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腾的小凉河》经典影评有感
《欢腾的小凉河》是一部由刘琼 / 沈耀庭执导,马昌钰 / 顾玉琴 / 张建亚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欢腾的小凉河》精选点评:
●前好后差。一开场的运动镜头就让人想到《阿诗玛》,刘琼是个注重镜头运用的导演。前半部分能展现文革末期的社会风貌,造反派和走资派的争论是本片顶峰。在这场争论中,造反派有正气,走资派有官气。后半部分尽在套路之中,挑拨的反派,圆满的结局。本片明显偏向造反派,但它好像也夹带私货。(1)2019-11-19
●比外国的破电影强太多了!集体的力量!很好的诠释了社会主义道路!
●难得的纯现实主义的文革电影。9队连年增产,却是倒数第一不太合理。文革人和现在人的世界观整个不同,用现在的观念去评价过去也是不恰当的。一些人执着于所谓文化多元论,但其实看过去才最需要多元,而现在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哪里还有多元。文革有暴行,但背后是一套世界观,不是一时被煽动的。
●文革后少有批邓的文艺作品。
●1966—1976;
●演员不知该怎么说,但是配音员的声音让人觉得很亲切。很明显有毕克,还有老版《刑警803》里许多熟悉的声音。不管对白,光听声音,挺好听的。
●这电影也太真实咯。。
●
●看的还挺欢乐的hhh 走资派的不倒翁到最后还被年轻人接住了有点不吉利啊hhh 片子没什么特别的,就算让九队拍个大包干的火烧心也还是这样儿,就这样吧hhh
●走资派还在走。。。
《欢腾的小凉河》影评(一):阶级斗争能管饭吃吗?(观看)
19分钟时开始的一段争论:
——阶级斗争能管饭吃吗?
阶级斗争能当衣穿吗?
——照你这样说,难道只有资产阶级在中国复辟了,我们才能有饭吃,才能有衣穿吗?
——文革到现在已是积重难返了!
电影的背景:
“《欢腾的小凉河》是文革后期唯一一部公开放映的直接点名批判邓小平(当时叫“党内那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的故事片。该片上映仅仅一个多月,就粉碎了“四人帮”,之后该片即被停映。片中有大量带着那个时代浓厚政治色彩的口号式台词,如:“走资派还在走,我们斗了还要斗。””
这电影果然很有针对性,处处含沙射影,点名批邓。
但又有反思文革的功效,值得一看。
观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4MzkwMjg=.html
《欢腾的小凉河》影评(二):有深度,但是有局限
周带领的二队,和徐带领的九队的线路之争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上纲上线,确实是时代的悲哀。
个人观点:
1.人民想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没有错的,想吃饱饭,想住好房子,都是不应该被批判的。
2.赚钱的途径应该通过勤劳和智慧,而不能通过坑害别人。
3.如果多人在通过勤劳致富的途中产生了利益冲突,应该积极协商解决和提供补偿方案,如果不能解决可以诉诸上级,而不是使用阶级斗争口号打倒对面。
周,徐,二人确实我都不赞同,前者不应该大搞阶级斗争总想着打倒别人,扣大帽子,而真正应该从生产力和集体生产建设上提问题提建议;徐则也应该注重集体利益,不应该过于短视,在利益发生冲突时积极协商提供补偿方案,而非抱着自己的利益不松口这样最终也无法双赢。
最后5分钟那个小领导挖鱼塘阴谋诡计就属于单纯抹黑了,没有讨论的意义。
这个事件简单地就像老旧小区安装电梯一样,大部分人会收益,但是住一层的肯定会抗议,又花钱又噪音还用不上。那怎么办,如何协商解决?谁去协商解决?能不能把一层这个住户打到,扣上自私者,走资派的帽子?还是协商一个大家都能同意的解决方案?
《欢腾的小凉河》影评(三):走资派还在走,我们是斗了还要……洗洗回家睡吧
又是一部被打上深深地文革烙印的老电影,而且用力太猛,点名批邓,结局也就更惨了
一如大多数的文革电影,虽然把阶级斗争喊的震天响,但是依然没有逻辑:
问:阶级斗争能管饭吃吗?阶级斗争能当衣穿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可男主丝毫不关注温饱问题,只要脱离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末日
猛批“富了又富”,发展计划是发财计划,把雇佣关系说成是卖身契
如今看来都是可笑之极,可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政治逻辑
实践证明,政治挂帅,纯而又纯,只能是溃灭的乌托邦
走资派的确还在走,而且越走越特色,越走路越宽
而不具有长期可操作性的理想主义,终究将被人性的种种缺点所吞噬
所以,我们要感恩那个时代,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单纯极权主义,它是一部追求极致纯粹无私精神的史诗级舞台剧,活生生地给我们做了一场惨烈的实验
而结局的惨败,也告诫了世人,理想终归是理想,人吃五谷杂粮,也有高低贵贱,怯懦贪婪永远也改不了
这方面,其实多看看伟人选集四卷,会收益良多,那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也的确是革命的教科书,方法步骤都给你写了,重点还敲了黑板
可惜,自己偏离了自己。
权力,真是一剂猛药。
《欢腾的小凉河》影评(四):典型的政治电影
片头的音乐挺轻快的。扁担歌也很有劳动最光荣也愉快的感觉。
一上来就说增产是“WH大革命的功劳”,然后提到大YJ、农业学大寨。
墙上是“大批资本主义,大干SH主义”。
“大字报写多了,水平练出来了。”
人物的台词“太有水平了”,大家“太有文化了”,个个都识字、会写对联、出口成章,不符合身份啊,都是农民,你说言必提口号还勉强说得过去。
发财进了个人的腰包,还有外国去了。 “现在是积重难返。”75年说的话,在今天依然有效。
当时就提出了“包产到户”。还有“白猫黑猫论”。
功劳,苦劳,疲劳。
“你爹一辈子只在梦里见过三分田。”梦田是这么来的。想起齐豫的《梦田》 。
那口大钟拉响,照应得不错。
里面很多话都被现下的中国现实打脸了,无论是“正”还是“反”两派人物的说法。只能说左和右两种路线都太极端,理想的道路还是中间那条。
导演刘琼是个男的!他第一次婚礼的证婚人是漫画家丁聪的父亲丁悚(这个名字很惊吓)。幸运的是《欢》片虽然触雷,但没有影响到后来导演的命运,还有编导演的机会,也出过不错的作品,如《死神与少女》(编剧有史铁生哎!)。
联合导演沈耀庭最出名的作品是《405谋杀案》,新中国第一部刑侦片(其实骨子里还是反特片),童年记忆的还有《淘金王》、《侠盗鲁平》。
应该是锅都被一手炮制这部电影的徐景贤给背了。
仲星火、达式常在80年代是中生代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