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恩仇录》观后感摘抄
《书剑恩仇录》是一部由谭友业 / 何振华 / 温伟基执导,乔振宇 / 郑少秋 / 周丽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一):胡编乱造,一塌糊涂
莫名奇妙的情节太多了。
连天山红花会被围,派心砚去给霍青桐送信,电视上居然变成了骆冰去送了。这样的改动不知道对于剧情有什么帮助。
这是我看过最糟糕的电视剧了。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二):人生若只初相见
喜欢这版的霍青桐和陈家洛,改编时加入了年少时的天真烂漫,因为有郑少秋刘德凯这样的大咖,有一些剪掉的情节,没能解释玉佩的问题,所以后期有种莫名其妙,可能这版编剧就算想让家洛最爱青桐,也不敢去改金庸的原著主线吧 但还是隐隐去想,多年后的他们抛却部族和大义,回到最初的玉旺昆,比武过招,弹琴说笑,执花以对,绽放那时另他目不转睛的雪中奇莲,说最普通的话,相守相伴,这样过最平常的日子不再是奢望…
犹记得,古剑相赠嫣笑莞尔
犹记得,对西域大漠情有独钟
犹记得:携书弹剑走天涯,瀚海天山处处家,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三):书剑恩仇录
当乾隆把咯斯丽带回皇宫,用他们部落的方式来对待咯斯丽,无意间掉出的玉佩已经暗示陈家洛是喜欢咯斯丽的,在陈家洛与咯斯丽帐篷相逢之时,忘情的拥抱,我竟无耻的落泪了,他不应该是喜欢青桐的么,他不是告诉青桐他只拿咯斯丽当妹妹的吗,这种对视的眼神,又怎么能用言语掩饰呢。青桐的聪慧英气,从始至终因为大局为重,很少表露自己的心意,是啊,咯斯丽,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让所有的人去疼爱她
我的天,我的地,我有江山万里却没有你,别说情无忌,别说爱无期,爱恨情仇,何苦铭记,繁华转瞬即逝,都做昙花一现,往事渺渺随风已成烟,多少恩怨未解,一半青丝一半雪,唯有相思,却永不灭,剑在天,斩断牵绊,回首寻旧梦,难续前缘,凭栏处,泪洒苍天,明月在手随我照遍人间
金老的思维,我只想透过他的窗口看豪气,看景,看情,看话语,看道义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四):编剧不是大师,而是编剧匠而已
编剧乱改,阴谋和权术贯穿全剧始终,金庸武侠的英气、豪气、义气整个变了味。于万亭的出现有创意,但是在编剧匠的笔下却成了败笔,怎么看怎么觉得像狗尾续貂。新加进去的情节与原著情节无法无缝连接,总感觉全剧有支离破碎之感。
看这部电视剧前,我没看过任何有关《书剑恩仇录》的电视剧和小说,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总感觉别扭,终于昨日坚持看完。今上网查找,方知此剧本乃编剧匠狗尾续貂胡弄出的怪胎,不是金庸原著。
如今雷剧、烂剧、肥皂剧漫天飞舞,编剧匠们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写不出好剧本,就翻拍经典;翻拍经典还不好好拍,非要刷点小聪明添油加醋,结果反倒弄得四不像。
浮躁,商品社会的浮躁,机械化的生产,浮躁下的机械化思维。浮躁的流水线绝不会产出艺术精品!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五):不一样的《书剑恩仇录》
昨天在家挂在网上找了《书剑恩仇录》(乔振宇)大致看了一遍。其实这个版本对原著改编蛮大的,基本上《书剑恩仇录》(黄海冰版)是我对大陆拍金庸剧的初步认识,不过我真的不太喜欢金庸的这一本,不过这部书中的女角很多很讨巧,比如霍青桐、周绮等。
08版加了一条副线,九阿哥化身红花会前总舵主于万亭,红花会中明争暗斗不断。老实说,陈家洛可能是金庸书中存在感最不强的楠竹。我看了好几集才辨认出这不是“赛华佗”吗?不过乔振宇在这部戏中比较没有气场,我要不关注刘德凯和郑少秋,要不视线转移到各位美女身上。
这个版本中的美女众多,开场有段霍青桐和陈家洛的比武,漫天花瓣纷飞,十分出彩。
看书的时候,我记忆最深的可能是余渔同了。电视剧中我还挺喜欢看俏李逵周绮和徐天宏的斗嘴,鲜活有趣。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六):看了第2集就决定弃了!
前天晚上下载的,昨天和今天看了两集,终于没办法上网搜了一下,然而真的出大事啦!
最近因为1976版的主题歌而下来看。我虽然之前没有看完整过一部《书剑恩仇录》的电视剧,也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问题出在只有三分零八秒的1976版主题歌上。因为根据这首歌的意思,《书剑恩仇录》的故事应该是汉人反对满奴残酷统治的,但这TM的中国大陆的则完全把故事改成了九王爷和四王爷、乾隆之间的皇位之争了,通俗的说就是,这剧把民族矛盾变成皇室内部的皇位之争了!干!
网上搜索到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修改核心内容的还是其余中国大陆的2002年赵文卓版的。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就觉得奇怪,怎么故事的开头在皇宫?越看越不对劲,看到第二集九王爷收复那什么鬼帮派的时候,派去的黑衣人竟然大吼“我们要看看你们有没有本事反抗官府”,我干!
陈家洛变成九王爷的义子,然后九王爷成了红花会的创立者,嗷嗷嗷!
《书剑恩仇录》1976版主题歌歌词,为本版本中的乾隆皇帝饰演者的郑少秋初唱,据说本版本的香港粤语版本也用了这首歌,用罗力威演唱:
啊啊……
红花会豪杰 碧血染蛮夷 还我汉江山 誓将胡虏灭 啊 啊 为汉邦愿将书剑定江山 为汉邦愿将书剑定江山 啊 啊 存浩气丹心保国灭仇敌 存浩气丹心保国灭仇敌 复国邦 复国邦 称英烈 称英烈 赤胆忠心昭日月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七):这个算是胡改改的算不错的武侠!!
不知道金大侠看到这部剧会有什么感想
有是一部有点大换血意味的金庸剧,本人没有读过原著,但是知道与原著相差很多,刘德凯的表演很精彩,但是因为这是 书剑 ,所以九王爷=于万亭的这个改编多多少少有点雷人,这个九爷的日行千里的功力倒是不错 ,一会儿西北,瞬间到达皇宫,不解不解
其实原著的故事应该是有点苍白的,感觉;前20集基本就是在救文泰来,多了个九王爷应该是不错,故事丰富了,但是这个乾隆比他九叔要大的多多多......这个也很雷
几个女主还是不错了,起码那种灵性都演的还可以,香香公主颖儿5分满的话可以给三星半吧,感觉还是很美的,霍青桐不错,那个感觉很对。
应该说这的确是一部政治局,因为通篇的人都是棋子,都是杯具,红花会的十四个当家最后死了8个,让我想到了 雷剧王晶版的《鹿鼎记》,韦小宝的7个老婆死了两个。但是 这个感觉比那个优秀的多。
这个年代的金庸武侠几乎都会被改编,这个真的算是改的还可以的,相比王晶的那些好多了。
片尾曲很好听“昨日江南春又雨,今朝天涯暮再歌” 一句囊括的书剑的感觉 很是喜欢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八):关于书和剧的观感
陈家洛,作为《书剑》毋庸置疑的男主角,他出身书香门第,文武双全,才貌俱佳。与《神雕》男主杨过相比,他是翩翩佳公子,却少了男儿的自由与不羁;他可运筹帷幄,号令群雄,却少了对知己红颜的承诺。
他的民族主义意识极强,他的所谓雄心壮志、伟大抱负,就是要夺取满人江山,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他立志“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家国为重。所以,他将心爱之人送给了皇帝,却终究害死了那个纯洁无暇,一心深爱他的女子。
“你要我跟从皇帝?要我去刺死他么?”
“不是的,他是我的亲哥哥。”
金庸将香香公主描绘得有多么完美,读者便有多么无法原谅陈家洛的行为。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个失败的艺术形象。
诚然,这亦是一种苛刻,人无完人。陈家洛一生所背负的责任,注定令他无法如杨过那般携心爱之人远走天涯。
想来,金庸刻画着陈家洛与香香公主在沙漠中的种种,两人的感情由相知到相许,情深至此,为的亦是突显陈家洛的“牺牲”,牺牲所爱之人,亦如牺牲自己的性命。
然而这般刻画,却似乎并未起正面效果。
是他的痴想害死了她,他文武双全,聪明绝顶,年纪轻轻便统领着整个红花会的人,他竟是看不透:一个逼着弟弟将心爱之人送于自己的皇帝;一个为着美色派兵屠戮一个部落,害死成千上万性命的皇帝;一个贪生怕死,养尊处优的皇帝……他又怎会为了一个虚无的“民族大义”而冒着失去皇帝之位的危险,去匡扶汉室江山?
由这一点来说,他错得那般愚蠢。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再读《书剑》时,每每读至两人相处的篇章,心中总有几分不忍。诚然,若然早知此后的结局,前番种种深情亦是徒增伤痛罢了。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九):当书剑恩仇录遭遇阴谋论
首先,我是标题党。
昨天翻到新版的《书剑恩仇录》。本来想看看郑少秋如何装嫩,结果我发现与郑相比,它所谓尊重原著的剧情,才是亮点。
亮点1:于万亭原来是胤禟。
胤禟是康熙第九子。曾与八阿哥胤禩结为党援。后被雍正软禁,所谓塞思黑的那位——好吧,我刚查了一下百度百科。而在新版《书剑》中,于万亭的真实身份便是胤禟……于是当《书剑恩仇录》遭遇阴谋论,好戏上演了。
亮点2:红花会究竟是什么组织?
既然于万亭的真实身份是胤禟,那么,红花会便……成为了他遮掩自己阴谋的工具和招牌。然后,包括无尘道人在内的英豪们,都是于万亭设计招揽和利用的“爪牙”。比如无尘被人陷害断去手臂,竟然是于万亭让陆双英安排。而陈家洛更是他所谓大计中重要的一枚棋子……
当昨天我看到红花会结拜后,于万亭和常氏兄弟,卫春华,陆双英一干人等说,其他人都是外人,只有咱们几个才是自己人时。我在夜里1点多暴笑不止。
亮点3:陈家洛和袁士霄
陈家洛本来是个翩翩公子,潇洒,淡定但又不是几分青涩。标准的天平座小受。但到了新版《书剑》,竟然成了塑造成一个天真幼稚顽皮的孩童形象,整天一副山野猎人的衣装,靠!
而且,居然剧情设置他和霍青铜年少学艺就已经认识,妈的,时间线全乱了。
至于天池怪侠袁士霄,不知道导演还是编剧哪根筋搭错了,直接照搬老顽童的形象。而天上双鹰也跟弱智儿童似的。这可是原著中江湖里数一数二的人物,难道说武功好的智商都高不了吗?
亮点4:于余同和其他
虽然只有几个镜头,但是我对新版的于余同还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整天眉头紧锁的小受样,颇符合原著中他凄苦孤独的身份和经历的。但是,难道导演真的不知道书生是什么样子吗?小于那么高大威猛,哪里是我们的金笛秀才了。说是铜笛猛男差不多……
还有,那个驼冰简直是暴丑!小于是不是脑子不正常才爱得他死去活来阿!
还好,李沅芷正是可爱到家了。是我唯一喜欢的人物。
最后,由于于万亭的阴谋,比如挑拨西域七族与清廷的矛盾,乾隆简直成了被玩的团团转的可怜虫。不过郑少秋不是亮点,不是亮点。
新版《书剑》我才看到第6集,什么张召重,香香公主还没有出场。我还有的期待……
若是从一部电视剧的角度来看,新版《书剑》拍的还是不错的。阴谋论是一个很好的亮点,可是从原著的角度来说……
靠,《书剑恩仇录》可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侠!
:其实刘德凯饰演的于万亭还是很酷的,很酷的……
2:又看到网上说后面陈家洛的形象会改变很多,继续期待把
《书剑恩仇录》观后感(十):09版《书剑恩仇录》:篡改红花会,惨死众佳丽
《书剑恩仇录》是武侠大师金庸的长篇处女作,相比《射雕》《天龙》等经典,故事与人物尚未成熟,因而反响平平。原著曾几度搬上荧幕,郑少秋老版和94年黄海冰版,最为有名。09年的内地新版再度公映,阵容上不仅招回了秋官,更找来港台演员刘德凯、周丽淇压阵,诸多偶像新星倾情主演,明摆出一副精英众多的架势。
偏偏事与愿违,当人们在春季高谈《团长》《潜伏》等热播剧时,《书剑》反成了被遗忘的对象。说实话,笔者观此剧过程也不舒坦,起初感觉故事改得离谱,剧情随后遵循原著,渐入佳境,但武打、布景、场面皆显小气,整体极其平庸。
该剧最令人头疼莫过于九王爷胤禟为报私仇,化名为于万亭,私建红花会。可金庸笔下的红花会,本乃反清组织,编剧将红花会搞成了王室傀儡,性质不仅改变,连诸多反清义士都蒙在鼓里,非常违背情理。况且胤禟屡屡会面乾隆,他进出皇宫如无人之境。双方每次不动干戈,还假惺惺议谈,更莫名其妙。09版《书剑》还加重了太后、和珅等历史角色,分明就是编导杜撰的乾隆野史,相信如此篡改原著的举动,肯定遭到许多金庸迷痛斥。
陈家洛出场极早,他开始以天真幼稚顽童示人,随后在“义父”安排下,隆登总舵主宝座。新晋小生乔振宇扮相像儒雅书生,奈何英气不足,未塑造成典范人物。尤其他与秋官几场对峙戏,尚显稚嫩。天山双英和袁士霄三位武林老前辈,彻底变为老顽童般闹剧人物,因此元秋、黄一飞、梁家仁演得并不讨巧。况且余鱼同在原著里就冲动卤莽,吴浩康演得更外强中干,如此师兄竟被路晨扮演的师妹死追,缺乏说服力。当然曾有旧版《书剑》和《戏说乾隆》经历的郑少秋,虽年过六旬,再扮清帝,仍轻车熟路,风度翩翩,气宇神奕。
新版《书剑》美女居多,穿起古装服饰,极符合养眼要求。周丽淇演的霍青桐有英姿女侠味道,缺点在于扮相偏老。路晨扮演的李沅芷,痴情任性,较为活泼。齐芳演的骆冰,李呈媛演的周绮,亦基本靠谱。至于貌似刘亦菲的刘颖,扮演一代绝色香香公主,仅能说可人,并不能倾国倾城。唯一惊喜是布倩佳,凭空杜撰出的奇女子,尽管饱受争议,但游雅慧风韵诱人,她钟情胤禟,亦珍惜乾隆的友谊,小女子不提倡报仇杀戮,反死于非命,悲剧宿命颇有沧桑惆怅,当真同她名字一样“不欠佳”。
谈及动作场面,新版《书剑》则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先天弊病,全戏除了红花会人马袭击张召重段落,效仿了《投名状》的山谷激战,稍有点气魄。其它武打套路,招数重复,花拳秀腿,新意寥寥。尤其陈家洛与张召重、九王爷的两场重头P.K戏,更因打斗短暂,频繁摆POSE,乏善可陈。最令人失望的是清军与回疆的战役,几十个人敷衍了事。谭友业、何振华、温伟基合导的全剧,缺乏大场面驾御力,运镜小气,不够讲究。
其实金庸描写的红花会人物,多少有点《水浒传》味道,各路江湖英雄好汉相聚,空有抱负,奈何生不逢世,最终妥协于乾隆皇帝,无所作为。新版中陈家洛,性格逃不出原著的优柔寡断,他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侠士,更像一位生不逢世的懦弱政治家,他辜负了霍青桐,他害死了香香公主,他阻止不了满人当政,可谓一世无成。09版的《书剑恩仇录》同样顺应宿命,纵然佳丽云集,老中青明星同台竟技,恰似野心勃勃,实质反并无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