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星球”三部曲读后感摘抄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是一本由[美]N.K.杰米辛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2018-3图书,本书定价:108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精选点评:
●我放弃了。
●高中生读这个真的有点吃力,里面有些情节完全莫名其妙,还有,个人非常讨厌沙法
●科幻
●第一本很惊艳,第二本开始有点咩,连续三本都是这个调调就比较累了……
●文字缺乏力量,这样大的世界观理应有更多的人物和更复杂的故事来支撑起来,导致小说的气质是混乱的。
●【kindle】终于读完了……
●想写长评了
●三星给设定,扣掉两星因为莫名其妙且单薄的情感描写
●跟《群鸟飞舞的世界末日》比起来,这个三部曲真是看得人毫无脾气,彻底服气~
●坚持看完第二部,第三部快速跳过。女作家的作品似《哈利波特》。竟然赢过《三体》拿了雨果奖,不服啊!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读后感(一):最后的那句不耐烦的金句还是不错的
有很多故作姿态的惺惺作态的桥段,邪恶的大地父亲有认知能力的设定也有点雷人。整体的叙事架构有点强行的意思,而且作者本身也不够熟练,所以看上去还是有点混乱的。
其实有点女权和种族歧视内核,外面包裹了一层科幻的皮,政治正确的气息略微浓厚。
整体构思还是挺棒的咧,但是设定太多太杂了,感觉像是个小孩子任性撒欢,想怎么来怎么来。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读后感(二):投票的都眼瞎了
这套书的第一本看起来非常惊艳,原基力的设定很漂亮,守护者-原基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吸引人。
还有那些可怜的站点维护者。当女主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入同样境地,不惜亲手杀掉他的时候,简直能唤起最为深切的同情。
然而作为三部曲,这套书有两个难以容忍的缺陷。
首先是写法。POV视角自从冰火之后貌似就很流行,但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好它。这套书的情节远远没有复杂到需要用多个人物视角展开的地步。强行采用POV的写法,除了拉长篇幅,貌似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再加上作者的文风十分神神叨叨,这就更让人难以忍受了。
第二点是结尾。这是什么糟烂的结尾啊!正所谓“我连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最后把一切都推到狗屁不通的“大地父亲的魔法力量”上,拜托你以为你是魔戒吗?
要看魔法故事,《迷雾之子》比你好一百倍啊摔!
要看科幻故事,《来自新世界》也是分分钟秒杀你啊!
总之连续三年拿到雨果奖真是吡了狗了。
当年西尔弗伯格老爷子的《夜翼》都没这个待遇。
投票的都眼瞎了。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读后感(三):大地失去了它的孩子
经过一个学期断断续续的阅读之后,终于在今天下午将《破碎的星球》三部曲读完了,读完后的第一想法是,至少这个结局没有让我失望。 整体而言,《破碎的星球》的立意是很独特的,从地质学的角度讲述一个科幻故事,非常地新颖。但是从整体构架而看,宏大的世界观是有了,可是在叙述与架构上还是略有不足,故事无法支撑起其世界观架构。 有看到许多人将这本书与大刘的三体相比较,其实我想说,虽然都是科幻小说,但是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应该一定有个孰高孰低。当然从阅读体验来说,三体的叙事非常紧凑连贯,因此只要读了开头就有一种冲动想要快点读到结局。可是破碎的星球第一部《第五季》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新颖,引出了不同的三个角色对自己的故事进行讲述,其实她们都是同一个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我觉得《第五季》是当之无愧的三部曲中最优秀的一部,到了《方尖碑之门》和《巨石苍穹》这两部,故事就开始趋于平淡,世界观的架构也逐渐弱了下来,因此读后两部基本都是断断续续地在阅读,因为没有太大的情节起伏,让人始终有点提不起兴趣。但是不可否认地是,或许是因为女作家的原因,这本书的文字非常细腻,对于人物本身的刻画也是用了较大笔墨,相反,这是大刘的作品中比较缺少的部分。 读这本书的时候,它的立意、世界观架构给了我较大触动,但同时也有着较多的疑惑,最大的疑惑无非就是书中人物的情感纠葛,无法让人感同身受,让人觉得突兀。当然翻译也得接下这锅。在结局中,伊松成为了食岩人,霍亚问她想要什么,她说她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原谅我笑了,这儿升华得太快了,当然我也明白作者想要的前后对应,毕竟在霍亚他们成为食岩人之时,就说的是想要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是这里强行说这么一句,很怪诶! 算了,先写到这里吧,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主要是剖析一下人物感情,下次再说吧!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读后感(四):大地在破碎,情感也在破碎
首先点出书的一个缺点:有点啰嗦(翻译的锅?),所以扣一星。为了突出情感的细腻而多用文字这点尚可接受,但做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原基力的使用等都有着复杂的文字表述和思路,看书的时候遇到这些完全可以跳过去,最后发现其实就是干了一件小事……
如果这本书吸引了你,那么只会是书里的情感。书中的奇幻设定并没有太瑰丽,很简单很普通,设定并不是本书的卖点。如果你想看精彩的设定,那么还是去看别的书吧。
最吸引我的,最值得回味的就是书里丰富的情感。这些复杂的情感,正是基于很简单的一个原基人和普通人的阶级对立的设定表达出来的。仔细想想书里面伊松遇到的那些事,在现实里都是能够极大地打击、摧毁一个人的意志的事,家园被入侵,失去爱人失去孩子,更何况是反复经历?到最后身体开始石化,重蹈埃勒巴斯特的遭遇,但她依然挣扎地活着,想去救她的女儿,让她不要做傻事。不止是她,她女儿也遭遇着不断爱上一个人、再失去一个人的痛苦。
确实如后记所说,“这本书里写到的痛苦,那是真的痛苦;书里的愤怒,那是真的愤怒;写到的爱,那也是真爱。”读完之后看到这句话,仔细回味书里的故事脉络,确实如此。
可能有些人会好奇,为啥原基人拥有拯救世界的力量却被普通人所憎恶?这一设定是全书的基础。设定如此可以不去深究,若要深究可以去看看一部番《来自新世界》。懒得看的话就听我解释,原基人虽然能拯救世界,但是施展原基力极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没法妥善利用甚至会毁灭这个世界(地震、冰冻)。所以对于没有原基力的普通人来说,原基人是不稳定的,没法确定他们是善是恶,为了最大的安全只能想象最糟糕的结果,对他们敬而远之,并希望他们得到最严格的管理。所以原基人小时候就要通过折断手骨的训练,确保他们力量的施展不会轻易受到情绪影响。
书确实有点啰嗦,这里说一下茜茵和茜奈特就是同一个人,书里没有标注我还以为是俩人……还有最好用张纸记一下大概发生了啥事,别看每一章那么多页,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那一章发生的事,看完后在回过头来捋一捋,能非常清楚地体会到书里的情感。不这样做的话,看书比较少的、刚接触奇幻的可能读完后会云里雾里不知道书里讲了啥,所以我一开始就吐槽这书写的实在有点啰嗦。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读后感(五):变种人新传
不同于xman中每个变种人有完全不同的特异能力,the broken earth的世界处于一个地球灾难频发的时代。变种人主要有两类:(这不就是中国小说里的人妖关系嘛。。。。)
1、具有吸收能量并移山倒海之力的原基人,主要能力是原基力,能够制造和平息地震;会中毒、会累、会生病、不会飞、物理力量输出和物理防御力无加成;
2、有长长的寿命,能在岩石中穿行的食岩者。
但是,地球的统治者仍然是:普通人类。
而地球,因为人类弄丢了他的孩子——月球,所以开始了和人类的旷世大战,开启了频繁的灾季。这一次,第五季灾季眼看就要来临。要么人类文明再一次倒退,苟且求生;要么,找到根源结束这世道。
女主作为一个天赋异禀的野生变种人,觉悟很高,在和纯血变种人男一同执行任务时 两看相厌的斗嘴中建立了亦师亦友亦恋人的感情,最后制造了个大地震,和男主隐居小岛,过着3p的生活还生了个超能力娃。
男主作为全球能力最强的原基人不甘心能力暴强却只能被当枪使,发现了很多过去的秘密,包括方尖碑的秘密,并希望女主和他一起推翻这个世界,重建新的世界。
因为女主的任性和闲不住,他们的隐居被发现,为了不被变种人猎手(守护者,其实是被改造的原基人)抓回原来的世界,女主亲手闷死了儿子,自杀(未遂)。男主被食岩者带走,发现了地球的秘密。
独活的女主隐姓埋名嫁给了普通人类,并生了天赋及其强大的两个小变异人(她应该负责繁殖就可以了,生的娃都及其强大,不管爹是谁)。在女主的小男孩表现了天赋后,他凡夫俗子的亲爹杀了小男孩,带走大女儿开始。从此,女主踏上了寻仇+寻亲之路。
故事是多么的巧合,女主曾经的导师带着满心得愧疚被大地复活,并成为了流浪的女主女儿的导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主女儿那缺爱的心。于是在男主挂掉之后,并不能互相理解的母女各自在灾季修炼成长,最终合力结束了灾季。
女主死了,死前女儿终于感受到了她的爱。
=============================================
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丰满,传神。
不要问我方尖碑的能量怎么来的,怎么运作的,大地的魔力实际是一种什么能量场,在岩石中穿行怎么实现。这小说不是科幻,和指环王一样,是一种架空想象下的奇幻世界。
但是,我也要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世界没有被超能力者统治?XMAN和这本都一样?为什么中国的人妖大战中,智力体力都不输于人的妖没有统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