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读后感摘抄
《古都》是一本由川端康成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都》精选点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善感而不多愁,只道天凉好个秋!千重子大概是理想型的极致了吧。把最细腻微妙的情感用最自然而不经意的笔触展现,不论饱含了多少思考和情绪都平静如水,没有结局的结尾。2013年生日前一天遇到此书,前世之造化啊!
●很喜欢川端康成笔下的京都:春之明媚、夏之苍翠、秋之成熟、冬之清冷。读这本书的时候,完全被里面那种日式美给吸引了,意境是那么美,每一笔都异常耐人寻味,淡淡的,却又深沉。合上书页时,仿佛又涉过了四季,抬眼望去,窗外有赭色的云慢慢聚拢,南风悠悠吹来。此时,彼处,北山的杉林又到飘满自然的箫声的时节了吧? 京都,故事是从那里说起的……
●比雪国好一些,但也没什么意思,我这么丧的人都不大受得了川端康成那股子生无可恋…
●京都的春夏秋冬和各种节日都被自然地展现了,流畅优雅而浓烈的文风,也只有川端康成可以写出这种浑然天成的作品,情感和风景的描写都轻盈而纯净
●“自从她出来当舞女,两年之内她喜欢的男人就有四十七个”
●这世界是一个梦,不会留下任何有形的东西。但是大家对此浑然不觉,每天都在忙碌奔波。
●比起少女的情怀,姐妹的亲情,更喜欢对于京都的描写。每一种风俗和景物,寥寥几小段就勾勒出一幅幅诱人的景象。
●上次读《古都》受困于《雪国》的画面,无法较好的感知内容。这次找了个单行本。画面依旧唯美,川端的敏感细腻,孤独的笔触在全书中比比皆是。古都,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一座隐匿在闹事中的宁静所在。
●幽情似杉,亭亭玉立。自己仍不够超然。
●日本文学的细腻感伤,竟然可以到达这种程度。一草一木一念一动,都包含了无比丰富的意象内涵和情感表达。弃儿的身份困惑和北山杉的形象气度,是千重子行为举止与选择判断所执求的两端,前者现实且残酷,后者健康而庄严。川端为书中人物设置种种困顿和谜题的同时,仍在收放之间保留了巨大的善意——生命虽因其先天环境而呈现不同面貌,善良和梦想却不妨冲开层层寂寞的包围,探索情感的方向。
《古都》读后感(一):一种淡淡的哀伤
不知道为什么,川端不管写的人多么的年轻明媚,都感觉很哀伤,也很惟美。里面的人都很年轻,男男女女穿梭在眼前,却总有点低低的颓废古老的感觉。不过当时挺喜欢的,现在已经不想再接触这样的文字和意境了,真是不同的时期喜欢的书是不一样的。
《古都》读后感(二):雪后总像有谁离去了
前两天在写《千只鹤》这本书的书评时,我一笔带过地提到了川端康成与三岛由纪夫创作的区别,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毕竟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他们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无论是在日常私交,还是文学创作上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交流。(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学”
《古都》读后感(三):`
川端的文字不华丽,偶然间觉得自己喜欢这种感觉,淡淡的,朦朦胧胧,他好像不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轻易的表达主人公的感情
所以到最后,我不知道真正的结局是什么,但是日本人惯有的细腻文笔,还是能在他的文字里看到,仿佛那跨过了几十年,但是经典是永远不变
《古都》读后感(四):京都 魅影
只能作为推荐,因为风格方面不是很重的口味。
高中时候从图书馆借来的
当天下午回家在车上就读了不少页
很吸引人 比源氏好看多了
紫花地丁和千重子
因为小时候长得像女孩子而被扮作活动祭女生的真一
因为这本书后来还借了其他的川端的作品来读
确实很有唯美之感
《古都》读后感(五):文字特点
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文化,这本书读起来是晦涩难懂的,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后硬着头皮看完了一本书,后面又跑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日本这个国家,川端康成的文字,忧郁而又性感,略带迷人的味道,他的笔下的日本男男女女的爱情青涩而美好,而这和他的经历有关,其实读书,说到底,是读作者自身,以及与作者有关的文化,背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