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读后感精选
《碧血剑》是一本由金庸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页数:8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血剑》精选点评:
●130211 也是太早的书了,大部分人物无趣的紧。各人口中讲金蛇郎君,几番波折,都是扣人心弦的大悲剧,为他悲着喜着,活成这样也没有白白到世上走一遭。青青最动人还是开始在亭子里扶着温仪想象着自己的亲爹爹,后面就沦为跟着汉子走四方的女浮云了,可惜了青弟这么一好名字。阿九很好,可惜戏份太少很难喜欢上。袁承志拿剑一隔真是人渣至极,明明负了两个姑娘还只道是自己以礼自持怕把持不住,末了也没有跟人家说清,该死。似乎后面的版本都是他爱上阿九了?好像还好一些。何铁手对青青的几个段落还蛮动人的。
●写得好一般……袁承志像是张无忌的雏形
●去年的这个时候用kindle看了四分之一,最近两个多礼拜终于在单位图书馆看完了剩下四分之三。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部作为第一部阅读的金庸作品,正是因为明末这个时代,不论是对作者还是对我本人,都非常有触动。看到后半段,亲眼见证了大顺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李岩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最终不过是大梦一场时,还是想为这部作品多给一星。
●金庸先生对历史的痴迷才有这部小说,背景是明末。还特意为袁崇焕这个在晚明和清初都被汉人视为大汉奸直到乾隆爷才给他平反了的英雄写了一部传记。这是多少学历史之人的梦想,又能写出来妙笔生花的武侠小说,又能把历史的回肠荡气给考证出来,严丝合缝。
●金蛇郎君真是拉高了一代变态的魅力值。
●金庸老师果然是写到中段就不知道怎么往下写了,做盟主之后就开始乱七八糟
●这本书教育我们,进城的农民也可以是很可怕的 |历史背景比书剑像样多了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阿九
●铁手最好玩了
●不喜欢陈家洛张无忌袁承志一类的人物,不过凭心而论,袁倒没有前面两个惹人厌。
《碧血剑》读后感(一):时隔多年回看金庸
非常喜欢本书第二主角夏雪宜(第一主角作者非说是袁崇焕然而感觉分量并没有重到如此程度),也很喜欢初出场时的阿九。但温仪回忆金蛇郎君那一章,真觉得是本书中的精华,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了这样一个疏狂潇洒的人物。书前半部看袁承志武功卓绝与不同的人相斗尚十分过瘾,但看着看着总是一副仁义侠客的模样,就很无聊了。
《碧血剑》读后感(二):碧血剑
主角并不是那么吸引力,基本开篇就暴击全场,不知到底是开了挂了还是怎么回事,没有一种先弱后奋起之感,而且好像袁承志打一开始,好像就成了天下第一的感觉。但对我这种看了大唐双龙传及金庸后期的人来说(就是开始弱弱的,被人乱虐),还算是舒服的,毕竟我还是蛮心急的,但好像这本书的情节貌似终究还是离不开刺杀皇上,帮派对干等的这个圈。
《碧血剑》读后感(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导致的动人爱情
这本书里唯一动人的情节就是温仪和金蛇郎君的爱情。 其他人毫无光彩。 青青似乎毫无可爱之处,阿九也只有美貌而已,面目相当模糊,倒是何红药塑造得比较成功,这类人物金庸比较得心应手,李莫愁也写得不错,比小龙女形象鲜明多了。
金蛇郎君与温仪的爱情似乎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嫌疑。 说起来”美女与野兽“也是类似。
《碧血剑》读后感(四):B+ 金庸《碧血剑》观后感
金庸先生的碧血剑剧情跌宕起伏,确又清晰明亮干净利落。情节交代十分清楚,看了很是喜欢。但并不如倚天和鹿鼎记那般让人叫彩,虽然有他老人家惯用的大场面英雄出头,但无奈大场面参与的人层级不高,不免影响了主角的英明神武,而且大场面也不够震撼关键,因此和倚天鹿鼎记等那般高水平。另外,整个故事的伏笔埋得不够深因此心思机巧略嫌不足。
《碧血剑》读后感(五):青青子衿
很多时候,当残酷的命运带着不可逆转的强大力量以突袭之姿骤然降临,显现狰狞面
目,放眼四处,进退都无路,进退皆失据。曾经的信仰一朝轰然倒坍,现实就如黑夜,从
此变得漫长而没有边际,生命就成了无边牢狱苦海,永无出头之日。即使挨过了江海山河
,挨过了蹉跎岁月,未完成的情爱,始终是一种痛,在心里最隐秘的那个角落,不能问,
不能碰,一碰,就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