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森林》影评摘抄
《小米的森林》是一部由不思凡执导,小米 / 大米 / 苏默主演的一部动画 / 悬疑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米的森林》影评(一):母蛹的灭亡
虽然画工不咋的,但是剧情还是很好看,很诡异的气氛。大米和鬼面人好萌好萌的。这个结局有点怪阿,那个母蛹时好时坏。好起来的时候说要拿蓝矾菇了结自己,最后更是直接自杀化为蝴蝶去了。坏的时候以人类为宿主,把人的脸弄毁了。而且虫蛹应该来说很强大才对,结果嘉定人捅了几次硫磺就现出了本体。。不过只是因为还有其他的一些boss?
《小米的森林》影评(二):长大后看动画片
小时候,就算是看很复杂的电视剧,心里的想法也很单纯。
长大了,就算是看构图简单的动画片,思绪也会折在一个个简单的情节上,时时刻刻联想到苦舟逆旅般的人生。
叹息一声声地在心里生发。敏感可真要命。
09年的动画片,画风阴郁淡泊而富有层次感,是不思凡的风格。音乐非常引人入胜。
嗯,写在第二篇里。
《小米的森林》影评(三):好看好看
边吃午饭边看完了,哇……看过的人都知道画风简直不适合吃饭看……
09年的动画,音乐很好,非常具有不思凡导演偏暗黑系的风格。精致的画风和雾隐地世界观设定,在最后三集和结尾两个预告里炸裂,结局出人意料又内涵。
不过是坑确定无疑了……那我还是跳进去了……
有时候,世界黑暗到无法想象,但正因如此,一些小美好才会被我们注意到,温暖干涸的心田。
才发现不思凡导演的头像是大米!好口爱有木有!
《小米的森林》影评(四):从《黑鸟》系列到小米
之前04年吧,那时还是flash的天下,当时很迷tom网的flash频道,当时国内很多好动画都在上面连载,其中就有《黑鸟》,略带奇幻的故事和现在看来粗糙的画面很吸引我,主要是剧情,后来没连载完,视频网站取代了flash,很多动画看不到了,偶然看到小米森林,第一眼就觉得熟悉,网上搜索才发现和《黑鸟》是一个作者,惊喜啊,喜欢这种风格的动画
人物对白确实有点装,但也是为了烘托剧情啊
而且画面比《黑鸟》强好多,也许有资金充足的原因,但是作者的进步也是不小的
看完一集就想看下一集
故事剧情一如既往的好,期待后续
《小米的森林》影评(五):差点没恶心死我
………………
真难看
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分镜,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声音
都是那么烂
硬着头皮看完了6
实在看不下去了
这个东西(我只能用“东西”来形容这个动画片)适合是个文字小说,用这样的视听方式来表达,是用来虐待人的。
我一边看着,一边还要动用我的脑细胞,来全力配合这个拙劣的影片,来进行着丰富的想象。想象着本片是个动画巨作,……
但我失败了,看到第六集的时候,我发现丰富的想象也无法欺骗我,烂片就是烂片。于是全部删除。
写完观后感,真好,发泄结束。
《小米的森林》影评(六):小米的森林与不思凡
这个flash动漫真的很“不思凡”。这部动漫可以算是flash动漫里面制作相当精良的了吧,音乐也与画风契合的很好。有人说这个偏日风我不能苟同,日本的妖怪传说和占卜诅咒等文化很多是由我国传过去的,和我国的妖怪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只不过是作品较少,了解的人也少罢了,不希望有用心来做的国漫被说是模仿日式的立意。其实还是有些坑没有填上,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二部(之前看了第二部预告片,正片何时出来是未知数)。鬼面人和母蛹里面的人的关系(或者说是羁绊),他是如何变成鬼面的,苏家父子的际遇,母蛹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吃掉蓝蘑菇死去,这些都是看完之后在我心中久久得不到解答的问题。不思凡的动漫,用奇异诡谲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角色的设定和情节转换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我真的很喜欢憨厚可爱,保护能力max的善良的大米啊,可惜被处于寄生状态下没有自主意识的小米伤害了,最后默默地离开,这个吃草的大可爱一定很难过吧。
《小米的森林》影评(七):瑕不掩瑜吧
节奏非常慢,台词和画面的衔接不是很流畅自然,但是总的来说瑕不掩瑜。裴定人倒是很有想法很有趣还有实力,感觉像是大护法里的小鸣长大了…(毕竟是看完大护法才来看的)…影通人看起来就像生活中的正常人似的…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保守的经济发展派吧。寂浩人…看完16集最后的彩蛋和预告,感觉是被卜叔利用了…卜叔说不定就是幕后黑手之一来着…因为卜叔想要抛弃小孤儿,说“白养了这么多年”,这种台词一看就是活不长的反派说的话…刚好又擅长用蛊毒…说不定跟大护法里吉安家族有关系…用人来做人虫相融合的实验啥的…
鬼面夷好可爱呀,武力值还高…但是搞不清在想什么…最后要抓都是小僧侣的男主回去,大概也是要研究一下吧…但我不是很喜欢这男主,傻不拉几,帮了他也不知道说谢谢…木木的,又柔弱…雪驼更可爱…毛绒绒的还很善良…面虫人丑萌丑萌哈哈哈哈这两个颜艺真是笑死了,
《小米的森林》影评(八):难能不一定可贵
说神作的……会不会太瞧不起“神作”二字了?不管多棒的画面 讲不明白一个故事……大鱼海棠不是前车之鉴吗?
一堆花里胡哨带着背景出来的人物 啥都没交代清楚 故事变成多方遇怪兽 摒弃异端打怪兽 怪兽洗白 大结局……
1 母蛹为什么存在 存在的意义……以它开始的生物链是怎么形成的 没说
2 小米身缠鬼绕梁 师父被母蛹选中 ,两对之间的关系……没说
3 假面夷和放面人 应该是共生 ,但产生缘由,没说
4 说这个故事世界观很棒的……能跟我讲讲是什么样的世界观吗?这个故事里支离破碎的世界 哪来的世界观???
小的地方都可以出彩 放面人吃果子 追逐 大米被打晕后的大包等等……但是这些太单薄 支撑不起整个故事……
台词……真不想说什么……
配音??……一直都是硬伤吧…相比之下大圣归来的配音不错了
最后 来说说大家所说的难能可贵……我想不明白一个作品的好坏为什么要靠制作过程的难易来决定……好多影视作品都是如此 主演如何努力了 制作如何辛苦了……我们不是看劳工片的……别用这个玷污作者的作品……
说句粗俗点得 如果难能那么可贵 现在得有多少人直播吃屎了……
我们尊敬这些努力的人 但别试图用努力来感动别人。
《小米的森林》影评(九):《小米的森林》
看完了,好看到没话说。 虽然没看懂到一清二楚,不过我觉得《小米的森林》就是这么表达的。 看完后我现在只有一种感觉,再看不到后续我会死的。 不,死也不瞑目。 不思凡是个鬼才,我发自内心地这么想。 因为目前我看过的他每一部作品我都为之佩服。 《黑鸟》《妙先生》《小米的森林》《大护法》…… 每一部我都很喜欢,不仅喜欢画风,还喜欢剧情和配音。 我跟我朋友安利《小米的森林》,跟她讲里面的剧情,然后她就问我:“你看了多少集了?” 我说:“看到五六集了吧”(事实我我才看到四集半) 她惊讶:“五六集就讲了这么多事了?” 说实话听到她这话我真正发现《小米的森林》剧情是真的紧凑,一点都不水,更可贵的是衔接得也很棒。 总之很完美,因为我很少看到这么剧情紧凑流畅的国漫了。(看的国漫少,惭愧) 真都很喜欢不思凡的作品风格。
隐晦地表达着什么东西,全等观众自己去发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看法各不相同。尤其是这种只是暗喻的作品,想怎么猜测就怎么猜,而且基本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家的角度不同,经历不同之类的。
《大护法》也是这样的。
而《小米的森林》是一段段入手,这里一段,那里一段,看似是引起新东西,然则一个个关联起来,最后发现竟然都是有联系的,有伏笔的!
缺一不可。
我看其它的动画电影之类的可以一句话概括大部分剧情,能够明白所讲的事情。
唯有不思凡的作品我总感觉一句话根本不能说清,尤其带自己主观色彩的,那就更不清了,不如自己看,自己认为什么就是什么。
不思凡的作品受众并不大,但是喜欢他风格的那就是真的喜欢,偏爱。
我很喜欢,不思凡nb!
《小米的森林》影评(十):扭曲的评判标准
不喜欢,不是因为其中所谓“宫崎骏风格”的原因。
是评判标准的问题。
不要用所谓“模仿和借鉴,也是通向进步的必由之路”之类的话来糊弄。就像中文跟英文是两个语系,所以没人敢说哪种语言比较好,因为用的是不同的评判标准。
所以所谓的“国漫比日漫落后”的肯定语气,请问你是用什么标准来的?销量?产业化水平?如果这些就是“评判标准”的话,那艺术啊小众啊应该是不存在的吧?(当然啦,那应该也就没有善于自恋的豆瓣跟verycd了吧=v=)
可能我个人口味比较重比较creepy,所以像《邋遢大王奇遇记》或者《舒克和贝塔》这样充满了“刺目”人设和色差的动画反而很得我心。
《小米的森林》或是《红领巾侠》不是不好,反而是过于“好”(按照现在很多人“好”的标准来说),风格过于“圆润”,过于不“刺眼”。
其实看看过去发展初期的日漫,或是美漫,恰恰是很“粗糙”很不合“世界人民”的“口味”的,却都胜在风格凛冽。
所以我们到底要借鉴的是什么呢?是风格?是看起来像如今的日漫一样“顺眼”?是学着怎样符合大多数人的“好的标准”?
有意义吗?难道总结了那么久别人的优点还没发现其实日漫也好美漫也好,真正世界大同的金科玉律只是“贵在坚持”吗?就像一个漫画家,认准了自个儿的风格,坚持个10年,还害怕画张图没人看出来是你画的吗?
什么东西都是慢慢成长的,如今的所谓中国动画的“希望们”就是按着所谓“好的标准”加上大家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么催肥催出来的。(可以借鉴韩国漫画的杯具:典型的有作品没风格)
我倒是很替原来的(上世纪80 90年代)的国漫可惜,好不容易渐渐成型的“妖魔鬼怪,色差刺眼”的cult风就那么没了。如果坚持下来慢慢成长说不定怎样呢会~
总之,我是觉着,独树一帜,“看起来怪怪的”的草稿也要比步人后尘的半成品看着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