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妻妾成群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妻妾成群读后感锦集

2021-02-26 02:3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妻妾成群读后感锦集

  《妻妾成群》是一本由苏童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妻妾成群》读后感(一):一口气读完——《妻妾成群》

  一本书,三个故事,不同的女人,不同的性格,但却是同样悲剧的结束。第一次读苏童的书,感觉描写如同江南丝绸一样,细腻柔美,书中女性的斗争,女性的友谊,女性的疯狂都描写的淋漓尽致,塑造的女主人公可以说很真实,有血有肉,男性角色反而是配角,让我产生了作者是如严歌苓等女性作家。3个故事,没有停歇的一口气读完了,很棒~

  《妻妾成群》读后感(二):妻妾成群,男盗女娼

  这是第二次看苏童的书,不知是印刷错误还是作者有意为之——大段大段的文字里有很多长句——我宁愿相信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原本看到厚厚的一本书,翻开目录才发现寥寥八十来页,读到尽头的时候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读下去的时候才发现,已经结束了。

  颂莲看上去是悲惨的,可是她的不幸是自寻的。当然,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这是时代的悲剧。在开篇之时,我脑海中从苏州小小庭院中的乡绅巨富家,慢慢飘过千里,想象到宫城廷闱,这种千年来一夫多妻的家庭体制是整个时代里很多悲剧的来源。

  什么儒道孔教,都是男盗女娼。

  《妻妾成群》读后感(三):书评:妻妾成群

  在封建深宅里,不疯魔不成活。

  看完电影我觉得老谋牛啊,怪不得叫《大红灯笼高高挂》,道出了深深庭院的男尊女卑。①锤脚,象征着女性那丁点儿的尊严和权利;②点灯-熄灯-封灯,诠释了一个女人的悲惨命运。这些都是书中没有描绘的细节,是电影精髓是作品的魂。ps:老谋,我觉得还是枯井比黑屋好,枯井更适合了凡俗。

  苏童。谁能想象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能写出这样细腻柔软的故事,带着女性哭诉无果的颓劲儿。他厉害之处就在于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塑造,文字的魅力在于渗透力,看完书和影,我觉得还是书更能彰显人物的性格魅力。

  大太太:稳,毅力强,坐观成败。

  二太太:刁,心机重,笑里藏刀。

  三太太:作,生性凉,张狂放纵。

  四太太:直,不世故,率性而活。

  看完书,我深刻理解了那句“什么都像就不像人”这句话。想象一下,一个19岁的少女,本性纯良有似锦前程,家道中落后不得不来到深宅做妾的悲凉。

  四太太颂莲最为出彩的原因在于,她是封建社会下的分裂者:

  从纯真——尖锐;再从无奈——愤怒;最后从恐惧——疯魔。

  她一路走来不过春、夏、秋、冬,却不得不体会人走茶凉、吹灯拔蜡、非死即疯的可悲宿命。

  《妻妾成群》读后感(四):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台湾学者王德威一篇名为《南方的堕落与诱惑》中这样写道:苏童天生是个说故事的好手。他引领我们进入当代中国的“史前史”,一个淫猥潮湿,散发淡淡鸦片幽香的时代。他以精致的文字意象,铸造拟旧风格;一种既真又假的乡愁,于焉而起。

之前一直困于怎样给大家描述书中苏童所展现的世界,看完王德威教授的这篇书评后,觉得再也没有人会比他描述的更贴切。

浙江人民出版社在2018年12月出版的《妻妾成群》这本书,收录了《妻妾成群》《红粉》《园艺》三篇中篇小说。

《妻妾成群》我想看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的人应该很熟悉这篇小说,该电影就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的。女主角颂连家境贫寒,少女时期便嫁给了半百富商作为四妾。在妻妾成群的斗争中,颂连从单纯与无知最终走向绝望与疯狂。《红粉》讲述的是两个情同姐妹的青楼女子秋仪与小萼,与一个浦姓嫖客之间的爱恨情仇。《园艺》一文中没有妾,没有妓,却也没有情。主角孔先生与孔太太之间的冷漠与隔阂,最终酿成了悲剧

因为是小说,故事情节方面不想给大家讲述太多,但是在《妻妾成群》这本书中,苏童善于运用男性视角去构造女性世界,通过一个个悲剧的女性角色,为读者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整个时代悲剧。

  《妻妾成群》读后感(五):他的文字

  苏童的作品我很喜欢。有人说如果没有了解作者而去读苏童的作品,很大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位女性作家。可是我不这么认为。他的文字是颓废的,但是简洁,没有过多细腻的描写,只抓他想写的细节。他并不展开什么感情,或许很悲伤,但是写到了就好,这里面又有一种豁达,那是女性作家的小说中难见的豁达。画面是颓而美的,他的文字就是颓而美的,他忠于这一切,不做过多的渲染,像是一幅很干净的画。

  这本书里选了三部作品,《妻妾成群》、《红粉》、《园艺》。《妻妾成群》鼎鼎大名,语言运用最是上乘,着墨不多,言语平实,渲染的效果却是一点没少。颂莲是悲剧的,可是需要读者一点点去品,品出怎样的滋味又视读者自身决定,这就是一部好作品了。我想我将它搁下几天,再拾起来时或许能读出多一点的滋味。剩下的这些就好让我自己去回味,我实在是有些佩服苏童的语言掌控能力。

  《红粉》也是我喜欢的一部,在纷乱的年代所有人的命运皆似浮萍,耗了半生过去物是人非,这场戏也就缓缓落幕了。秋仪老浦小萼我都喜欢,我都理解。我喜欢苏童讲故事的方式,不拖泥带水,一味地回味。

  《园艺》算是这三部中较平凡的,当一个故事去看,可以轻松一些来读,少做些思考。孔太太是悲剧的起点,也是终点。可是她在侧面逼迫了两个儿女的成长。她是不会被任何人喜欢的一种女人。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些突兀,可是又能自圆其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但又可以更好的结尾。

  《妻妾成群》读后感(六):观女人们的一场戏

  带着过高的期望值去读知名作家的作品,就丧失了意外之喜,无奈这份期望值是无法降低的,所以也就成了无可奈何的失落。 回家的高铁上翻开了《妻妾成群》,这本书由《妻妾成群》、《红粉》、《园艺》三篇中短篇小说组成。 因为《妻妾成群》的知名度,多少也预测到了颂莲的悲剧走向,哪怕我没看过张艺谋拍得这部电影。 颂莲没什么好值得心疼的,她的悲剧皆因自己对物欲的追求。在这一点上,《红粉》里的小萼也是如此,太依附于男人。 颂莲说:“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苏童笔下的女性,多少都是这么苟且着,“不像人”的活着。 颂莲最后因为三太太梅珊被杀害而疯疯癫癫,文中用兔死狐悲来形容她的下场。我想在这样的打击里,她应该是后悔了自己的选择吧! 《红粉》是这三篇里,我还算喜欢的。小萼秋仪同为妓院里出来的,在旧时代卖淫是迫于生计无能为力的表现,但小萼似乎不仅如此了;她已经在经年累月的生活里丧失了靠自己的能力,所以有了结尾的悲剧,它之于时代,却也之于自己。 相对的秋仪,在苏童笔下并不讨喜,她泼辣直接,果断决绝,但终归是拎得清的角儿。也是这本书里我比较喜欢的女性。哪怕喜欢老浦又如何,不值得的人和缘分,要舍得断。 读《园艺》的结尾,觉得故事也是挺不可思议。理所当然的失踪,居然是被人迫害而产生了“失踪”,而他的尸体竟然一直在家里、在庭院里。大概这是对孔家的报应吧。从刻薄的孔太太、冷漠的儿子令丰、冷眼旁观的女儿令瑶身上折射出来的戾气,害死了无家可归的孔先生。 故事开头写孔太太因为想清除门廊上爬山虎的藤蔓,而和丈夫吵架,从而导致了孔先生的失踪;故事结尾写,孔太太不再去动那些爬山虎,因为那是她丈夫留给她的遗物。妙啊,环环相扣的故事,你怎么会想到真的就这么死了。 第一次走进苏童,文字没有特别出众,但你会想要去读它。他的文字简单,语言奇诡,会引人入局,这是苏童的魅力。 很多人说苏童会写女人,这次初识,在我认识到的这本书里,他更会写刻薄尖酸的女人。

  《妻妾成群》读后感(七):女人当自强——《妻妾成群》苏童

  天了噜,首先原谅我的孤陋寡闻,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大量苏童的书被放在推荐位置时,我一直认为苏童是一位女性作家,真心不能以名取人呀。

  萌生想看苏先生书的念头是因为《妻妾成群》书腰上介绍此书为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原著作品,因为这部剧,巩俐红了。既然错过电影,看看原著也不错,打拆时入手这本书,算是了解苏先生作品的启蒙之书。

  书看到一半时,便想着入手苏先生其它的书了。读他的书总觉得像一位年长的老奶奶,坐在自家门口,正在跟小孙女讲着她,或者他,或者自己的故事一样,倍感亲切。

  本书一共收录了三部作品。三个不同的时代,讲述了不同女性的命运。

  《妻妾成群》——故事发生在军阀混战时期,将近50的陈佐千娶了十九岁家道中落的颂莲作四姨太。谈不上有多爱,只是觉得她天真烂漫,与家里那些太太甚为不同,激起他老朽的身躯再次激昂起来。

  颂莲,大一学生,父亲去世,没钱读书,在去做工和嫁人两条路上,她选择嫁人,对于陈佐千谈不上有多爱,但是他有钱,可以让她免了生存之苦,也不用看后妈的脸色。她还年青有得是时间与本钱抓住陈佐千。只可惜女人过于自以为是后往往会变得笨拙起来,在与陈家几房太太的算计中,她渐渐地滑入嫉妒的泥潭不能自拨,最终自我毁灭。

  如果按以前读书时归纳中心思想这个路数来说,该故事就是展示旧社会上封建礼教、男权主义的压迫对女性的摧残。但仔细想想,在这个压迫当中,身为女性的自己呢?书中的颂莲对于命运的不公,又去争取和反抗过什么呢?她的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如何讨男人欢心,如何争夺男人的陪睡时间上。这和花街巷柳的妓女没什么分别。一个清高用身体捆住一个男人,而另一个却低贱要服侍众多男人。女人一旦陷入争夺男人的局里,便变得无趣起来。怪不得后来的陈佐千对这个美貌四姨太也是弃而不见了。

  我比较喜欢书中第二篇故事《红粉》里的秋仪。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是妓女的秋仪与小萼被迫踏上了改造之旅。秋仪性格泼辣,不喜被摆布,改造途中逃跑。而小萼性格懦弱,除了接受改造别无他法。

  对秋仪我是又爱又怜。

  爱的是——秋仪敢爱敢恨,从不拖泥带水。被老情人的母亲赶出家门,毅然出家,虽然有些意气用事,但是她却没有后退,哪怕老情人无数次哀求她回心,她也是闭门不见,似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找回她的尊严。之后传来老情人与昔日好友小萼结婚的消息,除了送上哀怨的祝福外,她从不打扰他们的生活。老情人踏入生命的尽头,她没有去相送。看似无情,却将她刚毅的性格更显突出。

  怜她——秋伙最终还是选择对现实低头,没有人愿意接受曾经当过妓女的她,就连清修之地的寺庙也容不下。她选择嫁给了鸡胸驼背愿意接纳她的男人。我想她是累了,令人欣慰的是最后她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常明之光。

  如果说前两篇都是反应了某个时代的女性之路,那么第三个故事《园艺》,却将背景放在了家庭矛盾之中,故事里的父亲只是一个赚钱工具,母亲是一个每天只顾自己小女人,儿子真正愿望没人关心,女儿因身体上的隐疾变得沉默,始终封闭自己的世界里。四个人虽然生活在一个空间里,却又似乎彼此不熟,故事透彻的反应了原生家庭缺乏沟通之过,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我想我是喜欢上苏先生的小说了。

  《妻妾成群》读后感(八):男女不平等的婚姻,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提起苏童,知道的人不少。 提起苏童的书,看过的人却不多。 还有不少人依然以为,苏童是个女作家。 如果文学是个江湖,他就像是上个时代曾横空出世、惊才绝艳一时的前辈高人,一朝归隐,神龙见首不见尾。 苏童、贾平凹、王朔、莫言、余华等作家为代表的那个文学时代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如今喧嚣尘世的不是以青少年为目标群体的网络小说作家,就是以青年人为目标读者的励志情感类作家。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事使然。 这类前辈作家,名字听上去很耳熟,但真正读过他作品的却越来越少。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适兮可奈何。 事实上,中国的纯文学,越来越没有市场,这不仅仅是作者和读者的问题。更多时候,是现在的人都急功近利地想赚钱,想抓热点,想蹭流量。那些需要时间和沉淀的文学作品,渐渐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回过头来说说苏童这本书,八个字概括读后感受: 人人挣扎,众生皆苦。 苏童的小说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江南阴湿、烟雨霏霏的氛围,意境清冷、画面秀美,而心情压抑。 故事中仿佛没有晴天,恰如今年江浙的天气。 也恰如千百年来中国女人的心境,始终处在种种阴冷潮湿的囹圄中。 法国哲学家普兰·德·拉巴尔说过,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而苏童的厉害之处,就是他作为男人所写的女人,几乎看不到男性视角的评判。 不同风情、不同性格、不同出身的女人,各有各的忧愁,各有各的算盘与心机,也各有各的心酸与哀怜。 《妻妾成群》的四个女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悲剧。彼此撕扯,互相诋毁,勾心斗角,永无宁日。 据说如今晋江上流行宅斗的小说,这么看来苏童也算是此类小说的早期引领者了。 正房年老色衰,以子为贵,疲于应付宅子中的琐事与其他女人的敌意。 二房完全以老爷为尊,卑微讨好一心只想保住一席之地。 三房个性鲜明,敢于追求和表达欲望,又很清楚自己的悲剧命运。 我们的主角颂莲是个有点特别的角色,十九岁的女大学生,清纯灵气又有些倔强清高,却因为亲生父亲破产自杀而被继母“卖”给了富贵人家。 她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命运,一开始也曾努力讨好老爷来换取在大宅子中的生存空间。后来渐渐累了,压抑了,喘不过气。 自由就像空气,失去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有多重要。 于是,她对自由的向往寄托在了常常出远门的大少爷身上。一开始只是想找同龄人说说话,渐渐因为三房偷情的刺激而开始有了不伦恋的冲动。 这些私密的暗波流动在三房偷情被抓之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口老井,沉入每一代偷情的姨太太。沉入千百年来封建时代对女性自由的向往。 所以,颂莲疯了。 她不想死,也不想不自由地活。唯有彻底不清醒,才是归宿。 一个人的悲剧,往往也是时代的悲剧。 在男人掌握权利和言语的时代里,无数的女人都在反复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渴望、失望与彷徨。 男权社会总在给女人提各种各样的要求,添加越来越多的束缚,却几乎不会在意女人怎么想,女人想要的是什么?女人的幸福,又是什么? 就像《妻妾成群》中的颂莲所哀叹的: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老鼠、像金鱼,就是不像个人。 即便在如今的中国,竟然还有部分地区有女人不能上桌的习俗。 掌握话语权的男性总是把女人看得很低,以为女人只要有一个男人,一个家庭,成为伟大的母亲,就功德圆满,无欲无求了。这是完全把女性功能化的偏见,认为什么年纪的女人就该什么样,在家里就应该听父母长辈,在家庭听夫君,有儿子听儿子的所谓三从四德,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东亚文化圈阴魂不散。 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就没有所谓幸福可言。 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在婚姻生活中日渐失去自我,变得无知、浅薄、聒噪、市侩、粗俗….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也厌恶的人。 想想真是可悲,男人们用伦理道德将女人封闭在厨房或家务中,然后轻蔑嘲笑女人们的见识浅显; 世俗观念折断了女人们的翅膀,又哀叹说女人不会飞翔,所以要脚踏实地服务家庭。 只愿新时代的女性,可以解开这些来自外界的束缚,开放自己的未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妻妾成群》读后感(九):这场戏,没有赢家

  前两年有篇文章,千夫所指全网痛骂,文章是个老直男写的,大概意思是,男人的饭局上,必须得有个美女作陪,不然这顿饭就不叫吃饭。

  这个年代能产出这样腥臊恶心的价值观,被骂是必然的,我也忍不住参与了,但后来看了各方面的言论,只有一个女生的评价,我觉得说得最妥帖。

  她说:“谁玩儿了谁,还不一定呢。”

  什么意思?搞这种饭局的男人,觉得身边美女成群,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很是鼓壮了自己那点儿可怜的自信心,好像天下都是他所有,所谓女人,不过是玩物。

  但这些女的,就把他们当人看吗?

  并不。她们眼里,这些男的其实也是玩物:老娘挺挺胸、露露腿,笑一笑,喝两杯酒听两个荤段子,假装逢迎一下,换来的利益可以论斤算,谁得意谁吃亏,不好说吧?

  看《妻妾成群》的时候,我心里就是这种感觉。

  陈家家大业大,家主陈佐千娶了四房太太,家财万贯妻妾成群,在脑子不好使的男人眼里,了不得了,人生赢家啊,想睡哪个睡哪个,她们还不敢反抗,爽,非常爽。

  但这家到底是什么样?

  大太太早给陈佐千生了长子陈飞浦,开始吃斋念佛,陈佐千厌恶她,但没办法,心里清楚她是装给他看的,又能怎么办?

  大太太也是以退为进,老娘不管你,你也别指望从我这儿再得到什么好处。地位、钱财,一概不缺,陈佐千一死,大儿子继承家业,一切都是她的。

  二太太天天脸上挂着笑,逆来顺受、百折不挠,不管陈佐千平时怎么冷落她,只要他出现,她就是高兴的。

  但二太太这么做不是为了陈佐千,是为了她的孩子在家里不受欺侮,是为了维持她在陈家的威严,大太太未必有几年好活,保不齐哪天老爷和大太太都挂了,这家业,还不也是她的?

  三太太呢?嫁是嫁了,嫁过来就把陈佐千晾着了,你要睡你可以来,但要看我心情让你进不进门,我越推三阻四,你还越忘不了我。恨我是不是?我勾勾手指,你就跟条狗一样要爬上我的床。

  她不动感情,也不争地位,她有她的小算盘,陈佐千眼皮子底下,和她的相好打得火热。

  最后只剩下个四太太颂莲,嫁过去的时候就是为了钱,进了门虽然也想追求单纯的爱情,但也在利用陈佐千向其他太太们宣战。

  她讨好他,不是因为喜欢,是她要人人都高看她一眼的荣华。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种模式是可悲的,表面上,男人得到了一切,实质上,没一个人对你真诚,你在沾沾自喜左拥右抱,别人也在紧锣密鼓算计你。

  好像稍微动动手就可以享受所有,好像没有欲望不可被满足,但不只是你有欲望,你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也被人利用着,满足她们的欲望。

  人都有占有欲,为什么可以容忍你而忽视自己?因为你该付出的代价,早已经暗中付出去了。

  这是个圈,框住“妻妾成群”这个“美好愿望”下的每个人,扭曲的关系里,只有利益耀武扬威发着光,人性、真心,早都粉碎。

  这是场戏,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娶了颂莲不到一年,陈佐千硬不起来了,才50岁,胯下那话儿就完蛋了,有四房太太有什么用?看得见,吃不到,比没有还痛苦。

  大太太暗度陈仓,二太太阳奉阴违,三太太偷吃偷得惬意而开心,四太太厌倦了这些纷争和计较,变了“活死人”,陈佐千失去了权威,失去了崇拜,也失去了最后的尊严。

  故事最后,他还娶了第五房太太,娶了又能怎么样?借年轻的身体,再试试自己硬不硬得起来?

  怕是硬不起来了,第五房太太,对他不过也是下一个颂莲,他可以接着娶,六房七房八房,前仆后继证明他下身永远软趴趴的事实,一个死循环。

  陈家一代代声色犬马,也终于遭到了报应——大少爷飞浦,爱的是男人。

  可笑吗?陈家世代不把女人当人,散播恐惧,最终却是他们自己对女人产生了恐惧,生殖癌以传宗接代为人生第一要事,这回好了,下一代,估计只能靠收养了。

  《红楼梦》到最后,“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妻妾成群》也一样,下两年雪,吹几夜风,该走的走该散的散,最后估计剩不下什么。

  颂莲的佣人宋妈说,陈家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了。

  不是陈家不努力,是那个时代该结束了,被践踏的,慢慢有了自我意识,被折磨的,慢慢不再愿意低头忍让。

  那口枯井,那口埋葬了两个女人、悬在颂莲头上的枯井,是那个年月,不可避免的丧钟。

  《妻妾成群》读后感(十):小说中充满绝美与残忍的世界,至今依在吗?

  这本再版的《妻妾成群》是由三个篇章:妻妾成群、红粉、园艺组成,每一个篇章都是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了社会现象。当时是看了《妻妾成群》的话剧版,对这个故事有了极深的兴趣,遂买了一套。

  故事是简单的,嫁入豪门的女大学生,在豪宅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伴随这些经历女大学生从一个女孩变成了女人,也从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变成了依附男人生存的旧社会女性。

  不知作者想讲的是,就算你有知识,也难逃社会规则其害,还是豪门中的规则,深刻的感染影响了每一个人。

作者:苏童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品方:磨铁图书出版年:2019/2/1页数:240定价:48.00装帧:精装丛书:苏童作品集(精装典藏版)ISBN:9787213090745

  《妻妾成群》被人所知,是因为被张艺谋改编成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作为作者苏童的早期作品,离不开作者所生活的江南景光,那种宅门的迷惘,深深困扰着在迷惘中的每一个人。不甘寂寞寻找代替品的梅珊、刚入门的女大学生颂莲、原配老古董毓如、表面慈眉善目的二太太卓云,怕女人出去做生意的陈飞浦,不知道在做什么的陈佐千。

  在这个时代交替的间隙中,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看起来很热闹,每天都过着生活,然而事实在这个蜘蛛网一样的豪宅里,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出不去,也无法出去,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不是自由的,说是自由,这也是相对的,另一方面是他们离开了豪宅就无法生存,陈佐千的余威还在,这种旧时代赋予他的余威,女大学生,就算是一个学过知识的女大学生又能改变什么呢?只能顺其自然,随着日子的延长,她毫无办法,只能想着办法,想和老爷睡觉,想着办法让老爷宠爱他。然而老爷觉得她是神经病,疯了,不成体统。女大学生怎么会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呢?在这样的环境中,她知道被老爷宠幸能得到刚来豪宅时一样的地位,但是老爷不宠幸她,那么她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点灯,多么讽刺的一个动作,好像是封建帝王时的翻牌子一样。复杂而悠远的封建传统,浓缩成了一个动作,让人不禁毛骨悚然,一个简单的动作,于是有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简单的动作,于是有了一场场沉沦,一个简单的动作,于是逼疯了一个人击垮了另一个人。

  如果要让我改编这个故事,我会把点落在“点灯”上,用人物的不同视角和剥离感来表达“点灯”这个动作背后蕴藏的东西。不知道作者在写着小说的时候,在想着什么,他会不会想一个动作竟然有着那么深刻的内涵,高度的浓缩让人不寒而栗,想到身边的事情,某一个动作,从一个旧的动作跳入了另一个新的动作。

  人物是深刻的,刻画的鲜明,读过的人都能深入其中,说是狂乱奇特,更不如说身不由己。作者无需描绘什么,把那些个场景搭出来,人物摆上去,他们自己生活在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平静生活后面暗藏的玄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无奈无可去处,我们看到徒劳的挣扎落下的荒凉。作者极强的文字,语言描述功力不在叙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所感即可。

  不如问自己一句,看完这本书后,自己是否已进入其中无法自拔,现在的我们会超越书中的人物那般生活吗?还是说,那个小说中充满绝美与残忍的世界至今依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