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读后感摘抄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是一本由王霄夫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4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读后感(一):宋徽宗的失败,别让艺术来背锅
宋徽宗一直以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此书的副标题“天才在左,天子在右”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这个人物的矛盾性——艺术天才与皇帝身份的对立。其实一个皇帝拥有艺术天赋本没有什么不好,不能说是艺术毁了宋徽宗或者北宋。相反,恰好是艺术早就了另一个他。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的悲剧呢?我认为答案藏在书的最开头:
章惇确认这是向太后的真实意图之后,顾不上什么分寸,先是失声冷笑,营造了不屑气氛,随后为了压过向太后的声音,放开喉咙,说出一句重话:“端王轻佻,如何担当大宋社稷重任?”“轻佻”一词正是日后一切悲剧的根源所在,它的意思是说:端王赵佶生性轻浮、性格不稳重、不严肃,不具备做皇帝的条件而掌管天下。的确,一个艺术天才往往是诗情画意、浪漫至极的,难免有所轻浮,如柳永、李白等。但若一个皇帝太过感性,则很难称职,你看中国历史上有所建树的皇帝,没有一个不是杀伐决断、心狠手辣的。
在小说后半部分,我们果然看到了宋徽宗各种轻佻的一面。例如,他想方便与名妓李师师幽会,便在宫中专门修了一条密道,直接通往李师师的楼坊内,终端是李师师的卧室。这虽然是野史,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但也足以说明宋徽宗不顾纲常法纪,只为自己图方便。书中所提及的“缥缈神仙丸”则更是淫乱后宫、不堪入目。他一生生了80多个孩子,最种马的皇帝名号非他莫属!
若说风流上的轻佻倒也不至于误国,最严重的地方在于:他在做重大决策时,总是把自己的优先于国家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倒好,反过来了,先朕之乐而乐,如若朕不乐,呵呵……比如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赵佶转而向童贯做了交代:“征剿山东盗之事要抓紧准备,但时间押后。万岁山竣工典礼为当前第一要务,由你全面协调,按期交付使用,以振我大宋国威!”万岁山是啥?就是蔡京等人为了拍马屁献给宋徽宗的生日大礼——一座高达百米的人造山。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为了给自己过大寿而挪用军费的慈禧太后,硬是花了三千万两白银造了座颐和园,导致之后的甲午海战一败涂地。看,历史是不是惊人的相似?就连他们的借口都是出奇的一致:扬我国威。殊不知,当国破山河在、铁蹄踏破京城之时,他口中的国威还在哪里?
所以,毁掉宋徽宗和北宋的不是艺术,而是他的种种轻佻之为!不过书中有一段话让我极为动容,就是他神游东南做的那个梦——“东南春江处处,水暖杉绿,人物万物生动鲜活,妙处无穷,特别是那里的蹴鞠场户更别开生面。我观星象,东南是你的归宿,也是你的造化之地。”这个梦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预言性,就如《红楼梦》里宝玉神游太虚,见到警幻仙姑以及各位女儿的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往往,梦是反的,宋徽宗最后死于冰天雪地的北国。如此的写法真是烘托出命运的造化弄人!
此书的插图也别有一番意境,神游东南梦这幅画卷可细品。装帧精良!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读后感(二):宋徽宗的时代,原来有这么多影视剧的“常客”
封面提到宋徽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是宋朝的皇帝,一个是在很多的领域都有所建树的艺术家,正如《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所对他的描述:天才在左,天子在右。其实这两个对于一个君王来说也是不矛盾的,天子是职业,而“天才”可以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然而宋徽宗俨然已经颠倒了位置,这个皇帝对于他来说,似乎没有多大的诱惑力,而他的爱好似乎才是他人生的毕生追求。
自己当上皇帝算是一种偶然,当然也是一种必然,当然这是向太后力排众议之后做的决定,但是向太后的决定是不是正确无从判断,因为毕竟历史的车轮是向前转动的,但是历史的结果表明,宋徽宗或许真的不适合皇帝这个职业。
宋徽宗在皇位上没有励精图治,更没有呕心沥血,但是在艺术领域确是集大成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宋徽宗深刻地诠释了这个成语。对于很多的人来说,一开始对于宋徽宗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周围的一些人却能够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因为这些历史人物总是活跃在影视剧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小说中的最高统治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宋徽宗,而他的心腹蔡京、高俅等在小说中是实打实的反面人物,很多人是通过《水浒传》知道的高俅,一个精通蹴鞠的暗黑者,而正是因为高俅的球技才成为了宋徽宗的心腹,从中我们看的出宋徽宗的选人标准多么地简单,当然,又是多么地诡异,更是多么地可笑,在《水浒传》中,作者没有明确指出宋徽宗的“昏”,但是反讽地道出了当时朝廷的腐败。
宋徽宗时代让我们知道了很多的影视剧常客,除了上述的高俅、蔡京之外,还有一个名妓李师师,这个名字也是影视剧真正的常客,因为她的经历足够称得上是一个传奇,而宋徽宗正是她这个传奇中的男一号。后续和他有关的影视剧常客还有千年的大奸臣秦桧,这一个个的角色,一个个的历史人物让我们更加能够读懂宋徽宗那个时代,没有名臣,但是反面人物颇多。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让我对于这段的历史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宋徽宗带火了很多的历史角色,但是对于我们整个历史进程来说,这些角色可能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虽然无从考证,但是上述提到的几乎都是反面人物。这本书的包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插图,另外,宋徽宗的形象还是不错的,值得我们反复去阅读。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读后感(三):往昔繁盛今似梦
1135年,亦是南宋绍兴五年。北宋王朝第八任皇帝,以书画辞藻闻名后世的徽宗皇帝赵佶,孤独地死在五国城一口枯井中。他的离世据说十分安静,就像二十五年前,初登皇帝宝座前夕一样悄无声息。
对于正在对峙中的南宋与金国而言,赵佶的离世属实是件不大不小,一时间难以评判的讯息,好像是一颗漂浮的尘埃终于落了地。往昔那个流光溢彩的北宋王朝如今早已覆灭,宋徽宗的存在好比马车途径大道留下的车辙,终将融入历史的尘埃中。对于徽宗皇帝本人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至少在另一个世界,他可以以词人、画师、醉情山水的文人的身份,在他一生向往的东南水乡自在地活着。
起先对这位北宋王朝事实上的末代皇帝并无特殊观感。学生时代读到岳飞的满江红,时常会为英雄的志向所感染,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至今仍然印象深刻。而回顾靖康之变的全程,看尽徽宗皇帝的怯懦、自私和昏庸,很难不令人咬牙切齿。
但历史往往是复杂的,历史中的人亦是如此。翻开历史的另一面,细看徽宗皇帝的人生,愤恨之外又不免加上一声叹惋:倘若他未能登上帝王宝座,只做他自在逍遥的端王,历史对他也许又会有另一番评价。
本书其实要说的,正是这样的故事。书中意味深长地以一个梦境作为开篇,让年轻的徽宗皇帝步入如梦似幻的繁盛街景中,又在繁华盛景之下添上几笔闹市争执,隐隐埋下危机的伏笔。这不单是为区分梦境与现实而引入的不和谐之处,更是整个北宋王朝在覆灭前夕的隐隐预兆。
以画与梦为开端,一场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长旅自此展开。梦境与画是书中常用的描写,在徽宗为李师师说梦时,或是与臣子赏画时,梦境与现实常常自然穿插交错,官家正史与民间野史交错,令人一时难以辨别何处是真,何处是梦。
本书虽然以“宋徽宗”为总命名,但在叙述徽宗皇帝25年在位生涯的过程中,又常见缝插针,或以一段臣子对白,或是睹物思人,或是以事件追忆,同时展开对过去与未来的描述,从细微处体现赵佶本质实为艺术而痴迷,却受困于帝王之家的错位人生。印象深刻的描述有两处:一处在赵佶初即位时,怀念他的父亲,北宋第六任皇帝宋神宗。赵佶常常期望像神宗皇帝一般坚毅果敢,锐意革新,再造大宋江山,却又常感有心无力。以此为引,书中又缓缓展开对前朝的叙述,苏轼,黄庭坚,范仲淹,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回忆中逐次登场,让北宋王朝发展至徽宗年间的脉络清晰可查;第二处在那位自西域而来的胡姬,她热情而泼辣,来见识了中原王朝的繁华,忽然想念家乡,便要回去了。徽宗为她送行,胡姬告诉他,有朝一日若是做不成皇帝了,不妨来草原找我,我带你骑马。
此处又接入一段闲笔,大意是,多年以后,在北国的寒风中,赵佶会回想起胡姬最后的话,猜想若是胡姬知晓此事,也许会骑着火红的大马出现在天边,接他去草原,就像她当年初临开封一般。
这样如同《百年孤独》开场一般的倒叙性描述很具文学上的戏剧性,跳脱出线性的时间之外加以展开,常常令人在恍惚之外不免唏嘘叹惋。
如果说对历史的追忆是在纵向上扩展了深度,那么横向上的市井百态则塑造了本书的氛围。书中类似的闲笔数不胜数,又囊括以大量的诗词、画卷、声乐的描写,看似无关主旨,却又无声无息地塑造着书中的氛围,令人恍如亲身走进繁华的北宋东京城,看来往商贩走卒沿街叫卖,看太学书生醉酒作词,看心事重重的梁山好汉隐匿在人群中穿街过巷,看鳞次栉比的古代都城在阳光下热烈地生长。所有的繁华与危机四伏的阴影同时展现在眼前,令人沉浸,又无端令人不安。而当一切走到终点,山河破碎,繁盛不再时,徽宗皇帝也不得不随着覆灭的北宋王朝一同卷进历史的洪流中。他向往的东南、追忆的故人都已不再,他终将不能以艺术家的身份安享余生,而只能以北宋亡国之君的身份迎接生命的终点。
从纵向到横向,从庙堂到草莽,从大臣到反贼,从诗词到书画,《宋徽宗》以赵佶的帝王人生为主干,最终却延申出整个北宋王朝在覆灭前夕最后的辉煌与光彩。以梦开篇,以梦收尾,这无疑是一场奇妙的阅读体验。合上书的一刻,不像是完成了一次阅读,倒像是从午后的一场长梦中悠悠转醒,回味着书中的种种,终究不免一声长叹:终究不过是虚幻之梦罢了。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读后感(四):宋徽宗的双面人生:一面是天才,一面是昏君
导语
说起宋徽宗赵佶来,就算是在漫长历史长河的诸多皇帝中,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比如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就有很多故事和宋徽宗有关。
比如花石纲的故事。
当时的赵佶沉迷于书画中不能自拔,什么朝政啊国事啊都顾不上了,每天就是写字画画,生活好不惬意。但是赵佶还是有点不开心,很简单,当时的过渡汴梁是个平原地带,一眼望过去虽然说是富裕繁华的样子,但是对于一个寄情于书画的人来说,还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更有雅兴啊!
于是,为了赵佶这个爱好,手下人直接就要造一座山出来。于是大名鼎鼎的艮岳,也就是未来的山水园林就浩浩荡荡的开始了。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原材料石头的问题,而他们选择的是太湖石,而且选择的都是那些三四丈高,四五吨重的“成色”好的,这些石头好看是好看,但运输起来真的是太难了,特别是在那个没有起重机械的年代,全凭人力来抬上抬下真的是强人所难啊!而且据史料记载,因为太湖石太大,沿途经过的桥梁啊,门头啊什么的,都不得不拆除掉,只为了运输石头的船只通过,真的是劳民伤财。
但太湖石很快就不够了,于是奸臣们就又瞄上了花石纲,下面的一些官府衙门都疯狂的搜刮,这就是水浒传开始的时候,讲的花石纲故事的由来。
比如李师师的故事。
宋江虽然说在梁山已经成了气候,并且隐隐有一方诸侯的气象,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想得到一个名分,那就是想得到朝廷的招安。
为了和朝廷搭上线,他先是把希望寄托在童贯身上,结果不仅没实现,反而迎来了三次被围剿。没办法,他只能是找别的线,于是就找到了李师师。
李师师虽然说是名妓,但同时也是“天子心爱的人”,所以搭上李师师,就相当于有了赵佶的耳边风,这样传递个招安的消息,不就是轻松写意了吗?
于是就有了《水浒传》写的,燕青从中牵线,获得李师师青睐,间接的搭上了宋徽宗赵佶,成功的实现了宋江的招安心愿。
在《水浒传》中,宋徽宗可以说是一个背后的大BOSS,很多事情的发生都和他有关系,但历史上的宋徽宗赵佶的故事,远比大家知道的要精彩的多。
而这本《宋徽宗:天子在左,天才在右》一书,就用了现代的笔触,详细而又真切的展示了宋徽宗赵佶戏剧化的一生。
天才向左
从艺术成就来看,赵佶可以说是一个千百年来都难遇的天才。
在诗词书画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画画方面,他的花鸟画被后世称之为“妙体众形,兼备六法”,这可是抛却了他皇帝的身份,仅仅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的,是一个很好的评价了;在书法方面,更是独创了“瘦金体”,运笔灵动笔迹干瘦,但转折之处彰显硬朗,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后世称之为一个人开创了一个书法的流派。
在《宋徽宗:天子在左,天才在右》一书,附赠有宋徽宗书画艺术作品集锦手册,收录了宋徽宗比较出名的一些一些艺术作品。
比如千古名画一一《瑞鹤图》。
据说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的时候,汴梁上空忽然间祥云飘绕,虚幻无比。而且还有一群群的仙鹤飞过,环绕在宫殿上方,久久不愿离去。
看着这千年难遇的瑞兆,宋徽宗心情激荡艺术冲动不能自已,于是很自然的就落笔,将此情景画在了绢素上,给后世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在这幅图中,宣德门若隐若现,仿佛天宫一般不可捉摸。而宫殿上方的仙鹤盘旋飞舞,不知不觉的形成了一个圆环,这又隐隐的合上了古代关于圆满的追求。更让人夸奖赞叹的是,那么多仙鹤,每只的形态都不一样,仿佛是仙境一般。
而赵佶的艺术作品还很多,瘦金体更是笔力犀利,锋芒毕露,把个人张扬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从天才的角度来看,赵佶确实是可以用天才两个字来形容。
昏君向右
如果说从天子的角度来看,赵佶是完全不合格的。
赵佶的爸爸,是宋神宗,在位期间无论是政治及经济还是文化都有比较突出的贡献,可以说是民风淳朴国泰民安;而赵佶的哥哥宋哲宗呢,虽然说在位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也就是7年左右,但也是不功不过,尽力的维持着歌舞升平的一个国家。所以说,当时交到赵佶手中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国家,政权集中,国力强劲,就算不能更进一步吧,至少兢兢业业的维持现状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做不好比做好都难啊!
但人家赵佶就是这么一个“不走寻常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人,而且我们如果用什么骄奢淫逸都不足以来形容这个“昏君”。
他的后宫有143个嫔妃,可谓是家里红旗飘飘,但还是醉心于当时的名妓李师师,把一个渣男的形象演绎的入木三分;他在位期间著名的“花石纲”事件,在开心爸爸看来和什么酒池肉林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充其量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对外也是这样,著名的“靖康之耻”就发生在他的身上,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在金兵打过来的时候,不是说努力的打回去,而是想都不想的就要弃国南逃,毫无一国之君的担当;后来更是直接成为阶下囚,而他那臃肿的后宫佳丽,以及破坏到千疮百孔的国家,全部成为了战争的牺牲者。
而且“靖康之耻”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的要大,就连岳飞的《满江红》中,都不无痛恨的提出“靖康耻,犹未雪”,把一个老实人岳飞气到心心念念的地步,真的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赵佶的昏庸无能了。
所以,从天子的角度来看,赵佶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昏君,而且其昏庸无能的程度,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能位居前十,高居榜首。
最后
《宋徽宗:天子在左,天才在右》一书对宋徽宗的一生,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讲述,并且用了现代化的口吻,让那些事件更有了一些熟悉感。
不管您是不是对宋徽宗感兴趣,都可以看看,对于我们增长见识是很有帮助的。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读后感(五):他是《水浒传》大BOSS,是647个女人的老公,却死在井底 29
1
宣和元年(1119)十月初五,36岁的赵佶正对着睦州美女作画《东南美人图》时,一个学生走了进来。未等他开口,赵佶先声夺人,“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即便有事,自有蔡京、童贯等人处理。”
听完赵佶的话后,这个学生—陈东,激动了起来,连问责他三件事,对山东盗是征讨还是招安?送进宫中的千万睦州美女,是留还是散?边关报急,要是女真国不遵守盟约,是割地求和还是加紧备战?
不出所料,赵佶用模棱两可的回答应付了过去,对付山东盗应先征剿后招安,大宋有钱还怕养不起这些宫女;至于边关之患,从大宋开国就有的,难道一朝一夕就可大功告成?
被气得内出血的陈东,只说了一句“先皇帝神宗皇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赵佶一听就来气,说自己怎能和自己的父皇比,而且大宋在他登基之时,又贫又弱,怪我咯?
被逼急的陈东,问他,“向太后当年让你登上皇位是否错了?”
赵佶一脸严肃,“我本以为还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但要中兴大宋,或许只能指望后人了。”
这段对话出自王霄夫《宋徽宗 天才在左,天子在右》,通过小说题材的方式,描绘了一代帝王宋徽宗错位的戏剧人生。
他爱美人爱石头爱饮茶,偏偏对江山不感冒。
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诗词歌赋无所不通,蹴鞠马球无所不晓,骑马射箭无所不能,却在治国上无为又无能,不仅败光兄长宋哲宗留下的基业,剥削百姓,爆发数万人集结反抗(方腊起义),还把大宋的妇幼,连同他自己本人,搭了进去,因此有了【坐井观天】的羞耻回忆。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基本上还原了赵佶的一生,通过梦境与真实交织的写作手法,在我们面前描绘一个有血有肉的大宋皇帝。虽是一本大块头小说,但是从封面、手绘长折页、宋徽宗作品集锦手册到明信片【出自插画艺术家叶露盈之手】,感受到浓郁艺术氛围和历史厚重感,翻开阅读很有仪式感。
从第一章开始,仿佛打开了黄金时间段的历史剧,即便告诉自己不要看了不要熬夜,忍不住一集一集追下去,就算知道赵佶最后的结局,仍想知道他和落杏儿的姻缘,他对李清照是否存有情愫,他和李师师是否履行诺言...
提及多才多情的赵佶,离不开儿女情长和爱做梦的天性,作者在《宋徽宗 天才在左,天子在右》这部小说里一共有4条感情线。
第一条是马屁精蔡京、童贯等人不惜为赵佶实现梦境的【惺惺相惜】;第二条是赵佶与李师师的相濡以沫;第三条是赵佶与画中人-睦州美女的纠缠;第四条是落入金人之手的赵佶,和妃子的夫妻感情。正是这几条感情线,让人对赵佶又爱又恨。
既爱他的天才,爱他的率性,又恨他的懦弱、他的傻气,特别是看到他被金人羞辱,从井里拉上来放风时,心里难受得很,曾经心气那么高的一个人,作孽太多,终要自食其果。
就像本书作者所说,我写历史,乃为观照天下。也希望在看完这部小说后,能给我们后人敲一个警钟,不把自己的懦弱归咎于命运,多以批判性思维看待周遭一切,而不是只听信一方言论。
2 有为和有情
天才在左,被誉为艺术天才的赵佶。
在他正式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讨论是否恢复新发,以及他的消除党争、调和两派矛盾的计划。但是,在相国寺召开的会议,演变成熙宁变法以来最严重的政治攻奸。
面对两派群臣的围攻,18岁的赵佶并无表态,反而转移了话题,将议政会议变成了书法鉴定分享会。
这场分享会中,赵佶抄写的诏文脱颖而出,独创“瘦金体”书法,被臣子盛赞【金剑霜断,崎嵌利落,内宫紧密,四周展开,风神潇洒,点画呼应,通体匀称,灵活多变,富有动感,骨力爽劲,筋络不牵,姿态秀美,笔墨不浮。】
马屁精尚书左丞蔡京,还打了一首好牌,“苏轼丰肥圆厚、浑圆爽朗,黄庭坚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米芾承意放肆、沉着飞舞,蔡襄端庄正丽、健而洒脱,但都不及当今陛下艺如神寿,字为天赋!”
赵佶看中茶叶和盐的潜力,如果没有了茶叶和盐,西北敌邦会产生恐慌,甚至产生内乱,到时大宋将不战而胜。
所以,在茶事方面,他撰写了中国茶书经典之一《大观茶论》,不用3000字的篇幅,对茶叶的地产、天时、采择、蒸压、鉴辨、罗碾、盏等做了恰到好处的论述,为历代茶人所用,大大促进了宋国的点茶、斗茶、茶百戏等茶文化的发展。
崇宁三年(1104),后妃们私下议论,“人若光读经书总是无趣,不如书画人有才有情,叫人愉悦”,正中赵佶下怀。
他成立翰林书画院,自成“院体绘画”,更是亲自充当教授,指导画院,并将画学纳入科举考试之中,招揽天下画家,他自己本人是工笔画的创始人,留下了《瑞鹤图》《柳鸭图》《池塘秋晚图》《芙蓉锦鸡图》等作品。
当他还是端王时,李清照的《点绛唇》使其念念不忘,多情的他动起了约会李清照的歪心思。即便那时候李清照已有未婚夫,赵佶还不忘酸他一把,“这赵明诚好福气!”
他爱才子,也喜欢用诗词抒发心意,在位期间写了一千多首诗词。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编纂《宋词三百首》,书中第一首词就是赵佶的《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这首词的出处,小说里也帮我们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赵佶等人被掳至燕山脚下,看到了满树林的杏花,想到了画中美人-落杏儿,一路沉默的赵佶悲戚悔恨不已,开口吟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做完上阕,天就黑了,意犹未尽的赵佶又作了下半阙,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曾有学者拆解,杏花是赵佶对自身命运的真切隐喻,百花之祖的杏花,羞杀天女,可在无情风雨的摧残下,暗淡无色,绝望凄凉,正如眼前的他。如此看来,小说中那个赵佶一直苦苦追寻,却只能梦里相见的落杏儿,正是他对自我的追寻。
除了诗歌,他还喜欢石头。
在位仅25年,北宋朝廷就为他全国各地搜刮了20年的花石纲,内外两城有多条商街开市,从两浙、荆湘各路的花石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汴京。
我们在读《水浒传》时,花石纲刷足了存在感,蔡京童贯一手遮天,剥削民众,抢夺奇花异石,让赵佶得以成功修建著名宫苑“艮岳”,集中国古典园林之大成。
《汴京之围》一开头,就写到朱勔如何将一块房子大的太湖石。费尽周折通过水路从杭州搬到汴京,最后献给他放在艮岳里,赵佶还将这块石头封为“盘固侯”。
一到下雨天,雨落湖石,云蒸彩霞,恍如仙境。然而留住了石头又有何用,百姓凄苦绝望,江山不复存在。
除了石头,他还是一个情种。
后宫坐拥143个嫔妃,唯独偏爱青楼名妓李师师,他是这么形容李师师的,野趣,野味。为了讨得美人欢心,金银珠宝名画自然没少送,还时不时献出自己的杀手锏,作诗送给李师师。
比如这首:
新样梳妆巧画眉,窄衣纤体最相宜; 一时趋向多情远,小阁幽窗静弈棋。众所周知,赵佶是《水浒传》里的大boss,“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在艺术、宗教、建筑上有着不可一世的功劳,但是,他政治上的无为与无能,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3 无为和无能
天子在右,打得一手烂牌北宋皇帝。
赵佶统治期间,宋朝不曾发生过损失惨重的洪灾、旱灾和蝗灾,本应是风调雨顺、国富民安的日子,但官兵剥削百姓,宫廷生活奢靡,民怨四起,民不聊生。
除了刚登基那会,雄心勃勃立志再创大宋辉煌,随着蔡京、童贯、王黼[fǔ]、梁师成、朱勔[miǎn]、李邦彦六贼陆续到位,他开始变得奢靡浪费、挥霍无度。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为了坐等黄河水清的消息,以证明自己的【圣君】身份,赵佶竟然下命令中断所有的朝议。
宣和元年6月初七,赵佶下诏,将西部边防的武臣替换成文臣,还做了一个与庄子相见的梦,本想好好筹划进军西夏的国家大事,却被蔡京打断,要他离开汴京几天,避开水患。
结果,在汴京遭遇洪水前,赵佶以“此去东南,主要敦促丝帛征收事宜”为由,远行东南,吹吹海风。在他离开三天后,途中听到急报,说洪水已浸进城中,他倒好,先卜一卦,求明天意,再决定继续南下还是赶回汴京。
在此之前,他还以算卦【解决】了山西解州盐池水患一事。既然众臣都没想法,于是赵佶向道家前辈徐神翁算一算,他掐指一算,这是孽蛟作怪,必须请张天师来收妖。
遇事就占卜,遇事就逃避,还体现在他把烂摊子丢给儿子,自己逍遥在外一年半时光,他说,
【大宋病了很久,我也有过错。久病需良医,但我无力回天。以前神宗皇帝,不遗余力地推行王安石变法,可惜中途驾崩。我登基后,也想效法神宗,于是命令蔡京恢复神宗新法,时至今日,已有数年时间。然而外患不断,百年不绝,愈演愈烈,无法自保。】
赵佶反问童贯,【童贯,难道你想让我成为亡国之君吗?我这番话是肺腑之言,你可明白了?】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实力派坑儿子高手。靖康元年(1126),金兵渡过黄河的消息传到开封,赵佶半夜出逃。在东南时,还以太上皇的名义,把东南地区运向西北的物质和勤王援兵一路阻拦,不准前往开封。
在他把宋国大臣、家眷、妃子宫女明码标价抵押给金国后,押送官王彪故意挑衅他,“大宋当年和金国不是同盟吗?”而他除了一句,“金国怎能如此不讲信义!”之外,没有任何反思,典型的【读书读傻了系列】。
单方面撕毁与辽国的协议,一被鼓动就心猿意马想当圣君,可一遇到挫折,一被羞辱,恨命运的不公,【真想远去东南,做个隐夫,一日到晚饮酒作画,弹琴吹箫,吴侬细语,美人轻舞,就是神仙也羡慕万分,还做什么皇帝!】
于是,一代北宋皇帝,就这样被他自己作死了。
总结:
我之前了解的赵佶(宋徽宗),主要是通过影视剧和听书渠道,所以这算是我第一本宋徽宗纸质书。
贯穿小说的四条情感线,中间还夹杂着他曾经的政治抱负、他的彷徨、绝望和无奈。读史使人明鉴,这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有我们敬仰的艺术天赋,也有我们需要警戒的致命弱点,譬如软弱、过于主观、过于放任自我等等。
我是二狗和奶牛,期待看到你的回复,期待你告诉我,你认为的赵佶,是怎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