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读后感精选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是一本由[日] 川端康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80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精选点评:
●路上读的 音子是个会挑动情绪价值的人 这本书上了连城老师的toplist 他学了一身川端的直男癌
●大学时候有一段很短的恋情,从买这本书开始,还没读完,就结束了,书中的那个女教师,那种淡淡的爱,如同那个夏天一样,绚烂的开始,淡淡的结束. 此书在现在书柜已被包装书纸密封了...
●我——好像——没太懂作者要表达什么。
●对我来说,你过分的可爱。这是人生所不能想象的奇迹般的爱。只有死刑才能作为对这份幸福的报偿。 第二个故事是人本主义的典范啊,可惜没有第一个故事精彩。
●冬日清晨苦中药味儿。
●《蒲公英》,实在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美丽与悲哀》,也让人感到一种可怖。
●翻成美与哀比较好吧,本来日语书名也是如此,而且丽和愁都显浮了一些
●当初买到书的时候多么开心啊,川端的书我买得是最多的了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我甚至没有感觉到美丽。
●第一个故事展现的是一个自私、寡情的男人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了三个女人;第二个故事展现的是一个母亲对于自己的女儿微妙的占有及对女儿情人的一丝隐隐的依赖,及男人对于这位母亲的女儿深切、真挚的爱恋,与这个女孩不幸的遭遇。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读后感(一):女人的爱
女人的爱能达到如此的执着,执着到可以忍受丈夫的外遇,执着到可以等上几十年,甚至一世,还可以做任何事,无论是文子,音子,庆子,都将一种女性的爱演绎的淋漓尽致,它将女性的美丽,还有美丽的执着而引起的悲哀都阐述的如此美丽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读后感(二):初读川端康成
在图书馆复习考研,无聊得头昏,去馆里转了转,发现了这本小说。
久仰,只是一直没机会看到。正好。
读下第一篇《美丽与悲哀》,大惊,心中惊叹:牛逼!
无与伦比的细腻和优美。
慢慢沉浸其中。
享受。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读后感(三):读后感
音子确实挺可怜的,但是不管是惯性式的传统影像内心还是无条件的爱让她自己保留痛苦,选择隐忍。
同样,大木的妻子,文子也是类似,都是传统妇女形象。
庆子不同,但是只是意识到要报复,更多的是对自己女性意识的强烈反抗。选择不顾身死的去给男人制造一个悲剧。
女人的美丽与哀愁。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读后感(四):落樱之美
读川端康成的书就好像在落樱时节的纷繁花雨中坐在河岸上边饮茶边赏景,那份悠然与闲愁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他对于景致的描写深得我心,是我自认为读过的最细致且引人入胜的(他写过的地方,都让我想去亲身游赏)。有些作者也会对风景着墨过多,却让人无耐心细读。而川端康成则不然,他用那清丽淡雅的文字带领你进入一个飘然跃出纸面的仿佛小说中的真实世界。
当然,还有书中的人物,音子的执着,庆子的热烈,稻子母亲的悲哀与久野的坚决,所有人物都是活的,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真实所见,但仍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感,甚至温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日本人固有的物哀之情在他的笔下是如此静雅,如此之美。
看他的小说真的是种享受,有一种如香茶入喉般的清爽快感,却又如落樱缤纷之悲凄。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读后感(五):美丽与悲哀
《美丽与悲哀》总算是文对题了,川端描述了一个真正美丽和悲哀的故事。由于一段不伦恋在十几年后引发的故事。故事包含了许多的情感,男女之爱,同性之爱等等。在一段段美丽的情感的交织下,一段悲哀的情感报复。这也许就是人生吧! 《蒲公英》的故事极为简单。没有出场的女子的母亲与其恋人的一段时间内的谈话。在谈话中穿插了过去的岁月和生活。读来别样感觉。全文读来似乎就象结尾处提到的戈雅的狂想画。荒诞、可怕但又有一种另类别样的美。这究竟是川端之美还是日本之美。不甚明了。 (写于2006年6月21日)《美丽与悲哀》:一本奇异的小说,充满了恋爱、同性恋、报复及报恩等等,让人不可思议,无从议起,一部美丽与悲哀的作品。 《蒲公英》:更加奇特。全文用送女儿去精神病院的母亲与女儿的恋人之间几个小时的对话为主。回忆过去,思想的交稀与沟通。书名只是表现当地有大量的蒲公英,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