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陵十二区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1000字

2021-02-18 01:04: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1000字

  《金陵十二区》是一本由万卷出版公司著作,45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一):科幻的深度

  

《金陵十二区》桂公梓

与其说是科幻小说,不如说是现实讽刺小品,很优秀的那种。整篇文章的暗讽明讽太多,包括但不限于外星粉、科幻迷、城市工地、奥体周边配套和河西的房价,要素多得眼花缭乱。顺便还cue了刘慈欣、《黑衣人》,甚至内涵了苏宁,阅读起来真的太欢乐了。作者功底了得,仅仅通过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对话就完成了一篇立意不俗的小说。对话过程不仅不枯燥,反而非常有趣,浑然天成,信手拈来。开放式的结尾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非常喜欢的一篇。

《我讲我爷爷的故事》阿缺

这个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人类遥远的未来,大宇宙时代的未来。科技和文明的高度发达并没有带来理所应当的舒适生活,反而要随着母舰四处流浪拓荒。作为人类发源地的地球只能在远古的资料里看到。这,仿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未来。我们还看到,无论在远古的蛮荒时代,还是未来的大宇宙时代,只要有人类,就会有利益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事情。当然,还有爱——人类恒古不变的主题。所以,这更像一个爱情故事,“爷爷”为他的爱付出了一生,爱人却从此不见。我们还要为所有拓荒者表示敬意,无论哪个时代的拓荒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大饥之年》张冉

《开光》陈楸帆

《出巴别记》索何夫

《中国百科全书-黑屋》夏笳

《桃源惊梦》江波

《人人都爱查尔斯》宝树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二):传统与新锐的冲撞

  星云奖评选十周年之际,星云奖获奖作品得以结集出版,是为“星云志”,《金陵十二区》是“星云志”系列图书的第六本。本书收录了八篇获奖作品,包含有桂公梓的《金陵十二区》、张冉的《大饥之年》、江波的《桃源惊梦》等优秀作品。 金陵城里一座匆匆修建的体育场,即时这座体育场的规模、修建时序与金陵城在国内的地位并不相符,甚至是有明显的超前,会让你想到哪些事情?这是很多人连想都不会想到问题。然而当事情的真相一点点的展露出来的时候,这些人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能想到这座体育场是为了隐匿外星人呢?谁知道金陵城公之于众的十一个区之外还有第十二个?又有谁会想到人类对外星人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玄武湖下的秘密,深邃漆黑的隧道到底隐藏着几多不可告人的隐私?当那些外星人混入了普通人群之中,与普通地球人结合并且生育了下一代,事情的发展变得不可控。然而,谁能说得清楚,到底是可控更好一些,还是不可控更好呢?或许,世界的发展与变化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就该是用一种无序或者自由的状态往前发展。 《桃源惊梦》的故事讲的也存在这样的思考。按照神仙们制定的规则,秘密警察们在围捕僵尸,僵尸想逃过围捕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附到神仙的尸体上。僵尸占据了神仙的身体,或者说拥有了神仙的身份,就是被这个规则所认可的一分子了,也不会再被围捕被诛杀。神仙们制定的规则指的应该是世俗的条条框框,而那些游离在框架外的事物,如果想获得发展也必须以承认世俗条框的约束。按照现行的考量标准,已经形成世俗条框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那些新生的事物总是会被同化会被改变。有人会说难说老旧和新生谁更具有生命力,认真想一想的话,更具有生命力的应该是后来形成的,也就是新生的。站在或腐朽或陈旧的世俗基础上,这些新生的事物悄悄的出现、成长。 世人或者说规则应该更宽松一些,不能对一切异己都是必须诛杀,意欲除之而后快,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事物总是向着更新更好更高级的方向发展的,一味的阻拦也无非只是能够拖延下时间而已,并不能改变大的发展趋势。如果能够包容一些,给更合适的土壤,寻找更为和谐的共同相处的模式,这样就减少了内耗,为发展积攒了更多的能量,也让这个社会对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选择项。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理念是否还需要真的继续坚持下去,那些呼吁扩大信息交流沟通、增加透明度的有识之士,无疑是对这个理念极度鄙夷的。正是这种信息的不公开不对称,才让社会的稳定承受着风险,也让发展具有更多的不稳定性。 科幻作品是对未来对深度对维度对广度的思考,也是一种预测,预测着各种可能性,也才能让人有更多的思维模式,有更广阔的思维广度。感谢星云奖,感谢星云志,为国内的科幻文学提供了更丰沃的成长土壤。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三):让想象力去旅行

  《金陵十二区》这本书是星云奖获奖作品精选集,星云奖作为国内科幻文学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在科幻读者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国内科幻文学最权威、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奖项。

  书中展现了古都金陵的独具魅力的一面,众所周知,金陵有十一个行政区,一个很特别也很普通的体育馆,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看到后来令人惊奇,这里原来藏着一个外星生命的秘密基地。第二代和第三代外星人混杂在普通市民中,他们想通过颠倒人类文明来控制地球文明,这里就成了金陵的第十二个行政区,故事由此展开……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很少小说能够给我这种感觉,看完后还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是晚饭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总能够牵引着我继续看下去,因为这本书我没有感觉到夜晚带给我的困意,也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看完书,满意的合上的那一刻,我看到窗外的天空漏出一抹鱼肚白,我也惊觉到,原来我看着看着,竟然过了一夜,而这一夜我却完全沉浸在了故事当中,我在考虑如果是我遇到了这种怪异的事情我会怎么做,我还能够像书中的人物那样这样沉着,冷静吗?我想我会惊讶不已,而书中的人物描写的很生动,不但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还和他们一起在书中的故事中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里冒险。

  眼睛所见不一定是真实,心中所想不见得能实现。翻开书的那一刻,眼前和身边,好像就不再是那个真实的世界。这本书虽然是以虚拟科幻为故事的背景,却写出了一些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虽然书中描写了很多都是我们未知的事物,却很能开动我们的想象力。作者写作手法新颖,刻画人物性格细腻鲜明,对于人物的表情和心里描写都是非常到位,使读者随着故事的发展,心情也会忐忑不安,有很强烈的带入感。

  虚构的十二区虽然是虚拟幻想出来的世界,虚拟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是非常完美的世界,可以对我们真实世界有一些改变。那就是开阔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去探险未知的世界,我们对新世界、新生活有更美好的追求。让想象力去旅行,科幻的作品就是需要这样的想象力,脑洞大开,让这些了不起的科幻作家能够写出更多伟大的作品。

  看了《金陵十二区》这本书,会让我们深层次含义去思索,我们人类的未来会是怎样的?让我们如何去应对目前的困难,应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未来外星文明的挑战。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四):你不可错过的“星云志”系列最优秀的作品

  “星云志”系列图书收录了星云奖十年来具代表性的获奖作品,内容方向包括时空、维度、意识存在、文明本源、人工智能、末日灾难、外星生命等科幻范畴,极具学科特色与文本特色。《金陵十二区》为星云奖获奖作品精选集之一,内容主要包括桂公梓的《金陵十二区》、阿缺的《我讲我爷爷的故事》、宝树的《人人都爱查尔斯》等几篇作品。

  星云奖作为国内科幻文学ZUIJU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奖项,在科幻读者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三位创始人均在华语科幻领域有着非凡建树——董仁威,著名科幻科普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始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吴岩,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国内科幻硕士、博士专业开创者;姚海军,国内ZUIJU影响力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掌舵人。星云奖评委包括刘慈欣、郝景芳、韩松、何夕、王晋康等数十位著名科幻作家。

  星云奖奖项面对全世界华语科幻领域,每年评选一次。2019年10月,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即将举办第十届颁奖盛典,成为国内科幻最权威、专业、具影响力的专业奖项。

  这个系列在每本书里都附赠了科幻美术画家喻京川定制的“星云间”明信片。画面十分精美,适合收藏和送人。

  《金陵十二区》是一本短篇小说集,较于长篇小说,我认为短篇更能考验一个人构造故事的能力,太絮叨篇幅会超,太精简会讲不清事情来龙去脉,得有多好的文字功底才能写完一篇短篇小说,更不要说是优秀的短篇了。尤其像这种多个人的短篇集合成一本的,其实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谁写得出色,谁写得略逊色,一目了然。毕竟读者都是专业的挑剔家,太残酷了!

  值得庆幸的是,星云志系列都是禁得起考验的优秀作品,每一篇都有它不容小觑的故事,不需要讨好就能够获得我们的掌声。虽然我只看了几本这个系列的作品,但我已经认定了它的作品质量,真希望能够多看到一些类似这样的好作品啊!实在是看不够!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五):隐匿在人群中的另类

  当今的文坛可谓是百花齐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创作水平也是越来越高,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不断的推陈出新,科幻作品也成为了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范畴。现在的科幻作品也是非常的多,而且有很多的作品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其中有很多的作品都曾经获过一些大奖,像国外的雨果奖就是一个著名的大奖。而在我们国内现在的星云奖也成为了科幻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看这样的作品,而最近我看的这本书就是一本获得星云奖的作品,这本书的书名叫做《金陵十二区》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科幻作品。

  《金陵十二区》是这本书中的一个最为精彩的故事,全书由很多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组成,这些作品都是获得星云奖的作品。作为国内科幻文学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星云奖在科幻读者群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星云志”系列图书收录了星云奖近年来的中短篇精彩佳作,代表了我国科幻近些年来的最佳写作水平,而本书的主题就是以“让想象力去旅行”。这样的主题本身就对于读者来说具有非常强的诱惑力,读者现在的欣赏水平也是与日俱增,对于很多作品都都自己的评判标准。只有过硬的作品和有创意的作品才能够被读者所认可。

  《金陵十二区》的编者是有着强大号召力的三位 创始人,他们分别是董仁威,吴岩和姚海军。其中董仁威是著名科幻科普作家,也是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始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而另一位创始人吴岩,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国内首个科幻硕士、博士专业开创者。而最后一位创始人是姚海军,也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和掌舵人。不仅星云奖的创始人不俗,而且星云奖评委阵容也是非常强大,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刘慈欣等数十位著名科幻作家。

  在《金陵十二区》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外星人隐匿在地球的故事,既然是金陵十二区,当然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地点,这是一个看似极为普通的运动体育馆,其实内部则不然,是一个藏匿外星人的秘密基地。这样的场景其实在很多的作品中也是可以看到端倪的,但是在本书中,却因为外星人的后代隐匿在普通人中无法分辨而成为了一个最大的亮点。也就是这样的敌人才是最为可怕的,是很难被人们发现的。他们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已,他们有着极其险恶的目标,是像通过一些手段来到到控制地球的目的。看到这里,相信读者已经有着强烈的愿望想要了解故事的全部了,那么只要你认真的阅读下面的故事,相信不可思议的高潮会让你感受到星云奖获奖作品的魅力。

  《金陵十二区》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科幻作品,作者有着超强的创作思路,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带给我们这样精彩的作品。作品的故事情节惊险刺激,对于细节的刻画可谓是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作品的真实,生动性,非常不错的一本作品,很喜欢。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六):我们创造了未来,同时也被未来所毁灭《星云志:金陵十二区》

  《星云志:金陵十二区》是我看的《星云志》科幻系列中的第二册,上一册的《星云志:与机器人同居》带给我很大的触动,而这一册带给我的感觉依旧震撼。

  在《星云志:与机器人同居》中我看到了未来人类情感的缺陷,对事物的冷漠程度超乎想象。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人类似乎走进了情感的误区,不仅仅是对机器人的蔑视,对同类也并未产生过多的情感,麻木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而这根本不是现在的我们愿意看到的未来。

  相比之下《金陵十二区》带给我的震撼更甚,单单第一个故事就让我对未来世界感到恐惧。当地球的未来被外星人控制的时候,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是否真像书中那样:“也许我们根本无法分辨擦肩而过的生命究竟是不是我们的同类”。当身边的人不知是敌是友时,那种恐惧也是让人难以承受的。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对外星人的痴迷程度有目共睹,即使是以科幻的方式,将外星人入侵并统治地球过程向我们娓娓道来,也无法排除在未来我们不会像小说中那样,因为好奇将人类的命运完全交到科学家手中。

  这次阿缺的《我讲我爷爷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是人类在未来开拓可以用来居住生活的星球故事。这个故事影射出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在若干年以后将无法再继续承担孕育人类的重任,如果想要不被灭绝,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可以生存的星球。

  其中爷爷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成为贯穿这篇小说的主线,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爷爷那纯洁的感情变得尤为珍贵,虽然最后的结局不甚完美,但是还是让我记住了那个傻到家的人。

  本书中让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应该是那篇《大饥之年》了,可以说这篇小说刷新了我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到底这种可以存活千百年的寄生孢子是否真的会出现在未来,光是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啊,也正是因为感到不可能才会让这篇科幻小说更加精彩。

  细想之下,未来所发生的事情都和我们人类脱不了干系,人类是好奇心爆棚的高级物种,在遇到从未开拓的领域会表现出极度的好奇心,这种对事物的好奇不仅仅是表现在对外来物种的好奇,还有未知生物、病菌等等方面,人类都想通过科技来揭开它们的真实面目。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不惜铤而走险,甚至有的科学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致人类的生命于不顾,正是这无法抑制的好奇心将我们人类的未来带入无尽的黑暗。

  最终的结局我们无法预料,但是我们在科幻小说中看到了人类的未来,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未来,同样用愚蠢的行为毁灭着未来。我行我素、不顾后果的人类在未来将会面临如何窘迫的困境,现在的我们无从知晓,也许只有从科幻小说中才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七):插上梦想的翅膀

  在开始说《金陵十二区》以前,我想我们有必要先去了解一下星云奖。星云奖全称是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这是一个专门为科幻作家设立的奖项。虽然从其设立到如今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岁月,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星云奖依然是一个极为陌生的奖项,真的有一种躲在深山无人知的味道。但是我们翻一下历来获奖者的履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星云奖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在作品甄别方面绝对是有着独到的眼光的,大刘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在获得雨果奖之前都是首先获得的星云奖。从这个意义上说,星云奖的含金量与他的知名度显然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我想星云奖理应得到我们更多地关注与支持。 《金陵十二区》是本书的同名作品,作者桂公梓将故事场景放在了我们都极为熟悉的南京。因而读起来更有一种亲切感。当读完这个作品以后,我想作者应该很有些“捕风捉影”的天分,更是极为善于把握吃瓜群众的心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目睹到许多不怎么合理的地方,就像是《金陵十二区》的故事中说到的奥体中心的建设。因为不合常理或者信息的不够透明,总是会引发人们的多种想象。而作者桂公梓便是将这种想象发挥到了极致,与时下极为热门的外星生命研究结合起来,凭空造出了一个所谓的“金陵第十二区”的存在。 《金陵十二区》的故事无疑是一个可读性极强的故事,在故事中,作者虚构了一个人类发现外星生命,并通过人类与外星生命的交配而制造出更多准外星生命的故事。整个故事读起来具有相当的紧张刺激感,尤其是在看到这些准外星生命体最终失控要执行更为疯狂的灭绝人类计划的时候,更是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气来。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针对未来可能发现的外星人生命迹象,我们究竟准备好与他们相见或者以一种什么样子的方式相见了吗? 如果说《金陵十二区》的故事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的话,那么阿缺的《我讲我爷爷的故事》便会让我们感到无限的唏嘘。人类对于外太空探索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止,虽然在目前的阶段所有的探索都是科学研究性质的,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内,人类会将这种探索变成一种掠夺,用来转嫁地球愈来愈大的生存压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人注定是要担负起另外的一种重任,不需要开疆拓土,只是要一辈子被栓在一个谁也不知道未来要如何的星球上,守着荒凉过日子。而阿缺的这个故事便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种可能性。 《我讲我爷爷的故事》中的爷爷是一个没什么传奇的普通老人,他一辈子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或者就是年轻的时候为了逃离芜星劫持了一艘没有任何燃料的飞船的壮举,当然如果没有最后被人一枪吓得尿了裤子的话,这个事情还是挺值得说道的。所以爷爷依然只能老老实实的留在芜星继续着自己“修理”芜星的工作。故事最终感动我们的是爷爷与莎莲娜无疾而终的爱情,爷爷靠着莎莲娜的出逃终于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逃离芜星,去寻找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爷爷一生凄凉,孤苦伶仃,但是也正是有这样一群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后继,才终于获得了芜星改造的成功,使后代子孙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作者阿缺在最后如是说。 总体上说来,《金陵十二区》中所选择的八个科幻故事,并没有许多晦涩难懂的东西在里面,反而都充满了充沛的生活气息,对于科幻小白们作为科幻小说的入门读物还是不错的!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八):科幻小说的魅力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所以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已经吸引了我的好奇心,科幻与现实的结合,作者笔下的金陵城。

  2014年8月,赵俊把“碎嘴子”淋漓发挥在脑洞大开的科幻短篇小说《金陵十二区》。在一万八千字的小说中,几乎都是两人的对话。

  在层层深入的对话中,虚构了江苏南京有第十二个行政区,就在奥体中心。奥体中心表面看是个体育馆,其实是个藏有外星生命的秘密基地。第二代和第三代外星人混杂在南京市民当中,他们想通过颠倒人类文明来控制地球……

  科幻作家阿缺认为,《金陵十二区》科幻与现实色彩结合得好,并有独到的南京地域特点。作为国内科幻文学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星云奖在科幻读者群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星云志”系列图书收录了星云奖自2010年以来的中短篇精彩佳作,代表了华语科幻近十年的最佳写作水平,以“让想象力去旅行”为丛书主题。《金陵十二区》为星云奖获奖作品精选集之一,内容主要包括桂公梓《金陵十二区》、阿缺《我讲我爷爷的故事》、张冉《大饥之年》等几篇作品。

  我对科幻题材总有一种深重的情节,小时候看过的《科幻世界》,每期都刊载科幻小说,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今回想起来看这些科幻小说的感觉,仍然清晰深刻:当我抬起头仰望苍穹时,那辽阔的天空之外,那迢迢的星河之中,似乎有另一个奇妙世界的大门正在向我打开!

  普通人的一生都必然要脚踏大地低着头赶路,而科幻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仰望星空的可能,让我们有机会在疲惫琐碎的生活之余,可以对尘世之外张望一眼!

  所以相对于其他文学题材,科幻小说自有其非凡的意义!它是人类对自己弱小命运的苍凉回响,是此岸眺望彼岸的窗口,是现在链接未来的纽带。科幻作品的水平也显示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可以指引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对于我们这个被八股取士残害多年的民族,科幻的意义就更加不同!它是我们对自身顽疾的一种治疗,是我们对自我命运的一种抗争!让想象力飞驰,对于被专制思想禁锢太久的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美妙神奇的感受!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九):科幻≠浪漫

  作为国内科幻文学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星云奖在科幻读者群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代表了华语科幻近十年的最佳写作水平。星云奖也是最权威、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奖项。

  《金陵十二区》是星云奖获奖作品精选集之一,书中讲述了包括桂公梓《金陵十二区》、阿缺《我讲我爷爷的故事》、张冉《大饥之年》等几篇佳作,其中《金陵十二区》虚构了金陵的第十二个行政区。这里表面看上去是一个体育馆,其实是瘾藏着外星生命的秘密基地。第二代和第三代外星人混杂在人群中,他们试图通过颠倒人类文明来控制地球文明。

  故事就是从金陵这座古都里开始的。 金陵第十二区,一个人们不知道的神秘之处,奥体中心体育馆的下面,这个看似普通的体育馆,在它的下面藏匿着一个外星人的秘密基地。谁能想到这座体育场是为了隐匿外星人呢?金陵城地下究竟隐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故事玄之又玄,令你脑洞大开。

  星云志系列科幻小说,代表了华语科幻近十年的最佳写作水平,以“让想象力去旅行”为丛书主题。电影《流浪地球》就是一部由科幻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它叙述的是太阳急速老化,地球将被吞噬,人类面临没顶之灾,危机和灾难就在在你面前,怎么办?带着地球一起搬家!

  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驱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和人类一起踏上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这个计划的名字,叫“流浪地球”。

  这可能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出的一部科幻大片。影片中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结,它让我们坚信哪怕是到宇宙中流浪,也不能割舍脚下的一片土地。我们置身于无法预测的宇宙中,我们冒险、探索,但心中最难舍的牵挂还是家人和亲情。在巨大的灾难洪荒面前,我们靠的不是一腔热血和勇往直前,而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彰显的是人类的力量。

  电影用影像的表达方式,以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看到,失去了太阳能量的地球,地表温度已无法让人类生存,人类只有移居到地下才有可能活下去,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已变得满目疮痍。

  《流浪地球》一上映,立即受到人们的热捧,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极具中国特色:民族、大义、回家、亲情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这部科幻电影的成功,是中国电影工业化逐渐成熟的重要体现。这是一部成功引爆票房的科幻电影。

  《金陵十二区》与其正好相反,居住在某星球的外星人到我们的地球来寻找最佳的居住地,通过你想象不到的方式来繁衍后代,它们想通过控制人类文明来控制地球,占领我们地球,它们也许就藏在我们的身边。你是不是有些不寒而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人类200多万年的历史太渺小也太短暂了,在缥缈的宇宙空间,地球也只是众多行星中的一颗。夜晚,我们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会想象,还有什么能比宇宙更加永恒与无垠的呢?但在科幻的世界里,宇宙也不是固若金汤,地球也会遭遇危机与灾难。

  好好爱我们的地球,因为未来不可测。“哀吾生之须臾,渺沧海之一粟”。

  好的作品就是可以让你融入其中,精彩处还是留给大家吧。

  《金陵十二区》读后感(十):充满无限隐喻的写实科幻

  “人类种下的是什么,收获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金陵十二区》无疑是星云志系列里最出色的一辑,不单单是指它整体的科幻色彩,更有其背后深藏的无限隐喻,明显较其他几辑更辛辣也更完整。同时它探讨的哲学思想命题之复杂性,有别于前几期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也是本期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陵十二区

  其实有一点迷惑,这一期竟然能安然无恙的成书,因为不管怎么看怎么想,都不能否认它某一部分是在影射过去的历史发展轨迹。虽然不及正史纪传体类的回忆录来的更直观、更悲切,可也算得上是篇篇压抑,个个无情了。更不要说其中还有几篇夹杂着些许的宗教信仰色彩,在如今这个严肃的时候不免让人称赞一声“unbelievable”。

  开篇第一个故事就是“金陵十二区”,不知道的人会联想到金陵十三钗,或是金陵十一区,然后疑问这到底是在讲什么,毕竟电影我们看过,南京也只有十一个分区。好在故事一上来就直接开启了读者的联想之路——美国的五十一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关外星人是否存在的故事。涉及到地外文明,我们能想到的大概就是文明建交或是暴力毁灭,前者过于浪漫主义,后者虽无凭无据但好歹符合人类本性,毕竟霍金也曾警告过人类“不要回应”。但是如果“不回应”,何来这个故事的后续发展?

  生为人类的我们总是自大又慈悲,盲目又激进,如果遇到外来文明,第一想法肯定是善加利用,为自己谋福利。可是人心隔肚皮,更何况还隔了整个物种。桂公梓笔下虚虚实实,构造出了一个类人外星人“珍妮”,她巧借人性的弱点实现自己的繁殖以达到统治地球的目的。按理说她的阴谋应该不会得逞,可是环顾四周,人们的道德底线无限刷低新纪录,你能想象到的,你想象不到的恶劣,总有人挺身让你见识到。你要说文明发展按理说应该是进步的方向,但偶尔也在怀疑人生是不是虚幻如梦。或许这就是外星人的阴谋,打败敌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从外强势入侵,而是由内部像散发病毒一样放大人性的恶,让我们不攻自破。你说这个外星人她是不是真的存在,在如今这个社会还重要吗?

  还有“我讲我爷爷的故事”、“大饥之年”,星际拓荒、同类相食,熟悉的味道,不同的配方。我们踩着无数革命烈士先驱们建设的新土地,向往着星辰大海和更广阔的天地,是不是就可以遗忘过去,蒙头前行?我们种下什么,就收获什么,昨日因,今日果,总有人不信邪,希冀自己能够打破轮回,超脱物外,可谁知道这打破的是不是只是旧轮回,而新的秩序从来不曾变过,变得只是经历着新秩序的人们。

  这场幻想若成了现实,人类会不会落泪?或者有朝一日,也有人类会说一句“Life finds a wa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