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锦集

2020-05-15 23: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锦集

  《斯宾塞快乐教育》是一本由赫伯特·斯宾塞著作,28.00元出版的2013-3图书,本书定价:185,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选点评

  ●了一部分时,发现不知为啥这个版本和其他版本有些不同: 1. 部分章节顺序不同 2. 其他版本每章后有「家教延伸阅读」部分 3. 其他版本书末有两篇附录

  ●干货很多,成人也能从中得到很多感悟经典就是经典

  ●读完自己很快乐

  ●非常好,印象最深的是“如果抚养孩子是给了他第一个生命,那么培养他的自我教育能力则是给了他第二个生命。一旦他获得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与习惯,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有教养的人。

  ●本来只是想读斯宾塞,只找到这个…不过理念比起今国内还是相当先进,一些教具设计潜能预测方法印象深刻

  ●很有启迪,读到某些段落联系到自己的成长过程竟很想落泪。

  ●陪孩子成长的过程即自己成长的过程,感觉作者门门通哎,有些小确幸特别值得收藏。但是!“幸福庭总是相似不幸家庭各各不同”出自《安娜·卡列尼娜》不是《战争与和平》哇。

  ●特别好

  ●“要想教育好孩子老师父母必须先教育好自己。”成人先成才,育人先育已。快乐教育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阅读时长:2h】育儿书籍知识密度不大,有些于今天已是常识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一):每一个父母都需要学着做父母

  2017年No.2⃣️2⃣️

  小的时候,要学的东西总是很多,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庭教育。没有一个父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斯宾塞并没有从非常大的理论方面来说快乐教育,而是从生活中小事来一一举例,如何自然惩罚,如何让孩子开始记录,如何让孩子开始写作总的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各位爸妈读的书。

  :高中毕业的时候一位老师推荐了《一岁就上常青藤》这本书,他说,你们要为以后做爸妈而积累

  所以,我想这本书大概适合每一个人吧。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二):快乐教育让孩子学更多,重要的是他们是快乐的

  关于孩子该怎么教育?有很多书,但是如何选择一本书对大人和孩子都能互相吸引互相进步呢?

  首先是快乐,需要点亮他们的兴趣点。坚持一段时间,尝到甜头慢慢的就会更加有兴趣的继续学下去。

  而这种快乐的情绪也会传染的,比如学英语的话。他可能开始是喜欢听英语歌曲,从简单的英语歌开始唱,在众人面前表演获得成功或引起某人的关注后,他就想学更多的英文歌,这就强迫他去更好的学习说英语,记英语单词。然后,英语成绩也会莫名其妙提高。老师见你英语能力不错让你代表班级参加英语演讲。

  这时候你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提高自己的演讲和口才能力,如此又增加了一项技能。如此经常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呢,就不会让自己其他的成绩落后于其他人嘛。这是人的本能,竞争的态。

  看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斯宾塞告诉家长: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父母必须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要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积极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赫•斯宾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成的,因其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而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

  正所谓“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落伍”,书中不仅仅是推广“快乐教育”的理念,更多的是介绍和提出许多可行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建议。

  看完此书,我总结了以下五点供大家在育儿路程上参考:

  一.一次只做一件事,训练专注

  作者经常让小斯宾塞练习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一本书没看完,不去看第二本,除非他决定放弃;一幅画没有画完,不去画别的;做一件事时,不去想其他的事等等。多次以后,他渐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他总能从专注地做一件事中找到乐趣,也渐渐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浮躁,心总能平静下来。只要一开始决定做一件事,他就会安静下来。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让孩子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去面对,作为父母我们实际上和很多父母一样,会给孩子很多帮助。比如孩子跌倒后,父母会赶紧的把他们扶起来。但是对小是斯宾塞,作者从来不,只是鼓励地看着他,或者说:“地上的石头想看你能够自己爬起来呢?”

  对豆包,我们一般是站在旁边说“没事的,自己起来吧。然后拍拍衣服上的灰。”次数多了,她自己每次摔倒了,也会立刻爬起来,然后自己对自己说“没事的,妈妈,没事的。豆豆自己起来。”

  2.让孩子体会自我努力的快乐: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孩子们可以自己做的,只是由于身边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就不做了。放弃了可以自己做的事,也就永远得不到通过自己的努力随之而来的快乐。

  3.要得到就必须劳动: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劳动来换取他所想要的东西,比简单的给予要好得多。

  4.独立成长,也需要真爱相伴。

  让孩子明白,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只有学会了自己去解决,你才能得到成长的快乐。充满感情的语言比简单的告知更有效果。如果你说“你自己的事自己做,我才不管你呢。”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但效果肯定不一样。

  三.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让孩子乐观面对生活:一种乐观的心理像是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蜂蜜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四.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够不教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教是为了不教”,自助教育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机械的作业或是死记硬背。开放性的探究作业更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作用。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告诉他答案,而是要指出找到答案的途径。

  自助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第一,会让孩子形成因果的概念,明白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有原因的。第二,会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找到这种原因,他不会完全把某人、某书说的观点当做权威而接受下来。

  五. 快乐的智力培养

  相信自己孩子的智力,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支持。

  用兴趣诱导孩子快乐学习。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来说,很难用“有用”或“没用”来区别他们的兴趣。应该说,每一种兴趣对孩子求知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明智的父母总能利用这些兴趣把孩子引向各类知识的殿堂,并培养出孩子好的求知习惯。父母在这种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会使孩子获得肯定,而有目的的诱导又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学会了求知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的目的性不能太强,一旦意识到这是一项任务,孩子的兴趣会大减。

  斯宾塞建议:把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分类,比如:品格、习惯、健康、语言学习、运算等。然后,拟订一个每周的小计划,一周实施一点,日积月累就会看到成效。

  所以说,快乐养育会让孩子学到的东西会更多。最重要的是他的确是快乐的。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三):只快乐不教育,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表姐最近很苦恼,她儿子轩轩自打上了小学状况百出,不是在课堂带头起哄,就是跟同学打闹,三天两头被老师约见。轩轩自小在无拘束的环境中成长,表姐美其名曰“为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从来没给孩子压力,让他尽情玩乐,连作业也不会逼迫着写,可孩子的成长却不尽如人意,爱闹情绪,不守规矩。

  我周边像表姐这样提倡快乐教育的家长还真不少。可他们大概没完整读过“快乐教育”理念的创始人赫伯特·斯宾塞所写的这本《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提倡的是,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而不是只快乐不教育。你给孩子的不是快乐教育,是随心所欲。

01 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知识

“科学是所有知识中使人受益最多的,它能够启迪孩子心智、训练孩子思维、培养思维方法。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把科学作为重要知识来传授。”

  赫伯特·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主要介绍了赫伯特·斯宾塞对侄子小斯宾塞的养育方法,包括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知识,尊重孩子的权利,培养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等。小斯宾塞14岁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且一生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呢?自我保护知识、人际交往知识、自然知识、生命科学知识都含括在内。斯宾塞认为这些知识有着双重价值,既可以用来指导行动,又可以锻炼心智。阅读、写作、认识植物、亲近自然,父母在这些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会使孩子获得肯定,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也会让孩子学会求知的方法。

02 有道具的教育更有效果

斯宾塞做了一个实验。两组孩子从同一起跑线跑到教堂。一组告诉他们“教堂在举办婚礼,先到者有礼物”。另一组则告诉他们“要尽快跑到教堂,否则落后者要挨罚”。结果,第一组孩子很快到达了教堂,并且很兴奋。而第二组孩子因为太害怕惩罚出现了掉队甚至半途而废的情况。

  既然快乐是教育的目的,那么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孩子说不愿意认字,你顺手就放弃了,这不是快乐教育。你和孩子玩起了找字游戏,比比谁先找到,孩子开心了,你的目的也达到了。

  斯宾塞把教育过程比做喜剧,有道具和没道具的演出效果完全不一样。无论孩子的兴趣在大人看来多么无聊,但这些兴趣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比如孩子喜欢植物,父母可以帮他一起制作植物标本,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等。因为孩子亲身体验得来的知识何曾宝贵。

03 璞玉还需慧眼识

“比起传授知识,一个有机生命的自我完善、求知并综合为生命思维的过程要复杂得多。”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只有快乐的父母才能将它们真正的价值挖掘出来。不要在情绪很糟的时候教育孩子,这样容易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也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时逼迫他学习,这样并不能达到学习效果。

  孩子犯错时,你会不自觉大声责罚吗?斯宾塞认为,孩子犯错时宜采用自然惩罚而非人为惩罚。前者遵循的是基本等值原则,对一种错误行为作出回应,后者则是父母人为决定惩罚回应。比如孩子在玩闹中打碎了杯子,自然惩罚是让他收拾干净,下次注意。相反,如果采取责骂、体罚的话,他会认为不公,为什么打碎一个杯子要受到责骂。清醒一点看,很多父母发出的强制性指令,多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行事,而不是为了矫正错误。

  斯宾塞认为,孩子有必要学会在艰难的事情中培养生活必需的勇气。平时可以给孩子讲讲家庭故事,参与家族传统活动,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必要的敬畏和归宿感。当家庭遇到疾病或变故时无需隐瞒,只需如实告诉孩子,让孩子也学会为家庭分忧。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讲过一个这样的寓言——三对新婚夫妇同一天向上帝祈祷:上帝啊,请赐我一个孩子。第二年,他们各自生下了可爱的孩子。二十年后,三对夫妇再次来到教堂。第一对说,“上帝,您为什么要惩罚我们,赐给我们一个残忍暴虐的孩子?”第二对说,“上帝,我的孩子变成一个自私懒惰的人,求你救救他。”最后一对夫妇说,“感谢上帝,您给我们送来一个热情开朗的好孩子,他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源泉”。上帝说,“请审视你们自己吧。有的人悉心培养孩子,像照料一颗麦种。有的却忘记了孩子的教育,任其走上歧途。有的父母尽管富有,却早早在教育上抛弃了自己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快乐,孩子就会快乐;你暴戾,孩子也会暴戾。再好的学校,也比不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四):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今天读完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作者赫伯特•斯宾塞),这是我读过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书中,第二本好书(第一本《卡尔•威特的教育》),此书侧重家庭教育,而且是快乐教育。期中第14章,讲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现在我把重要的信息摘录如下,这不仅对于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有很好地指导作用,对于学习写作的成年人也有很大地启发。

  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如下:

  1.寻找自己的语言

  我们要告诉孩子,他自己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写出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就是别人愿意听、愿意看的。

  2.写作其实很简单

  只需用自己的记忆,凭印象来写就可以。即写出自己看见的、记忆中的东西就行。

  3.语言天赋不是写作的敲门砖

  语言本身的力量绝不会超过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真相。

  有时,正是语言的天赋(这里强调口头表达)阻碍了孩子真实的表达。相比之下,倒是那些语言天赋不高,甚至显得笨拙、力不从心的孩子,能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他们比前者更珍惜语言,更懂得去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

  一位教拉丁语的老师反问道:“难道我们不应该鼓励孩子去大胆想象吗?”“是的,”我回答道,“孩子需要想象,但在此之前,我们先要教会他如何准确地描述自己和外部事物,如何记录自己的回忆。就像不能让孩子因为题目是快乐而装作快乐一样,我们不能让孩子为了写作文而去编造。”这里作者强调,让孩子写出真实的东西即可。真理虽然朴实,但每个人都愿意倾听,语言如果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和感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只有当孩子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和锻炼。让孩子自选、自拟题目,是作者对小斯宾塞写作训练秉持的一贯做法。

  作者鼓励小斯宾塞写他自己想写的内容,等他写完后,他再对其中一些文法、修辞不恰当的地方加以指正。

  5.快乐写作

  写作无处不在,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写”和“作”。

  其实就是对“什么是写作”的回答。“写”是记录, “作”是创作。“写”是把思想感情、事件的发展记录在纸上,“作”是使这种记录有恰当的体裁、形式和文采。如果“写”是求真,那么“作”就是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使所写的东西具有感染力、说服力。作者认为,做父母和老师的,都应该把这个秘密告诉孩子,就像告诉他们哪些话不可以说,哪些行为是礼貌的一样。写作无处不在,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写”和“作”。

  1) 摘记。比起日记、周记来说,摘记更随意,孩子可以通过它接触社会、家庭、自然。在孩子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单词之后,我们就应该给他准备一个摘记的本子,鼓励他把平时听到的有趣的故事和新闻以及读到的书,以简单的方式记下来。或者抄录,或者概述。

  2) 墙记。

  简单的办法是在墙上固定一个地方,贴上许多纸,上面有一点小小的提示加以区分,比如这里是漫画区,那里是记事区,上面是梦想区,等等,让孩子在各自的区域内尽情去写、去画。天长日久之后,父母会发现墙壁已经成了孩子钟爱的小天地。

  3) 信。鼓励孩子写信也是一种必要的写作练习。

  孩子通常都会喜欢收到别人的来信,而想要收到信的最好办法是先寄出信。在英国,很多牧师、神父,还有一些童话作者,他们经常以通信的方式与陌生的孩子交流,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作者也经常收到一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的来信,每天下午4点至6点,是他给孩子们回信的时间,雷打不动。

  4) 日记。孩子用的日记本一定要与众不同。作者给小斯宾塞设计的日记本后来被一位商人看中,他成批量地生产这种适合孩子的日记本。这种本子很快就流行起来,大家给它起了个名字——斯宾塞日记本。

  5) 故事本。这是一种神奇的本子,它的封面必须是类似故事书的硬皮,里面必须有插图。孩子们都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这种本子就是鼓励他们把听到的写、画下来,甚至自己创作故事。一般,孩子到七八岁时,就会萌发出一种愿望,想要把自己写的或者是记下来的故事给其他小朋友看。在作者的倡导下,德比小镇每年感恩节的前一天都举办讲故事比赛,后来固定下来,成为孩子们上课之余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到这一天,孩子们就被他们的父母打扮得整整齐齐,兴高采烈地带着各自的故事本来参加比赛。

  6) 续写指导。所谓续写指导,是指对一些比较宽泛的题目,由老师或父母先写上开头,然后让孩子在每段的提示下填写完整。这虽然看起来有点笨拙,但非常有效。英国许多学校后来都接受了这种方法,甚至开设了续写练习。

  当有一天,你发现写作对孩子来说就像走路、奔跑、跳跃、散步一样轻松自如时,你就会发现这一项活动不仅可以开启他们的心智,而且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到了这时,写作就不再是一件难懂的事,而只是一项充满快乐的智力活动了。作者说,他提倡孩子快乐写作就和提倡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一样,都是立足于孩子的自然属性而提出来的。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任何教育方法比顺应孩子自然成长的次序和兴趣更有效果、更有益处。

  除了上面提到的斯宾塞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外,我还补充一点,要想提高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孩子的阅读爱好。只有读书多了,才能写得更好,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写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前,就已读了好多书。

  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爱好,这本书中也有详细讲述,我下次再讲,迫不及待的朋友可以自己先看起来。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五):快乐的教育

  ◆ 1.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使小生命在身体和心智上不断得到完善,并使它更加适应生活事务的过程。

  ◆ 2.快乐教育:一个听不到孩子欢声笑语的家庭是不会有希望的

  ◆ 3.暗示的力量:暗示”是一种复杂的、与爱和本能密切联系起来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几乎90%的在品质、意志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暗示。在孩子从幼儿到少年的这段时间,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从这些暗示中,孩子们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各种令他们不快乐的阴影也都会随之消除。

  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思考的东西。”马可·奥勒留说:“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为的样子。”威廉·詹姆斯说:“我们最大的发现是,通过改变头脑的观念,我们可以改变生活。”

  ◆ 4.自然教育:孩子对大自然的感受是模糊却又强烈的。

  一个人的成就可能会有大有小, 但他的品质、 性格和智慧,一定与所接受的自然教育有关。 一个热爱自然的孩子,是不可能变坏的。

  有太多的人在物欲中迷失了自我,他们把有价的东西看成是有价值的,而把无价的东西看成一文不值,这是自然这位导师最不愿意见到的。

  ◆ 5.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知识

  任何一种知识都具有双重价值:它既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又可以用来训练自己的心智。

  有些人因为着凉,引发风湿最后得了心脏病,还有人因为学习过度而让视力永久性受损……且不提那些由此引起的痛苦以及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单是因为不健康而使人生的目标无法达成,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了。

  ◆ 6.科学教育:作为一种训练手段,科学与文科知识相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力。文科知识的学习虽然是必要的,但它容易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迷信。

  ◆ 7.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比成人更渴望公正,原因在于他幼小身心生长和发育的力量,决定了他们非常重视在生活中的公正,并希望得到它。

  只有老弱的人、对生活完全绝望和即将进入墓穴的人,才显示出对这种权利的谦虚,因为和死亡相比,这些已不再重要了。

  给孩子机会,就是给孩子无穷的可能性。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孩子自己作选择,为未来的独立生活作准备。

  ◆ 8.培养孩子的智力:除了极少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和天才、神童之外,绝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存在智力高低的差别。人类没有懂得开发石油时,并不能说明石油不存在。一个地方不储藏石油,也并不能说明这个地方没有储藏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人类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物种”,他有灵性和禀赋。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想到简单地用聪明或者迟钝这样生硬的概念去判断孩子。我要告诉父母们,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灵性和与生俱来的禀赋,关键在于怎样去训练和开发。

  ◆ 9.培养孩子的心智:教育者要知道怎样聪明地在身体和心智培育上分配时间。

  回顾一下教育史我们会发现,身体和心智这两方面的教育似乎从未同步过。一个时期人们只注重身体的发育而漠视孩子心智的发展,另一个时期人们又特别注重心智培育而忽视身体的发育……

  智力培养的成功与否绝不是看孩子能记忆多少条规则,而是看他是否有运用规则和有效方法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因为儿童的反应本身比成人的推理更可靠。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方面,健康的活动总是令人愉悦的,引起痛苦的活动则往往是不健康的。

  ◆ 10.避免揠苗助长的教育法

  我们要告诉孩子,分数不过是对一个游戏的测验,如果你想得高分,只要熟悉游戏规则就行了。

  永远不要忘记,身体和精力是有限的,心智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需要精力支撑的。

  “过量的知识也会给心智带来负担。作为心智的脂肪而储备起来的知识等同废物,只有变成了心智的肌肉才真正有用。”

  因为男孩子在遇到过度学习时可以有很多有趣的身体活动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而女孩子天性中的温柔、听话,使老师、家长们更加喜爱她们,遗憾的是,也让她们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 11.培养孩子自助学习、自我教育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自我教育始终是人类获取知识最主要的,而且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

  长期以来,禁欲主义者总是把快乐看作是人生的奢侈和享受,但他们忽视了快乐本身就是正常有效的心智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

  管教是为了不管。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自省、自我教育的人,而不是需要他人时刻提醒与监督才能生活的人。

  ◆ 1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生活是自己的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在这一点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相同的。

  我不期望小斯宾塞是一个神童,只希望他是一个心智和身体同样健康,有爱心,懂得通过自己努力来获取幸福生活的人。

  ◆ 13.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不自信的孩子常常对自己进行过度的自我惩罚,

  ◆ 14.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首先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动物。因为只有身体强健,他才能心智强健,才有可能凭借智慧在日后的生活中取得成就。

  人生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健全的心智加健康的身体。倘若心智灰暗,做事情便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倘若身体不健康,即便找到了方向,也没有精力去实现。

  ◆ 15.培养孩子爱的情感:避免道德和心智上的早熟:较高的道德能力和较高的心智能力一样,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演化的过程中也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用刺激的方法提前导出孩子的这两种能力,结果会使他日后性格吃亏。有些童年即是模范的好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会逐渐变坏,而一些能为人表率的成年人则常常在童年时并不突出。生活中这样的事不少见。

  ◆ 16.避免极端的惩罚:极端严厉的惩罚危害多多。在其他情况都类似的情况下,受罚最重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好人的概率最小。

  ◆ 17.建立开明的家庭氛围:家庭的管理就如同政权的管理一样,层出不穷的“犯罪” 大多是这种粗暴的统治本身所引起的。

  即使是物质的贫乏、文化的闭塞都没能阻挡这种情感的传递。它来自于孩子善良的母亲、勤劳的父亲,来自于孩子朴实的乡村老师。他们持久地劳作,无言地忍耐,默默地生活,虽然没有什么物质财富,但拥有爱和为爱所做的付出。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它能够弥补物质的贫乏。

  当你把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时,也会唤起别人同样的情感体验。

  教育别人,先要教育自己:一个教育者在分析孩子们的动机之前,要先分析自己的动机。分清哪些内心的想法是由于做父母的真正关怀,哪些则是出于自私、好安逸、想压服的冲动。在教育孩子时也要进行对自己的教育。在心智方面,我们必须学好那门最复杂也最简单的学科--孩子和自己在社会中所表现的人性及其规律。

  ◆ 18.成年男女的心智发育,只有在他们好好地尽了父母责任时才算完成。自然的安排就是这么巧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