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1000字

2022-04-14 03:0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1000字

  《魏晋南北朝史》是一本由王仲荦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95.00,页数:9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魏晋南北朝史》精选点评:

  ●老一辈学者的写的书读起来还是比较爽啊。书中除了宗教相关的部分,大体上来看并没有让人厌恶的旧史观气味,引用的若干马列著作也是恰到好处,并没有为政治背书。目前来看这本书仍然是最好的魏晋南北朝断代史著作,并不是说这本书的学术水平无法超越,只是在学术碎片化的今天,学者很难再写出这么通达平实的断代史了。

  ●因为知乎上有人夸赞所以读了一遍。和三年前读后感一样。完备全面地断代史,也有精彩之处,但总体上不功不过。(话说北周六典一直没读)

  ●陆陆续续读了一个月,作为断代史而言写的很全面,对魏晋南北朝的朝代变迁、门阀政治、庄园经济、人口迁徙都讲的很透彻,印象最深的是十六国的叙述,父杀子、子诛父、兄杀弟,弟灭兄,真是混乱,美中不足的是带着唯物史观的观点来讲历史,不过瑕不掩瑜,仍是魏晋南北朝史的入门好书,读一遍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研读。

  ●史学功底深厚,考据严谨,理清了这段复杂的历史。

  ●王仲荦师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史料充分,论证既明了清楚又深刻,是一部论述六朝时期的通俗历史读物。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看了好几遍。

  ●写的非常之好 目前来看断代史系列大多都是很不错的

  ●上海人民的这一套断代史系列水平不一,本书是其中的精品。各朝代要注意选择。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入门的最好读物(虽然陈旧了一些),至少目前是。鸿篇巨制,洋洋洒洒七十多万言。特别是战争过程的叙述,战争之政治经济背景的分析以及双方在战前战后的运筹帷幄都相当精当。魏晋封建论的代表作(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农奴庄园制的社会)。不过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背后还是可以看到慷慨激昂的民族主义色调。期末就写这本书的书评交一篇论文吧!顺便做一个学术史的梳理!

  ●只能说这本书有很多那个年代的印记,可以当做入门书,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点过于简单。

  《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一):过于主观

  《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二):这段历史上的突厥真是恐怖存在

  

1,北周灭北齐当然是内政外交形成合力的结果,但是不能否认北周联姻突厥在前,借兵在后,同时联合南陈,合力攻北齐,是其中重中之重

2,北齐并不是没有忧患意识,曾经想要通过和鲜卑系吐谷浑联合,抗衡北周/突厥的联盟,但是无奈吐谷浑不给力,被突厥灭了,而且这是彻底的双败,北齐和吐谷浑一起走下历史舞台

3,突厥曾经在北齐北周之间大搞外交平衡,两者双双进贡,“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

4,外交需要靠强大的军事支撑,突厥先后击败了契丹,契骨(吉尔吉斯),滑国(白匈奴),柔然

5,在北周隋唐强盛一时的关陇集团,始于北魏六镇,建镇目的是提防柔然。结果,柔然让契丹灭了

6,在更西边还有另外一个2V2组合, 东罗马帝国和滑国(白匈奴) v 萨珊波斯和突厥,结果滑国让萨珊波斯和突厥联手给灭了。

  《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三):瑕不掩瑜的合格断代史入门书

  

优点:

1 全面。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问题、文化思想、社会生活、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对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这段时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介绍的一本断代通史。

2运用唯物主义史观,与阶级分析法。但不武断,基本不会引起读者不适感。

3 史论部分不多,但极精当。很多地方寥寥数语就点出了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4 重要战争均配图。

缺点:

1 民族问题上过于注重政治正确,结论往往逻辑混乱。比如双标评论冉闵杀胡与石勒屠汉。比如把北方十不存一的悲剧说成是民族融合的大时代。

2 个别地方阶级分析法运用过度,结论往往匪夷所思。比如论卢循起义失败原因是因为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没有建立敌后根据地。就差点出教员名字了……

3一些地方直接引用马恩,列宁语录硬套魏晋南北朝阶级关系,显得突兀。

4 第九章讲哲学与宗教,基本没法看。

  《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四):汉隋之间的那些事

  

汉隋之间事情有点多,最近看了点历史,稍微整理下。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

中间三百五十多年,简而言之为魏晋、南北朝(420年—589年)

汉朝末年,三分天下(220年-280年),无数英豪悉数登场,但却是司马家得了天下,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铺路,司马炎称帝,分封自家为王,却也通不过八王之乱,最终二世而亡,此为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此后中国北方各路少数民族轮流坐庄,史称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其中有过两次统一,其一为苻坚创立的前秦(公元350年—394年),不过在淝水之战后轰然倒塌,北方再次陷入分裂。之后由起源于鲜卑族的拓跋家族建立北魏(386年—534年),最后分裂为西魏和东魏,继而被北周和北齐取代。北齐败家之后,北周统一北方。北周皇帝老丈人杨坚废了北周,统一南方,继而再次实现大一统,虽然也是二世而亡,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

话分两头,西晋虽亡,但是司马睿创建的东晋(317年-420年)建都南京,却给南方带来了百年的和平。而且北方士家大族纷纷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史称衣冠南渡。这当中,由于司马睿自身实力不足,需要依赖士家大族,其实东晋为门阀制度的巅峰,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司马家没落后,南方宋、齐、梁、陈轮流称帝,因为梁武帝笃信佛教,大兴寺庙,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陈没落后,为北方的北周所灭,中国再次一统。

  《魏晋南北朝史》读后感(五):魏晋南北朝的“百科全书”

  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洋洋1000页,75万字,内容几乎涵盖了魏晋南北朝的一切历史内容,从五胡十六国和南朝的兴衰更迭,到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外交等等,包罗万象,堪称一部魏晋南北朝的“百科全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态是世家大族地主占有了大量土地和不完全占有土地上的依附农民 – 部曲、佃客。这种土地所有制关系,在王先生的书中,几乎贯穿了时代的方方面面,对这个时代王朝兴衰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世代聚居的大族以及其附属的佃客和部曲,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处于崩溃状态,货币几乎停止使用而以物易物。世家大族可以拥戴起一个王朝,并使之稳定存续,但也会因为自身的日益腐朽享乐,使得王朝日渐衰落,最终走向衰败和灭亡,然而,铁打的世族,流水的王朝,世家大族对王朝并没有忠诚和留念,他们只关心自身在王朝更替中屹立不倒。世家大族荫庇了大量的人口,使得国家税收不足,日益穷困,对于人口的拉拢和争夺,几乎贯穿了魏晋南北朝的始终。国家想尽办法进行“编户齐民”,采用“授田制”或者“均田制”,希望将民众吸引到政府的土地上来,然而由于政府被世家大族所掌控,世家大族总能在田地分配中获得最大的蛋糕,而随着战乱以及越来越重的税收和徭役,民众最终的命运也只能出卖田地,并委身于世家大族的荫庇之下,以逃避无法承担的政府的剥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