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读后感摘抄

2021-02-24 03:39: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读后感摘抄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是一本由冯韵娴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精选点评:

  ●观学院4月份的嘉宾写的书,写得十分感性,一看就知道是个女作家,而且真人长得也太好看了吧!经验十分可贵。

  ●为勇敢而美丽的战地记者点赞,世界和平永远是首要的愿望!

  ●“而这就是现在整个中东所遭遇的现实:一个被按了静音键而遭遇深重误解的世界。” 记事和纪实风格的故事作品,战地记者冯韵娴给我们展示的更多是对战争的平民的反应,和对战争的思考。战争到最后没有赢家,赢家也是输家。政治的博弈应该以牺牲百姓为代价吗?这是本书带给当下政治者的思考。作为百姓,关乎的就是生存和生活的问题,却被生生拉上了舆论与暴力的世界舞台,这就需要世界人民去了解,去破除谜瘴,看看战争中的人性深处是有什么,看看误解的中东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或许也就增加了一些有温度的对战争的深刻认识。

  ●文笔不错,感悟很多,但行文节奏感不足。勇气可贵,记录值得肯定,但干货有限,对中东想了解更多。

  ●“美国穿着雨鞋走进了中东,把这里搅了个稀巴烂,回到自己家里,脱掉雨鞋就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小时匆匆读完,从作者基于人性本善的女性视角,其实很难以去概论和剖析一个多股势力纠葛,宗教历史极端冲突的战乱之国利比亚,这也是这本书的缺陷之处。你不能通过它对事件和政治获得多么深遂的系统认知,但它依然有属于一束光的价值。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在面对复杂可怖的事实时,只有凭着一点点良善才能支撑起自己动摇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政治学,经济学,博弈论的精妙理解属于少数精英,但善良和友爱是每个人可以做的,即使在极端生死的境遇之下。

  ●“这段经历打开了我对世界和生命的包容,我不再费力去追求单个人的品性良恶,而是更加在意如何创造一个鼓励人表达善的环境,我不仅愿意关注英雄事迹,也更喜欢窥见反派的内心,捕捉恶棍心生慈悲的那一个瞬间。世间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很多人只是基于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当下的境遇作出的选择"

  ●战争改变了太多人,也包括写这本书的记者,也包括读这本书的我们。

  ●长沙西西弗里

  ●是我感兴趣的题材,能了解到很多平常接触不到的世界。文笔中规中矩

  ●老板送的书,几个午休的时间匆匆看完,虽然行文略欠流畅,故事也难称惊险刺激,但也有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内容:一是最书里后部分写到,“主流媒体不关心的,人们就看不见”,简直不能太真实;二是“被绑架的记者”那一章里对伊朗TV和CNN记者的对比,充分说明了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记者都是带着各自立场的,根本不会关心事实真相到底为何。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读后感(一):中东何止96小时?

  本书流畅、真实地记录了冯韵娴身为战地记者在中东利比亚的经历与见闻。人们以为“反卡”的胜利能够带给他们稳定、希望的生活,但却带来了各种力量群雄逐鹿的满目疮痍。强压下的利比亚人们拼起反抗,却发现从一个“水生火热”到了另一个“水生火热”,从一个“僵局”到了另一个“僵局”。没有人能真正地领导他们,外国势力为了自身利益强行插入,这就是中东的现状“一个被按了静音而遭受深重误解的世界”。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读后感(二):短评

  这本书令我真实感受到战地记者的不易与危险,生死与他们只差分毫,也许一点点的偏差就会让他们丧命。敬佩职业精神的同时我也十分感动,是他们力图客观及时的让我们了解新闻,了解世界。这些新闻的价值不言而喻,可有时又会觉得这些报道可能不会改变现状。因此,我们更应警惕主流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操控。“事实在西方主流媒体手中仅仅是一段可供利用的素材,他们随意删减事实,按照自己的意图将事实捏成想要的形状,再传递给世界。不管愿不愿意,我们记者也成了这场合谋的一个部分,哪怕你再努力,那些经过加工后的细碎片段对改变这场合谋而言也不值一提。” 利比亚的战乱,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没有资格谈的上理解。曾经在小说电影里看到的情节,不断在这个地方上演。除了对记者职业精神的感动,更多的是对难民们的同情。害怕到服药自杀的女孩,被炸死的无辜生命,还未成家便拿枪上战场的孩子……战争改变了人类,剥夺走了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这个世界真的是不公平的。究竟谁对谁错真的很难判断,双方都有各自的立场,而最为苦难的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公民。在推翻卡扎菲政权后,“老百姓真的就可以迎来盼望已久的生活吗?又或者,从头到尾,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不过是被更有权势者利用和牺牲的对象。” 读完这本书,认清几个事实。 1.人民永远是政治斗争牺牲的品。 2.真相,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 3.美国这个声称为利比亚带来自由民主的国家,不过是为了经济利益。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读后感(三):零星的思维碎屑

  看了虎嗅上对她的访谈的文章,很喜欢里面的一段话:

  就去买了书来看,很薄的一本小书,一个多小时就翻完了。又去翻了翻一部分书评。 说实话,看见大部分人居高临下的论调,或者随意任意轻易地从各个方面评价它、肯定它或者批驳它,我有一点心凉。 我在想,是否我们对待纪实文学和对待小说应该抱有不同的态度? 是不是我们的口味被养得太刁钻了? 如果没有出乎意料的反转,没有惊心动魄的谋略,没有隐匿而刻意的呼应,我们就下意识地认为这个故事不够精彩? 可是它是事实啊,事实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它无可虚构和更改啊。柴静说的“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不也是在于其唯一性和确定性吗? 书的内容我不赘述了,讲讲由此想到的吧。

  1. 不知道为什么,穆罕默德会让我想到1900 他们自己给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相安无事地与之相处。直到有一天不可抗力将它撕裂,露出狰狞的面孔,于是他们的信仰也随之一起破碎掉,用尽所有的勇气,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假象。他们注定要将自己留在那个熟悉的世界里,以生命殉葬。

  2. 书的最后比喻利比亚为“一个被按了静音键而遭遇深重误解的世界”,一度令我失语。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处在谎言淤积而成的沼泽里。出于幸运,出于巧合,出于聪明和敏锐,我们或许可以避开其中一部分谎言,与此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陷入其他意识形态的泥淖。就像作者写道: “主流媒体不关心的,人们就看不见。” 连视觉都被控制,颇有“楚门的世界”的荒诞感。

  3. 而每当我自认为隐约看到一些真相,摆在我面前的似乎只有两种选择: 1900的以身殉道,或楚门的礼貌离席。 可是我很害怕,我害怕自己像那个笑话里的精神病患者,翻过疯人院外一层又一层的围墙,突然停下来,恍惚间想要回去了。回到那个安逸的,洁净的,空气里永远回荡着舒缓音乐,弥漫着淡淡消毒水味的疗养院。一个只要不去听不去看就可以一直“幸福安乐”地活到死的地方。 抬起头,镜子里的自己,早已面目全非。

  4. 可是永远有人前赴后继地翻越一层又一层的围墙,看似徒劳地做着困兽之斗。因为永远有人愿意相信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真理,比如正义,比如自由,比如人性。它们就在那儿 ,闪着幽暗诱人的光,摄魂夺魄。 因为知晓“真相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即便更黑的黑暗中有一双眼睛暗暗地嗤笑,无情嘲弄着毫无意义的牺牲与永远无法到达恒途。 但是没关系,至少我试过了。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读后感(四):被冯韵娴的“温柔针”轻轻扎了一下

——·图·片·来·自·作·者·公·众·号·——

  数日之前,友人邮寄来一册新书,强烈推荐我读一读,书名叫做《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下文简称《生死96小时》)。书不厚,约莫不过16万字,很快就读完了。全书语言素朴、行文流畅,因而使得阅读过程没有丝毫的停顿,几乎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地读下来了。而不知缘何,读罢竟有一种“这就结束了?”的未尽兴感,好像还想要再多来几个篇章,好在这股“意犹未尽”在之后找到的作者的其他文章中得以满足与消解。

  关于书的内容,其实单从书名的副标题便可窥探一二,讲的是作者冯韵娴作为央视特派记者在远赴利比亚战线采访过程中被卡扎菲政府军围困的故事,期间有惊有险、有苦有难、有胆有识、有笑有泪,有情有义,是一本以独特视角真实还原战乱之中阿拉伯人客观现状与内心情感的战地散文体纪实小说。

  坦白说(也必须承认的一点),关于战争题材的纪实文学,此前读得鲜少,而政治性的书目亦向来不在我属意涉猎的范畴。之所以会读,原因大抵是与朋友脱不开最直接的干系的。然而事实证明,也很庆幸的是,我终究还是因缘际会地读到了它,并且身在其中感动过也许短暂却深刻绵延的感动。在这一点上,则与朋友着力推荐的主观因素无甚关联了。

  而我也愿意相信,它之所以能够打动我,归终还是因为文字本身。

  在此,也便不得不提到作者冯韵娴女士。

  说实话,她的名字对我而言是极其陌生的一个存在。而这本《生死96小时》,也是她的第一本书。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寻求强大的搜索引擎的帮助,而是找到了她的个人公众号,悄悄溜进去逛了一圈。

  出人意料的是,在她推送的文章里面,我看到的完全不是一个央视记者一贯以来带给公众的那种“历经沧桑、疲惫憔悴”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竟是说不清来由的无谓也无畏的一种“岁月静好、笑靥如花”的恬淡模样,是与她在《生死96小时》一书中所呈现的精神面貌全然契合的。这一点,委实让我感动。

  而更令人深受触动的是,她在只身前往利比亚战线担负播报任务的那一年,年仅25岁,是大部分女孩子可以肆意挥霍时间享受谈情说爱并毫无忌惮地耽溺物质世界的最美好的年纪。而她却选择了这样一条少有人走的(至少是少有女孩走的)远离享乐、艰苦不堪的崎岖道路。

  诚然,我不知道她的这份选择有多少成分是出自百分之一百甘心情愿的追逐理想与抱负。但可以想见的是,那道不具名状的沸腾澎湃的使命感,一定源自她体内那颗滚烫炙热的赤子初心。

  再说回到《生死96小时》这本书。

  正如我在前面交代的一样,我几乎不怎么读这类型的书和文章,因而也就无法从所谓专业的层面对这本书进行理性而客观的解读与分析。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单纯地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展开阅读,并同样单纯地以一个围观群众的视角去谈我的感受。仅此而已。

  在我看来,《生死96小时》的好,大致归纳起来不外乎一个字——“真”。在此基础上继续延伸出来的则可概括为以下三点:“唯真实动人”“唯真心难得”“唯真情可贵”。

  “真实”是作者对中东战地极尽客观、审慎、克制的描述,没有夸大其实的刻意渲染,而是如一架摄影机一般将眼球捕捉到的每一个瞬间,一帧一帧地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表露明显的或左或右的政治倾向,也没有端着的道貌岸然的价值输出。举个例子,她在描写被空袭逼至崩溃的14岁女孩“撒勒玛”及其家人时没有选择从采访者的视角出发,而是大量引用了受难者的原话——

“与其让别人杀我,我还不如自杀。你能想象吗?这是一个14岁女孩从急救室出来后说的话。” “我很抱歉,但她帮不到我,她甚至帮不了她自己。” “我办不到,我很害怕。在这里,我们随时随地……你懂的,都会死。” “是的,但明天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灾难的降临。” “老百姓根本不管什么政治,他们只关心炮弹什么时候落到他们头上。” “我们还能编什么理由去安慰孩子?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和敏感,他们什么都懂。”—— 冯韵娴·《生死96小时》

  这样的“真实”,大量存在于书中的角角落落,不带色彩、没有加工,只是它原原本本应该有的颜色,怎么能不动人?

  “真心”是作者面对人为制造的灾难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善良与慈悲,这一点在她规劝卡扎菲养子“穆罕默德”放弃负隅顽抗随记者群离开时所说的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说:

“这场战争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一个记者,我不是间谍,没有任何政治目的。我完全不在意谁赢谁输,卡扎菲掌权或是倒台,跟我没有关系。我在意的,只有我关心的人是都安全……没有什么是值得付出生命的,穆罕默德。” —— 冯韵娴·《生死96小时》

  而接下来的一幕,也是全书最触动我的地方,是穆罕默德顽固拒绝了她的建议,依然选择留在原地,只为守护心里最后的温柔。他说:

“伊卜,外面对我来说,太大了。”—— 冯韵娴·《生死96小时》

  然后再没有多余的言语,只在作者即将随大部队登车离开前现身在漆黑走廊的尽头,

“静静地站在原地,没有挪步。他举起手,用食指指了指头顶上方。然后他再一次转身,消失在了走廊的尽头。” —— 冯韵娴·《生死96小时》

  正如作者在后文写道的一样:

“有些人的出现,是为了给别人的世界打开一扇门,照亮一条通道……然而我却没有能力将他带出那个笼罩着他的黑暗空间,为他照亮一条通道,让他的人生得意继续前行……在这样一个颠倒错乱的世界里,洁白的真相和黑暗的阴影交错显现……可世界哪有那么温柔……” —— 冯韵娴·《生死96小时》

  这样的“真心”,完完全全出自她体内善意的秉性,无关乎战争,只在乎生命,竟是多么的难得!

  “真情”是作者基于个人情感在烈日骄阳的高温之下投射而出的巨大阴翳,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次位移至每一张出现在场景之中倏然而逝的脸庞,无论是自突尼斯到利突口岸过程间如“天降神兵”给予慷慨帮助的机场负责人默罕默德、阿迪勒,还是在利比亚酒店期间彼此相扶相助的记者朋友们,又或是当地新闻官兹纳提、擅做阿拉伯传统甜点的拉尼娅、顺应时局从“挺卡派”摇身一变成为“倒卡派”的联络员伊萨、巧舌如簧的媒体局负责人穆斯塔法、心怀天下的昔日老友吉哈德以及他的班加西朋友哈里德,作者都能无一例外地敏锐捕捉到他们身上闪烁动人品质的细碎光点,并通过简白无饰的质朴文字一一呈现出来。

  这样的“真情”,在书中随处可见,简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而我也正是在这样的“真情”的包围环绕之下,体验了过去不曾体验过的温暖的可贵。

  最后,我还想说,冯韵娴的“真”,是一份源自其内心善意的难能可贵的“臻”,也是发散自其高贵品格的不可多得的“珍”。她和她的文字,没有耸人听闻的恣意夸大,也没有声嘶力竭的煽情哀嚎,不是开膛破肚的坚斧刚矛,也不是直刺心脏的利刃匕首。

  恰恰相反,她和她的文字,是一根看上去不怎么起眼却无法被忽略的“温柔针”,细细小小,似无多么强烈的存在感,却是在你未曾留意的瞬间,冷不丁就轻易扎破了皮肤,让人猝不及防,又后知后觉。而随着缓慢传至神经中枢的渗血的痛感,你会恍然惊觉,这样的延时反应,岂不正是我们在几近麻木的生活之中快将失却的真实的钝感。

  故此,我要感谢给我寄书的这位朋友,让我没有错过这样一本以我往日的阅读习惯很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翻开的书。更要感谢作者冯韵娴,让我得以看见一个我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往的遥远战乡。而她以她与众不同却又异常朴素而纯洁的内心与笔触所真实记录的经历、感受,以及在那漫天战火之中纷飞的、如烟尘般渺小却又因纯粹的真挚而伟大的人们,终究会在时间洗刷之后被历史牢牢记取。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徐小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