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读后感锦集
《极简生活》是一本由[美] 艾琳·博伊尔 / Erin Boyle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简生活》读后感(一):极简生活
第一次在图书馆拿起一本书不知道怎么样的书看。幸运的是,它很好。
极简主义的生活是让我舒服的。书不是纯无聊的讲极简,而是从他的生活,他的家来介绍,还具体给出了一些建议,各个方面的,极简主义并不只是断舍离,它包含了各种行为和思维方式。
处处都能够考虑到环保这一点是对我启发最大的。还有值得一提的美国的旧物回收系统做的真的不错。
《极简生活》读后感(二):一个小细节
就谈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其实书中只是顺便提了一句。作者写道:“……如果当天还没有看完,我就会扔到家门口收集回收物的草编篮子里”。
生活中经常都有一些可以回收的东西,但每次出现的时候,就只有那么一点:或是一本不要的杂志,不要的宣传册,或是一个小包装盒,或是一个饮料瓶,或是一个快递的小箱子。往往扔垃圾袋了。
可是,用上一个好看的篮子,或是一个好看的箱子,放在门口。干燥而且干净的可回收物品折叠或压扁之后放进去,真是不影响家里的环境。
觉得挺好,就顺手借鉴了。如果附近没有分类垃圾箱,也没关系。小区保洁看到垃圾箱里有大的纸箱什么的,都会捡起来,集中出售。回收物品装不下了,打捆放垃圾箱旁边就行。
《极简生活》读后感(三):极简生活
这本书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精致,过得更轻松愉悦,首先要舍弃自己的无用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立刻扔掉,立即执行,定期整理,养成随时清理的习惯,手机短息定时清空,桌面随手清理,如果舍不得扔就转赠他人。定期释放感情扫清烦恼,留出时间来养护内心,赶走负能量,要多和朋友面对面的谈心,天气好的时候可以骑骑车,做些简单的运动,发泄出郁结于心的压力。 与人为善,关注优点,与他人相处时要多关注积极的一面,再糟糕的人,只要你仔细寻找,也能发现他的一些优点,当我们表现出和善的态度,对方也会给我们更加友好,珍惜时间注重质量,与其在抱怨中白白浪费时间,不如集中注意力,把当下最重要的事做好,即使是三五分钟的碎片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可以给父母打个电话,或者在笔记本上写下转瞬即逝的灵感。极简生活的三个重点是极简你得购物观,极简你得拥有品,极简你的身心。极简生活只是一种生活态度,省出更多的时间,内心平静下来,思考和做自己想做真正重要的事情,创造出更多价值。
《极简生活》读后感(四):让我们极简掉焦虑
从环保的角度,最近都尽量通过电子或者二手的方式来购买图书,这本书也是通过多抓鱼购入的。作者的语言简单却富含力量,让人很容易就看进去了。我喜欢她的文字,因为她没有用教导人的方式来写这本书,更多的只是简简单单描述她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哲学。让你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参与她成长的过程。
内容中对我最有帮助的,是作者关于购买物品的那些心路的描述。就我个人而言,总是非常着急的想要一次性买齐,或者一次性屯够,总是害怕不足,恐惧欠缺,其实对应我的内在,那些当下普遍的、焦虑的情绪。这个时代资源其实非常的丰富,太多方式可以让我们想要的东西尽快进入我们的生活。外在的各种资讯总是让我们去追寻完美,并且让我们以为拥有了某些物质就能够拥有自我的幸福和完美。销售商总是利用我们内在的恐慌情绪:对自我的期待、对当下的焦虑,设下陷阱,让我们掉入物质的海洋、幸福的荒漠中。越是挣扎,反而越是放大了内在匮乏的感受。那些物品从四面八方而来,却很难从我们珍贵的自我空间中离开,反而挤占真正的幸福感。
而作者让我看到生活中真实的不完美的地方,而那些细节的部分才是完美生活的本意。和当下的消费主义恰恰相反,比起花钱去解决问题,她提出花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体悟和成长。
当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明晰了等待的重要性。等待也许是因为内在的安宁,而等待也许也是在创造我内在的安宁。不着急,慢慢来,找到内在的声音,等待高我的浮现,然后让理想经过我,再创造出来。
《极简生活》读后感(五):你所了解的极简到底是怎样的
不好意思我水了,尤其喜欢国风向的极简最近,也有一种以后就要那么干的想法。
在有限的居室里,什么是必须持有的? 从这本书开始,改变你和你的空间的关系。 极简就是一味的“扔扔扔”吗? 极简就是空无一物、家徒四壁? 极简是过度关注物质的另一种极端吗? 并不。在本书作者艾琳·博伊尔这里,极简精神意 味着: · 没有废物和赘物。 · 物得其所、物尽其用。 · 物和人的关系回归到平衡的状态。 · 美好的小居室是有益并且可行的。 · 爱你所拥有的,拥有你所爱的。 艾琳直面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的心脏和灵魂。她用灵巧的文字和悦目的插图,详细说明了我们可以如何更简单地打理家居,而且告诉为什么——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和安心——必须如此.《极简生活》是一本想在现代世界保持平静的必备手册。——生活方式博主、《贤者生活:装饰你想要的生活》作者Anne Sage
没有必要占有太多。爱你所拥有的,拥有你所爱的,是艾琳在书中想要传达出来的信息。——Gardenista主编Michelle Slatalla 艾琳·博伊尔从租房故事说起,从日常起居、待人接物两大方面切入,对如何处置有限家庭空间里的物品给出了大量具备操作性的建议。在分享物归原位、少买多扔、一物多用等处理原则的过程中,她引导我们不断思考两个问题:在有限的空间中什么是必须持有的,怎样的生活才是好的。 艾琳用自己的经历使我们相信,极简生活这件事本身也可以是简单的。跟着艾琳一起学习怎样把家里每一平方米都转变为精致有用的地方,从而让自己有空余时间来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有剩余空间来安放真正重要的东西,有多余心力来重新审视生活。
《极简生活》读后感(六):拾小屋如烹小鲜
两年前就在豆瓣上看见一篇讲日式性冷淡的家居装修风,印象特别深,因为照片里可视的物品只有两样东西:墙和地板。但整间屋子却又的的确确是可以住人的。对于有收藏癖的人来说,这几乎不可思议。
一直以为极简生活无非就是“扔扔扔”,直至扔无可扔无需再扔。我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为什么还得找人手把手地教?也因此,我没有看过《断舍离》这类“书名仨字就是全书核心”(对不起了,《断舍离》先森)的指南。看完艾琳的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这个想法很危险。
出于人类学的学科敏感,读着读着我发现艾琳可以注意到“物”与“人”的关系,这一点极其强烈地触动我。艾琳在书中喜欢说,用你喜欢的东西。在她这里,人和物并非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而是互为平等的主体:人因感情而和物品产生关联并产生愉悦感,处在适当位置上的物品因得到善待而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整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分类的过程:需要的、不需要的;过去需要现在仍然需要的,过去需要而现在不需要的;迫切需要的,偶尔需要的,从不需要的……我们可以无穷尽地分类下去。在分类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创建规则、秩序及其意义。
正如很多书里传达的观念和成熟的极简主义者指出的那样,极简生活绝对不是家徒四壁主义,更不是“挑战衣柜不超过XX件衣服”的那种可以量化的工程。举个例子,如果有需要的话,一个单身狗的卧室里放两张床都是没有问题的,as long as主人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放两张床。
衣柜里是有50件衣服还是100件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接触了极简主义的主张后这些衣服有没有对你造成心理或者精神负担,或者说,你是否意识到这些衣服原来对你造成了负担。一旦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试着入极简生活的坑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物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之外,这本书对我最受用的另一点就是降低占有欲。自问是一个有收藏癖的人。比如格子衬衫,比如喜欢的纸质书,比如某种色系的文创产品,比如帆布袋,比如喜欢的人(误)。收藏就是占有,或占有它的符号意义,或占有它的功能意义。可是我越来越发现,占有是一种幻觉。一旦占有了实体,它就从另一个空间中退场,这个空间便是我们的心神。看看自己的书架就明白了。书非在图书馆不能读也,花非在公园不能赏也,其他事物也同理。
当然,这绝不等于我们要两手空空地站在自己和世人面前。保持物质的一定的量,维持基本的感知,我们其实就可以应付生活的绝大部分。至于何谓“一定”,我觉得“你开心就好”。
日式收纳也好,欧式极简也好,中式节约也好,种种极简方案的本质,是对抗由消费主义社会引发的对人的异化。即我们不认同“买买买”,但不一定要“扔扔扔”。
可是,今年的双12、圣诞快到了,各位管得住自己的手么……
以上,也算是作为编辑的一个编后记。
《极简生活》读后感(七):读书记——极简生活
pic from unsplash极简相关书籍看过很多,纸质、电子版均有。多数都是看过就放一旁,这本书保留下来并看过很多次。去年七八月,将家里重新编排布局,边看《极简生活》。可以说在这本书的指导下也不为过。彼时借于国图书店,因时间太长,还书时扣款约12块。以一天4角的价钱,超时时间不可谓不长。索性多爪鱼下单二手一本,长存书架,时不时拿来读。21年初,又读完一次。这本书已确定是书架上有关极简的保留书目之一,之二还在犹豫。有可能是《我决定简单地生活》,待定。
榻榻米拆掉后的沙发床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大概是方法论太少。世面上的极简书,多是从物多带来的烦恼入手,阐明极简好处,然后几乎手把手、物品分门别类地告诉读者怎么处理物品。以时间来举例,有的多长期、有的说要集中,不一而足。各种方法论、小窍门让人眼花缭乱,这一本与那一本相互矛盾之处,哭笑不得。
作者从刚刚毕业恋爱租房写起,一点一滴地建设自己小家的过程,因找到一个好的柜子而欢呼雀跃,也因新买的浴帘被污染而大哭。她与我们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从开始就选择极简,而我们多是半路出家,一直在路上。非典型极简者。
本书涉及到居家、食物、清洁、衣物、婴儿养育等多方面,并非像其它极简书展示结论,仿佛照着做就可万事大吉、极简到底。她将自己生活娓娓道来,一些极简方法放在书中,等待读者发现,然后尝试。受书中提到的二手家具和用品传承影响,我在咸鱼上500块买了一组柳木桌椅,十分漂亮。并发现小苏打是清洁王者,拖地时会滴自己喜欢的精油,同时继续使用原本计划淘汰掉的旧式高压锅。
也有不喜内容,作者说『钉子+绳子』是最好的收纳用品和解决之道。我因不喜欢往墙上打洞而拒绝尝试。但总的说来,这本书给我一些极简理念并一些指引。会时不时拿出读一读。
极简并非简单的扔扔扔,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使生活更美。
《极简生活》读后感(八):成家是一场断舍离
最近忽然变得忙碌起来。原本以为摒弃了传统的繁文缛节的婚礼形式,大约结婚就能变成特别简单的事,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期待,不过因为经验的匮乏、思想的天真。即使幸运如我,z先生家包办了大部分的前期艰巨的装修工程,但想到真正要准备开始新生活,却发现TO DO LIST上仍然长路漫漫,要过上简单生活,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在美国著名博主与摄影师艾琳·博伊尔的《极简生活》一书中,展开了理想简单生活的打开方式,特别是令人羡慕的简单居家生活,正好戳中了我的心事。原来,家庭空间的烦恼并不独独与高居的房价以及逼仄的住房面积直接正相关,即使在家庭平均居住面积达2598平方英尺(约为241平方米)的美国,依然“装不下”。根据书中援引的一项研究结果:大量物件造成的视觉忙碌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基本快乐。与“极简生活”背道而驰的“堆砌的生活”,成为了糟糕心情的罪魁祸首。
怀揣着改造混乱生活的目的,曾在文化保育组织工作的艾琳·博伊尔开始重新评估生活的意义、生活中的美,在书中介绍了一直极简生活的探索模式,包括了许多具体的操作建议,诸如厨房必备物品清单、如何培育极简主义衣橱等,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清理杂物。这一步骤的精髓,与之前大热的“断舍离”灵魂相通。正如博伊尔所言:“家里每件东西都占用了珍贵的空间:呼吸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告别“不重要的东西”,正是开启简单生活的伊始。
博伊尔将“不重要的东西”分为三类,根据类别的升级,舍弃难度级别依次提升。第一类为垃圾类,所谓需要彻底扔掉的不用的东西,如过期的化妆品、旧款电子设备、重复的东西;第二类为多余物品类,不喜欢也不需要的物品,其中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礼物;第三类则为非必须用品,包括了一些公认为美好的事物,比如一部分书。
对于第一类物品,需要的是决绝,格式化掉旧手机然后送回收、退掉买重的衣服也许可以做到,而对于姑娘而言,一大堆用到一半的眉粉、眼影,不好用的洗发水、过敏的粉底、不好闻的香水却成为了美好生活的大拦路虎,每当小手伸向它们,想起当年为之花过的重金,便犹豫了起来,一来二去,家里便成了垃圾桶。在读完《极简生活》后,我丢了一些瓶瓶罐罐,感觉逼仄的卫生间似乎腾出了呼吸的空间。
对于第二类物品,最纠结的则是人情:那个娃娃有些丑,但曾经是童年的玩伴,那个精致而无用的小玩意,需要小心轻放还特占地儿,但却是曾祖辈的遗赠,需要小心守护;然而,我们现今的生活,终于以这样的形式败给了过去。正如博伊尔在书中所归总的:“那些曾经有用、曾经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并不代表永远都有用”,或改造弥新,或狠心舍弃,才能让简单生活继续前行。
对于第三类物品,则是我的软肋。作为嗜书如命的人,每年近200本的阅读量,虽然近几年自选书目以电子版本为主,但对于有些类别,诸如艺术类、大部头等只能诉诸纸本的书籍,却依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填充了整个家的空间,原本就不大的房间,终于连墙角都摞起了书堆;在新房装修的时候,z先生贴心地为我留了一面墙的书橱,然而如果要把自己家里散落在5个书橱里的几千册“藏书”悉数归存,空间是否足够、运输成本暂不计算,光是数量与整理,便足以令人崩溃。而纵观这些书册,其中当然也有珍贵的整套藏书、限量签名本或是极为珍视与热爱一遍遍重读的那些书,然而其中的大多数,不过是陪我走过一段,不会重读,甚至只是买书如山倒时的冲动所为,不会再有拆开塑封玻璃纸的二次冲动。曾经在旧书网与咸鱼努力卖过它们,也曾经成功卖出过一些,但一切终究是太注重天时地利人和,消灭的效率远赶不上囤积的速度。书本身是美好的事物,亦代表了某种可能,因为心中对于再次打开它们获得滋养的期待,告别美好的事物,本身太过痛苦,尽管我心里深知,这种如若神迹的可能性,不过无限趋近于零。
占有总比告别容易太多,但占有多了,不加择选,便成了囤积,不重要的东西积累得多了,便把生活本身变得复杂,甚至经营成了毫无重点的不重要本体。感谢人生时有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舍弃那些物品,告别执念,才可能收获简单的小确幸。
《极简生活》读后感(九):极简生活,成就真正的幸福与精彩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7年4月7日,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书叫《极简生活》,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更精致,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什么人在过极简生活?曾有媒体报道,乔布斯的房间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
《极简生活》主张删繁就简,让心灵摆脱牵绊,过真正轻松愉悦的生活。
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过上极简生活呢?这本书里有答案。
我们今天重点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是更新你的购物观,第二是舍弃你无用的东西,第三是极简你的身心。
①
咱们先看第一个方面,更新你的购物观。
极简生活的购物观是要减少无用之物的花销。
001想到要买的东西就记录下来,出门购物前列好清单,去熟悉的商店一口气都买回来。这样会避免多出瞎逛时间(时间可是比金钱重要呀),更不会有因为一时冲动,买回来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
002那些不常用的东西不必购买,去租或是买一次性用品代替。比如家里不常来客人,那就不用买很多双拖鞋,在客人来之前准备几副一次性鞋套就行。
003生活中的替换品也是能少则少。什么毛巾、床单、内衣、袜子真的不必太多。付款前时刻想想购买的物品是否耐用顺手,是否能搭配现有的物品。
②
第二是舍弃自己的无用之物
舍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一门技术。
有些人不敢丢东西,因为害怕面对失去的痛苦,当你真的把多余的东西清理掉之后,心情反而会轻松很多。
有些人不知道怎么舍弃,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三条好用的原则。
001 不需要的东西要立刻扔掉。看看你有没有一年没穿过的衣服、买来就堆灰的书、不知谁送的化妆品小样,如果不是现在需要的东西,就立刻扔掉吧。不要去想以后可能会用到,担忧未来,不如享受当下,过好现在。
002 立刻执行,定期整理。决定一样东西的去留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把杂物堆在一旁,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养成随时清理的习惯,邮件在5分钟内就整理分类,手机短信定时清空,桌面随手就弄干净。
003 舍不得扔就转赠他人。如果觉得直接扔掉太可惜,拍个照片留念,然后转送给真正需要他们的人,比如把衣服捐给慈善组织,把书送给朋友,或者去跳蚤市场把不用的小摆设卖掉。
依依不舍的这些东西,并不能愉悦身心,反而会带来无尽的压力,东西越多,内心的从容就越少,久而久之,你就容易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极简你的身心。
极简生活不仅仅意味着更洁净的外部环境,也意味着更洁净的内心。为了保持身心极简,你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001 定期释放感情,扫清烦恼。成年人需要留出时间来养护内心,赶走负能量。所以多去和朋友面对面谈心、天气好的时候骑骑车,平时做些简单的运动,都可以舒缓压力,发泄出郁结于心的情绪。
002 与人为善,关注优点。与他人相处的时候,要多关注积极的一面,再糟糕的人,只要你仔细寻找,也能发现他的一些优点。当我们表现出和善的态度,对方也会对我们更加友好
003 珍惜时间,注重质量。与其在抱怨中白白浪费时间,不如集中注意力把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即使是三五分钟的碎片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比如打一通电话给父母,或是在笔记本上写下转瞬即逝的灵感。
来,总结一下《极简生活》的三个重点:
极简你的购物观,极简你的拥有品,极简你的身心。极简生活并非死板的标准,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这里呢,容我强调一下,做一个极简主义者到底有什么好处?其实啊,这类人往往会多出更多的时间,内心也会更加平静,会和乔布斯一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创造出更多价值。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参考书目:《极简生活》[日]有川真由美。
文章来自公众号剽悍晨读
《极简生活》读后感(十):极简生活,成就真正的幸福与精彩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7年4月7日,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书叫《极简生活》,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更精致,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什么人在过极简生活?曾有媒体报道,乔布斯的房间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
《极简生活》主张删繁就简,让心灵摆脱牵绊,过真正轻松愉悦的生活。
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过上极简生活呢?这本书里有答案。
我们今天重点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是更新你的购物观,第二是舍弃你无用的东西,第三是极简你的身心。
①
咱们先看第一个方面,更新你的购物观。
极简生活的购物观是要减少无用之物的花销。
001想到要买的东西就记录下来,出门购物前列好清单,去熟悉的商店一口气都买回来。这样会避免多出瞎逛时间(时间可是比金钱重要呀),更不会有因为一时冲动,买回来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
002那些不常用的东西不必购买,去租或是买一次性用品代替。比如家里不常来客人,那就不用买很多双拖鞋,在客人来之前准备几副一次性鞋套就行。
003生活中的替换品也是能少则少。什么毛巾、床单、内衣、袜子真的不必太多。付款前时刻想想购买的物品是否耐用顺手,是否能搭配现有的物品。
②
第二是舍弃自己的无用之物
舍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一门技术。
有些人不敢丢东西,因为害怕面对失去的痛苦,当你真的把多余的东西清理掉之后,心情反而会轻松很多。
有些人不知道怎么舍弃,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三条好用的原则。
001 不需要的东西要立刻扔掉。看看你有没有一年没穿过的衣服、买来就堆灰的书、不知谁送的化妆品小样,如果不是现在需要的东西,就立刻扔掉吧。不要去想以后可能会用到,担忧未来,不如享受当下,过好现在。
002 立刻执行,定期整理。决定一样东西的去留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把杂物堆在一旁,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养成随时清理的习惯,邮件在5分钟内就整理分类,手机短信定时清空,桌面随手就弄干净。
003 舍不得扔就转赠他人。如果觉得直接扔掉太可惜,拍个照片留念,然后转送给真正需要他们的人,比如把衣服捐给慈善组织,把书送给朋友,或者去跳蚤市场把不用的小摆设卖掉。
依依不舍的这些东西,并不能愉悦身心,反而会带来无尽的压力,东西越多,内心的从容就越少,久而久之,你就容易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极简你的身心。
极简生活不仅仅意味着更洁净的外部环境,也意味着更洁净的内心。为了保持身心极简,你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001 定期释放感情,扫清烦恼。成年人需要留出时间来养护内心,赶走负能量。所以多去和朋友面对面谈心、天气好的时候骑骑车,平时做些简单的运动,都可以舒缓压力,发泄出郁结于心的情绪。
002 与人为善,关注优点。与他人相处的时候,要多关注积极的一面,再糟糕的人,只要你仔细寻找,也能发现他的一些优点。当我们表现出和善的态度,对方也会对我们更加友好
003 珍惜时间,注重质量。与其在抱怨中白白浪费时间,不如集中注意力把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即使是三五分钟的碎片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比如打一通电话给父母,或是在笔记本上写下转瞬即逝的灵感。
来,总结一下《极简生活》的三个重点:
极简你的购物观,极简你的拥有品,极简你的身心。极简生活并非死板的标准,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这里呢,容我强调一下,做一个极简主义者到底有什么好处?其实啊,这类人往往会多出更多的时间,内心也会更加平静,会和乔布斯一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创造出更多价值。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参考书目:《极简生活》[日]有川真由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剽悍晨读(主编:知名自媒体人剽悍一只猫,ID:piaohanchendu)。每天早上6:30,用一首歌的时间,为你导读一本经典好书,欢迎关注,跟30万读书人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