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2021-02-05 07:45:17 作者:有书海绵 来源:有书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有书海绵 · 主播 | 杨枪枪

  临近春节,蔡澜先生依照往年惯例,在微博上回复网友的评论直到除夕。

  这一举动引发了大家的热烈响应,纷纷留言向他请教“人生难题”。

  蔡先生总是用简短、精辟、一针见血的回复,让人倍感惊艳。

  其实,很多厉害的人,他们在“年纪轻轻”时,就已经开始厉害了。

  蔡澜先生就曾在节目中,讲过自己第一篇影评的“诞生”。

  他当时年轻、喜欢玩、零用钱不够,又告诉自己“不能靠别人”,这才动笔写了一篇影评,并发表在《南洋商报》上,成功拿到稿费。

  而这时的蔡先生,年仅14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难发现,身边总有这样的人:

  他们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思想,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深度;

  他们明显比同龄人更早收获,成功的事业、更高的社会地位,一路开挂,风生水起......

  不禁让人心生疑惑,正如知乎这个热门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尝试解读,那些“年纪轻轻”就睿智过人、大器早成的人,究竟有哪些特性。

  “拔树挖根”

  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说:

  “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

  的确,生活从来都不只有美好,更多时候,我们在忙着解决问题,之后,赶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那些一眼就看透问题本质的人,往往赢在起点。

  前阵子,一家公司上市首日市值即超千亿,而它背后“掌门人”的身价随之超500亿。

  不少人这才惊觉,1987年出生的“掌门人”王宁,还只是一位33岁的小伙。

  王宁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都会遇到接踵而至的问题,王宁也不例外。

  一次,公司员工建议用自助机售卖产品,当时公司很多人不同意。

  王宁却目光犀利,看穿其中利害,表明一定要做。

  因为他洞察到自家的产品体积小,又需要顾客随机抽选,很适合自助售卖。

  结果,这种销售模式,不仅吸引了大批从未购买过的人,销量高的地方还成了公司选址开店的参考,就像王宁说的:

  “这样开店的成功率会更高一点。”

  创业路上,类似的决策时刻数不胜数。

  有一阵子,公司投资人认为品牌过于低调,想让王宁尽快调整,王宁直接拒绝道:

  “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

  正是因为王宁总能挖到问题的“根”,精准发力,才有了今天坐拥200多家直营门店的“潮玩帝国”——泡泡玛特。

  《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流传很广: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习惯性地深挖本质,不断打胜仗,长此以往,才会“攻无不克”。

  这是一个人成事的底层能力:

  谁能最快击中要害,谁就能更早获胜。

  “遇水搭桥”

  万达集团的创办人王健林,说过这样一段话:

  “过去讲‘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不一样,我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我可能搭一个桥我就过去了;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找个梯子我就爬过去了。”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在以为“无路可走”时,敢于闯出一条新路,往往能够赢得生机。

  对于王健林的创业经历,在不少人印象中,可能都是四个字——顺风顺水。

  但其实他在创业的第一年,就碰到了难题。

  那时是80年代,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一块地,是大连的老城区,每平米开发成本要1200元。

  而当时大连最好的房子,每平米也只能卖到1100元。

  接手这个项目,外有同行嘲笑,内有员工反对,但王健林和管理团队给出了新思路:

  1、做明厅,当时的房子没有明厅;

  2、做卫生间,当时大多是公共厕所;

  3、把木头窗换成铝合金窗;

  4、把木头门换成防盗门;

  5、赞助一部电视剧做广告。

  这五步下来,房子每平米的成本虽然增加了六、七十,每平米的售价却升至1580元。

  王健林在后来的采访中说:

  “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一扫光。

  这一单我们赚到近1000万元,掘到第一桶金。”

  这时的王健林也只有34岁上下。

  真正的高手,遇到难题的第一反应,不是“做不了”,而是“怎么做”。

  凡事得过且过,是平庸的开始;凡事多想一步,是优秀的开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智者创造的机会比他得到的机会要多。”

  这是一个人做事的底层智慧: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积步成途,终成大道。

  “快人半步”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记了许久:

  “今天的蛋,绝不放到明天下。”

  话虽通俗,但好在易懂,其中蕴含的道理更是屡试不爽。

  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有想法的人不少,能做到的人寥寥。

  那些有着强执行力的人,往往能走的更远。

  在众多的互联网创业者中,美团CEO王兴可谓是最能“折腾”的那个。

  25岁之前,他被保送清华;25岁之后,他入商海沉浮。

  2004年,创业伊始,对此王兴坦言:

  “当时除了想法和勇气外,一无所有,我读完本科就去了美国,除了同学没什么社会关系。

  回来后找到了一个大学同学,一个高中同学,三个人在黑暗中摸索着开干了。”

  接连发起两个项目,虽以失败告终,却让王兴越挫越勇:

  2005年,他创办社交网站——人人网;

  2007年5月,他创办交流社区——饭否;

  同年11月,他再创办社交网站——海内网;

  2010年3月,美团正式上线......

  如此迅速、密集的尝试,让王兴找到了自己的“路”。

  他31岁创立美团,时至今日,美团市值突破2万亿港元,现在的王兴也才41岁。

  快速尝试、快速纠偏,就能快人半步完成自我迭代。

  反观生活中,更多的人往往是: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而果敢迈出第一步的人,自然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作家高尔基说:

  “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奇了。”

  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快速行动、抢得先机,只有比别人快半步,才能真正掌握主动。

  “保持年轻”

  全球五大演说家之一的安东尼·罗宾曾说: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可我们最容易做的就是自我设限,却忘了自己本可以更好。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就从不允许自己停止成长。

  大学室友眼中的他“渴望卓越”,就连阅读也是他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个人修炼”。

  参加工作以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公司里,既不是技术最好的,也不是最有经验的。

  但这些都没能限制他“野蛮生长”,主要归功于他的两个特质:

  1、工作从不“自扫门前雪”:

  忙完自己的活儿,还要帮同事做;

  每当有新人入职,主动培训新人;

  2、做事从不设边界:

  不是自己的工作,也会积极思考......

  工作之初,负责技术的他,几乎都是凌晨才回家,因为兴趣浓厚,到家后还继续“死磕”。

  每天快速学习、吸收,这种高速成长一坚持就是两年。

  他也从普通的程序员,摇身成为一个大部门的负责人。

  就是这位年轻人,在一次对应届毕业生的演讲中说:

  “‘Stay young(保持年轻)’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

  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

  他本人一直在身体力行着“保持年轻”,他就是——

  29岁创立今日头条、33岁创办抖音,现为字节跳动创始人的张一鸣。

  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背后,正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全力运转,在高速路上疾驰的结果。

  张一鸣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好:

  “不要等风来,要跑起来,让风来找你。”

  人,只要自己不设限,就没人能左右你。

  这是一个人进化的不二法则:

  成长、坚持成长、坚持快速成长,一骑绝尘奔去,十年后再来看。

  

  我们都曾年轻,我们也终将老去。

  “年纪轻轻”确有好处,但绝不会是一个人永远的红利。

  可就像作家塞·厄尔曼说的那样:

  “青春并不是指生命的某个时期,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

  保持成长,我们就是“年纪轻轻”;

  坚持进化,我们自会思想深邃。

  点亮【在看】,在人生的快车道上,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比昨天更好一点。

  当真正老去的那天,别人将这样介绍你:

  “看那家伙,虽然不年轻了,但是真牛!”

  - END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