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锦集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是一本由[英]格雷厄姆•奥尔科特(Graham Allcott)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一):评《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
“最后,做一件我们在孩提时代可能不太擅长的事情——分享。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分享自己做的事情;分享你喜爱的事情;分享你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如果不是你在推动世界发展上做出一点贡献,那又会是谁呢?”
——大人和小孩儿的区别是什么呢?可能“分享”也算一个吧。孩子的时候很难懂得什么叫分享,也很难心甘情愿的分享。长大了,学会分享了,分享我们的知识、时间、情感、责任,直接的、间接的,就算碰到不领情,也不会再轻易关上“分享”的大门,变回那个自私的小孩子。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二):对于学生帮助很大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学习效率总觉得不高,但是这本书真的有讲克服拖延症和手机什么的依赖症,效率高了玩的时间反而多了。
这本书概括是从几个方面,以忍者为喻,听起来很枯燥的书,让你一直学习的那种,实际上你会发现他是替你省下时间或者更好的维持学习与其他事情
我有几个影响很深,这本书首先他是引你思考学习目标,还有一个就是趣味点的那个,这样安排学习和娱乐当真有目的性很好。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一本很好的增加效率的书,看完之后还可以看看刻意练习学习之道一类的书哦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三):入门者专用新手教程
这本书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标题。它将学习这样的事和忍者这个神秘而又无所不能的意象结合体来,很吸引人。
内容方面,这本书涵盖了生产力话题相关的绝大部分话题:习惯养成,心流,自控力,生活工作的平衡,身心状态管理,思维导图和第二大脑,以及专注一件事不要多线程。一本书里能涵盖这么多小论点平不多见。
不过因为论点太多,自然没办法在深度上写好。比如对习惯养成的讲解,只是很浅显的说了这个很重要,顺便带了几点简单的做法。但是关于关于习惯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习惯的形成机理则没有什么讲解。要想了解这些只能求助于类似Micro Habit这样稍微深入的书籍。
总体来看,这本书相当于一本新手村教程,告诉读者哪里有什么。对于在生产力领域有所了解的老手来说,这本说完全可以跳过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四):象忍者一样学习
文章出处:象忍者一样学习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五):适合泛读
看这本书比较少人写评论,我也来说两句。
作为一名看过不少于100本自我管理书籍的书呆子,这本书我只花了不到3个蕃茄钟,还能留几分钟乱写几句评论。
内容比较泛,从视觉、听觉、触觉(书中翻译成动觉,可见翻译水平)三种学习类型的描述,到阅读的方法,到写作,到记忆,还有考试,再最后克服拖延症等,感觉这本书不是“著”,而是“编著”,没有新颖、独特的内容,在其他书上都能看到。
这一系列书,我是看第2本,第一本是《学习之道》,学习之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散和专注思维。然后这本书却啥新的东东也没有。
所以,我觉得适合作为泛读,重新复习、梳理一下自己的学习体系。
就这些,不多费话了。
我评3星的标准是,可看可不看,4星是值得一看,5星是强烈推荐看。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六):一本比较啰嗦的大杂烩
#1.不得不承认,书名「如何成为一名学习忍者」是吸引我看这本书的最大理由,但也就仅仅止于此了。虽然作者在书中罗列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学习技巧、战胜拖延症等等内容,但也就是罗列,完全没有将这些整合在一个好的故事里,浪费了标题。
#2.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按照作者设计,旨在介绍忍者的独门武器、方法论与好奇心。
第一章。罗列了所谓忍者九大特征(我想简化为四条,没成功)之后,讲述了有助养成行为习惯的时间管理与精力管理。这算是本书写的最好部分。
第二章。介绍了有关学习的各种概念,诸如基础学习、写作、记忆、考试等等,以三种不同学习风格展开了堆砌文字。这个部分的每一章都能找到对应的内容。
第三章。简单讲述了反拖延的技巧,五个保持专注力的策略。
#3.在这本书能够看到有关学习类书籍的大集合,这与作者贪心想将所有内容都扯一遍有关。几乎每一章都能找到更专业的书籍。包括《精力管理》、《蜥蜴脑》、《快速阅读》等等。不过看这本书也很省事,毕竟罗列了那么多工具介绍与概念术语。
#4.坦白说将学习者与忍者挂钩起来,这个比喻还是很出彩的,故这样讲故事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尽管作者无比啰嗦,但有些部分给出的案例与秘诀,还是值得好好借鉴的。整体来说,勉强给三星推荐。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七):想成为一名学习忍者“可能”需要看的这本书
01
今天谈到的这本,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所谓“学习忍者”,指的是在校学生及已经工作的上班族中,那些把工作和学业安排得满满当当但非常从容的人。虽然他们每天非常忙碌,但非常充实。
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高度自律,善于权衡取舍,非常娴熟地把握工作、学业、社交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学习忍者”,如果换一个称谓,就是父母口中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人多有各自不同的习惯与兴趣,也有各自擅长和不擅长之处,每个人却都想改变现状、更具自律性,希望自己也变得更加优秀,成为别人眼中的“学习忍者”。不过到底怎样才算是一名学习忍者呢?那就用下面六个标准来自测一下吧。
02
第一,能够自如的找到“平衡点”。学习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众多任务里的一个方面,甚至并不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毕竟每人都需要兼顾人际关系、社交、娱乐等等。所以应该学会“聚光灯法则”,学会先将一些事情放到后台背景中,直到我们准备好将聚光灯重新照向它,这是一项重要的寻求平衡的技能。
第二,可以进入禅宗式的平静。每天微信微博各类消息对我们狂轰乱炸,我们的时间被各种刷刷刷充斥着。而想成为一名学习忍者,就必须在学习的时候,达到一种只和自己对话的活动,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境界。屏蔽掉外界干扰,放空大脑和身体,进入一种“心流”状态,全身心地学习。
第三,具备“冷酷与无情”的能力。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的时间,但我们的注意力有限,根本无法兼顾全部的事情,注意力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在对影响我们注意力的事情上变得冷酷,需要对能够分心的人、事说不。
第四,擅长利用各类学习工具和资源。作为一个学习达人,必然要会运用很多高效的学习工具,知道丰富的学习资源。其中重点包括三个类型:思考工具(思维导图、逻辑模型等),组织工具(学习软件、笔记软件等),学习资源(学习类网站等)。
第五,正念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当我们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很难再遇到“逼迫、要求”自己学习的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了。所以,自学(自我、积极、主动),成了最主要的方式。我们必须沉浸在自我主导的学习中,追随自己的目标做出自己的决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时刻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第六,强大的专注力。各类时间管理书籍中经常强调,我们可以通过“串联的方式”多项工作工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了。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在不同的事情之间来回“切换”而已,造成专注力低下。所以,一个学习忍者必须具备强大的专注力,比如JK罗琳就是在咖啡馆连续写几个小时,最终才写出《哈利波特》这本书。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八):如何让“能干的你”完胜“懒散的你”?丨自我管理
小时候看过《忍者神龟》吗? 啥?没看过呀! 好吧,我们不是一代人。
《忍者神龟》的具体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 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酷。 如果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强悍。 如果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超强悍。
所以,当我收到一本书叫做《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的时候,我内心是无比激动的——这本书和《刻意练习》是一个系列哟~
武士忍者我是成不了了,但我觉得我还能抢救下,我可以成为一只学习忍者!!!
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开封,有这样一段内容:
懒散、无精打采的你VS聪明、充满动力的你你是否曾注意到有些时候你几乎是个天才,近乎完美地平衡和协调了每件事情,而有些时候你是个笨蛋,有意识地避免那些最重要的阅读、写作或学习?我们从“为什么我这么笨”“为什么我把这件事拖到这么晚”这些噩梦出发,到“我在截止日期前一天就把论文写完了。太顺利了!”“看看我,提前点击了‘提交’!”“不要担心,我能搞定!”这是你两个不同方面个性之间的“战争”。其中一边是聪明充满动力的你:你想要完成事情;你知道什么是健康的,什么不是;你知道需要避免什么,然而,另一边是懒散、无精打采的你。懒散、无精打采的你只喜欢盯着YouTube网站上的视频以获得―时的满足,而忘了所有重要的事情。懒散、无精打采的你除了无所事事地闲逛外,再没有别的喜好。这个版本的你没有动力,没有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安逸的生活。嗯嗯,我懂!我懂!
崔小A说
“这个片段说的就是“双重人格”嘛”。
双重人格,指一个人具有两个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人格,并以原/初始人格(未分裂出其他人格时的患者)为主人格,分裂/衍生人格为亚人格的一种精神变态现象。双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又称解离性同一性人格障碍。
我雅人叔的《Dr.伦太郎》中就有这样的案例,女主梦乃就患有这种病:
看下面是美美的女主,数一数二的名伎: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九):你要的学习方法精华都在这里了
1. 对分心的事情说不
如果你在学习之外有任何一种其他的社交和生活,那么你必须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参与到那些生活中来。那些应酬必须去吗?那些活动必须参加吗?有些时候,你需要冷酷无情地对那些活动说不。2. 不要害怕脱离圈子
特意脱离圈子,会让你成为一个富有动力和专注力的人。每周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这非常重要。3. 专注
短时间的高频专注,比长时间的挑灯夜读更加有益处。8个25分钟的番茄工作,比200分钟的专注更高效。4. 善于利用备忘录
每周利用备忘录回顾自己一周的计划和清单,可以让人清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在一周开始之前用备忘录写下自己的行动清单,也会让之后的工作和生活少去不少压力。5. 趣味点激励法
每学习1小时,赚取0.5个趣味点。你可以将趣味点花在任何方面,但是放松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查看自己的趣味点余额。6. 避免不着急的截止日期
截止期限如果离我们太远,我们一方面不想完成任务,另外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应该努力。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放心大胆地抛开这件事,当还剩一两个星期的时候再去努力,会让你的效率大增。7. 十字法则
一张幻灯片上不超过十个字,多图片,但不要太多字也不要太枯燥。8. 写作结构技巧
确定写作主题解释自己的写作意图支撑论证的论据注意文章各个部分的联系9. 习惯
花几分钟快速设计一个新的习惯,并改掉旧习惯,这能够创造奇迹。如果你都不思考你的习惯,你又怎能指望着改变他们呢?10. 背景和聚光灯法则学会先将事情放到后台背景中,直到我们准备好将聚光灯重新照向他们。如果你需要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么久需要将这些琐碎之事“背景化”,将其抛在脑后。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读后感(十):学习忍者指南
书中第五章的一张思维导图,大体囊括整本书的内容。
建议根据自己的问题去找对应的章节阅读。
关于学习忍者:
学习忍者是拥有强大的内心、掌握有效的方式并能具有比预期做得更好的能力的人士。
九大特征:
平衡。学习忍者需要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兼顾、人际关系、社交、背景和聚光灯法则、平衡来源于目的。
禅宗式平静。第一点是学习忍者的内心静若止水,他们始终处在“此时此刻”。这是一种只和自己的目的互动、心如止水的境界;其次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身体状态。留心压力,我们需要担心的是“注意力管理”,而非“时间管理”。
冷酷。前面也说到了我们需要注意力管理,在保护注意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对自己、分心的事物说不,并摒弃完美主义。
擅长利用工具和资源。
遁行和伪装的艺术。花点时间远离众人的视线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大脑和疲惫的注意力需要它们所能获取的所有帮助。
正念。培养和坚持正念的习惯。真正值得警醒的是注意工作和决策的进程,以及花在思考工作与那些决策上的时间。
时刻保持良好状态。休息是学习忍者式准备的重要原则。有条理,未雨绸缪,充分准备。
专注。短时高频的专注力爆发会比长时间的挑灯夜读更加有益。学习忍者式的专注力是通过进行单一任务训练而形成的。保持专注力意味着专注于一件事情,直到这件事情有了结论。
超人只是达到自己最好状态的普通人。
在精力管理部分,作者提出了趣味点管理方法:
十个提高学习和平衡的智囊秘诀:
1.让他们相信你
2.让自己相信自己
3.当你提升了自己的成就期许,你就会降低自己对待办事宜清单的期许
4.想想你的“豌豆荚”
5.秘密地计划……
6.……但公开承诺
7.开怀大笑,宽容待人
8.喝柠檬汽水
9.永远不要在热情席卷时做出承诺
10.避免“DDD”——“不着急的截止日期”(distant deadline deficiency,DDD)
五个保持动力和学习忍者式专注力的策略:
1.充电时刻——持续做简单的事情是不断成功的关键。
2.杰瑞·宋飞的壁挂式进度表
3.学习忍者式的正念与定期审阅的艺术
4.他人——寻求他人的慰藉与支持能切实地有助于保持行动的动力。
5.动力总是螺旋式上升而非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