆恶杀害亲人,大怒之下,疾纵而前,在他后心重重踹了一脚。这一脚用上了混元功,劲力非凡。温方施哼也不哼,摔进门去,鲜血狂喷。袁承志踹这一脚,虽没伤了他性命,但功透要穴,温方施就此成为废人,终身不能治愈,武功全失。”真正的好人发怒从来都是一口气释放到位,不拖泥带水,也不折磨。又比如,对孙仲君的报复:“原来袁承志恨她出手毒辣,不由分说就砍去了那姓罗的一条臂膀……是以存心要给她吃点苦头。”好人的惩罚也可能是暗地的,不显露出来。

  成立“山宗营”后,袁承志实施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理想抱负。但他在这里有一点不如陈家洛,那就是治军打仗了,想陈家洛指挥红花会群雄作战的英姿,在袁承志身上是无论如何见不着的了。

  正因缺乏统率能力,尽管“山宗营”在山东打败了清军,但还是放走的阿巴泰。与孙仲寿大呼可惜相反,袁承志对此结果表示的是“可以了”。虽然没有父亲袁崇焕那样的军事才能,袁承志在大是大非前面的表现,还有有乃父风范的:他在刺杀皇太极失败被擒住时,表现出了一副宁死不屈的骨气。

  在曹化淳与惠王勾结逼宫崇祯时:“袁承志这时已打定主意,事有轻重缓急,眼前无论如何要先救皇帝,使得勾引清兵入关的阴谋不能得逞,待闯王进京之后,再来手刃崇祯以报父仇,这是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大义。”这时的袁承志已在江湖中见惯了“世情诡险”与“人心难料”,他已经变得成熟起来。

  归根结底袁承志只是一个江湖侠客,只凭着一腔热血做事,他心地仁厚,恩怨分明,心系百姓,忧国忧民。他从未涉足政治,也不懂政治,对闯军抱有的想法太理想化,所以怎么也没想到闯军的内部矛盾会在打下北京城后迅速暴露。闯军的革命目的可没有袁承志那样的理想与信仰,流民只是为了吃上饭,因此在打下北京后本性暴露无遗,不是抢劫钱财就是女人,或许这才是他们拼命革命的目的。闯军欺压百姓,变得与明末大多数腐败的官吏没有区别,甚至素质更差。这个时候的袁承志只能失望叹息,现实开始慢慢击破他的理想。待到义兄李岩与其妻子红娘子被闯军逼得自杀,袁承志仍领导“金蛇营”抗清,“金蛇营”顽强抵抗失败后,袁承志还想着“上山落草,聚了兵后,再来跟鞑子拼命!”可见他对理想是执着的,正如他对爱情。直到南明多数汉人都降清之后,他才心灰意懒、理想破灭,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退隐海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