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嚎叫》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嚎叫》经典影评1000字

2022-05-16 02:08: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嚎叫》经典影评1000字

  《嚎叫》是一部由罗伯·爱泼斯坦 / 杰弗里·弗里德曼执导,詹姆斯·弗兰科 / 大卫·斯特雷泽恩 / 艾伦·特维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嚎叫》影评(一):非黑非白的那片灰

  灰色,雾蒙蒙的,

  看见不前路也看不见过往,

  迷茫又坚定,

  坚定的认准某个方向,即使相反也心安理得,

  因为在灰色的笼罩中,前是前方,后亦是前方,左右也可以是前方。

  这个时候,才能没有负担没有羁绊的前行吧。

  咖啡馆里诵读长诗的场景,是我最喜欢的,

  黑白的场景中,吐出的烟雾,影影绰绰挡不眼中的光芒。

  不好意思,我没看进去。

  《嚎叫》影评(二):了解

  了解金斯堡、了解《嚎叫》的好途径,好教科书。

  但电影拍的真是一般。

  结构很碎,幸亏有那场审判的戏——这条线串着,否则更没法看了。

  没拍出灵性——像《闪亮的风采》那种艺术家应具有的鲜活的东西,表演僵硬。

  动画部分偷了很多艾伦、帕克《迷墙》的灵感,作为文化人偷人家的思想、没原创是件悲哀的事。

  电影中文字幕翻译的还不错,这对了解金斯堡、跨掉的一代及五十年代末的美国思想、文化、社会背景有益。

  《嚎叫》影评(三):诗人是一类不能理解的激情尤物。

  喜欢他被采访的样子

  黑黑浓密的大胡子

  优雅的黑镜框

  是我喜欢的样子

  不懂他的诗

  总是想睡觉

  这样的小文艺

  不是不懂欣赏

  只是有点审美疲劳

  在一个失意的阴天

  看这个电影

  我觉得很闷

  仿佛胸腔有一股股热血想要喷出来一样

  不可遏止

  火神

  哈哈

  烧掉这一切

  重新来过吧

  我相信未来还是可以很美好的

  虽然我已所剩无几

  虽然我看不到尽头

  虽然我已经毫无信心

  虽然

  虽然

  《嚎叫》影评(四):这才是Allen Ginsberg

  导演大概是Ginsberg先生迷弟,动画部分其实处理的很advanced,但是却执着于Howl真正意义而陷入误区。其实无需如此,何为Howl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答案,将那些Ginsberg先生的故事全都讲出来,能理解的自然便会得出答案。

  另外付兰兰演得真的好,可爱有趣又迷人的Ginsberg才是真正的Ginsberg,而不是隔壁杀死汝爱里怂乖怂乖的样子。

  还有,Ginsberg先生本人读诗就是这样无趣的,尾调上扬,听了想睡觉,但是内容又很劲爆。

  某些吐槽这个的人,这不属于演员的问题,演员模仿的很好。

  《嚎叫》影评(五):《嚎叫》

  我对其中艾伦·金斯堡所说的:“其实根本没有垮掉的一代”记忆深刻。可能和大多数被奉为精神领袖的人来说,只是他不经意的所作所为恰好和当时人们的内心需求一致而已。

  所以作为影片,分四条线记录着:黑白主人公的感情、生活;动画对诗歌的诠释;主人公自述;作品面临法律的裁决。

  除了个别衔接的生硬,其实这四方面都没有正面反映他对那个时代具体的影响,而是从个人去表现人物的一部传记影片。

  可能动画很浅,可能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的形象和表演和心目中个主人公相去甚远,还是觉得创作者希望表达的一种独到视角运用得不错。

  《嚎叫》影评(六):4

  其實很想覺得這部戲過時。但在道德塔利班充斥的年代,一個說50年代同性戀詩人詩集censorship的故事仿彿告訴我,社會其實「進步」不了多少。辯方律師的結案陳詞和法官的判詞十分精彩。只不過係好簡單live and let live的道理,但總是有人急不及待要當道德判官, censor你本書,censor你的毛,censor你的點,censor你的性取向,censor你的life. 指責你vulgar, 指責你唔valuable, 指責你唔necessary, 其實我們有誰可以丟石頭?

  .s. 前前後後有人一聽到cock, asshole就竊笑,彷彿就是一個irony

  《嚎叫》影评(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道德法官和意见领袖

  喜欢的传记题材。

  整部电影甚至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做依托却依旧让人忍不住想要重看。

  黑白场景是Allen当中朗诵的片段以及回忆的片段;

  动画是诗中内容的形象化,虽然诗无达诂,这种诠释破坏了诗的感觉但插在电影中更方便了受众理解。

  彩色场景在审判HOWL是否属于淫秽作品以及Allen受访。

  黑白、动画、彩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被法官的宣判词打动“生活并不能被一个模式化的框子所限制,不能要求人人一样,要求一个固定模式,没有人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从一样的结构中造出来的,但我们的形式不同……”

  那些自己以为是把关者的人,又是谁赋予你们权利的?那些自以为是对他人生活指指点点的,有时谁赋予你们权利的?

  让生活多一点真诚、理解和包容。

  《嚎叫》影评(八):痛苦与真诚的《嚎叫》

  电影以审判金斯堡的《嚎叫》是否猥亵而展开的激烈法庭庭辩串场,穿插诗人过往生活与创作采访,其间各种五光十色的动画奇想纷至沓来,在极富爵士节奏力量与排山倒海般气势的长诗朗诵中,《嚎叫》的魅力大放异彩。

  如果你对金斯堡有兴趣,那一定要看看这部电影,否则你不会真正理解“垮掉的一代”。

  如果你讨厌金斯堡,那也一定看看这部电影。因为你会被金斯堡的真诚与痛苦所感动。

  《嚎叫》力量与魅力是任何教科书、文学评论以及汉语译文所无法传达的。

  不管你是古典主义者,还是信奉后现代,这部影片绝对是热爱文学的人们必看的电影。

  《嚎叫》影评(九):原来不只是物质极大丰富后的嘶嚎

  影片多场景并行推进叙述。动画部分主题明确又流畅,与真人场景结合得不见缝隙,剪辑真不赖。前半略有点闷,后半辑里庭审法官把影片推入高潮,故事主题也不再像前半截那样,令还处于物质文明初级阶段的观者觉得距离遥远。

  《嚎叫》影评(十):我果然还是不会写影评

  有很多诗人,他们写作,常常是因为要实现或者说达到一个自我控制的状态。所以好的诗人往往是控制欲很强烈的人,或者说他们迫切需要实现一种对自我的控制,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控制。当他们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就会达到一个自high的境地,这种自high往往很有感染力,这也是人们对好诗的期许。读者有可能引起共鸣,他便成为你喜爱的作者;大部分时候只是被这种小宇宙所震撼,于是就承认他是一个强烈的存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们个人的情感触到了一种全人类共通的密码(common key),于是就分外伟大。

  什么是文学?

  许多作家在谈到文学的时候,总是认为他们可以写出与前人一样的作品(名著)因而显得伟大,被世人承认,因此总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他们忽视了日常生活中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着眼的并不是正在发生的真实生活,并不是他们自己,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办杂志。因为时代的变化,日常生活变得与写作题材越来越脱节,很多人羞于体现自己的真实生活,失却了某种坦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