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东往事》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关东往事》读后感精选

2022-04-13 03:33: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东往事》读后感精选

  《关东往事》是一本由石钟山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东往事》读后感(一):小说的大敌是直白

  《关东往事》是两部中篇小说的集合。一部是《东北往事》,一部是《关东轶事》。两个故事各自独立成篇,故事背景都发生在东北大地,前者是抗日题材,后者在讲述关东赌场轶事的过程中融入了国共抗战题材。

  无论是《东北往事》还是《关东轶事》,两篇故事表现手法如出一辙。每一章都拟有小标题,简明扼要,内容也扣题集中,一章就是一幕短剧,幕落景移,节奏干净,读起来不必费神绕弯,十分轻松。

  两篇故事皆与抗战有关,但矛盾冲突并不尖锐,既没有剑拔弩张、千钧一发的紧迫,也没有重重迷踪、层层设伏,皆是直线性的叙述。

  《东北往事》,主人公马天阳和宋鸽,开篇不久即交待了同为地下党的背景。然后是马天阳作为潜伏在警局的内应,宋鸽作为外线,合力营救被捕的同志。在主人公的相互接触过程中,作者又很自然地加入了爱情的元素,让马天阳与宋鸽互生情愫。营救过程作者着墨不多,唯一的波折则是被俘的同志营救成功后很快又暴露被捕。营救过程中,宋鸽的身份暴露,旋即被捕,她没有象前面被捕的同志遭受到残酷折磨,很快供出了上线,而出于爱情的原因,她没有供出马天阳。脱离组织后,宋鸽最后以出家人的角色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关东轶事》大篇幅讲述关东赌场轶事,其实也就是书中所交待的赌物(在赌场上人也是物)和赌命。赌的东西很多,核心的是两样,赌女人和赌命。赌的结果写得很惨烈,但都是直接交待结果,赌的背景、赌的心理没有铺垫。因此小说读完,没有哪个人物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象。

  《关东往事》读后感(二):够味道

  本书收录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但都发生在东北,不过作者对于语言方面并没有使用东北方言,书里基本找不到,这点可以说很考虑读者的感受。而两个故事一静一动也相得宜章,虽然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骨子里的感觉一脉相承。

  第一个故事是讲当年东北被日本军占领后,哈尔滨的间谍与底下共产党、日本人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角马天阳是个懵懂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共产党,先后经历地下工作、爱情、背叛、痛苦、隐忍、最后觉醒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但这个故事并没有过分的夸张人物的信仰问题,这点非常好,换个位置思考,当你处在历史洪流当中的时候,其实你是很难分辨谁对谁错的,马天阳不过是被推着前进而已。

  所以我更喜欢作者在书中写的地下工作的爱情,甚至于马天阳这么卖力的救人搞情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组织为他选了一个美女上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他俩的爱情让人看的唏嘘不已,也不像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更像是两颗孤独害怕的心在一起抱团取暖,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其实也是另一种爱情,也更加的刻骨铭心。

  作者语言非常凝练和利落,基本没有多余的废话,故事紧紧围绕着几个主要人物来写,把冲突和情节最大化,省略掉了很多枝叶,所以一口气读下来非常爽利。读者眼中只有这几个人物在历史中的沉沉浮浮,那种年代漂浮沧桑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带劲。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赌博中的玩命赌法横赌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我用人和身上器官来跟你赌我想要的东西,这点可以说非常符合东北人的特性了,死不认输,不见棺材不掉泪。而作者把这个故事讲的同样是跌宕起伏,再加上赌命的刺激,第二个故事的紧张程度可以说甩第一个一大截。

  但里面也有柔情,这里作者赵忠描写了被当成横赌赌注的二丫,一个命运不由自己的女人,但及时如此她们也有着自己的感情与选择,那种不像生命认输的劲儿可以说很东北了,你可以赢,但我不认输。这个篇幅不是很长的故事对于了解东北文化非常有帮助,同样虽然作者没有刻意使用方言词汇,但读下来你依旧能感觉那种刺骨的寒风凌烈,痛快!

  《关东往事》读后感(三):冰天雪地的红色记忆

  提起石钟山,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认识,但说起《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幸福像花儿一样》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这两部影视剧就是出自石钟山先生之手。这一次他的《关东往事》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冰天雪地里的那个世界。

  《关东往事》里宋鸽的角色是非常新颖的,她本是地下党员马天阳的上级,在工作中与马天阳产生了情愫,成为了恋人。特别是被捕的“李姐”,屡次遭受日本宪兵队和警察的折磨和酷刑,李姐始终守口如瓶,用自己强大的意志来守护自己的信仰,践行了自己对党的承诺,真是让人佩服。无数勇敢的共产党人靠着自己超凡的勇气和品格在绝望的环境下坚持着,就像日以继夜,前赴后继、不停拍打着岩石的海浪(这海浪是由历史洪流,时代潮流掀起的,是人民的力量相激相荡的产物),久而久之,海岸的形状就慢慢改变了。

  而宋鸽被捕后,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她脱离了组织,成为组织的叛徒。在谍战剧《潜伏》中,当余则成听到胡宗南的部队进军延安时,失望至极。但是他的上级却说:“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进攻”。宋鸽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弥补,虽然遁入佛门,但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马天阳的一举一动,关注着敌我斗争的形势。特别是为了掩护受伤的抗联战士,她不惜牺牲自己,这也是对组织的另一种守护。

  另外一个让人意外的是侯天喜,这个日军翻译亦正亦邪,直到作者石钟山先生将其身份完全展示给读者,才让人恍然大悟,真的很佩服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力。

  《关东轶事》是以赌开篇的,有很多人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其实,赌博就是赌博,没有所谓的大小之分,只要有赌注,只要涉及到钱,都会伤身,不但伤己,还会伤人。输的想翻本,赢的想再赢,你其实并没自己想得那般有自制力,更没自己想得那般能坦然处之。

  冯山便是如此,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父亲好赌的基因,人们常说,好赌的男人,很有气质!这不无道理!其实,人生有许多场景,许多经历,就是一场赌!只不过,英雄赌命,伟人赌誉,平民百姓,或赌上身家性命,或是一生荣辱。冯山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菊香和文竹,但是却埋下了槐心里仇恨的种子。在家国受难之时,他一面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周旋,一面以绿林好汉的方式保家卫国,他的一生足够精彩。

  很期待这两个故事也能登上大荧幕,足够精彩,值得回味。

  《关东往事》读后感(四):东北人自己的故事

  关东指的就是东北,东北发生的故事,我很有兴趣的去看看,因为我就是东北人,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这里发生的故事。看作者写的这些故事,能够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的家乡。 看书名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我印象中的东北就是冬天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春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夏天绿树阴阴,溪水潺潺。秋天,百果飘香,坚果遍布。一年四季,四副不同的画作。 关东往事,这本书作者讲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故事,作者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当年地下党在哈尔滨群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真实而有残酷的,看着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那些被敌特们杀害的共产党人。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不过我知道。东北这块地方一直都是小日本想要的地方。当年日本人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没少搜刮物资,什么煤矿呀,铜铁矿,日本人都没少开采,我家附近有一个钨丝矿,就是当年小日本开采,如今只剩下一个废弃的矿坑,这个矿坑常年累月积满了水,现在变成一个水库。看到这些被日本人挖走的矿藏心里还是很心痛的。在抗战的历史背景下展现我们抗争人的不怕牺牲的精神,一提到抗战我就会想到我们东北的英雄们,如杨靖宇,赵一曼,都是为了祖国的和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他们的勇敢点赞,如果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哪里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作者用一个共产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全国人民都要调动起来。对付敌人,哪怕是付出生命也不惜,这本书看的我泪奔,在历史课上我们会了解当年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把敌人驱赶出中国的领土,真的是太伟大了。我为我能够成为一名党员而骄傲。 说起书中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讲述了东北的赌博,我从没接触过,虽然我是东北人,对于东北的赌术,我还是真的不是很了解。 在特殊的年代。人们是会有一些特殊的产物流传下来,赌博这种不良嗜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只想一夜暴富的人,而他们没有想过不劳而获是不会长久的,俗话说十赌九输。结果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这又是何必呢? 作者用这些鲜活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故事结构严谨,内容新颖,刚入手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调动起来,看完全文,内心还是久久无法平静。 多看看这样的书,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也能够从中悟出很多的道理和人生经验!这是一本值得去细细品读的好书。

  《关东往事》读后感(五):小人物的民族大义

  小人物的民族大义

  -------石钟山《关东往事》

  很多朋友都是东北人,他们都豪爽,仗义,做事不藏,为人不掖。恰好就看到了这本石钟山的书《关东往事》,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东北往事,是一首家国情仇的悲歌,让我感动。

  尤其是当人翻开开首页的时候,我看到了作者石钟山居然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作者。那部《激情燃烧的岁月》哦,曾经家喻户晓,它让我回味了一个个激情燃烧的人们,军人石光荣对自己妻子终身不渝的爱与激情看得我热血沸腾,顺便说一下,我是一个军情电视剧迷。

  这本《关东往事》带有有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写的是两个故事:《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两篇小说,两个故事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写的都是一种民族的张力。》《东北往事》讲述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共地下党在哈尔滨与日本人斗争的故事;《关东轶事》用另一个角度写的是赌场里的小人物几代情与仇,赌场与战场结合,东北人民精神性格

  《东北往事》说的是一位叫马天阳的中共地下党员,在从长春到哈尔冰报到的火车上时,发现一位赏心悦目的姑娘—宋鸽,几个小时的时间不再难熬。也从此有了交情,成了他此生深爱的女人,但是宋鸽却背叛了。

  很欣赏里面的城市风情底色: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马迭尔饭店,江边的排椅,道里,南岗,中央大街的青石路面以及落雪时节整个城市的样子, 给了我一种哈尔滨的真实风情,让人有一种看望这个城市的冲动。

  很欣赏里面的人物性格特征:《东北往事》里马向阳对党忠诚的同时,也有对刑具的恐惧与惊悸,这样的描写方法让人物不再是高大上的性格,而显得格外真切。李姐对党坚强的同时,也有对生命的渴望,魏局长在暗暗帮助在下党的同时,总要受着心灵的煎熬……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关东轶事>里文竹与菊香两个不同女人的细腻情感,在作者的笔下缓缓流淌,冯山的家仇与国恨加在一起,成就了关东人们小人物的民族大义。关东人的恩怨情仇都在江湖中泯灭与升华。

  作者自己说:““故乡是每位作家必写的作品,人情世故,乡情乡音,熟悉的语言人物,都是你能驾驭的。我所有的作品,都和故乡有关。包括《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发生在东北。”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示,对于我一名用语言来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而言,也应该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自己却经常不知用自己擅长的乡情乡音却创作自己的声音。作者笔下的东北,让我感到十分真切。事实上,看到的世界和经历的世界永远不一样。

  这本石钟山的书《关东往事》,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东北人们生命的张力体现。一部好书,往往有小人物的悲欢,有大人物的离合,有个人的情仇,有国家的爱恨。有个体小利,有民族大义。看完这本书,我的胸襟宽广了很多。

  《关东往事》读后感(六):信仰的力量

  说一曲荡气回肠的东北往事,唱一首家国情仇爱恨悲歌。为了信仰,为了解放,为了自由,无数多的“李姐”,他们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铸就着英雄儿女的灵魂,奏响了生命无悔的乐章。

  石钟山著写的《关东往事》收录了《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

  马天阳不敢想象:那个曾经苦读的同窗,是日本高级间谍;那个曾经深受的女人,会因恐惧而背叛;那个粗鲁的局长,竟然是抗联的内线。马天阳更不敢想象,那些充满信仰的有志之士,因为信仰而汇聚如此强大的力量,共同奏响气势磅礴的《国际歌》……

  故事发生在伪满政权时期,马天阳从满洲警察学校毕业后,毅然决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在哈尔滨的一位地下党员。从长春坐火车赶往哈尔滨时,他的目光被角落里的一个女青年所吸引,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后来他会和她成为上下级兼恋人。

  宋鸽成为马天阳的单线联络人,第一个任务就是摸清关在他们警局的“李姐”的情况,听说“李姐”不是一般的人物,被捕入狱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竞没有透露出任何实质性的情报。这个任务对于他来说并不难,因为李姐正好关在他的所属区域。他向宋鸽送出了哪些有用的情报?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他俩最后能终成眷属吗?……

  候天喜,他和马天阳是同学,他自己说他从小是孤儿,四处流浪,去过许多地方,还在奉天混过事,一副闯荡社会的派头。遇事总爱刨根问底儿,花钱大手大脚,爱套近乎,好像也没有真正的朋友。光看表面他就是流氓样,但是你绝对想不到他是日本人还是日本的间谍。他是日本宪兵队长中村的翻译官,他和中村有着什么样的微妙关系?他和娜塔莎会有美满的结局吗?像个小痞子的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魏老三是局长,有些大条,有些粗鲁,没什么文化,但是他对他下面的一帮兄弟挺仗义,他也时刻为他人着想。当他们对“李姐”动刑时,他很烦躁,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身份?……

  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把自己妻儿的生命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这两种赌法我都不喜欢,你真要让我选一种,那还是第一种比较体面些,最起码也得先有钱有财有房有地。第二种简直就是对生命和家人极度不负责任,没本事的还偏偏像中了邪、抽了鸦片似地玩命……

  往事如烟,但总有一些李姐、那样的革命战士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里,也有一些让我们咬牙痛恨的候天喜、中村存在。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换取人民的自由与幸福,他们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亿万同胞的福祉舍身成仁,这样的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推崇的。

  《关东往事》读后感(七):血性关东人之《关东往事》

  lue编辑

  关东究竟在哪里,究竟哪里的人才算得上是关东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范围。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可以发现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近现代主要指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蒙东源于关东),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后又称之为满洲东三省。

  而关于关东男儿的话题就一直没有断过。关东人身处的东北三省在民国二战时期就不幸落入日本人手中,在整个日军占领期间的关东人是怎样生活的呢?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石钟山的最新两篇中长篇小说的《关东往事》就将时间锁定在了民国时期的关东地区。

  书中一共分为《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两篇小说。两篇小说虽然描写的年代相同,时代背景相同,但是里面的人物身份不同,这种不同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会有怎样的火花碰撞呢?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在《东北往事》中你会发现作者塑造的男主角马天阳虽然毕业于当时的“满洲”警校,日本人在学校里面灌输的亡国奴的理念却并没有被马天阳接受。准确的说还在警校的马天阳就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进步分子,一个爱国情绪高涨的有志青年。有着这样爱国情怀的青年居然毕业之后回到当时的“满洲国”当警察,这种憋屈可想而知。

  不过在这篇小说中马天阳如果只是单纯的就是去当一名伪警的话,相信马天阳自己会一直陷于生存和理想的矛盾之中不可自拔。幸运的是,马天阳带着当时一名地下共产党员的身份在“满洲国”从事着地下互动,在这期间马天阳经历的一切可以让我们明确知道什么是为了理想而献身。

  马天阳的警校同学侯天喜在成为日本宪兵队长中村的翻译官之后的交往中充满了惊险和刺激。在书中你会看到马天阳至始至终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值得每一位读者敬佩的。但是书中出现的其他任务也不是简单的配角。

  例如侯天喜,可能在开始看到侯天喜为了能够获得丰厚的外快“轻易”地倒在了娜塔莎的石榴裙下,源源不断地将关于日本宪兵队的情报透露出来。这样的侯天喜虽然形象可能不佳,但是当马天阳和曾经的上级,爱慕的恋人宋鸽被日军俘获之后能否求助呢?这个问题想要获得答案一定要讲故事看完才能做出回答。

  另外就是宋鸽,可能有的读者认为文中的宋鸽经受不住考验,害怕严刑拷打直接当了叛徒。但是从私下的感情而言,宋鸽何尝不是为了保护马天阳而选择这一条看似简单但更加艰难的道路。在“招供”的时间上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宋鸽的叛变其实是有水分的。

  以上仅仅只是列举了书中几个人物简要介绍而已,读者在书中的阅读中能够看到作者笔下出场的每一个人物都不是那么的简单。在你感受书中的惊险刺激的同时,相信对于当时关东人的热血血性也有所印象。

  《关东往事》读后感(八):苍茫遍地是风流

  苍茫遍地是风流

  地域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背景设置。地处华夏大地一隅的东北,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数千年的人文累积,造就了黑土地上无数风流传奇。从正史之中,就有无数关于这片土地的记载。近代以来,这里更是交汇了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国家的运动轨迹。不管是侵略,还是自然交流,民族的深度融入融合不可避免,也成就了这里另一番景象的异域格调。

  东北两个重要城市之一哈尔滨,因为和俄罗斯接壤,所以至今遗留了颇多东正教风格的城市建筑。另一个城市长春,则是伪满洲国的首都,当时被称为新京,基础设施建设居于亚洲之首,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作为首都的候选城市之一。如此的背景之下,丰富的故事资源,自然也可以开展得风生水起,绵绵不绝。当然,这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作家的构思和表达,以及文本呈现。

  石钟山的小说我看的不多,以前看《小说月报》,他的小说有转载。不过都是些中短篇,长篇小说没有看过。在看过的类型之中,军事题材占有很大部分,这也和作家的自身经历有关。石钟山是军人出身,父辈也都是军人,有着鲜明的红色履历。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自己身边的故事开展的。而这部《关东往事》,也还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不过,时间往上更推进了一些,有点讲述革命历史故事的意思。

  这本小说由两部小长篇构成,第一部长些,《东北往事》占大部分,第二部《关东轶事》体量稍小些。不过以我读过之后的感觉,个人认为,反而是第二部更精彩一些。而第一部,虽然篇幅长了,可是内容却有些单调,故事线索单一,矛盾显示的不那么激烈,故事性也就不那么精彩。尤其最后的结局,可谓平平淡淡,但是为了完成整部小说,只能大角度地来个人物设置的反转:平庸的警察局长是个老革命者,中国的宪兵翻译是真正的日本裔的间谍。

  也许,这就是作家的本意,革命的历程固然艰苦卓绝,其中的风险也比比皆是,危机重重,但是某种情况下,确是显示的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可能,激烈的斗争和角逐,都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所以,平淡和缓地叙述,反而显得更加真实一些。革命不只是杀杀砍砍,也有风花雪月的安逸和清闲。

  相比之下,第二部小说读的令人颇为热血沸腾,很有点传奇的味道。叙述的历史感很强,故事的转折和承启效果也明显,有史诗的内涵,对人性的探索,对地域文化的彰显也是很集中和突出。几代人的血泪恩仇,在不太长的篇幅里都能叙述得清楚明白,不拖泥带水,甚至非常有凸出感。人物性格塑造和情境描写,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极大地突出了黑土地上人物性格和命运的主题。

  一个公认的说法是,作家的书写离不开自己生活的环境背景,尤之于婴儿离不开母体的血脉联结。石钟山的文学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他把东北的广阔空间和历史纵横作为自己书写的地图,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小说作品。这部苍茫大地上的悲欢之歌,唱尽了特殊历史帷幕之下的人世风流。令人思索,催人奋进,给人勇气。必将作为历史的一道碑铭刻进时光深处,熠熠发光。

  《关东往事》读后感(九):《关东往事》中的人物形象

  《关东往事》是作家石钟山的最新作品,这本书由《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两篇小说组成的。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中,作家笔下的人物是立体可感的,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渐突显出来。《东北往事》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刚从警校毕业的马天阳,服从组织的安排,去了哈尔滨市道里警察局。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拯救关在监狱里的“李姐”,在监狱中,他看到了受到严刑拷打的“李姐”,她经受了日本人的种种酷刑,遍体鳞伤,身上已经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尽管如此,因为有着崇高的革命意志和革命信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非人性的折磨,“李姐”咬紧牙关,宁愿自己来承受这一切,而绝不会出卖战友,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争。 “李姐”的遭遇,对马天阳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李姐”作为革命者,为马天阳做出了榜样,所以当马天阳被日本人关进监狱时,他同样没有向敌人屈服。而他的革命恋人宋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却因为恐惧,选择了背叛。宋歌的背叛行为,也终结了她与马天阳之间战友与恋人的关系。当这一切发生后,马天阳是痛苦不堪的,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宋歌会出卖战友,同时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革命者不仅仅有着革命追求,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马天阳一方面有着革命热情,同时也有着爱的需求。他与宋歌志同道合,如果不是因为宋歌被捕并成为叛徒,他们很可能会结成夫妻。只是一切造化弄人,宋歌保全自己的行为,与马天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可能。这也是马天阳出狱之后,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同时也为宋歌的选择感到痛心。 在《关东轶事》中,作者写的是东北的一种方式——横赌。身无分文的赌徒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度外,甚至把自己妻儿的生命当赌资。在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是冯山横赌的故事。冯山的父亲是个赌徒,把妻子作为赌资,横赌失败后,为了赎回妻子,他再次选择押上自己的生命,不幸的是,横赌又一次失败了,于是他选择了抱着石头沉河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无依无靠的冯山,在菊香家长大,两个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但是,在冯山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支撑着他,他要为自己的父母报仇,没有财产的他只能选择横赌的方式,他重蹈了父亲的覆辙。与杨六的第一次横赌,他赢了文竹,第二次横赌他没有把文竹作为赌资,而是押上了自己的一只胳膊,惨遭失败后,他失去了一只胳膊。但同时,他也因此而赢得了文竹的心。文竹被他赢回来后,他没有强行霸占她,而是给了她自由,文竹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是,同样孤苦无依的文竹,发现虽然有了自由,自己却没有地方可去。后来,冯山第二次横赌失败,失去了一只胳膊,于是文竹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照顾冯山。 石钟山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所变化,比如警察局长,性格粗暴,没有什么文化,但是粗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柔软的心,他对惨遭毒打的“李姐”,怀着深切的同情,在营救“李姐”时出了力。在马天阳被捕后,他又竭尽全力营救。战争考验着每个人的人性,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在战争年代的不同选择,以及不同的命运。

  《关东往事》读后感(十):夹杂爱恨情仇和家国情怀的关东往事

  著名作家石钟山的新作《关东往事》讲述了两个不尽相同的故事:《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这两篇故事,发生在一个相同的时代——日本侵略者大肆侵略中国东北的大背景下,一个是潜伏于日伪控制下,一个以马天阳为主角的地下党营救被日军俘获的共产党员的故事,这就是《东北往事》;一个是发生在关东地区、以赌场为背景拉开序幕的赌徒冯山传奇的人生故事,这就是《关东轶事》。

  这个两故事,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分悲剧色彩,因为主角最后的结局不是很美好,《东北往事》里面马天阳深爱着的宋鸽为了掩护东北抗联的受伤小战士英勇就义,留下了无尽的哀伤和遗憾;《关东轶事》里面,最后的结局是冯山与槐这对亲父子,以手枪对赌的方式,先后死去,也留下了苍茫的悲壮。

  但是,这两个故事,也各有自己的圆满,或者说是胜利。《东北往事》里最大的胜利,是马天阳代表的地下党、故事后面的解放军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收复了被侵占的国土,而故事的女一号宋鸽,也在最后时刻做了挽救革命、挽救抗联战士的义举,虽然最后跳崖牺牲,也算是完成了自己革命圆满的一生。《关东轶事》里面,虽然横赌的结局很凄惨,以牺牲掉了自己的一条手臂为代价,换回了家庭的尊严,但是冯山后来走上了抗日的队伍,从一介蛮夫完成了到革命战士的转变,人生得到了升华,而他们的儿子——槐,最后在打死了自己的父亲冯山后,认识到了亲情的真正含义,也是在那一刻他真正的认识了冯山和自己,他选择了自杀,其实是人性的一种回归,亦是一种胜利。

  《东北往事》里,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是马天阳的女友宋鸽。宋鸽不仅美丽,而且对爱情忠贞不二。他们俩在火车上的那一次对眼,注定了他们俩的缘分,也注定了他们俩的结局。只是宋鸽与一般的抗日故事、特别是地下党给人的印象不一样。宋鸽是先前受组织委派,来到了哈尔滨做了一名地下党,她的下线就是马天阳,在共同获取情报、营救被俘女地下党——李姐的过程中,两个人发生了真挚的爱情。在原本以为,他们会获得一个美满结局的时候,剧情逆转。在一次取情报的过程中,宋鸽被日本特高课间谍抓获,宋鸽没有选择向李姐那样英勇地与敌人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而是为了保存马天阳、同时免去发生李姐最后牺牲的结局,她以安全的“出卖”地下党的情报获得了自己免于死去的机会,她从此半隐半现的生活在了马天阳的世界里,只是他们在没有相见的机会了。宋鸽算好了她出卖情报后,留下的三天时间足以让她的上级转移,同时也保护了马天阳,让他得以继续潜伏,为党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但是,无论怎样,宋鸽选择了做“叛徒”,也就选择了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就是这样的故事安排,反而让故事更加的感人,也更加的真实。他们的爱情就好像一股暖流,让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相比较而言,《关东轶事》的故事始终离不开“横赌”这一条线,从始至终,横赌就是故事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一段尘封的往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