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国•式燕》读后感锦集
《祸国•式燕》是一本由十四阙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祸国•式燕》读后感(一):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读书时期,特别喜欢看小说,都市的,悬疑的,古风的,穿越的,玄幻的。。。看的多了自然口味也越来越刁钻,其中也不乏一些看起来好的,可总归很少想去看第二遍,刚读祸国时也当一般小说一样喜欢一目十行的读可是看了几章后就深深吸引,沉醉在文字中,沦陷在他们的故事中,跟着他们一起成长,所以很好奇到底是谁会写这么温暖如斯的故事,之后便不可自拔。。从作者还是主编到现在是孩子他妈,我默默的关注着,谢谢祸国陪伴了我八年,也谢谢作者把“他们”的故事写给我听
《祸国•式燕》读后感(二):式燕
终于找了个时间看完了式燕,沉鱼的故事让人感慨薛采和姬婴,无宴的故事又让人感慨二哥和如意。善良活泼的人儿却这样离去,令人可惜与悲悯。无宴从初入玉京时的少女真正成长为了一个能被委以皇后之位的女人,她变得自信而富有才华。一本小说有恶人,有可怜之人,也有幸运之人,幸的是无宴与彰华终能突破重重险阻,共同生活。式燕也为归程埋下伏笔,几年前看完了图璧,再次看到其中的人物也是思绪万千,期待在过程中得以看见风小雅与秋姜的故事。
“眼睛往上看,是人;往下看,是蝼蚁。身居高位,更应伏低己身,才能看见芸芸众生。”
《祸国•式燕》读后感(三):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式燕主打谢长宴的成长,主线是谢长宴和彰华的爱情。如此潇洒肆意的谢家女又如何能去做这笼中鸟。彰华看着长宴替他去走遍大燕河山,当少女化为苍鹰,才重回到彰华身边。
千山万水,兜兜转转,谢长宴慢慢走近彰华,了解他靠近他。终于她长成了彰华心中最理想的爱人,独一无二。
在情感上没有太多的拖沓,女主聪明直率,但情感描写又很细腻。印象最深的是彰华:“绝世之花,移入屋;无双之蝶,囚于笼”。彰华明明白白地告诉她,如果他们成婚,她可以获得荣华和权势,却得不到他的心。
他让她选,让她知难而退。她则和母亲一起演戏,请退婚,赌他的真心。得不到,她就走。最终,他允,她离京。而后,世界如此之大,处处是前程,她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八年前看完图璧,就久久不能忘,这本书更是让我看到了熟悉的人物和故事,期待之后秋姜的故事,静待归程。
《祸国•式燕》读后感(四):祸国重归
公子出现了四次 寥寥几笔下他的一生在背景板中走完了 我很感谢在程国那场重要的会面他完完整整出现 和图璧相反的是彰华和长晏的故事确实充满甜蜜 图璧的风云起得太激烈且从头到尾没有缓和 公子,小采和昭尹的死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经历过磨合的斗争和风波后 来晚的长晏最终还是唤起了彰华的少年心性 他们可以做外人看来合规合矩的皇帝皇后 但却是保留初衷的最相配的一对 十四的文从来都是这样 主角从来不会夺取小角色的光环 甚至很多副角色较主角有更出众的地方 譬如小雅,如幸,甚至是小小的暗卫不离 甚至难以定论该死的人必是大奸大恶 每个人都在路上以自己的方式挣扎 还有最重要的基调 即使每个人打着自己的算盘筹谋 都无法遮掩所有文字给我展现的声音 自由,追求,真爱和不屈 和图璧一样 道路的选择权在自己手里 命运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长晏是这样,其他所有人更是这样 喜欢你的故事@十四阙
《祸国•式燕》读后感(五):微微式燕可归矣
终于在凌晨十二点半翻过了式燕的最后一页 怎么讲呢 我对她期待的 太久了
祸国之于我始于沉鱼记于薛采 是我十五岁半夜蒙在被子里掉眼泪的四国谱 在贴吧里找到可以读到的所有归程的一点一滴 终于我十九岁的时候 十四阙告诉大家:式燕来了
谢长晏是个来晚的小姑娘 但还好 还是靠着自己不是那么灵巧的心思 又那么热忱的爱意跳进了彰华的心里。是个懂得隐忍也会在喜欢的人面前委屈的放声大哭的小女孩 也是在外人面前比谁都坚强的大燕皇后
彰华是在位即可保大燕十年平安的君主 是众望所归 是天之骄子 可他呀 不是良配。长晏比谁都了解 所以她在大殿上求不到的爱情就只是放在了心里 还好还好 他找到了心之所向 在诡谲的四国找到了他的长晏 他的言笑晏晏
式燕多的是圆满也多的是缺失 薛采只能在门里面对着沉鱼哽咽:如果不是这八年 当年与你最相配之人 不是淇奥候 而是我啊
彰华还能抱着谢长晏安心她平安归来
爱呀 本来就是世间最难琢磨的之一
希望归程真正来临时 风小雅和他的秋姜一起掀开帷幕向我们走来
《祸国•式燕》读后感(六):唯有赫奕,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明之丽天,可与吾相较也。
然而,要说到真正具备帝王之风的,则是燕王——彰华。 彰华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乃正统国母所生,一出世就受封太子,无惊无险地长到十七岁,老燕王突然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因此顺理成章地就把皇位传给了唯一的儿子。而燕国又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好丞相,辅佐他到二十岁,事事成熟、内无隐患、外无外忧后就辞官告老,云游天下去了。而彰华本人,也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唯有赫奕,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明之丽天,可与吾相较也。”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世人眼中顺风顺水的帝王彰华,六岁时不经意发现姑父方清池里通外国,亲历被程国杀手组织如意门追杀,决意铲除如意门。十五岁的燕太子彰华本定谢家三女谢繁漪为妃,不料谢繁漪在出嫁途中不幸殒难。十七岁彰华登基,另择伊妹十三岁的长晏为后,亲自教导,“长晏,你是一个来迟了的人”,后长晏在外游历两年。十九岁的彰华等到了母亲被刺杀的谢长晏,谢长晏为真相赴程探查如意门,一年后被绑架。彰华借程王之邀赴程相寻,几经周折濒死相救得见,后失忆。期间流转民间,发现前燕王弃子,兄弟窃国,后帝星归位,迎娶谢长晏。期间每一件事无不充斥挣扎妥协计谋,这就是世人眼中四国最顺风顺水的皇帝。
《祸国•式燕》读后感(七):流年
合上式燕时,窗外已经开始泛黑了。在周日的这一天,我花了六个小时读完了式燕。
或许是结局真的圆满,也可能是长了八岁足以接受缺憾,我很平静的接受每个人的结局。
然而八年前的我不是这样的,彼时的我一边读着,一边忿忿不平,我的小薛采怎么就不能活了呢,姬婴怎么就不能喜欢沉鱼呢。
其实直到现在,姬婴与沉鱼的感情仍是我内心里的一大遗憾,如果他们能在一起,将会是多么完美的一对。然而姬婴至死心里藏着的都是曦禾。
在看式燕前半部分时,看到长晏喜欢上风小雅时,我心里一咯噔,不会又像图璧一样吧,初恋总是缺憾的。看到后面逐渐猜到那一直是彰华,他们确实是互相喜欢的。我送了一口气,如姨母般微笑起来。
长晏与彰华的感情戏在我看来一直是很甜的,彰华失忆那段真的是萌的我心肝颤,耿直呆萌的彰华我能再看十万字!
看到最后时,有点心疼谢知幸,一个如莲花般的男子,他着实在我的意料之外,怪只怪造化弄人,但是他临死都没有怪过。
今年的愿望是祸国系列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图璧、式燕、归程,会不会有下一部来宜呢哈哈。
《祸国•式燕》读后感(八):圣谟洋洋 嘉言孔彰
中秋放假一口气读完《式燕》,阔别八年归来的,还是那个构思奇巧的十四,还是那个熟悉的唯方大地,还是那些既熟悉又新鲜的精彩人物,不管是刚开始彰华出人意料的出场方式,还是结束时揭开真相的抽丝剥茧,读完只呼过瘾! 看完《式燕》最想说的是,彰华这辈子真的跟顺风顺水搭不上边儿啊喂!!! 原来《图璧》里的彰华只是他想让其他人看到的燕王,原来作为四国之首的燕国也有那么多的积弊和阴暗。式燕与图璧相比,对民间疾苦和治国方略的着墨更多,也让人读后对一国之君背负的责任和重担有了更深的认识。 彰华爱蝶,却是通过蝶短暂的生命历程去磨炼自己的心绪,克制自己的情感,如此艰辛的帝王,幸好,幸好十四给彰华配了谢长宴这样一位同路人,可以忧他所忧,想他所想,可以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她的聪慧和天赋与祸国中其他的女子不同,不以貌闻名,不以智取胜,却刚刚好能补足彰华心中柔软的空缺,令他隐忍克制的真实情绪有一个出口。她的天真善良恰到好处,她的技艺所长也尽情施展,这样一位女主,这样一对帝后,没法让人不喜爱。 谢谢十四,开启了祸国的新篇章,不仅让我们读到了彰华的故事,还见到了小采、公子、沉鱼、赫奕、江晚衣他们,那些鲜活的,刻在心中的人物。顺带一说,如意离开的时候真是有点小虐,虽然他和小采互相看不顺眼,但是两人的离开都是泪点呜呜呜... 至于书中剧情的精彩程度嘛,只能说处处玄机,皆是伏笔~ 期待下次再遇,我们一起《归程》。
《祸国•式燕》读后感(九):旧梦依稀长
祸国这是时隔八年以来出了第二部,它作为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古言又要展开它新的篇章我很期待。
《式燕》与《图壁》不一样,这次彰华长晏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虞美人草与樱君子花却阴阳两隔。我是羡慕长晏的,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长为独立坚强的女性,与彰华共创霸业。在一开头我始终不明白世间好男儿千千万,为何她硬是要执着于彰华。但她那句“陛下会引导我,会给我以自由”终于让我理解这就是她爱彰华的理由。真正的爱是需要尊重和自由的,长晏喜欢的就是彰华对她的这种态度。彰华亦从长晏的爱里获得新生,当他放走了蝴蝶表明他是决定给长晏自由,让她自己选择怎么走。同时也是他知道作为一个帝王除了帝业,其实什么都留不住。他其实内心也是不舍长晏的不是吗?这是触动我的两个细节,让我回味良久。
另一个值得说的就是此次《式燕》里的女性视角。长晏母亲一生做贤妇良母,失去了丈夫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她的一生如同封建时代的所有普通妇女一样不得为自己而活,只为世间的贞洁和女儿而活。她向彰华哭诉的场景至今我依然历历在目,起码到现在,这样的妇女依旧不少。郑氏说她想外出看遍大好河山,最后却也是由长晏替她做到了。我由此觉得女性在男权社会之悲苦多么深刻,哪怕想做什么的自由也没有。加之讽刺现实的重男轻女的程国,令人读来为之一颤。庆幸的是长晏她做到了,出门游历,著书立说。她终于成为独立坚强的女性。真令人为之喜悦,兴奋。而书中的三姐谢繁漪在我看来却是有吕武之风,巾帼不让须眉。为了所爱的人谋下大局令人感动,但到底是做了错事,走入了歧途。加上露面不多的秋姜,在我看来,女性视角通过这三位女性角色开展得非常妙。
最后,由此书愿每一个女孩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路,勇敢做自己。旧梦也依然要延续,期待秋姜的人生,静待《归程》。
《祸国•式燕》读后感(十):岁月昭昭复相见
有生之年看到《祸国》系列有新,很开心。跟友人这样说完,却有半句自己默默咽下——也很惆怅。
因为一晃,八年匆匆。
书是下午到的,拆开第一个翻的,是后记。
彼时刚读初中的我,觉得“新春伊始”这样美好的词来与读者、自己写的书告别,是如此的完满。
已是2010年。
这本的后记里,大致说了由《归程》到《式燕》的过程。和沉鱼一样不方便爬树的另一女帝颐姝言笑晏晏见到的,是如意夫人。爱吃人体作画而出糖的颐非大抵是没能上位。
虽然不能从《归程》中看到“双皇蛋”的人中龙凤姿,但《式燕》的叙述中得窥三王夜会之景角度不同,更多一份奇妙。那是一种,时隔多年回望过去,他人的视角,看见的曾经。
我亦看到许多熟悉的,在《祸国》中未出现的人——秋姜,风小雅。在那本小册子里,不知道是不是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可是,太久,我也不记得了。
那么,
曦禾又被他们提起啦,公子,你在哪里呢。
十四的书完成度很高,文风也很成熟。
当我看到彰华的名字的时候,就想得起这个喜蝴蝶,惜薛采,悉天下的帝王。记得他送沉鱼琴,参帝会,朗朗如月清辉。关于他的故事,我很期待。
还有封面。八年前的许多书都爱走纯色系封面,祸国的水墨痕印尤为特别。《式燕》的封面也很喜欢,单本的材质也不是《祸国》的材质,不易脏和发黄了。其实祸国没多买一册收藏一直是憾事,现在看它发黄的样子心下惶然。不是嫌弃,而是仿佛看见了时光。
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柔滑圆润,无坚不摧。是生活如此,为人所需。
我该如何表达这份喜欢——两处不同的樱君子花,虞美人草的反复摘抄和记住页数不足以道明,看一段简介心底柔软不算难够。
是最初封面祸国两字一击即中入眼的缘,所以还在。
唯有多推荐,让好书被更多人读到。
在岁月里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