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沈腾摊上事儿了……
作者:Quasimodo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导演李成儒的十二个字精准描绘了观众看《日不落酒店》的心情。
目前它在豆瓣2.8分,就连一向评分很宽松的猫眼电影,也打出史诗级低分3.3分。
举例对比,烂片教科书之称的《逐梦电影圈》,在猫眼都有6.8分。
可想而知,观众对它是有多失望。
这一部据说有沈腾“神秘出演”的喜剧怎么就被全网群嘲?
不少观众怒骂片方“虚假宣传”“诈骗式营销”,强烈要求对方退钱。
随着电影的热映,伤害性不高但侮辱性极强的吐槽,“沈腾重新定义特别出演”还冲上了热搜。
如此齐心协力地骂电影,我还是第一次见。
多次变更档期的《日不落酒店》,怎么就被众人唾弃呢?
这部电影有剧情的吗?
先来聊聊沈腾的“特别出演”。
我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这样的方式。
如同海报,沈腾的角色还真是个纸片人,一个不会说话没有肢体动作的人形kt板。
最可气的是,“他”的出场时间加起来勉强才2分钟。
(这演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
要知道在电影宣发期,海报上沈腾的番位可是紧随男女主其后。
而且电影官微反复使用“这么多沈腾”作为宣传噱头。
这不是在误导观众(包括我):腾哥新片上了,快来看啊。
难过观众大怒:被骗了!
看之前我跟姐妹说一起去看沈腾新电影吧,看之后我感觉自己被骗了。
说它“诈骗”,不仅是因为他为了圈钱,硬蹭沈腾的热度;还因为它配不上“喜剧”两个字。
喜剧最低标准是让人发笑,但观众全程一头雾水,还体会到心痛的感觉——
浪费了电影票钱和生命的106分钟。
整部电影用一个成语概括:不知所云。
男主石月是日不落酒店的店长,日常严格按照小本本上的计划表生活;
妻子活泼可爱,自由散漫总是乐呵呵。
两人接连碰上了升职加薪,妻子怀孕,循规蹈矩的生活意外被打破……
乍一看,有点像是《温暖的抱抱》的男女人设的套路,那么应该接下来,应该是都市爱情喜剧走向吧。
但不对。
我低估了创作团队的脑洞。
两人意外抽中了度假奖券,住进了石月工作的日不落酒店。(兜兜转转还是回去同一个地方)
遇到了纸片外星人,没错就是沈腾饰演的角色。
因为男主不还给他外星船,纸片人就恶作剧地将女主弄消失了。
(没想到吧,杂物房居然是外星船)
为了营救妻子,他不得已潜进隔壁房间折回自己的房间……
谁知隔壁的房客各个都是“麻烦精”,不是想潜规则仙人跳的女演员、就是雇杀手杀自己的中年大叔。
男主每进一间房,都会被无辜牵连进去,还搭上自己的性命。
然而每次遇害,石月都会重返最初遇到纸片人的时间节点。
有点《明日边缘》的味道,每死去一次即在开头会重生一次,时间循环科幻片?
不,没有那么简单。
循环了半天,主创们突然宣布,外星人、时间循环都只是男主的白日梦。
但房间里的每一件“狗血故事”却是真实上演。
于是,石月带着妻子和其他员工组成“热心肠”特工队,挨个房间帮他们解决问题,宣扬“love & peace”。
这下,又成了酒店服务宣传片……
(说好的度假呢?)
其实,这部电影可以看到无数经典电影的影子——
《计划男》里严格按照计划表做事的男主;
《源代码》里不断轮回的设定;
《假面饭店》里服务至上的酒店人员。
但乱七八糟炖一锅,观众都不知道它的创作意图,自己在看些什么。
里面那些恶俗的谐音梗、全体演员狰狞着脸张牙舞爪的肢体动作以及毫无逻辑的人物动机……分分钟气到拳头发硬,百米冲刺逃离电影院。
据说,本片的三位导演兼编剧光是探讨和撰写剧本就花费两年时间。
然而结果,好于0%的喜剧片。
这意味着什么?
只能中肯地说,它还真是一部十分“全程尿点,毫无笑点”的烂剧。
用沈腾某综艺的台词来评价吧:什么玩意儿?!玩意儿都不是!!
大概片方也有自知之明,因此前后撤档四次,选择票房冷淡的三月份,还大力借沈腾的名字“招摇撞骗”。
有些人果然不讲武德!
碰瓷的人,少吗?
讨伐的声音太大太猛烈,逼得导演之一的刘峻萌发了一则道歉声明。
信很长,给太长不看的观众总结下:
1. 电影与“开心麻花”没有关系,不背锅;
2. 沈腾只是基于友情客串,宣传有误,不背锅;
3. 影片不是喜剧片,谈不上“爆笑”;
所以说,他们请了一群喜剧演员,用了几个尬到可以用脚趾抠出城堡的烂梗,最后和观众道歉:
这其实不是喜剧。
难怪有网友吐槽,这确实不是喜剧,是“诈骗片”。
(这篇道歉信很快被删除)
更有律师表示:
如果电影宣传中声称本人出演,但实际没有出演,那么电影出品方确实涉嫌不实宣传,如构成虚假宣传应按广告法规定进行处理。
(有一个小细节:导演的自知之明)
但在电影圈,“诈骗片”少吗?
不说远的,今年《侍神令》的神操作也是令人咂舌。
为了在国外上映,它重新制定英文海报。
诡异的是,它英文名直接替用《晴雅集》的,更是大肆声称自己是改编自小说。
郭敬明大概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一天被“抄袭”吧。
另外,在演员表里周迅、陈坤等大牌明星占据一番的位置,就连海报上更是各种暗示,他们两个是妥妥的大主演。
可看完全片才发现,沈月和屈楚萧的戏份比起两位多的不是一点点。
如今,演员表和海报玩起番位猜猜猜的文字游戏,可真是越来越熟练。
不进影院,永远都猜不透当红明星的出演方式和时长。
现在,沈腾红了,“含腾量”成了新的财富密码。
仅仅只是在正片里有几个镜头,也会全部被塞进预告片中,还无缘无故上了海报的C位。
(“含腾量”:指的是一部影片中含有多少沈腾的戏份)
有人专门统计了沈腾近几年在电影中客串的出场时长。
2017年《羞羞的铁拳》,出场时间7分30秒;
2018年《李茶的姑妈》,出场时间3分30秒;
2020年《温暖的抱抱》,出场时间5分钟……
而这仅仅只是“开心麻花系”的作品,还没提那些《囧妈》《龙虾刑警》这些大腕云集的烂片。
(至少在这里面,他是个活人)
一部电影,成了闹剧,成了文字游戏。
观众的耐心可以维持多久呢?
透支沈腾,尴尬观众
近几年,沈腾着实火了。
这个不让话掉到地上,长在观众笑点上的男人,今年荣摘“200亿票房演员”的称号。
“冲着沈腾去看”
“沈腾的新片必刷”
“看到沈腾的名字立刻选座无脑买票”
这成了不少观众的默契。
然而他自己主演的电影却在减少,如果问他在最近在忙什么?
有网友帮忙回答:在综艺里任劳任怨地搞笑,在各种喜剧烂片里疯狂客串。
沈腾曾经在综艺感慨过喜剧创作之路的艰难,自己也是10年磨一剑,因为春晚的“郝建”走红,凭着《夏洛特烦恼》转型成喜剧演员。
他说:“你得有天赋,还得付出努力,还得足够幸运,才有可能在这一行出来。”
因为知道其中的不容易,沈腾想多携带同行,实在再正常不过。
《日不落酒店》导演的道歉信中就阐明了沈腾出演是“建立多年的友谊之上”。
在综艺节目中公开对贾玲承诺“你有需要我就去帮你串戏。”
“人情债”或许是沈腾目前最大的困扰。
只是随着沈腾的“友情客串”的次数增多,“含腾量”却似乎越来越不灵验了。
这能怪沈腾吗?
就我看来,他客串的角色大部分都不拉跨,有的甚至整部片的高光时刻。
《日不落酒店》里即便只是个人形kt板,沈腾的出现,还是博得观众难得一笑;
《羞羞的铁拳》中的“你过来啊”,至今都被奉为喜剧电影的名场面;
《龙虾刑警》里刚吹嘘自己的店里装修,立刻头顶酒柜塌了的场景百看不厌。
有豆瓣网友是这样描述沈腾:我觉得沈腾更像“泡腾片”,投入杯中,呼噜呼噜冒起一堆气泡,有所消耗,但最终,也为这杯水,带来了些许亮色。
然而,一杯水只靠些许亮色,并不足够。
或许沈腾该学习初代“喜剧之王”周星驰的“狠心”。
1999年,多年搭档王晶邀请周星驰到《千王之王2020》客串几天的戏,结果没想到直接被王晶剪成了主角。
星爷一怒之下,直接和合作十年的王晶翻脸,从此更不会“神秘出演”。
后来2004年,冯小刚在《功夫》客串角色,之后极力邀请周星驰在《天下无贼》里帮忙友情演出一下,但他强硬拒绝,从此两人再无互动过。
其实周星驰不仅不去别人的电影客串,就连自己的电影,他也从不露脸。
这或许得罪不少人或者影响票房,但电影如果是好,还需要他们来衬托吗?
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沈腾曾在《鲁豫有约》说过:“我只是觉得我不能消费我自己,就是作为演员的我,不能消费‘沈腾’。”
“含腾量”多少成为一部喜剧的标准,消费的可不是沈腾,更是一众想要被电影逗笑的观众。
—END—
喜欢这篇文章
别忘了点“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