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读后感100字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是一本由[日]浦泽美奈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读后感(一):一花一世界,京都人的浪漫风物诗
二月里有许多紫色花朵争妍斗艳,在这个时节里,我一定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尽量收集很多不同紫色的花朵进行搭配,创作出各种花束与花篮。就算是普通的京都人,小时候也总被教导,在这个时节一定要做某件事,比如某个日子一定要吃什么去哪里,一年到头都有许多补补遵循的习俗,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是这样。“
日本的城市,京都是我呆的时间最久的,也是最为喜欢的。只要说起这个城市的名字,脑海就涌进一些城市碎片:时有艺妓穿梭于窄窄的巷道、夏日盛典热闹起来人声鼎沸、数不清的神社绘马可爱不重样,夜幕降临鸭川河畔情侣相依私语。拿到这本《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的时候,心中忍不住雀跃:又能离京都更近一步了,日本人会怎么写京都呢?
粗略翻过去,配图都是精心设计的插花,“也许这是一本插花攻略?”心中不禁起疑,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从花儿的寓意到搭配的器具,随着季节变换细细讲解,“要做出一个插得满满的花篮时,我十分重视花朵的颜色和形状的细微差别,也注重花材的多样性,希望打造出来的作品是细腻优雅的。对于我来说,刚刚好的含义就是华美和朴素之间的平衡,我经常以达到这种境界为目标,内心悄悄地希望,有一天能够邂逅自己一直憧憬的华丽寂。”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反而感受到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如果不了解日本,可能会产生小题大做的疑惑,但这正是日本人不容妥协的审美执着。
之前去日本旅行,每次入住日式旅馆,走到楼道的转弯处,看到那里的花儿我都会愣一下,耳边不禁蹦出日剧里老爷爷的话“虽然只是简单的插花,却要用心来修整它的姿态,只为了让客人路过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细微的不同。”老爷爷的一番话把从东京女精英讲得愣住,从此决定定居京都继承母业打理旅馆。“一花一世界”说到此处却恰到好处,插花从来不张扬,却散发着独特的气质,寄托着插花人的心意。而在尤其讲究季节感的京都,插花更不能辜负季节的美意。京都到底有多少种花,在插花人手里能变幻出多少种不同的意境,每翻一页都忍不住感叹作者的创意和执着。
到了那个季节,就要做那个季节的事情,插花是一种,吃什么也是一种。花期不同插花不同,料理也要反应季节的特色。这不仅仅是一本讲述插花的书,作者还将京都生活缓缓道来,行文之间讲到食物,说起季节感也是非常有趣。之前去日本旅行,入住京都的日式旅馆,如果是秋天那料理一定会有枫叶搭配,如果是春天,料理的食材主色调就是粉红色,会有明虾和鲜嫩的鱼肉与樱花色对应。那么其它季节呢?
月季盛开的时候,作者在家里烹调小菜“焖煮花椒嫩芽,去店里买来昆布(海带),花椒嫩芽买下一大箱,把肛门好的花椒嫩芽剁碎,精准到一毫米,这样闻起来香气更为浓郁;京都炎炎夏日之时,最享受的食物就是芥末豆腐,豆腐切开、酱油倒在芥末里,搅开后放嘴里呛鼻的气味让人打个寒战,却也获得了一丝凉意。京都人讲究仪式感,日式旅馆的料理是一场华丽炫技,跟着作者的笔触,却触摸到一个不同的京都,原来当地人在生活里是这样迎接季节的变换的,活泼又有趣,如果你也喜欢京都,在读这本书时会有无数个冒出惊讶感的时刻。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读后感(二):折取梅一枝, 婀娜配柳丝
日本花道的组织体系为家元制,由师傅收徒传艺、一代一代传承。目前在日本花道协会登录的就有400多流派,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池坊、小原流和草月流三大流派。但是也有一些艺术家,他们不拘泥于花道的流派体系,自主创作自己心仪的插花作品。这本浦泽美奈的《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就是这样一部插花作品集。
除了这本书之外,我还读过川濑敏郎先生的《一日一花》。如果说《一日一花》主要表现的是日式摩灭和侘寂之美,这本《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主要表现的就是日式的色气和节气之美以及和洋融合之后的日式再创造。
《日本色气》这本书中写道:“色”是一种青春之美,故曰“年轻时无色,便没有青春朝气”;色是一种生命力,故曰“年老时无色,就会黯淡而乖僻”;“色”还是“士农工商”一切阶层和身份的人,乃至天地自然万事万物都必须具备的东西,没有“色”,各阶层的人便黯淡无光、无甚可观,天地间也死气沉沉。花朵作为娇嫩柔美的自然造物,总是会被人们理所当然地和青春少女联系在一起,因此插花艺术可以视为表现色之美的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中,作者比较偏好粉色、紫色、红色、橙色这类颜色较为明亮的花材,花器偏好选择空玻璃瓶、花篮、泛白的瓷器,这就更加凸显出了花朵的艳丽多姿、芬芳可人。这些花就好似那些穿着花纹独特的和服,轻声细语,依依侬侬地说着京都方言的日本少女,别有一番韵味。
日本是个崇尚自然的国家,特别看中一年中的季节和时令。日本是一个领土南北狭长的岛国,四面环海,受气候影响形成了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因此日本人十分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对自然界的一动一静都十分敏感,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民族特性。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中,作者依照不同季节和当季节日的特色,收罗应季的花材,给每一个节气都创作了2~7个不同的作品。立春的时候使用的是花语为坚强、高雅和贞洁的梅花,清明的时候使用的是花语为绚烂、质朴和纯洁的樱花,立夏的时候使用的是花语为希望和幸福的月季,秋分的时候插花时还加入了植物的小小果实,大雪的时候用日本冷杉做起了圣诞花环。
日本人和洋融合的本领是有目共睹的。自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积极吸收西方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思想理念。但他们并不盲目照搬,而是内化之后变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这就和古时候的日本学习我国唐朝先进文化并内化成自己的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中,作者不单单大量使用西洋花材,还特别重视圣诞节和母亲节等西洋传来的节日。但是顾客给作者花店的评价却是:“明明全都是西洋花材,却有着京都的韵味,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这家店开在寺町二条?”作者的解释是,虽然自己用了很多西洋的花材比如玫瑰、月季和郁金香,但是自己对色调的搭配是依照着日式品味进行调和。作者尽力让作品体现出层次感和沉静素雅的色调,这体现了京都古朴安静的传统特质。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中,除了插花作品之外,还包括了赠花之道、京都赏花散步地图、作者花店中采购鲜花的花历、插花小知识以及插花技巧。这是一本不管内行还是外行,只要对鲜花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品读的一本既专业又通俗的读物,也适合准备去京都旅行的读者买来阅读和参考。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读后感(三):赏了樱花,看过红叶就敢称京都人?24节气的花艺,食材和服饰,才是地道京都人的配置。
你知道求婚用黄色玫瑰是不太适合吗?你知道送12朵玫瑰代表什么含义吗?我们都知道在收到花的时候特别开心,但是选花给别人的时候,会觉得有些麻烦。你知道如何选花吗?选花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适合他人的颜色,形态以及大小,还需要考虑季节时令,这样才会让选择的花更加增色。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就是一本根据24节气选择不同花的书。作者根据时节挑选不同的花搭配成各式各样的花束或者花环,配有优美的图片和十分实用的技巧提示。对于喜欢花或者是从事花艺的人来说都不可错过。
作者是浦泽美奈,出生于日本京都西阵区。1986年起从事花艺,于1991年创办 花店POUSSE。以蝴蝶结作为标志性的搭配花束,被称为“ pousse style”,受到全国各地粉丝的热爱,著有《享受花艺的方法之书》《玫瑰之书》等多本花艺书籍。
一、花可繁可简,关键是有心。
春赏樱秋赏叶,对于京都人,没有看过这两个景色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四季自然景色不同,人们对应的食物和衣饰也不同。
清明节后是赏樱的季节,近卫邸迹的系樱是最早开花的,其次是山樱,大岛樱,枝垂樱等其他品种的樱花陆续开放。每到赏樱的季节总是人头攒动,有名的景点总是人山人海。尽管如此,每个人心里总会是私藏一棵“我最喜欢的樱花树”,想着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有我知道那一刻开的非常漂亮。只要去看过,那么今年就心满意足了。对于京都人,如果没有赏樱,心里是有遗憾的吧。
而在春分,作者则选用了这个白色和绿色为主的花开搭配。花毛茛,香叶天竺葵,纸花葱,多花桉,搭配插在陶瓷罐里。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充满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感觉。即便是几只花毛茛插到空瓶子里,也有不同的格调。
在春分,他们喜欢用花椒的黄色小花来煮小白干鱼,让烹调时的香气成为一年之计美味的开始。在春分日本人会吃豆腐,蔬菜豆腐饼,炸豆腐这几个菜,甚至,还会特地到森嘉家豆腐店去买专门的豆腐,做好吃到连腮帮子都要鼓起来的豆皮寿司。看到这些,你都觉得空气里弥漫着豆腐的味道。吃着这样食物,环绕在这样的环境里,美好的记忆会刻在脑子里,这是作为京都人特有的幸福吧。
二、赠花之道有讲究。
送花的时候需要将赠送的理由,场合,对方的印象及喜好等搞清楚,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宜赠送的花。
比如黄色的玫瑰花语是嫉妒,不适合用来求婚。12朵红色的玫瑰送给恋人,则代表着“感谢、诚实、幸福、信赖、希望、爱情、热情、真实、尊敬、光荣、努力,永恒”这12种意义,所以求婚一般都用红色的玫瑰。
而在演出要考虑到收花的情况,比如在钢琴、芭蕾汇报演出上,到后台看望的话可以送个小花篮,如果是要上台合影的话,则可以送个花束,大小与汇演者的身高相配,且不会挡住脸。在绘画或者展览的场合之类的场合选择放在入口的花篮会比较好。这些都是要根据情况来定的。
三、作者还附送了手绘的京都赏花散步的地图和插花技巧。
手绘的赏花地图标注了具体的花卉品种,地理位置,联系电话。在书的末尾,作者还附送了一年12个月当中花材进货的清单和插花、延长开花时间的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如果你在苦恼不知道买什么花,或者是在日常的场合中遇到一些保养的问题,可以参照里面的小技巧,比如说有烧枝法,割枝法,烫枝法等。保存这些花,根据不同的情况还进行处理,让它们延长开花时间和保存期限。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花艺书。
《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读后感(四):你也会被这般香气所陶醉
文| 樱桃BARASA 【本文会同步发布到全网,全网唯一ID:墩蛋探险记】
迎春花儿开,便知春天已经到来。大自然在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时节交替、气候变化。
小时候,奶奶的小菜园里总是交替生长着各类花草和蔬果。此时,在我的老家,应该是满屋茉莉花香,掉落的花瓣还可以晒干成茶。初秋的午后,泡上一杯自家的茉莉花茶,读上一本这样的书,生活好不惬意。
我虽没有去过京都,但我时常会看些日本的电影,对日本的饮食文化和茶文化是有一些了解的。打开这本《京都24节气花艺日志》,大朵大朵的鲜花映入眼帘,一时间,仿佛有淡淡花香穿过纸张钻进了我的鼻子。
这本书是以24节气作为时间轴,百余种花卉逐一登场,以花艺来表现每个时节的色彩和形态。生活在与大自然十分亲近的京都的作者,从小便耳濡目染,什么节气应该做什么事,什么节气要吃什么食物。这本书除了介绍花艺技巧,也会穿插着节气食物,可谓是“既好看、又好吃”。期间还有关于生活态度的讲述,需读者细细品读。
“美奈啊,女孩子没有季节感时要不得的。”这是老奶奶们常跟年幼的作者说的话。能否感知到季节的变化,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工作以后,时间过得飞快,一周一周,一月一月,当我回过神来时,2020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5月的时候什么花开过了呢?我已经不记得。自然中,候鸟迁徙、草木荣兴它们存在于无声无息,你只需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捕捉到时间在流逝、季节在交替。日子会在你珍惜它们时变得耐人寻味。
“在御所里面,近卫邸迹的系樱是最早开花的,接下来是山樱、大岛樱、枝垂樱等其他品种的樱花陆续开放。”草木更遵守大自然的规则,它们应时而开,过季而败,这是他们的宿命,更是他们的自我循环,他们的凋零也不过是在为来年的盛放积存能量。在应时的花草中感受生命的伟大,这是花艺师浦泽美奈每天都能享受的独特乐趣,同时也可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将花卉与时间相关联,再平淡的日子都能生出淡淡的香气。
“美奈,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食材,如果没有物尽其用,就会遭到报应。”书中像这样的展示生活态度的金句还有很多。无论花草还是食物,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应节气而食,是对身体的补给,也是人类顺应自然的一种表现。
“当把朵像礼物分享般转赠出去的时候,或者好像将糖果和水果用和纸包好后不经意送出去的时候,让我感受到赠花已经变成了一件平常自然的事情事。一个小小的惊喜,就能使双方的心都得到满足。”书中对生活里各个场景下的赠花之道都有讲解,送花的时候加上一点点小心思,你的赠花不止流于表面功夫。
书中的京都赏花散步地图、花历和插花小知识非常实用,选择当季花材,为自己扎一束小小花束吧,你的心情会因此而美丽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