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宾德的世界读后感100字
《法斯宾德的世界》是一本由(英)海曼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元,页数: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斯宾德的世界》精选点评:
●“我只希望你们爱我”
●把法斯宾德剖析的非常全面,属于一本非常客观、中立的人物解读。我和法斯宾德有些地方非常像,成长之后对于爱的渴望以及对“爱”的金钱消费,如果我足够有钱,我相信我就是法斯宾德的翻版。我非常能理解他说“我是我自己的父亲”这句话的含义,以及萨特所说的“超我”的概念。法斯宾德的艺术来源恰好也是来他的痛苦本身,在本质上他利用了他的痛苦来达成艺术,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暴虐,他的死亡同样因为暴虐,其实法斯宾德才是PUA本A,从他的电影以及对爱人的态度都能看出来。
●飞蛾扑火般的炙热感情燃烧自己,才华横溢又快速陨落。
●我就是不喜欢法斯宾德!
●有些作者自己的观点不敢苟同 法斯宾德和伯格曼/希区柯克对比倒意义尚缺 但是布莱希特对法的影响是一个有趣的议题 主要为德布林的叙述而来 因此书里大篇幅的科普性内容很有帮助(如果能买到的话可以考虑入一本
●是疯子,还是天才?!……
●看得我好吃力,耐着性子读完,过几年读或许更适合。
●"所有的情感都具有被剥削的潜能." 法斯宾德导戏的方式,充分贯彻了"打一巴掌再给你俩枣"的方针.在拍摄现场抽大麻亦或是让演员吸食古柯碱来突破瓶颈.这个丑陋.肥胖,肮脏,双性恋,暴力.卖淫,吸毒,滥交,自卑又极富才华,施虐与受虐因子并存的奇才导演于1992年在其慕尼黑的公寓里猝死,享年37岁.
●法斯宾德是电影天才,但遗憾的是上帝在他的生活里注入太多苦难与不幸遭遇。天才本身就是矛盾的。
●去年读的。
《法斯宾德的世界》读后感(一):自爆的小宇宙
本书买了很长时间,却未曾看完。
在网上下了法斯宾德十几部电影,也未全看完。
他的欲望在华丽冷峻的镜中引爆,而我不过隔岸观火。
很多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008-06-02
《法斯宾德的世界》读后感(二):正如是说
他极为成功的创造出一种法斯宾德传奇,运用它形成了我们观看他电影时的特殊视野,而这个传奇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他那些关于自己的宣言与那些包含在他轶事传闻中的宣言,成为他电影宣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了解观众对他电影的接受程度部分是仰赖他个人的形象,而他作出离经叛道行为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种离经叛道可以成为有利的宣传工具。他需要一个传奇故事,而他为了这个传奇牺牲了自己。
《法斯宾德的世界》读后感(三):用一点点爱,就把对方溺死
看完法斯宾德的传记,他使我联想到笨重的老式相机,嗯,莱卡。他电影里所谓的控诉,不乏包含对过去爱恨交织的怀念。
“他深信人们唯有在失控的时候,才能显露出最完整的人格。”我亦笃信这点。
另,个人是这么理解法斯宾德先生喜欢用金钱和名誉收买爱人的心。他内心羞怯,觉得对他人付出回报不可预知的炽热情感是耻辱的,宁可用其他方式替代。对慷慨的人来说,爱和金钱之间的折换率是相当惊人的。他肯定也喜欢用一点点爱,就把对方溺死。
《法斯宾德的世界》读后感(四):他说“爱比死更冷”
上帝总是在无聊的时候才制造疯子,艺术家总是在不经意间创作伟大的作品。法斯宾德这个上帝制造的疯子成了上帝另一件伟大的作品。矛盾与冲突从这个生命诞生到死亡似乎一刻都不曾离开,悲惨的童年,近乎卑鄙的进入了戏剧创作的行业,嫖娼吸毒居然可以继续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异装癖,双性恋,所有正常社会中有背伦理道德的恶习他全部光顾,爱似乎是他一生都追寻又极力逃避的东西,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充斥于其作品中大小人物的精神思想中,这个长相极丑酷似海象的人不光嫖居然还卖。他不止一次的宣称自己要被那些“反剧场”的同党们榨干了,却又有着贪婪的控制欲。人类天生就有崇拜邪恶的本能,因为邪恶具有超凡的破坏力,这个可怜到只有爆发的人被当做了上帝。雷纳的痛苦与生俱来,三十七个四季之后他一点不奇怪的离开了,是的,理所当然的离开了。正如他的第一部长片的片名一样“爱比死更冷”儿时残疾的爱无论如何是无法寻找到了,这个一生挣扎在选择爱与被爱的迷雾中的小孩最终冷冷的走了,却留下了暖暖的影像。。。
《法斯宾德的世界》读后感(五):比起他的电影,法斯宾德更是缺稀
对出生于1946这个敏感年月的法斯宾德来说,当他落地的时候,社会和历史就抛给他一份沉甸甸的、混合着血腥气的议题。他的所见所思也是因这个“幻想破灭、衣不遮体”的社会存在。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眼睛和良心不允许他回避这一切——“尽管是混乱的、残破的、斑驳的,但却含着不容置疑的历史真实”。法斯宾德从来都是把艺术创作与历史反思放在同一天平上衡量的。
法斯宾德喜欢用性隐喻一切。他曾毫无顾忌地说,自己无法停止工作,工作比做爱更能带给他高潮,当摄影机第一次开机的那一刻,他敢肯定,人生中最棒的高潮来临了。法斯宾德的工作狂状态的确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从1969年拍摄长片处女作《爱比死更冷》开始,在两年时间内,他一共完成了10部电影的拍摄,其中包括后来备受好评的《外籍工人》,每部作品的拍摄周期都在10至20天之间。事实上,19岁的罗伦茨眼中那位“拍摄了26部电影的成功导演”,进入电影圈的年资也只有5年而已。
在法斯宾德的眼里,爱情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压迫工具,爱情的双方都会用爱情来压迫彼此,而在生活表现上,则主要是虐待与被虐待的关系。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电影里,法斯宾德都是以此理论为行为准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