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围攻:马耳他1565》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围攻:马耳他1565》读后感摘抄

2021-02-24 04:5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围攻:马耳他1565》读后感摘抄

  《大围攻:马耳他1565》是一本由[英]厄恩利·布拉德福德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围攻:马耳他1565》精选点评:

  ●观点太过于西方,但是可读性不错

  ●圣约翰骑士团又名医院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并称中世纪基督教三大骑士团,也是唯一流传至今的宗教骑士团。在圣地(Holy Land)被攻陷之后,辗转播迁至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岛,控制着周边的贸易、交通,袭击奥斯曼帝国的商船与舰队。在土耳其大军远征马耳他岛之前,基督教世界对于不断扩张的奥斯曼帝国基本处于劣势,医院骑士团之前就因为土耳其人的围攻失去了根据地罗德岛才迁徙到马耳他岛,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43年前的历史又将重演,而历史却在马耳他发生了戏剧化的转折,医院骑士团以少胜多战胜了苏莱曼的大军,赢得了欧洲之盾的称号,而奥斯曼帝国经此一役不再是不可战胜。而五年之后的勒班陀海战,雄霸东地中海的土耳其舰队被西班牙、威尼斯联合舰队击败,奥斯曼帝国征服的脚步终于停下,基督教文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行前读物虽然啊总是在行后才读完,但总能给旅途带来更好的体验。希望能坚持下去。

  ●4.4

  ●皮雅利(主要是他)和穆斯塔法两大搅屎棍,一个乱费死咬圣艾尔摩堡不放,一个光会莽着送人头 图尔古特想带也带不动。没有堂加西亚的慎重与恰到好处的援军,拉瓦莱特的坚持顶多延长战争的时间,当然他一直坚持没有放弃比尔古意义也非常大。医院骑士团作为一个在16世纪活化石,已经出现了瓦解的迹象了,八大语区的英格兰语区已经被亨八取缔,斯塔基带领的是多国骑士组成的队伍,法国(奥佛涅,普罗斯旺,法兰西)语区作为三大团长(纪尧姆德维拉德,利勒亚当,拉瓦莱特)的故乡依然是这次战争的主力,值得一提的是传奇水手罗姆加也是在本次战争中脱颖而出的。此战大概是属于骑士传奇的最后的谢幕式了。

  ●薄薄的小册子,读起来轻松又愉快。不过骑士团为什么比土耳其强那么多,作者一直没正面解答这个问题。

  ●「傷殘病號在瓦礫中艱難地挪動身體,他們徬彿立起的死屍,又好似在嘲笑這些生機勃勃的健壯士兵為何來的如此之晚」。與宗教立場等無關,史詩畫卷一般的描述,真好。

  ●中世纪骑士精神的最后一抹余晖。团长德拉瓦莱特等英雄自不必多说,就连刚开场就领盒饭的小人物都个性十足(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史料来源于西方基督徒一方,土耳其一方的史料几乎为零,马耳他本土历史记录亦极为稀缺):战斗初始阶段,法国骑士德·拉·里维埃和葡萄牙士兵巴尔托洛缪·法拉内被俘,二人经过严刑拷打之后说出卡斯蒂利亚防区是所有防区中最脆弱的秘密,但后来战斗的结果证明这里其实是路基防御里最强的一段,两人的撒谎导致土耳其军队损失很大,最后土耳其主将穆斯塔法帕夏下令将二人用大棒活活打死。虽然对战斗双方的英勇事迹着墨不均匀,但读起来还是觉得很刺激,令人心向往之。不过,战斗中的无名英雄应数马耳他本土的水手(阵前厮杀和对外通信)、妇女和儿童(负责工程和后勤支援)。

  ●看超过一半有种抗日神剧的感觉,知道作者是英国人这点就可以理解了。通篇全是土耳其军队如何溃不成军被大屠杀,瓦莱特大团长如何睿智如何挽狂澜于既倒;基督徒的几次溃败和巨大损失好像都一笔带过;作者也是想表达皮雅利和穆斯塔法帕夏又是如何畏首畏尾一个决策也没做对,也是在说选其当女婿和总司令的一生征战何人陪苏莱曼大帝也是个饭桶。这书和《四君主》里同样写马耳他围攻的内容那冷静的笔锋相去甚远,这股铜臭味在纸里都能闻到,其不客观性简直让刚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怀疑他列的数据和事实是否真实,唯一的优点是details of siege展现的还好,说得过去。 不推荐。

  ●作者的倾向性稍微明显了一点,对史料来源的筛选,明显偏袒骑士团一方。很多对奥斯曼方面的描写都不太友善,比如皮雅利海军司令和穆斯塔法帕夏各怀鬼胎式的激烈争吵,来源只是基督徒史料中的猜测。这一点在海洋帝国中标注得很明确。然而本书中就直接当真有此事写上去了。可能是作者认为这样写更有故事性吧,但这就将书的历史水平拉低了一个档次。对骑士团的损失轻描淡写,就像神剧一样,骑士团似乎一直在大胜,气氛悲壮但好像也没死几个人。可是最后关头真列数字时发现守军其实也没剩几个了。。。 昨晚故事书来说到是还不错,对战斗细节记叙也比较详细,尤其是圣艾莫尔堡守军从濒临崩溃快要放弃,转变为知耻而后勇,奇迹般坚守了一个多月的过程,读来还是颇为感动的。

  《大围攻:马耳他1565》读后感(一):骑士团最后的余晖

  这个从苏丹娜号和老奶妈被俘到苏莱曼怒言要亲自踏平马耳他的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读到了,但之前所阅不是将这场围攻置于奥斯曼帝国或苏莱曼一世对外征战的一部分,就是纳入了奥斯曼与西班牙地中海争霸的一环。本作却几乎剥离了所有的背景,更多的立足于骑士团与这场围城战本身,同时还拨冗介绍了诸如骑士团的组织构成职责义务和桨帆船为什么只适合在夏季作战等小贴士,帮助读者理解。当然,作者作为英国人——莫要忘了正是英国拒绝将马耳他归还给骑士团——叙述也是满满欧洲史观,比如用君士坦丁堡来称呼奥斯曼的都城,用罗克塞拉娜来称呼苏莱曼的爱妻,包括一些有意无意的春秋笔法与主观臆断,尤其是对守军英勇无畏的渲染以及对奥斯曼人颇为负面的描述等等,但考虑到史料的留存几乎都源于基督徒一方,这样的偏颇似乎也情有可原。整体来说,这仍是一本语言流畅、记叙细致、描述生动的普及类小册子,况且也只是一家之言,更多的还是留待读者自行思辨吧。

  《大围攻:马耳他1565》读后感(二):围攻马耳他

  马耳他这个名字听上去很熟悉,我想了想,因为一本侦探小说《马耳他之鹰》。这应该是一本比较经典的侦探小说,我肯定看过。只是很多看过的书内容已经淡忘,有的甚至连书名都记不起来了。

  马耳他是一个岛,在意大利南部,面积不大。1565年,围绕着这个小岛,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事(举世瞩目这个词可能用得可能有点过头,当时中国正值明末清初王朝更替,双方都有点焦头烂额,肯定不会关注发生在马耳他的这件事):奥斯曼土耳其苏丹苏莱曼大帝派出一支超过4万人的大军,对这个小岛进行了围攻。

  当时欧洲最大的敌人无疑就是苏莱曼,他领导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陆地上一路向西扩张,已经逼近奥地利。更可怕的是他还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如果征服了马耳他,奥斯曼的大军就能以此为基地,源源不断地从意大利攻入欧洲,那时基督教世界的末日就到了。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一般历史上伟大的征服设想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夭折。苏莱曼伟大的理想,因小小的马耳他岛而受挫。

  主导马耳他防御的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组织:圣约翰骑士团。

  基督世界有三大骑士团,是十字军东征的产物。其中条顿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存在的时间不长。圣约翰骑士团存在时间最长(现在依然存在,在罗马有两幢属于他们自己的建筑,并且拥有法外治权)。对圣约翰骑士团来说,这次马耳他防御战是骑士团历史上最重要的战斗,生死存败,在此一举。

  每一次胜利都需要一个杰出的领导人,圣约翰骑士团的领导者大团长瓦莱特就是这样的人。瓦莱特20岁加入圣约翰骑士团,在一次与海盗的作战中,负伤被俘,成为桨帆船的奴隶。挺过了一年极其严酷的奴隶生活,瓦莱特通过俘虏交换回到骑士团。马耳他围攻发生时,瓦莱特已经70岁了。

  奥斯曼方面也有一个杰出的海军将领:海盗头目图尔古特。不幸的是,在战斗开始后,图尔古特在巡视炮台过程中被一发偶尔发射的炮弹击中。这个发射炮弹的炮手一定不知道,他的这发炮弹,彻底逆转了整个战争的走势。

  全书对战斗的细节描写得非常仔细。围城战,特别是这种大逆转的战斗,非常好看。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章子怡和一帮韩国演员主演的电影《武士》,讲的是明朝公主与朝鲜武士的故事。在电影后面高潮部分,就是朝鲜武士们挡住了于荣光带领的蒙古大军的围攻。这种以弱胜强的逆转总是激动人心的。

  土耳其人浪费了他们优势的兵力。现在看来,这种滥用人命的打法,终究不是取胜之道(不过过去好象都是这样打仗的)。骑士团胜在有效地利用了地势与城堡等防御工事,指挥得当,最终以弱敌强,获得大胜。

  苏莱曼大帝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在其漫长而光辉的统治中(他统治时期应该是伊斯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仅仅遇到过两次挫败,马耳他是最大的一次。他发出豪言,要亲自征服马耳他。

  可惜命运没能给他这个机会,一年后,他在征战中去世。听到这个消息,马耳他人松了一口气,整个基督教世界都松了一口气。

  现在,马耳他成了一个国家,是地中海一个旅游圣地,阳光,大海,景色宜人。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去那里,看一看那些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海湾与城堡。

  《大围攻:马耳他1565》读后感(三):东西方文明与两个世界之间的生死对决

  英国历史学家厄恩利·布拉德福德(Ernle Bradford)依据翔实的史料、严格的考证和长时间的实地探访,把一场历时近4个月的马耳他攻防战写得扣人心弦,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读起来有如身临其境。作者的讲述既有重点,又有细节,既有情节的渲染,也有人物的刻画。作者首先从战事的背景入手,介绍了战争的起因,双方力量的对比,奥军的进攻策略,守军的防守对策,双方在战场上的攻防态势,战争的发展过程,以及战争的最终结局等。

  自1299年开始,经过10代苏丹不断开疆扩土,至苏莱曼大帝时期,奥斯曼帝国已经成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超级强国。向东,其疆土直抵里海和波斯湾。向南,穿过埃及,进入非洲,直达红海。向西,越过巴尔干,跨越多瑙河,占据东欧大部,直到中欧的奥地利边境地区。在地中海,占据了整个东地中海和狭长的北非海岸线,掌控的海路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印度洋。至此,帝国已到达其巅峰时期,成为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最大威胁,尤其是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对欧洲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

  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关键战略位置,是通向西西里乃至意大利和欧洲腹地的跳板,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占领马耳他,既可以将地中海彻底变为奥斯曼帝国的内湖,又可以对欧洲腹地展开军事征服。在1564年10月召开的国务会议上,除了再次从东北方向进攻奥地利,从北非攻打西班牙,马耳他成为奥斯曼帝国征服欧洲腹地的首选目标。马耳他大围攻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血战之一,也是东西方文明、两种宗教信仰,及伊斯兰和基督教世界之间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战役。此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开始逐步衰落,尽管曾有短暂的昙花闪现,如1683年的维也纳围城战(此战彻底解除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威胁),但大势已不可逆转。同时,马耳他大围攻也是圣约翰骑士团(也称医院骑士团)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第三次攻防战,也是继罗得岛两次战争之后圣约翰骑骑士团赢得辉煌的著名战争之一。

  马耳他围攻战是一场力量非常悬殊的战争,苏莱曼派出的部队包括6,300名近卫军作为攻坚力量、9,000名西帕希骑兵、4,000名非正规军(由宗教狂热者组成的敢死队),军队的主体是4,000名志愿兵和5,000应征兵,以及其他各种战斗兵员,共约4万人,乘坐181艘战舰和不计其数的装备补给帆船,进攻马耳他。马耳他守军只有9,000人,包括圣约翰骑士团的600名骑士,3,000~4,000马耳他民兵,以及西班牙士兵与部分雇佣军。守军指挥官是当时的骑士团大团长拉·瓦莱特。奥军指挥官是多年来一直执掌兵符的穆斯塔法帕夏和舰队司令皮雅利(中期由深受苏丹信任的海盗头子图尔古特居中协调,但图尔古特在圣艾尔摩堡陷落的同一天死去),二人分别负责指挥陆军与海军。

  马耳他岛原本是地中海中部的一座荒岛,岛上只有12,000人。圣约翰骑士团自1522年撤出罗德岛后,8年来居无定所,一直在欧洲各地辗转寻求落脚之地。经过教皇克雷芒七世的斡旋,神圣罗马皇帝西班牙的查理五世赠予圣约翰骑士团,条件是每年向西西里总督进贡一只猎鹰,且保证不得与西班牙开战。1530年秋,圣约翰骑士团进驻马耳他,并开始修建防御工事。到1565年马耳他大围攻开始前,岛上已经修建了圣埃尔摩堡、圣安杰洛堡、圣米迦勒堡、比尔古城堡和森格莱阿城堡,以及加强首府姆迪纳的城墙等。圣埃尔摩堡位于希贝拉斯山延伸至大港湾与马萨姆谢特港入口之间的岬角上,居高临下,直接控扼两个港湾的船只进出,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圣安杰洛堡可以居中提供炮火支援,比尔古作为守军的大本营,提供人力和弹药等支持。

  围攻战一开始,奥军就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指挥系统不统一,二是战略方向选择错误。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穆斯塔法帕夏认为应先行占领马耳他岛北部和戈佐岛,然后攻占姆迪纳,进而挥师比尔古和森格莱阿,至于圣艾尔摩堡,可以置之不理。皮雅利要确保把舰队置于一个安全的锚地,即马萨姆谢特港。最终穆斯塔法帕夏迁就了皮雅利,把进攻目标锁定为圣艾尔摩堡,而此举也在冥冥中帮助了守军。否则,守军很难坚持4个月,奥军早就拿下马耳他岛了。

  从5月18日发现奥军舰队,5月20日开始登陆,战争正式打响,至9月8日奥军败退,历时近4个月的马耳他围攻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圣艾尔摩堡攻防战;二是比尔古与森格莱阿攻防战。从5月24日一开始,圣艾尔摩堡的攻防战就惨烈至极,在战斗进行到最后阶段,由于日夜饱受敌军的连续轰炸和白日的炎热炙烤,部分骑士请求宁愿在孤注一掷的攻击中光荣战死。大团长瓦莱特以骑士的荣誉法则勉励守军,坚守岗位,绝不突围。在外援彻底断绝后,圣艾尔摩堡守军一直坚守到6月16日深夜。在流尽最后一滴血,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之后,圣艾尔摩堡最终陷落了。比尔古与森格莱阿攻防战也是异常惨烈,但最终还是坚持到胜利(森格莱阿一度曾差一点被攻克)。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刻,尤其是战争持续的最后阶段,双方比拼的是意志、耐力、信仰和荣誉。如果没有超强地意志,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骑士荣誉的责任,马耳他守军不可能坚持到最终胜利。如果没有大团长瓦莱特的坚强领导,没有大团长的以身作则,没有大团长的过人睿智和人格魅力,马耳他攻防战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

  战争期间,一些偶然事件和情报误判也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而且彻底改变了战争的结局。例如,在终于轰开城墙缺口,奥斯曼军队已经攻入森格莱阿时,姆迪纳总督派出的一队骑兵突然闯入奥军的马尔萨大本营,大肆杀戮其中的少量留守人员,收到求救消息后,穆斯塔法恐大营有失,紧急下令攻城军队停止进攻,转而退兵保卫大本营。否则不但森格莱阿会失守,比尔古很快也将陷落。再如,在马耳他围攻战的最后阶段,西西里总督派出的8,000援军终于登陆马耳他岛时,由于瓦莱特的虚张声势,穆斯塔法误以为有两倍数量的援军已经登陆,感觉大势已去,穆斯塔法与皮雅利决定退兵。等弄清确切援军情况后,奥军已全部登船离岛。为挽回败局,穆斯塔法又决定再做最后一搏,于是下令登陆再战。但由于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在援军和守军的奋力打击下,奥军只能再次撤出战斗。

  在马耳他攻防战中,奥军损失了25,000~30,000人,圣约翰骑士团牺牲了250名骑士,活下来的骑士不是重伤就是终生残废。马耳他平民也牺牲了7,000人,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尽管他们很少人能留下自己的英名。在9,000名守军中,最后只有600人还能战斗。此外,西班牙也为这场攻防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21页,“舰队提督”,使用“提督”不妥,应改为“司令”。 222页,“希贝拉斯山从北面俯瞰着大港湾,向南又居高临下地控制着马萨姆谢特湾”,依据地图,感觉方向不对。希贝拉斯山在大港湾的南面,在马萨姆谢特湾的北面。故“向”应改为“从”。

  《大围攻:马耳他1565》读后感(四):大围攻:马耳他1565

  

《大围攻:马耳他1565》是我近期看的一本书,看完之后只觉得心潮澎湃,脑子里全是书中一幕幕的景象。

因为看到前面的点评里有提到本书像“抗日神剧”,所以我罗列一些马耳他得胜奥斯曼军失败的原因吧。

宗教方面:

两者相同的地方:这是一场宗教战争。

“在马耳他,私人仇恨是驱动双方殊死作战的主要因素:双方都把对手视为异端,而屠戮异教徒是他们崇拜的上帝最乐于接受的贡品。”

不同之处:

对于骑士团来说:这是背水一战,这是生死之战,一旦输掉这场战争,骑士团就面临无处立足的地步。

对于奥斯曼君来说:输掉战争是承受苏莱曼大帝的怒火。

从中国历史书喜欢分析的点来说:

奥斯曼君是来侵略的,是不道德的;而对于骑士团和马耳他人民来说他们是正义之师,师出有名,反抗外来侵略者。

从战备来说:

A: 人数上来说,奥斯曼君完胜

马耳他这边:骑士700名,守军分为士兵+本土民兵8000~9000人,奴隶1500名(不参与对抗,参与基建、劳动等),马耳他妇女和儿童;

奥斯曼军:大约30000~40000精兵强将,包括6000近卫军、9000骑兵、4000非正规军(宗教狂热者组成的敢死队)、4000志愿兵和5000应征兵,以及参与基建和劳动的奴隶。

B:后勤

马耳他方面:骑士团非常重视奥斯曼军来袭,从前一年的冬天就开始准备军火和粮食。

“就食粮而言,他们已经储存了七八千蒲式耳的小麦,这还没有算上丰收之初收割的大约三千蒲式耳的大麦。”

“除了比尔古的泉水之外还储存了四万桶水。”

“此外还有大量的腌肉、奶酪、黄油、橄榄油、沙丁鱼、金枪鱼和干鳕鱼。弹药储备也很充足。”围城战历时四个月,马耳他没有一个人饿死渴死。

对于奥斯曼军来说,马耳他这个贫瘠的小破岛啥也提供不了,“不得不携带自身的全部给养”,“他们在这个岛上无法就地获得补给”。大团长不仅让人收割了所有成熟的庄稼,牵走了所有的动物,连没有成熟的庄稼也全部提前收割走了,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给敌军。奥斯曼军唯一的一个水源,也已被下毒(水源中被投了大麻、粪便等),这或许是造成奥斯曼军疾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从战略战术上来说:

奥斯曼军方面,舰队司令皮雅利坚持“人比船贱”,忽视了地中海马耳他的气候条件,一意孤行要将舰队停泊在马萨姆谢特港。而为了保证舰队在港湾的安全,必须先拿下圣艾尔摩堡攻,再转而去攻打其他的堡垒。

大团长拉·瓦莱特对于敌军的进攻,没有让部队出城迎敌,而是以堡垒为据点杀敌。“一座要塞,就其本质而言,是为了让一支小部队承受住来自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攻击。”

从士气上来说:

奥斯曼军前期士气高涨,但原定4~5天攻破圣艾尔摩堡的计划却历时1个月才完成,而且后面的比尔古和森格莱阿比圣艾尔摩堡更坚固,军队人数更多,不免心灰意冷开始怀疑起自己来。这里需要提到当圣艾尔摩堡陷落时,马耳他死1500人,奥斯曼军死8000人,战损比为1:5.3。也就是说在奥斯曼军的心目中,如果要攻陷后面的堡垒,将要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马耳他一方:引用大团长的一段话“马耳他岛上的任何一座城堡,一个接一个,都要守到只有最后一个人和最后一堵摇摇欲坠的墙为止。”“只有每一个可以防守的据点都坚持到最后,骑士团才有生存的机会,才有希望最终将土耳其人逐出马耳他。”可以说,对于守军来说“身为上帝之仆,耻于偷生乐于赴死”,他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战斗。

从后勤保障来说:

马耳他人民一致对外,男人们去打仗,女人和儿童就承担起准备食物,而且细致到把掺了水的酒和面包送到每个战斗人员的工位上,随时可以进食补充体能;打仗时,他们烧水然后在城墙上把沸水倾倒下去;他们还在后方照顾病患,骑士团的首要任务是建医院,在这方面马耳他完胜来袭的奥斯曼军。

书中有一个细节说道,虽然战斗激烈,但是每一个人进食都是使用银质托盘的。

但是反观奥斯曼军,军队里痢疾热病流行,以至于最后因疾病去世的人员数量比战斗身死的人员数量还要多!

从指挥人员来说:

马耳他方面,大团长运筹帷幄,在仓储、水源和供给进行组织化管理,几乎所有一切还算是井井有条的状态。在战争后期,大团长身为一位70岁的老人,在听到城墙崩塌的那一刻,没穿盔甲就提剑上了战场。身先士卒,点燃了所有战斗人员的士气;还曾亲当诱饵,声东击西。

奥斯曼军方面,舰队司令皮雅利和陆军元帅穆斯塔法帕夏意见不合,唯一可以制约俩人的图尔古特却早早因一枚炮弹打中额头而身死马耳他。

最后,马耳他在围城战中取得了胜利,但也是惨胜。700名骑士中,活下来的大约250位,全部身受重伤或者余生残疾;8000~9000名士兵中,战死7000多名,最后能拿得起武器的仅仅只有600位了;城中的妇女和儿童,也全部挂彩。非常地惨烈!但是经此一役,奥斯曼再也没有侵犯过马耳他了。

写到这里,我女儿突然问我:为什么西夏和契丹向北宋称臣,可是北宋还要向他们供岁币呢?我说:因为打不赢。在和平之前,必须先显示自己的实力。可以说是“打出来的和平”!

作者在注释中引用了英国惠特沃思·波特将军在其著作History of the Knights of Malta(1883)的话:英格兰人的勇敢之心和宝剑现在保卫着那些曾经闪耀着圣约翰骑士团徽章光芒的堡垒;如果出现了……整个世界将会发现不列颠的鲜血如水般喷涌而出……

而后在二战中,从1940到1943年,在最漫长的马耳他围攻战之中,不列颠的鲜血,缺如将军所言“如水般喷涌而出,保卫这个岩石小岛”。读到这里,能感觉到作者为大团长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也为英国在二战时期保卫马耳他的行动而骄傲。但是唯有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苟同,我认为英国此时所作所为并不是出于骑士精神,而且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

我非常喜欢《大围攻:马耳他1565》,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的战斗场面历历在目,非常有画面感。 我被大团长拉·瓦莱特这个历史人物深深吸引,真是于言行出见英雄;也感动于里面战士(无论马耳他一方或奥斯曼一方)的勇气、自我牺牲和对信仰的忠诚。读完此书,只觉荡气回肠!

最后,用屈原的一句诗结束全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