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工》读后感摘抄
《烧火工》是一本由刘慈欣 著 / BUTU 绘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烧火工》读后感(一):凡尘俗世不需要太多圣人,但起码要尊重圣人和有圣人志向的俗人。
萨沙原本只是一个为了治好女朋友的病,而去求烧火工的平凡小青年,然而东极岛上的经历让他从爱一个人领悟了爱所有人,并继承了烧火工艰辛而伟大的孤独圣人事业。来接萨沙回去的船长却嘲笑萨沙犯傻。是啊,有几个人愿意放下尘世的快乐,去做寂寞又辛苦的圣人呢?有困难病痛的时候去求求拜拜仙佛圣人就行了,凡尘俗世不需要太多圣人。但是既然总会有求于圣人,又何必嘲笑圣人犯傻呢?我们不愿做圣人,但起码要尊重圣人和有圣人志向的俗人啊!
《烧火工》读后感(二):《烧火工》:相逢恨晚的浪漫科幻
精致奇妙的短篇,鲸和月的描绘太美太巧妙了,这就是翻译外国文学永远也比不上中文原著的点。(除非读外语原版,但又有哪种文字能与汉字相媲美呢!)书里的月亮盈亏是真的可以让它变成月亮船的,书里的太阳真的是个大火炉的,书里的星星…是真的有阿瑟克拉克的影子的!这样的科幻比起那些前沿先进的硬科幻又多了一分温暖和浪漫。插图也很精美,随手保存了好多张以后屏保有着落了。相逢恨晚,我好希望自己还是个小小孩的时候就与这篇文字相遇,但是没关系,读到就是赚到!
《烧火工》读后感(三):《烧火工》简介
《烧火工》整本书字数大约4万字,讲述的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男孩萨沙为了让心爱的女孩冰儿活下去,来到极东岛请求年迈的烧火工去擦亮属于冰儿的那个星星,为此萨沙愿意接烧火工的班,一辈子留在极东岛承担每日点亮太阳的工作。插画师BUTU为本书绘制的插画,抛弃了“插画只展示故事情节”的老套路,从引发读者的感觉入手,呈现了一系列精美又震撼的画面。无论是科幻还是童话,这两个元素本身就足够引发无限的想象和解读。而在我看来,这些想象和解读就是读者与书相遇时的再创造。不断地碰撞、不断地产生不一样的火花,这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
《烧火工》读后感(四):烧火工的职责
这篇童话,不知道是美好版的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全集》,还是童话般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甚至还有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童话诗的味道。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大刘式的奇想和浪漫,这才是真正美好到牙齿都要流泪啊!——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 姬少亭
读完这篇童话,恰巧天刚亮不久,看着东方初生的太阳,你能闻到海水的咸和鲸油的腥……美好浪漫得要人命 。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先有宇宙管,再有世界观、人生观念。”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即使与爱人分离,也要坚守诺言,也要履行好烧火工的职责,即使最后的代价是生命,也要勇敢的承担。
《烧火工》读后感(五):爱与付出,现实与虚幻的交织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这也许又是一本给小朋友讲快乐故事的图画书,简单易懂配上色彩明亮的绘画。
完整的读完这本以后发现我错了,这是一本悲惨世界啊。
为了单方面的爱付出一生的萨沙,为了让太阳升起已经付出一生的烧火工,为了让太阳燃烧付出生命的鲸鱼,以及也许一生也无法理解自己失去了什么的冰儿。
我i很喜欢BETU对于这本书的插画风格,合适的色调,虚实交替的笔触,物体在场景内对应的比例调整让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后浪这本书的装帧真的很不错,我之前看了很多德国绘本,有比较的情况下印刷质量色泽以及装帧细节这本书也算是很能拿的出手了。
《烧火工》读后感(六):【读书卡202001080112】太阳升起啦
故事很简单,绘图很好看。
我也不知道治不治愈,至少不治愈我。如果我是冰儿的话,至少这不是我想要的爱情。我其实不能理解,救冰儿的结局是不能在一起,不救冰儿的结局也是不能在一起,那其实算一种自我感动吗?也可能是我烦透了自我感动式的感情太过敏感了。
以及工科生真的不会写爱情小说呢(笑)。
《烧火工》读后感(七):有了太阳,星星才能发光
小伙子萨沙为了心爱的生命垂危的女孩冰儿来到极东岛,寻求岛上唯一的一个人—老烧火工的帮助,并答应了他提出的条件—接替烧火工的工作。
如果不加以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这只是个教人要履行承诺的故事,可是思考了几个问题之后便觉得故事颇有一番味道:为何是负责太阳升起降落的烧火工在岛上帮助萨拉,而不是铁匠,农民,或其他?为何是即将要死去的老烧火工在找继承人,而不是中年烧火工在招仆人或学徒?老烧火工擦亮了属于女孩的星星后,女孩得救了,这时如果萨拉不回到女孩身边的话,岂不是辜负了这份爱情?老烧火工在故事里提到那些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们不懂爱。是的,萨拉懂得爱,所以才会留下,继承起老烧火工的事业,让太阳永远地普照大地。如果他选择义无反顾地回去跟冰儿在一起,那么终有一天太阳会因为老烧火工的死亡而不会再次升起与降落,他们的爱情也将化为灰烬。萨拉对女孩的这份爱不是自私的爱,不是占有欲的爱,而是永恒的爱,冰儿将永远地沐浴在由萨拉燃起的阳光下。当然,还有全人类。
《烧火工》读后感(八):有想象力的人多幸福
“别人眼里看到的世界跟我看到的一样吗?”这个问题总是时不时从我脑子里蹦出来,“我要是能变成别人的眼睛,看看他们看到的世界,会不会很有趣?”
会的,非常有趣,看了《烧火工》,我愈发肯定。
抬头我看到的只是太阳,大刘看到的却是黑色的弧形小岛,要在岛面上撒满油,点燃之后小岛才会燃烧,才会在热力作用下升起来,像热气球。
我看到的只是新月,大刘看到的却是在银河中行驶的帆船,抛下锚帆船就能停下来,乘上帆船划起桨就能去到天空。天空上的星星有明有暗是因为有的上面蒙上了尘,擦一擦就能明亮如初。
我看到的只是鲸鱼,大刘看到的是油、是绳子、是笛子、是火箭。
《烧火工》是大刘写给小朋友们的童话,故事没有《三体》那么宏大复杂,但想象力却是一样的丰富,一样的吸引人。曾经看完《三体》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被大刘的想象力折服,甚至觉得那也许不是科幻,也许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还没有看到。
豆瓣上《烧火工》的评分并不高,但我依然想把它推荐给小朋友。小时候往往最有想象力,但也最容易被批评“胡思乱想什么,想那些有什么用?”你看,真的有用,有想象力的世界多有趣,一直保有这份想象力,即便长大了也会是一个有趣的大人,多好!
《烧火工》读后感(九):世界的尽头有什么
可能成年人对这种天马行空式且漫无目的的幻想不再感兴趣,就像《圆梦巨人》一样,他们已然沉浸于世间种种不可言说的苦难中去了。然而当我第一次目睹烧火工点燃太阳的那一刻,我的心也被点亮了,这是真正玫瑰色的童话,没有恶毒的继母,没有俗套的王子,没有丑陋,没有贫穷,只有情人分别的淡淡感伤。
世界的尽头有什么?这是我从幼年思索至今的难题。是一片片逸散的天体尘埃,是一簇簇拥有难以描述的奇异色彩的星云,还是寂静却惊心动魄的超新星爆发?书中告诉我们,世界的尽头是黯淡的太阳,它需要每天清晨烧火工辛勤地点亮,于众星晦暗之时出发,用熊熊的新生的烈火将一身夜色洗尽。
星辰深处有什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火,在一颗颗星上寂静地燃烧,镌刻在浩瀚的星图上。如何才能抵达晨星寂寥之处?取鲸骨,血肉沉入海底滋养万物;再择出最坚实的那根肋骨组成弓箭,搭乘巨大的鲸骨箭前往星空。有的星辰因重病而蒙上灰尘,需要烧火工极尽谨慎地擦拭方使其重焕光彩;一颗星辰陨落,又有一颗升起。渺渺星光中,有母亲含泪的微笑,有婴儿新生的笑靥,是期许,是欣慰,是悲痛,是怀念。
再没有机械科技的无机质冰冷,这里有的是瑰丽壮阔的玫瑰云,静谧暗流的深水,一切都是柔软的自然风物,人类在烧火工精心的呵护下做着平庸安稳的梦。
《烧火工》读后感(十):读《烧火工》
今天下午细细的读了这个故事,又读给孩子听,感慨颇多。如果要归类的话,算是儿童文学吧,或者,也许曾经并没有当作给孩子读的故事,可故事中充满了孩子般的幻想。
世界是不是有尽头?
太阳是谁点亮的?
月亮为什么总是跟着我走?
星星可以摘下来么?
弯弯的月牙是不是可以像小船一样的划?
每个人真的有一颗属于他自己的星星吗?
孩子总会问大人各种问题,而作为大人,会呵护着孩子那可贵的幻想,同时我们小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并由此延伸出诸多幻想。
《烧火工》就是把这些全部写进了故事,一次性满足了我们两代人的幻想,在故事中,一切都是真的。
故事就发生在世界的尽头——极东岛,而老烧火工就是那个每天负责点亮太阳的人,他还可以登天去擦亮属于不同的人的星星,从而挽救他们的生命。到达星星的方式更是特别,用绳子拉住上弦月,登上月亮,船帆为桨,月牙为船,驶向需要擦亮的星星。
故事中的萨沙因为爱,请求老烧火工去擦亮得绝症女孩的星星,为此承诺接替老人的工作。成功之后,他信守诺言没有像别人一样一走了之,就像老烧火工说的,相信他,因为他有爱。是啊,无论是爱情之爱,友情之爱,亲情之爱,肯为对方付出一切就是真爱,有真爱的人才可以胜任烧火工的工作,因为有真爱敢付出的人才会有责任,更因为如果没有烧火工,黑夜就永远不会结束!
这样的一个故事,是爱和责任的传承,也是幻想的传承,我们都愿意相信这样的童话,也要让美丽的传说与想象滋润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