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烧火工》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烧火工》的读后感10篇

2019-09-15 23: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烧火工》的读后感10篇

  《烧火工》是一本由刘慈欣 著 / BUTU 绘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烧火工》读后感(一):爱与付出现实虚幻交织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这也许又是一本给小朋友快乐故事图画书,简单易懂配上色彩明亮绘画

  完整的读完这本以后发现我错了,这是一本悲惨世界啊。

  为了单方面的爱付出一生的萨沙,为了让太阳升起已经付出一生的烧火工,为了让太阳燃烧付出生命鲸鱼,以及也许一生也无法理自己失去了什么的冰儿。

  我i很喜欢BETU对于这本书的插画风格合适色调虚实交替的笔触物体场景内对应的比例调整让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后浪这本书的装帧真的很不错,我之前看了很多德国绘本,有比较情况印刷质量色泽以及装帧细节这本书也算是很能拿的出手了。

  《烧火工》读后感(二):读《烧火工》

  今天下午细细的读了这个故事,又读给孩子听,感慨颇多。如果要归类的话,算是儿童文学吧,或者,也许曾经并没有当作给孩子读的故事,可故事中充满了孩子般的幻想

  世界是不是有尽头?

  太阳是谁点亮的?

  月亮为什么总是跟着我走?

  星星可以摘下来么?

  弯弯的月牙是不是可以像小船一样的划?

  每个人真的有一颗属于他自己的星星吗?

  孩子总会大人各种问题,而作为大人,会呵护着孩子那可贵的幻想,同时我们小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并由此延伸出诸多幻想。

  《烧火工》就是把这些全部写进了故事,一次性满足了我们两代人的幻想,在故事中,一切都是真的。

  故事就发生在世界的尽头——极东岛,而老烧火工就是那个每天负责点亮太阳的人,他还可以登天去擦亮属于不同的人的星星,从而挽救他们的生命。到达星星的方式更是特别,用绳子拉住上弦月,登上月亮,船帆为桨,月牙为船,驶向需要擦亮的星星。

  故事中的萨沙因为爱,请求老烧火工去擦亮得绝症女孩的星星,为此承诺接替老人工作成功之后,他信守诺言没有像别人一样一走了之,就像老烧火工说的,相信他,因为他有爱。是啊,无论是爱情之爱,友情之爱,亲情之爱,肯为对方付出一切就是真爱,有真爱的人才可以胜任烧火工的工作,因为有真爱敢付出的人才会有责任,更因为如果没有烧火工,黑夜永远不会结束

  这样的一个故事,是爱和责任的传承,也是幻想的传承,我们都愿意相信这样的童话,也要让美丽传说想象滋润孩子一生。

  《烧火工》读后感(三):大爱常怀心,阳光照大地

烧火工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天上都有一颗属于他自己的星星。如果那颗星星出了毛病星光照不到那人身上,那人就病了,如果长时间暗下去,那人就得了绝症”。这就是《烧火工》故事的大背景,接着作者马上交代了一位能够逆天改命的角色,那就是烧火工,在他的手里有一本大书,上面能够查出每个人的星星在什么位置,也就是可以定位到属于每个人的那颗星星,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修好。

  那么烧火工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就是每天去修复暗淡的星星吗?答案并不是。

  在故事里面,作者将太阳设定为围绕着我们地球旋转的可以发光发热的球体,每天早上太阳在我们极东的海面漂浮起来,也仅仅是一个小点,这时候需要烧火工在黎明时分出海,利用手中的鲸油(鲸鱼身体上的脂肪炼制)与火焰将其点燃,让火产生的热将太阳缓慢生气类似热气球一般。周而复始,每天如此,还需要不间断地去猎杀鲸鱼以获取鲸油,工作相当枯燥,但是能够给我们的地球带来光明意义非凡。

  有一对小情侣女孩子身患疾病男孩子为了挽救女孩子的性命,不惜一辈子跟着烧火工打工以换回女孩子的生命。烧火工看出了男孩子的真挚,最终一起做成火箭来到月亮上,然后在太空中寻找得到属于女孩子的那颗星星,将其擦亮,女孩子得以重获生命,而男孩子为了信守承诺继续跟着烧火工一起完成这周而复始的工作。

  烧火工的工作意义不言而喻,而责任心执着是完成这份工作的不可或缺品质,只有拿出至诚的态度决心,方可胜任烧火工的工作,将阳光洒向地球,带给每一个人,当然包括他深爱的那个人。

  大爱常怀心,阳光照大地。

  《烧火工》读后感(四):一个很大刘的硬核童话

  首先,后浪出版社实诚的出版社,拿到赠书的条件是写书评,但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好评。虽然秉着礼尚往来原则肯定不会太过分,不过该吐的槽,为了尊重后浪的的诚实,还是一定会吐的。

  好吧,那就先来一个槽点:那位亮晶晶健康活泼美丽充满让人充满无限纯洁遐想的女主角名字叫冰儿!读到这个词,一秒切入玄幻玛丽苏世界有木有??超有五十++时代感有木有??超有父辈理工直男圣女玛丽苏幻想符号感有木有???一秒想弃书有木木?

  好吧,再来几个槽点:

  老烧火工像枯树?这种比喻可以再语文教科书一点吗?

  月亮的触感女人,里面充满了银白色液体,这种比喻可以再直男一点吗?

  ... ...

  不过,大刘也有大刘的萌点:

  做火箭、杀鲸、上月亮、烧太阳,所有的步骤原理讲述一清二楚,反复不用看插图自己就能画出工程力学意图来,并且主角们丝毫不带主角光环

  火箭发射三次才成功,啪啪打脸老烧火工,理科生要记住,大刘告诉你们,即使在童话世界里,不做实验,只以经验基础的,三秒打脸啪啪啪。

  烧太阳时主角居然没有工作服,火点起来只能靠打湿的衣服+划船逃命~

  萨拉(为什么我总会想到萨拉热窝?)在修理信心过程中,飞快的建立职业热情,简直爱不释手,不舍得放下工作。

  ... ...

  这个故事其实很硬核,他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萨拉一定是个少年

  少年才会为爱走天涯;就像我现在的年龄,即使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还是会愿意过没有人打扰的独处时间,做我已经选定的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少年才会那么快爱上另一种生活方式,不计辛劳

  少年才敢承担上每天要如此周而复始坚守一辈子的承诺;

  少年才会在每天点燃太阳夜里修好星星这种崇高得到满足……

  二、这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

  老烧火工眼见了多少次的背叛承诺,

  萨拉选择留下,极有可能知道这份爱并不对称等,

  如果不对等的爱情在现实中等着他。宁愿选择修星星烧太阳这种对世界的大爱,

  在萨拉往后的一生中。他将会见证到许多次别人的爱情,

  如若是情投意合恋人,来的人终将会回去。只有孤单的人才会选择留下,成为下一个烧火工。

  三、所以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悲伤的故事。

  《烧火工》读后感(五):只说两点:这本书好在哪里、特别在哪里?

  这是一本好绘本,废话不多说,简单直接入主题

  「好在哪里」

  创造了新的想象世界。评判一部科幻作品是否成功,其中一点关于它是否依托作者的想象创造出新的世界。大刘在大部头《三体》中创造的世界震撼了整个科幻界。他在这部短短的《烧火工》中,也勾勒出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童话之境。这个故事严谨浪漫,它甚至细致描述制造火箭需要的步骤及材料、登月的过程与感受,听起来挺可靠的,但我们家小姐姐还是意识到不一般:“这是故事不是真的,对不对?”它确实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新的想象世界。

  极富画面感。在书中,地球是平的,地面下全是海水,太阳白天东升西落,夜晚通过海水从西流回东;月亮是柔软的,从圆月至月牙,真发生了亏损,而弯弯的月牙是小船,可以扬帆流动;星星是可以触碰的,好看的人拥有好看的星星,如晶莹剔透雪花片,还有悠扬的叮咚声响。大刘的文字让这一切丰富而可想象。

  想象的故事能看见。大刘让故事可以想象,绘者BUTU则让想象变成看得见的画面。在三年的绘画过程中,她尝试了多种风格、版本,最终确定现在这种画面质朴画风自由纯粹的风格。她采用的是油画风格,呈现油墨未干、颗粒犹存的纯真感;冷色为主,描绘着几分冷清、不真实梦幻感。小姐姐一边翻看一边感慨:“好美啊。”确实,她笔下星空大海、甚至鲸的骨架都具有一种疏离唯美浪漫,并能巧妙融合着故事发展印证着大刘想象力丰富的文字,使两者相得益彰。而且就算单看画面,也是极好的视觉享受

  柔软的内核。不同于大刘在《三体》或《流浪地球》中呈现的宇宙残酷生存之要义,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故事的内核是柔软的,它关于爱,而爱是萨沙的勇敢(为了救冰儿只身去极东岛)、付出(和老烧火工一起制造火箭、猎鲸、攀月、拭星)、承诺(践行对老烧火工的诺言)。这份爱贯穿整个故事,流转至读者内心

  「还有什么特别」

  VR。“未来事务管理局旗下有刘慈欣、韩松、郝景芳等40余位科幻作家,同时下设了“果壳阅读”、“未来科幻大师作坊”、“不存在日报”。目前,他们正在与好莱坞团队联手,计划将《烧火工》这部科幻童话故事改编为VR作品。

  2001:太空漫游。刘慈欣曾说,他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在《烧火工》里关于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星星的梗,正是来自前者的著名片段

  “开天辟地以来,在地球上活过的人大约总共一千亿。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也就是银河系,也有大约一千亿颗星星。因此,每一个在地球上活过的人,在这个宇宙里都有一颗对应的星星在闪烁。”

  《烧火工》读后感(六):萨沙那样做,值得吗

  看过刘慈欣的数篇短篇科幻小说,却没有看过《三体》。在那些短篇小说中,能够体会得到的就是一种对人生、对未来那一种深沉思考,虽然大概知道那不过就是一种科幻,现实世界中不怎么会发生——但是,却不能斩钉截铁般肯定,因为即便是当下,人类也有很多事情做不好处理不好……而大刘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都尝试着去思考一下,就算只是一次演习

  所以,当刘慈欣把《烧火工》这样一部有着浓郁的童话色彩或者寓言色彩的科幻作品呈现出来的时候,他到底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或许依然是一以贯之;但却不妨多想一想,烧火工何以成为烧火工?萨沙何以成为萨沙?烧火工一直都是那样一个烧火工吗?萨沙又一直都是那样一个萨沙吗?

  为了救女友冰儿,少年萨沙历经辛万苦来到世界尽头的极东岛,他急切地需要得到烧火工的帮助。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萨沙不惜付出所有,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跟着烧火工,他做了很多,或许超出了此前他能够想得到能够做得到以及想不到、做不到的总和……但是当来岛时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时候,萨沙却决定留下不走了,他要成为一个像烧火工那样的人——他已经老了,而萨沙正年轻

  其实,虽然“勉强”可以算作是一部科幻作品,但《烧火工》更多地大概应该被看作是一部童话或者寓言作品。它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者主旨就是——“一个原本只想擦亮星星的人,决定用一生来唤醒太阳。”而读者还需要从这个童话或者寓言作品中去寻找那些个“为什么”——为什么萨沙最终愿意留下来,成为一个像烧火工那样的人?!

  或许有人会问,冰儿值得萨沙那样做吗?你看,在烧火工带着萨沙擦亮了星星、救助了冰儿的时候,她却没有来看一看依然待要极东岛上的萨沙。难道,只是萨沙爱冰儿,冰儿却并没有那样爱着萨沙吗?冰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故事中并没有更多地介绍;但萨沙如何看待冰儿,却足以从他所有的行动,以及故事的最后一句话中看得出来——“让他最感欣慰的是,这阳光也有冰儿一份。”这就足以说明回答问题。不必去对冰儿求全责备,那没有多少意义,也不是重点——萨沙愿意,觉得值当,那就可以了。

  当然,除了故事,还可以配合着文字去“读图”。图本来是用于配合文字和故事的,但在这里也不尽然,它还有另外更大的功用。有的时候,文字的表现力还是有所欠缺的,更多的“言外之义”,需要图画来表现。图画的自由度更大,“淡妆浓抹相宜”,更不用说它还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如何解读和看待《烧火工》,肯定会有很多种方式方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不必觉得自己想的就不那么对。

  《烧火工》读后感(七):想要怎样地活,去增加宇宙里一点点后知后觉的幸运

  一定存在一些宝贵东西,让人,愿意,牲畜一样活着。 也一定存在一些宝贵的东西,让人,不愿意,牲畜一样活着。

  都曾经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爱,翻山越岭,万里跋涉,低声下气,泣不成声或是沉默咬紧牙关双手指天用力发誓愿意做牛做马,在虚无的信任中想要获得一丝信任,在缥缈的希望想要获得一束飘渺的希望。

  也都曾经为了什么,或许是承诺,自我斩断和孤立,放弃尘世和光怪陆离,被旁人腹诽成傻瓜和笨蛋,成为一个日升就开始忙碌的烧火公。

  人类真神奇,也是个神奇的群体。 为了梦想和破灭,为了一口气或者一块肉,为了自卑和倔强。为了自己和别人。时而卑微成蝼蚁,时而庄重像是君主。时而行动像个傻子,时而光芒像是圣人。

  很多时候,读书或者看到网上的新闻,我都经常想,充满遗憾地想:人类到底是不是在进步。

  答案无论怎样论证,但事实的一切,居然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居然会疑问这样一个疑问。

  在这颗拥有七十亿人口的蓝色星球,大概曾经活过2000亿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着30个上古的魂灵;我们所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100年,也是受到了过去超过500万个世代的照耀。我们躺在所有光荣累积的金字塔顶端,或者是所有尸骨围绕的荒原。哪怕科技发展、经济繁荣、食物得越来越好,廉价的娱乐越来越随手可得,可我拉远了看,还是那群傻逼。人类自身,他们还是那样,还是和几千年以来一样,还是一群毫无长进、稍微有点起色立马被自己绊倒的傻逼。

  无论狗皮膏药摊子骗钱,还是电视里只要九九八的购物频道,还是网络上各种五颜六色的弹窗广告 无论是17世纪郁金香泡沫,20世纪庞氏骗局,还是P2P比特币敛财手游。 还有娱乐和游戏,还有户籍和税收,还有懒惰和享乐,还有背信弃义,很多很多,似乎都能找到类似的本本。似乎都变了,可确实还是那样。

  但有时候,有的时候,历史拉近了看,时间定格,却又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哈维尔说过“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雨水雨夜里打着伞的灯,皇后大道和中环,还有某个地方的十里长街。

  全靠黑暗中的一点点烛火。 才能保留下一点点幻想和期待。

  说回到这本书,宇宙类的科幻,在我看来,分成两类。

  一类是人类向浩瀚的星海伸出手,寻求超过宗教和神话的庄严,不断旅行,直至宇宙尽头,直至终于能够回答地球上是否有智慧的生命体,甚至能够回答人类自身的意义。

  还有一类就是,用宇宙的大背景,实际描绘的是个体,在这个真空、中空、虚空的环境,去尝试描写更细微的人类的情绪。

  这本书,是后者。

  我们往往记住的不是全部,被感动的不过是因为细节。 这里有美好的细节。

  其实,这个世界的美好,是有人承担苦难而来。 这个世界的美好,也是由着烧火公这样的存在。

  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一切,不过是有人有所承担。 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我们的人生。 你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是父母在承担养育还有金钱的来源;你觉得工作轻松,或许是好的主管扛下风雨;你觉得爱情幸福,其实是另一半也投入了足够的爱和努力。

  这么想来,大概会发觉,其实自己真的是足够幸运的吧。 也大概更愿意付出点什么,为了给这个宇宙,增加多一点点后知后觉的幸运吧。

  《烧火工》读后感(八):读一次、再读一次的故事

  孙悟空诞生在东胜神州,《烧火工》里的烧火工住在极东岛,所有的神秘故事都发生在东方。

  《烧火工》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年轻人为了给所爱的人治疗绝症,求助于烧火工,代价是接替烧火工的任务,成为新一代的烧火工。

  年轻人说:“我接您的班,在这岛上当一辈子烧火工!”

  烧火工说:“以前来的那些人也都这么说,后来他们都走了。”

  然而面对不断恳求的年轻人,烧火工答应了——“那就试试吧,我只能每次都试试,我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

  科幻是什么?科幻是在科技的基础上,对世界进行幻想。《烧火工》的作者刘慈欣,是中国最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之一。《烧火工》是作者的首部科幻童话。曾经快速看过完整的三部《三体》,一开始对电脑游戏纪元的描写看不懂,又觉得冗长,几次放下书又拿起。然而建立了最初的世界架构之后,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感受到作者宏大的叙事,精巧的扣子,在读者眼前构建了一整个新世界。

  在《烧火工》中,除了文字,还有图像的映射。《烧火工》在童书中应归类为桥梁书,字多画少,画作为插图,展现书中的场景。整本书中,深蓝是大海,黑色是星河,历尽艰险之后,迎来的是跳出海面的耀眼的太阳。画面上连颜料的鼓起来的边都看得见,仿佛能摸出凸起。

  很难讲这个故事是否歌颂了伟大的爱情,它虽然简单,但每读一次,就有新的联想,新的感受。烧火工想要获得一个接班人,男主角想要救自己爱的人的生命,女孩想要重获健康和爱情,大胡子船长也有他自己的衡量。但这些都不重要,就是一个人,想要做一件事,他努力了。甚至成功与否都不再重要。这是一个真心救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信守承诺的故事,这是一个突然开头又突然结束的故事,这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人读一次、再读一次的故事。

  排比句上完了,再说几句闲话。

  取下《烧火工》的封皮,封皮的里面印了一具完整的“鲸鱼”骨架,唤醒了我小时候的一段回忆,鼻尖仿佛沾上了腥味。小时候和姐姐一起,大人带我们去自然博物馆。那时候的博物馆,老派、萧条、空无一人。无生命的动物标本瞪着玻璃球的眼睛,从巨大的玻璃柜子里俯视着我们一声不吭。我和姐姐吓得一左一右紧紧抓住大人的胳膊。在弯弯绕绕的展馆尽头,拐了一个弯,看到了毫无遮挡的一整个鲸鱼骨架。苍白,坚硬,巨大,带着海的腥味。我第一次被巨大的鲸鱼骨架震慑,害怕又震惊,又被吸引。那个画面,那个味道,就印刻在生命里面。也不知道印了干什么用,但它就印着,就是存在着。我至今也不理解,就一个鲸鱼就摆在那里。看到《烧火工》的封面内里,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忆扑面而来。

  这本书陈列建议是“科幻童话”,原则上推荐给小学生。之前推荐给三年级的小朋友短篇科幻集,小朋友十分喜欢。下面来谈谈我安利童书的原则是:提前阅读,读优质文本,看名家名画。为孩子建立优质文字的词句库,是孩子未来写应试作文的锦囊。在读书这件事上,好饭也怕晚,早读早熏陶,别问为什么,别怕看不懂,读它,盘它。我常说孩子可以从0岁开始亲子共读,买一本诗集,唐诗也行,好的儿童诗也行,家长文学素养高的,还可以自选中外优秀诗歌作品,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全家抱着孩子在家举高高的时候,晚上睡不着抱着满屋转的时候,教孩子说话的时候,每天读一读,为孩子建立优质文字的词句库。从小读好书的孩子,作文写出来不一样。

  《烧火工》这本小书,有人看到传承,有人看到守信。第一遍看我想起了最近的迪士尼电影【阿拉丁】。灯神看了太多凡人的欲望,也只能“那就试试吧,我只能每次都试试,我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第二遍看我想起了郑渊洁短篇童话《三十六万五千天》,讲承诺,讲守信。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能看好的童话,看好的桥梁书,看好的动画片,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烧火工》读后感(九):那个原本只想擦亮星星的男孩,最终却……

  文/芮娜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天上都有一颗属于他的星星。如果那颗星星出了毛病,星光找不到那人身上,那人就会生病,如果星光长时间暗下去,那人就得了绝症。”

  这是《烧火工》里面的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记得小时候我躺在床上,透过窗台望向星空,看着那些星光闪烁程度不一的星星,我就会好奇,都是星星,怎么有的就明亮,有的就暗淡呢,这么多年过去,我长大了也没能找到答案。

  而在这本书中,大刘通过给我们讲述一个烧火工拯救人类的故事,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信任。大刘就是刘慈欣,如果没有读过《三体》,那么也都知道电影《流浪地球》就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吧!大刘的语言总是能带给人力量,我从开头就被它吸引了。

  “萨沙站在极东岛上,看着帆船在海天连接处消失,知道自己被扔在世界尽头了。”

  这是《烧火工》的第一句话,它激发了我探索下去的欲望。

  本书讲的是一个叫萨拉的小男孩为了救患上绝症的心爱的女孩冰儿,独自一人来到这座极东岛寻找那个可以拯救她的人。那个人就是这岛上唯一的烧火工,他是个老人。

  萨拉说,“如果你修好她的星星,我为你做什么都行,我为你去死都行!”

  老人说,“你不用去死,接我的班吧。”

  于是,老人带上男孩一起开始救助之旅。在这当中,萨拉学到了很多东西,老人以为他就像以往那些寻求帮助的人那样,救完了人,就食言跑掉了。可是萨拉不一样,在他得知心爱的女孩冰儿痊愈的那刻,他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了,他是个守信的人,他要余生都做烧火工。

  《烧火工》是刘慈欣的首部科幻童话作品,他勾勒的故事充满孩童式的奇想,与我儿时的记忆相碰撞。如此温柔而纯真的故事,非常适合孩子阅读,更适合大人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个故事,沉浸在这些浪漫、美好的插画世界里。

  书中几乎每页都有与文字内容相配的插画,这都是由插画师BU TU,以画笔构建充满奇想的浪漫世界。即使你的孩子不喜欢看文字部分,也可以无障碍的完成阅读,你读文字,他看画,两个人沉浸在同一个奇幻世界,想着就很美好了!而且这非常有助于我们和孩子亲子关系的维系。

  其实,故事里那个叫萨拉的男孩,原本到这岛上只想擦亮星星的,最终他却决定用一生来唤醒太阳。说到底,这薪火相传的背后是不求回报的爱与责任,只有真正懂爱的人才能点亮太阳。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可以点亮星光的人吧!

  《烧火工》读后感(十):我们被与我有关的事情包围,却被与我无关的事情照耀

  绘本的世界,是丰富驳杂的,但是其中总有一些,更加丰富更加多元一些,丰富到你会犹豫是否需要给孩子读一本这么多元深奥的书,比如《烧火工》。

  在给厚厚读《烧火工》之前,我着实犹豫了一下,担心有些事情,六岁的孩子不会懂,比如爱情,比如其他更宏大的主题。然后我努力回想自己小时候会被怎样的阅读经验影响,有哪些书和意象让我印象深刻,想到幼时读那些自己要想一想才明白的书,体会那些比自己现实世界大千万倍的世界,整个人是喜悦激扬的。一个小孩子通过一本书认识更丰富更宏大的世界,是我们最初的取法乎上啊。

  然后我们一起读了这本书,读了很多遍,他要求的,他喜欢这本书。

  这本科幻绘本的开篇,是爱情,萨沙深爱的女孩冰儿病重,如果他去极东岛找到烧火工,而烧火工又肯帮忙擦拭星空中代表冰儿的那颗星,冰儿就会痊愈。烧火工给出的交换条件是“接我的班吧”。烧火工的工作是什么呢,是点燃太阳。但是这听起来炫酷的工作,是日复一日的孤单和劳累,故事中,通过运煤、捕鲸、以及老烧火工干瘦辛劳的外形描写,使孩子很直观的就能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伟大、辛劳和孤独。

  烧火工和萨沙造了火箭,发射到月亮上,以月为舟,去星河中擦亮了冰儿的星星,冰儿的病痊愈了,萨沙没有听信别人的怂恿,离开“没有办法”的烧火工和极东岛,而是留下来接了烧火工的班,故事的结尾,是两人一起去点燃太阳——“年轻的烧火工,伸出双手抚慰着阳光,让他最感欣慰的是,这阳光也有冰儿一份”

  《烧火工》的奇特之处在于,他的故事依托于神话传说,又背离了神话传说。日出日落、极东之地,这些都和我们传统神话有衔接之处。但是,在我们一贯的神话传说中,神仙都是飘逸的清闲的高来高去不染凡尘的。我们的日神羲和形象,不然就是驾着日车天空走一圈,不然就是生十个太阳轮流值班。但是烧火工呢,他日复一日的从煤井中人力运煤出来,为了提炼鲸油还要猎鲸,然后日复一日的驾船去极东之地,点燃太阳。在这里,他不是驾着六龙的羲和,也不是手持弓矢的东君,虽然他一样掌管着太阳,但是他是兢兢业业的孤独寂寞的西西弗斯一样的太阳之神。

  《烧火工》对神话传说的颠覆还在于,他重置了成神的顺序。我们的传统神话中,无论是玉皇大帝还是太上老君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哪吒,成神之前先渡劫,当你的刚忍你的意志力永恒的占据上风,你对命运甚至是对自然规律的抗争维持不败,你便领取了成仙的号码牌,从此逍遥自在,“人人都道神仙好”。

  但是在《烧火工》中呢,成神,是一种选择,你选择守护太阳,你选择做结束黑夜的人,然后才是动用你的意志力的时候,你需要动用全部的坚忍,每一天,分秒不差的去点燃太阳,一辈子。

  这是一本读过之后,会让人沉默一会的绘本,你需要静静的消化它带给你的触动,然后才会想,它,好在哪。

  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关于“爱”的诠释,和绘本中的宏大元素。

  冰儿痊愈后写信说等萨沙回来。萨沙没有走,他说因为自己守信用,但是老烧火工说“这和信用没关系”“你懂得爱”。读到这里,我恍惚了一下,这不是守信吗?和懂得爱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觉得是因为,他爱冰儿,他尊重和重视这份爱,所以关于冰儿和这份爱的一切,都是需要尊重和重视的,包括,他为了救冰儿,许下的接老烧火工班的诺言。这诺言也成了爱的一部分,所以他即使满怀思念,也要留下来当烧火工,想通了这一点,我才理解了最后那句“这阳光也有冰儿一份”。

  然后我们说说绘本中的“宏大”元素。有时候,看似玄妙的意象,是要通过具体的描述来表达的,比如《逍遥游》中,通过“鲲之大”通过“水击三千里”给我们看一个宏大的难以触及的世界。《烧火工》也是如此。除了烧鲸油的大锅,除了宛若小岛的太阳,“鲸”在书中反复出现,其中一段描写非常生动“鲸的巨大让萨沙震惊,他觉得他不是在切割一只动物,而是在一座骨肉之山上开采矿藏”,便是书中反复出现的这种“大”,衬着极东岛的荒凉,让我们很深刻的感受到冷寂、遥远和宏大。

  其实,《烧火工》是一个堪称遥远的科幻故事,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足够远,它离我们的精神内核又足够近,在和厚厚一起读完书一起沉默的空隙里,在和他之后的讨论里,我深深被这种遥远和伟大笼罩,深深觉得,在被熟悉而日常的一切包围的同时,我们恰恰需要那些看似“与我无关”的东西的引领和照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