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读后感精选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是一本由武志红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精选点评:
●一点都不鸡汤
●内容不多,但是接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内在父母,很有意思
●每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家庭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幼年时期,父母的影响就已经形成,并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很多人长大后出现各种病态的,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大部分都能从童年经历中找到根源。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抛开社会对一个人道德的约束和约定俗成的偏见,分析了不同类型“容易受伤”的人群的心理状态和形成机制,结合实际案例,其中一些是众所周知的新闻,让读者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总而言之,一个人的成长逃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文章的集合
●社会关系多点界限,个人关系多点爱与包容。用亚当斯密的两本书来说,社会关系应该更多的基于经济学原理(《国富论》),而私人关系如家庭,好友则应多用同理心(《道德情操论》)。
●喜欢武志红老师的文字 醍醐灌顶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比想象中更大
●3.5星。沿袭了一贯的克制笔触,但有些太克制了,很多文章有戛然而止的感觉,而且转折也很突然,还有新瓶装旧酒之嫌。anyway,值得highlight的地方也很多,一些新的观点很有道理,且案例+分析的模式非常建议作为心理知识普及读物一读。
●新锅炒旧菜。武志红的书看多了,也就感觉大同小异
●一本可以不让你去见心理医生而自我疗愈的心理学好书
●三星半,知道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尤其是六岁之前母亲的陪伴与教育非常非常重要。可是,过去的已经发生了,怎么努力改变那些过往造成的不良影响,却不是很清晰。有一些建议,可都是给极端病患说的,很少有给存在困惑但还没发病的人说的。看完明白了一些性格缺陷的原因,该怎么办却更不明白了,此刻只是深深地觉得我有毛病...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读后感(一):情爱关系中的珍惜原则
对别人的看法,往往是对自己的想法的投射。了解自己,是了解他人的前提。家庭不仅有美好,也有残酷的权力游戏,生育养育是权利,当然这也是极大的付出换来的。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这里的规则是权利,目的是争取谁说了算,当然是我最好;另一个是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这里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选择又或则在私人领域过多使用权利原则都会使生活变得一团糟。后者,称之为“污染”,所谓感情大戏,是指在私人领域过度使用权利原则,而被侵犯的对方却傻傻地使用珍惜规则,结婚被掠夺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读后感(二):看清我与你的关系
对别人的看法,往往是对自己的想法的投射。了解自己,是了解他人的前提。家庭不仅有美好,也有残酷的权力游戏,生育养育是权利,当然这也是极大的付出换来的。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这里的规则是权利,目的是争取谁说了算,当然是我最好;另一个是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这里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选择又或则在私人领域过多使用权利原则都会使生活变得一团糟。后者,称之为“污染”,所谓感情大戏,是指在私人领域过度使用权利原则,而被侵犯的对方却傻傻地使用珍惜规则,结婚被掠夺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读后感(三):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平衡
「伤口是勇气和动力的来源」
武志红致力于心理研究多年,看了他很多有关于此类的书籍,一如既往地喜欢。这本书从心理学出发解读社会现象,最后都找到“人间悲剧”背后真实的原因——原生家庭的爱的缺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他们如果和平共处就能发展出健康的人格,即使受伤也仍然能勇敢面对、积极生活。一旦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失衡,那么可能在一个人生理年龄成人之后,依然会表现出很多令人头疼的奇怪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自杀、连环杀人等。
我一直很喜欢心理学的书籍,大量的社会问题与血淋淋的案例都指向了摸不到的——人心。我很喜欢这本书中武志红的一句话: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爱的匮乏。我常常反观自省,很多行为也找到了可解释的缘由了。五星评价,值得一读。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读后感(四):或许从没有爱上他,只是爱了童话
也许我不是喜欢他,而是围绕着他衍生出来了很多的心灵和精神问题,甚至出现了妄想和幻觉。我是真的有病,我得承认。我是有病需要看医生,而不是喜欢他,我这已经超出喜欢他的范畴了,纯粹就是幻觉和妄想。希望我之前的举动没有打扰到他。 每次读武志红的书的过程都是一次心理疗愈。 其实我现在根本就没有他,我却在为拥有了他必须要接受他的朋友而发愁。真是2333他根本就是讨厌我,让我痛苦。我却在为他爱我而痛苦。痛苦的情绪,是真的,但痛苦的内容,被替换了。 还有一种可能,我是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痛苦,我却不愿意面对,于是转换为为爱一个人而痛苦。痛苦是真的,但是痛苦的内容,被置换了。 我觉得我真的应该是个没烦恼的人,想想我对父母和其他人的态度,再想想他对父母和其他人的态度。我觉得他会讨厌我再正常不过了。我能理解他为什么讨厌我。也不用再幻想着其实他喜欢我了。
也许他只是我惨淡人生的借口,是我遭受的父母和周围人的痛苦,通过喜欢他这件事把其他人从我的心里隔离了。与其说我心里只有他,不如说,我被周围的人伤透了心,已经不愿意也不敢再让别人进入我的内心了。
真的很喜欢武志红,很喜欢他温暖的文字,让我想到很多。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读后感(五):看见 就是爱。
开篇作者讲到生能量就是热情、创造力和爱这些能量,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毁灭和恨这些能量。作者举例到以前小区有人装修时,噪声影响到自己会比较反感,后来对生能量和死能量有了理解后,对噪声反而有了一些喜欢。认为这些连绵不断的装修,也是一种生能量的表达,过去很难拥有自己房子的人,当有了一套满意的房子后,会投入巨大的热情,想创造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家。所以引申到“理性情绪疗法” -----不是事件导致了你的感受,而是你对事件的理解导致了你的感受。 不管一件事情看上去多么不好,理解它都至关重要,理解这些黑暗之事,就是把光带入黑暗,这些人性中的黑,也因此被照亮。
真正的能量,真正的自我强大,其实都是因为被看见。
武志红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与自信,而自信的基础是爱,自卑的原因是爱的匮乏。心理学家在强调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因为爱是童年从与父母的关系中学来的。一个孩子6岁前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最后被内化到心灵深处,并最终令我们心中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如果这两者能彼此相爱,就能具备爱的能力。而书中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一里出现了问题。没有学会爱的能力,就没有建立一个自我保护的安全区域。6岁前能否建立健康的亲自关系,或许这不是每个人能决定的,但是如果发现受伤,想试图改变,那么就努力让世界看到,看到环绕在身边的爱,看到自己尝试去拥抱对方的爱。
最后他也提到,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可以治愈原生家庭的伤痛,让两个都经历了童年不幸的人一起创造出一个幸福的家庭,然后把爱和幸福向下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