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都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古都读后感100字

2020-10-18 14: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都读后感100字

  《古都》是一本由朱天心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都》精选点评:

  ●前面几篇都还好,古都这一篇读的很吃力,对台北的不熟悉让人无法串起文章和情绪,抓不住,恼火

  ●悲凉的底色

  ●今宵欢乐,明朝枯骨。真哀伤啊。

  ●不大习惯于朱天心的这种叙述方式吧,写世纪末的虚无,不停在跳跃,《古都》时空跳跃读起来实在费力,相较下还是《匈牙利之水》感觉更好

  ●太惊艳了。威尼斯之死其实是现在小说常见的迷失后别处再寻的村上春树风格般的剧情,作者凭借丰富的文学修养以及意识流般的解构式式的写法在保证文笔古朴厚实的情况下具有复杂幽回的结构。中间三篇其实都比较像威尼斯之死的风格。然后古都则是大量异乡故乡,过去现在的时过境迁的描述,以及大量掉书袋式的文言以及摘抄的分段使得小说在大量闪回以及排比式喃喃叙景中有着良好的节奏感,而第二人称的使用更富感染力。

  ●川端的古都太有名,朱天心的古都甚至朱天心这个人可能在大陆都没什么人知道,看了十三邀,知道了唐诺才知道有这个女人,阿城说是铁烧红边白最后转青,我说人是懵懂到炽烈到看透。古都给我的感觉是另一个台湾,一个曾经的旧时光。

  ●前四篇跟最后一篇简直两种味道

  ●喜欢这一本

  ●出差来回飞机上、北平咖啡厅里读完的,主推的中篇《古都》弥漫对历史失忆的失落感。我更喜欢短篇《匈牙利之水》,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感官刺激、第一次读这样酣畅淋漓通过嗅觉写回忆的文章,各种香水、植物、药料、多种混合气味,都在作者笔下一一散发而出……结尾也深得我意。

  ●人物要穷追不舍,叙事也要,一篇比一篇好,很多命题都被写进,且写好。除去之前说的怅然外,自然是能在弥漫前后的哀愁中感知更大也更不确定的历史,其实也一样,都是时间一种。把我捞进某个漩涡,不愿上岸。老灵魂这个说法,就算被说多了,还是觉得迷人啊,而有些时候,会觉得《击壤歌》里的小女孩在活着。王德威的评论不错。最后也最想说的是,想去台湾,想去京都

  《古都》读后感(一):时空中的桃花源

  没有读过意气飞扬的朱天心。读的第一本朱天心是《三十三年梦》,意外地喜欢。于是才在京都之行后读了《古都》。

  这部短篇集子里最喜欢的也是点题的这篇。很庆幸先读了川端的《古都》和《三十三年梦》,为朱天心的《古都》提供了参照和写作背景。其实朱天心写台北和京都不仅仅是写这两个城市。虽然熟悉两城的布局会有更直观感受但我并不觉得不熟悉这两个城市会影响阅读。我读她写的台北,想着的是自己成长的故乡。

  朱天心的描写不只是地域上的跳跃,更多的是时空上的跳跃。记忆中的成长时期的故乡在现实的暄嚣中消逝;父辈记忆中的故乡如桃花源般虚幻;记忆在缓慢不变的异乡得到保存,在异乡反而感受到故知的温暖却无法排解惆怅;在故乡被当作游客寻觅日据时期的旧貌才寻回自己成长的痕迹。

  作者在京都遊和回忆中多处插入川端的《古都》片段,而在遊旧址与回忆之间多处引用了《桃花源记》,带入了很浓烈的悲凉感。王德威的后记中说朱天心是“老灵魂”真是精准。不是世故的老灵魂,是依旧赤诚心里有火的老灵魂。所以文字才如此悲凉。

  所以这不是台北和京都的双城记,这是寻觅时空中的桃花源的故事。

  《古都》读后感(二):古都古都

  借用书中原话“一位已届中年的女性叙述者,远赴京都与当年的老同学相会。两人曾经亲如姐妹”同志“,出了校门却各奔东西。不意旅美多年的同学突然天外传真,叙述者因此立即整装上路。她要等的同学终未出现,而同时漫步京都却勾起了层层往事。故事并不就此打住。叙事者比预定日期早会台北,阴差阳错被当成了日本观光客。她将错就错,拿着日文台北导游手册,重新逛起她熟得不能再熟的城市”。

  “女叙述者穿街入巷,行行复行行。她脚下的台北像是个幽灵城市,叠映着过去与现在的重重痕迹。。。。。政治的、商业的、人文的、自然的地理/历史,随着叙事者的脚步不断移动穿梭,汇为一处。但台北这座城市为什么让多数久居于此的市民,都了无以往的记忆呢?。。。。。她把走路的能耐与她的历史悠思何为一处,一步一脚印,真正出入在台北历史/地理之间。。。。。。台北日新月异,即便有一点古迹的影子,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是透过一位伪外乡人/外国人的眼睛,台北变得古意盎然了”。

  “与台北相对的是京都,相较于台北的怪力乱神,日薪又新,京都的一景一物,赫然像是天长地久一般。”

  “川断描写的是,故事所在京都的四时变化,礼俗节庆。相对人事浮沉,古都的种种仪式沉淀出一种深沉韵律,历久弥新,千重子及苗子相会一宿后,终于悄然分别。川端笔下淡淡的“物之哀感”吧?美好的事物分裂、成长、衰老,与其奢盼永恒,那霎时的光华或更令人余味无尽。千重子与苗子在小雪的清晨告别,了无痕迹;分离就是完了,全书倏然作结。”

  这本书看得半梦半醒,感觉作者也是半醉半醒,用着呓语讲一个故事,如果不是看了结尾的附录,怕是自己都无法完全理解本书的一二,故事讲得简单,语言凌乱,同时穿插着很多其他的文学作品,兼叙兼议,但却忍不住一路看下去,兴许是因为书中描写的几个城市都是我爱的吧,台北、京都,两个都是古都。

  京都据说是日本人仿照大唐长安而建,而台北在日据时代是日本人仿制京都而建,最近一次去台北大概有三年了,京都自13年之后,去年算是再度探访。相较之下,京都仍然保留着历史的韵味,台北现代很多,但保留了很多温暖的人情味。看着作者走在京都熟悉的那些小路上,二年坂三年坂、花见小路、锦市场,思绪跟着也飞到了在京都游玩的日子,故事情节混杂着,一会儿又跳跃到了台北的大街小巷,这两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最终朝着不同的方向飞驰而去。

  终归有一天,我们所熟悉的一切都会被取代,徒留内心的回忆。

  《古都》读后感(三):燃起一竿庭燎

  朱天心这本小说集中的几篇小说,出了同名的中篇小说《古都》之外,还包括《威尼斯之死》《拉曼查志士》《第凡内早餐》《匈牙利之水》,它们集体营造出了一种不知天命、人事将衰的感觉。 和她写的游记短篇不同,这几篇的小说,虽然也是各处游荡着,从总统府到桥上,从庭院到树林,古意蓬勃的有之,现代化生活的有之,留在本土心驰神往的有之,去往异国魂牵梦萦的有之。极为佩服的就是作家的记忆力,她像是电影行业里说的拉片似的能力将一幅幅画面、一段段对话都完好无缺地悉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不论是《威尼斯之死》里写“我”践踏的地方,或是写《匈牙利之水》的身上气味,都如药引子一般,让人遐想。不同的人物主角,却是一样细致入微的描写,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人物心理的拿捏,在光芒四射的词句之中竟然能够寻觅到枯朽腐烂的思维,有几分张爱玲遣词造句的意思。 好的作家也是一个好的裁缝,李渔在《闲情偶寄》里有关相关的论述,说裁剪得当,才能出好作品。朱天心写《古都》时大量地运用了川端康成《古都》的句子段落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古文,令人读来有庄周梦蝶之感,多年未曾相见的好友自别国发来一封消息,说要重见面,但是这不是尾生抱柱的时代,她未至,自己等待后回了台湾,却是以“异乡之人”的身份归去,“我”把自己装进另一种身份里,以别样的、陌生的目光打量着熟悉的人景物,蓦然地,由心底燃起了非同寻常的想法,原来年少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差了许多年,那时自己青春洋溢,此刻自己面容全非,不是样貌上的,而是心灵上的。作者有意地将“过去”和“现在”割裂开来,但是又以“我”为媒介,将两个不同的时空串联起来,在“我”之前遥遥无影的时代也有人对“我”生存的地方进行过评价,但他们所留下的,与“我”所认识不似一个地方,而今日“我”所见与去日“我”所见又不似一个地方。庄周陷入梦中,化身蝴蝶,而醒来后,蝴蝶又成了庄生。庄周梦蝶乎?蝶梦庄周乎?非探幽微之意所在,仅仅是一路行,一路赏,一路回忆罢了。 作者在短篇中写了人的衰老,有一句话在此暂作引用:“不得不令人想到天人五衰,耳不聪,目不明,嗅觉不灵,神色枯槁,连华美的衣裳也蒙尘埃”。其衰也,可怜。曾经于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等和颜歌的《平乐镇伤心故事集》中看到过对于衰老的描写,在固有的印象中,年轻人因为其年轻而受到称赞,年老的人因为其年老而感到羞耻。文人们常常把目光放在礼赞青春、歌颂年轻之上却少有人能看到他们的乡土之愁和对青春的恋恋不舍。美酒因存放之久而愈加醇香,树木因种植之久而越加高壮。步入中年面对的不是不惑、知天命,而是安于室、老之将至。我看《古都》时就仿佛是在看“隔段距离燃起一竿庭燎”,它的火光照亮了我,但是它永永远远地远离着我。

  《古都》读后感(四):看电子书也无妨

  重读朱天心的《古都》,古都是第一次读完,威尼斯之死、第凡内早餐,读了觉得很顺,确实有代序所说的“淋漓”。直到匈牙利之水,才突然感觉到语法所在。香水味,记忆,死亡。香水到记忆是很快建立的,但叙述者我的半推半就中也就延宕有些,作者要把叙述者引进去,引进去A的那个世界。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的死亡,以及记忆的抚慰。读到“公园里坐着几名发愣的精神病患(我这么觉得)”,开始意识到小说的描述,罩在叙述者的眼光的阴影下,好比xx在死亡的阴影下。

  “我们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提醒补充着不可或缺的元素,如同配方一种神秘的香水。”是两人的对话方式,形式上有如配香水。

  “我将会以哪样的气味——生动的、官能的——记住A,如果有一天像他所说的,当他加上这个世界再减去他的时候。”A的短暂缺席,叙述者的对话者是科普书,好似一种香水配成在密封发酵中。叙述者和A逐渐调到同频率。而死亡和记忆,在此也调到同频率:死亡是生物的、官能的,给出科学的解释。死亡在之前的对话里是日常所想见的那样,神秘的,哲学的,当然,和作者的意图相反的。于是,“(昆虫)它们发生死亡的次数密度几乎可说是无时无刻不在死,可也没见它们因此发展出什么哲学,我是说好比有里面的挣扎偷生”。

  “我且在书店找了一本谈及嗅觉的科普书,冀望它相对地理性,可以化解掉这阵子以来我与A相处的神秘氛围。”

  对形而上的否认,保证了死亡的轮廓的渐进清晰,不会因为较多的死亡意味的片段的堆砌而溃散,倒霉歌,宝心她哥小腿被竹片插得直流血用土捂住伤口“但都没人怕他会死掉。”诸如此类。如此设上限下限仿佛环境因素控制好香水就要酿出来。谨慎得和第凡内早餐里的房子价值观形成强烈对比,相比前者的小心谨慎,后者是故意为之的马虎。

  “到底,我们杀人了没?”

  “如果我真的想破案我们有没有宰食刘XX、不、流浪汉……”

  “大约他们其中甚多人随国民政府渡台,莫名其妙在南势角、山脏离、内湖落脚,并被宰食告终?”

  那个迁村人为或其他丢了好多条命的村子,究竟是潜意识里看到的景观,还是,台湾真的有过。古都里不也有么,你一点也不意外,阳光明迷饱含水汽,不是有这样的电影场景,一群绝不凶狠也并不良善的住民,漫长无聊的午后只好把一个闯入者、狗或人,给联手宰杀了解闷儿,然后复又打个呵欠,继续拍扇泡茶剔牙抠脚听你分辨不出戏种的戏曲,并任毛虫蜘蛛悬丝掉落头顶。

  后来是以一个场景片段(妈妈),一首歌,歌的作用,和古都中的古都,或者桃花源记,作用相同吧,一唱三叹,打造一个情境,奇怪的,把片段的桃花源记或者歌词,放进去,效果甚好。

  而拉曼查志士,短到像一场演习。

  《古都》读后感(五):难道,你的记忆都不算数

  朱天心的《古都》是一部老台北的挽歌。在京都和台北之间,时空穿梭,没有名字的女主人公时而流连于京都的古寺旧巷,心中闪回着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情节,时而在台北的新天新地内,辨认旧时踪迹。朱天心有意用两个城市,两种景象,搭建出参差错落的时间大厦。

  《古都》中,台北的历史一点点拆碎,揉进故事里,从康熙咸丰年间开始追溯,一直到族群撕裂的现实时间。时光流逝,女主人公蹲踞池边喂鱼摸鱼的女儿悄然长大,连居住的城市也老了。

  朱天心特意用京都的不变反衬台北的善变:寺町通和六角通交叉路口的道乐螃蟹拉面还是同样的味道,每次去京都,都可以再吃上一碗;车上可以盘算去什么地方买什么样的纸,因为当年去过的老地方街角转个弯就看到了,还在那里。比起京都,台北实在不能算古都,就像深圳不能向广州夸口历史积淀一样,台北的成长史与京都相比,简直如儿童面对老人。但老人恰好是缺乏改变的,儿童却百变千幻。台北经过日本殖民、抗战胜利光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解除戒严开放党禁,直至上世纪末的民主化,百年间可谓迭遭巨变,对于整个城市面貌,城市人的构成、文化潮流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小说中,主人公被人错认成日本的观光客,她便刻意不去戳破,如一位日本人一样,凭一副日本殖民时代的地图,在台北的街头按图索骥。然而,旧日的痕迹已很难认出了,不必说殖民时代了,就是几十年前和女友A一起走过的街道也已经消失。女主人公在问自己,她该如何向女儿提及,当年曾有的生活?

  主人公在东京等待的女友A很重要吗?她最终没有来,小说中甚至没有给出一个理由。想起张爱玲在《小团圆》里说,“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朱天心连这种想象也没有给,没有天气原因,没有任何说明,飞机没有如约而来。A像是过去时光的记忆,她只能活在记忆里,无法归来。可能朱天心不够决绝,才不让A重新出现,因为即便归来了,也一定面目全非,朱天心不忍在作品中描述一位被岁月摧残后的女人,和她一起徒劳追溯回不去的时光,就像她无力直视面目全非的台北。

  朱天心到底不能和川端康成角力,两本《古都》,不难看出两人之间的差距。朱天心的痛惋中可以看见隐忍的愤怒和不甘,有讽刺的味道,尽管不是太着痕迹。朱天心不断变换的意向,密集的意识流,却没能更好传达出世事沧桑。反而因过于跳跃的思路,太过繁密的典故,让整个作品略显破碎,反观川端康成,笔调舒缓,叙述从容,却传递出浓浓的悲悯和无奈,的确是大师风范。

  这部短篇小说集内,除《古都》外,还收录了朱天心同一时期的另外四部作品。《匈牙利之水》是这部小说集内内我最喜欢的一个短篇,《古都》过于庞杂了,大量陌生的地名,变换的场景,很难让一个对台北缺乏了解的外乡人产生共鸣,我觉得大多数人推崇《古都》,大约因其视角的阔大。但《匈牙利之水》中,朱天心从味道引发开去,勾引出两位主人公的一段段记忆,在我看来,更易唤起不同背景读者的共鸣。毕竟,罗列无数的历史陈迹也许可见其渊博,但潜入人物的内心不是更能见其深刻吗?如普罗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用一段食物的香味,唤来纷至沓来的回忆,更显作者功力。

  《第凡内早餐》里,朱天心通过一个女人对钻石的执念,展示出独立而又现实的人生态度,也穿插着讲述了钻石的历史。钻石似乎是物欲的象征,但象征如果成了一种理想,物欲便成了一种慰安,一种生活的希望。对于寻常如我辈,钻石也许略显奢侈,但人生需要一丝闪光,来抚慰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预知死亡纪事》中一个人在考虑自己也许会忽然死去,思考死前要为死后做些什么,这看上去是杞人在考虑天塌地陷的问题,毕竟,死后的事情和自己还有什么关系呢?但患得患失之间,呈现出一个人对于生何其矛盾、复杂的心理冲突,此生寂寞,还要想千秋万岁之后,来世彼岸的图景吗?

  今年还读了朱天心的另一部小说集《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在创作年份上,这部小说集比《古都》要略早。对朱天心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起看看,可以看到朱天心对台北、对眷村、对台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的地覆天翻,心理脉络是如何绵延缠绕的。如果还觉得文字不够形象,我推荐杨德昌导演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四个小时的长剧,要有耐心看下去,会看到和朱天心同一代的台湾人,在青春年代经历的残酷和激情,有了这些生动的描绘,相信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今日台湾,理解海峡另一边历史与现实碰撞后形成的复杂心态。

  在《古都》开头,朱天心追问“难道,你的记忆都不算数……”,一代代的记忆都这样迷失在熟悉又陌生的巷弄。婆娑之洋,美丽之岛,台湾——亚细亚的孤儿,被遗弃,被忘怀,被岁月侵蚀,被沧桑损毁,在大潮涌动的时代,不知该去往何方。也许,今日的朱天心会更加迷惘。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读书分享公众号:闲书过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古都读后感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