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间奏曲》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间奏曲》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1-04-11 03:15: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间奏曲》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间奏曲》是一部由堀部秀郎执导,森田成一 / 桑島法子 / 田村ゆかり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间奏曲》观后感(一):如果有0星,我愿意给它

  故事就是世界快毁灭了(原因未知,好像是因为妖精?),有个人利用12个人的记忆构造出另一个世界,男主角是其中一人,后来男主角发现了这一点并且逃离这个“虚幻”的世界。

  一个几句话可以说完的故事,变成一部三集的动画。前两集完全是在废话。

  同一个意思,改变主语改变句式改变字数重复无数遍台词。

  重复的幻象?你是想通过重复的幻象营造悬疑氛围吗?很荣幸地告诉你,你成功地失败了。如果是我,我更愿意把幻象拆分成有顺序的几个片段逐步推进串成线索而不是像AB复读无限循环(循环到我恶心)。

  你要一次次爆乳干嘛,又不是所有观众都是男的,又不是所有男观众都是成年男子,又不是所有成年男观众都是异性恋。

  还有,捏屁股捏胸部这种桥段是用来制造幽默感?恭喜你再次成功地失败。

  想表达任何哲思?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执?精神层面的世界是否真实?三集而已你想表达这种东西?即使你cut掉更多爆乳情节用来讨论这哲学篇幅远远不够。

  不过我觉得限制最大的不是篇幅而是你的脑袋哈~

  OVER。

  《间奏曲》观后感(二):很好看的动漫

  第一次写长评,我来说说我对这部动漫的感觉吧

  男主一开始生活的肯定很幸福,有青梅竹马的小玉,有妹妹睦月,还有大哥大嫂,并且,还有一个叫和辻绫的女朋友(女主),而主人公的大哥提前知道了世界末日的到来,并且准备了潘多拉计划,所谓的潘多拉计划就是让包括主人公,他大哥大嫂之内的13人进入救生舱内,由外部机体维持身体机能,抹除除主人公的大哥大嫂和妹妹之外的所有人的记忆,并虚构出一个世界给她们。

  世界末日那天,男主选择离开小玉,要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而小玉最后没有凭借自己一个人活下去,男主愧疚万分,这时女主出现,要和男主一起走,男主没有同意,他决定参与潘多拉计划,条件是要在自己的记忆中复活麻衣,女主就自已离开了。

  于是出现了故事一开始的一幕,男主和麻衣幸福的生活着,可是哪怕抹除了记忆,也抹除不了自己爱人的本能,男主的记忆中总会有女主的存在,所以男主一直都有和这个世界不协调的感觉,而由于这个世界也是由男主的记忆所制造的,所以有了女主(虚构)的出现,而当男主和(虚构)女主碰面开始,这个由大家的记忆所制造的世界开始有了裂痕

  最后男主终于想起了一切,并且决定放弃这个世界所有的幸福也要在现实中醒来,去找女主

  当男主醒来后发现看到了整个世界的废墟,以及女主遗留在路上的一本歌词本,男主笑容满面的追寻女主的脚步而去

  《间奏曲》观后感(三):关于间奏曲,关于世界,关于毁灭,关于希望……

  剧情什么的,我还是少评论吧,先写一些只言片语,关于这部片子的。

  你怀疑过自己的记忆吗?

  你怀疑过自己存在的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吗?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

  假如一切都是虚假的而梦才是唯一的真实?

  假如我可以为你创造一个梦一般美好的世界你愿意活在这个假象里吗?

  假如缩入回忆的壳便可以不再面对残酷的现实你会选择逃避吗?

  你会选择遗忘吗,对于那些沾满鲜血的惨痛的过去?

  你会想要进入虚假的世界吗,即使这样便可以再见到那个已经失去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是该揭开一切真相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是默默沉溺在甘美的回忆里守住那个不变的笑颜?

  真的要选择离去吗?

  ——你真的可以背离曾经深爱的容颜吗?

  你真的可以面对再一次失去她的创痛吗?

  你真的可以直面她的笑她的泪说出永别吗?

  那么,

  你能承担分别后她的叹息与绝望吗?

  你能对自己所创造的一切回忆负责吗?

  ……

  之后,写写对几个人物的感想:

  麻衣——一直在想,用这样一个女孩子代表过去以及不可能实现的将来,是不是有点太残酷了?为什么一定要死呢,明明是一个那么爱撒娇,那么想要活下去的人……

  凌——代表未来和希望,承担并舍弃过去的一切……

  当所有的人都离开的时候,面对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空荡荡的世界,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强地等待吧?

  睦月——只因为喜欢一个人,想让他幸福,就牺牲自己,让自己来背负过去的一切伤痛,是不是太残忍了呢?

  其实,我认为,这部片子真正想表达的,应该是关于世界关于爱恨关于希望,关于过去与未来的什么。

  痛,源于告别与舍弃;希望,在未来的某处闪光……

  《间奏曲》观后感(四):可惜比黑客帝国晚了近10年~完全剧透~

  按时间顺序,故事是这样的~

  世界存在问题,正在走向毁灭。于是男主老哥和睦月的老姐联合实验 潘多拉计划,该计划有点像 eva的人类补完,即将全体人类的精神和记忆共享,通过记忆来塑造一个只存在在精神面的虚拟世界。

  可是没想到在某次实验时出现意外,促进了真实世界的灭亡,大部分人类全都死翘翘,只留下包括主角一行人和与潘多拉计划有关的人员。于是男主老哥这些计划核心人物,召集幸存人类将错就错,正式开始 潘多拉计划——将幸存人类存放在仪器中共享记忆和精神,构建虚拟的世界(类似黑客帝国),幸存人类仅在沉睡中做着世界并未灭亡的美梦;睦月担任类似史密斯似的 安全警卫,精神单独存在在一个世界中,若虚拟世界中的人们对自身存在或是世界存在有什么疑问,睦月将扼杀这些疑问。而这些疑问在虚拟世界中则具体形变成妖精或者怪兽,由睦月将这些怪兽们带到自己独自存在的世界中~嗯,类似于回收箱-。-

  黑长直的女主,是幸存的但是没有参与到潘多拉计划中的人类。女主在毁灭后的真实世界中流浪,无意中发现废墟里的那些仪器和舱体,她找到空余的舱体强行进入连接。男主老哥最初应该是接纳了黑长直女主这个新成员的,可是没想到女主并不满意在虚拟的世界快活,并且妄想叫醒其他沉睡做美梦的人。于是男主老哥啊 睦月老姐啊 睦月啊~想法设法阻止女主。因为他们都已经进入潘多拉计划,处于睡眠状态,他们的肉体无法对女主真实的肉体进行攻击,也无法爬出机舱把女主Ko,于是他们只能在虚拟世界中让女主受尽折磨,让男主一次又一次重启忘记~(参见黑客帝国中矩阵的处理方式- -)

  然后~就到了我们看到的剧情了~

  :关于玉麻衣~~第三集中有一段是真实世界的回忆,也就是男主一家四口和玉一起吃早餐那段。那个时候的五个人应该都是真实存在的活的人。然后到了“明天”,出现意外,玉死去,确切的说是肉体死去,脑应该还有活力的~于是男主把玉带到了机舱中,也参与了潘多拉计划。最后,在真实世界中的男主把大头贴贴在某人的机舱上,躺在里面那个人应该是玉~~

  《间奏曲》观后感(五):间奏曲 | 可以不做梦

  转自自己的博客http://mjmkacg.com/jianzouqu/

  看网上对这部3集ova的评论大都是没太看懂、稀里糊涂,其实这片子的脉络很清晰、用到的SF概念也不新颖,我觉得只要好好看了第三集,一定会理清故事内容。不过鉴于网上还没有剧情分析贴,所以我先用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一遍。

  ------------------------

  人类某一天要面临毁灭性的灾难,但这个秘密只有少数人知道(最先知道的是主人公的哥哥和嫂子),他们觉得人类那么多,拯救起来不实际,所以对外什么都没说,只打算让自己和与自己亲近的人活下去。可是偌大的地球只剩下孤零零几个人多么可怕,面对无尽的废墟,即便活下来也可能疯掉,所以他们想出来一个‘潘多拉计划’,美其名曰是把失去的东西‘取回来’:因为幸存者们之间存在联系,所以他们的记忆是共融的,将共融的个体记忆联通,就可以虚构出一个世界(说白了就是个大型白日梦)。跟《Matrix》类似,幸存者们通过外在能量维持生理机能,但生活在虚拟世界里。这里有根据记忆重塑的城市和日常,所以幸存者们不会受到心理冲击,可以永远地逃避毁灭的现实。计划中的幸存者有12位,动画称之为12个盒子,依我分析,应该是——主人公、他的青梅竹马麻衣玉、他的哥哥、嫂嫂、嫂嫂的妹妹睦月、与嫂嫂及睦月熟识的和迁绫、哥哥的三个部下、在影之城出现的持枪大叔、和那两个在影之城扑杀妖精的变态。

  由12个人的记忆搭建出来的世界自然是非常狭小的,动画将其准确得描述为‘不去怀疑自己存在的自利主义者们的渺小世界’,仅限于幸存者日常生活的积累,e.g. 世界的规模就局限在他们过去所生活的城市内,其中心便是市政大楼。因为这只是场会继续下去的美梦,所以物理法则并不适用,存在于脑电波中的人类即便死掉也能再生;让梦延续的关键便是不让做梦的人意识到自己在梦中,任何可能暴露梦境的物理法则(片中的‘妖精’)必须回避。通过有限的记忆共融并滋生的时间线,在其流淌的过程中难免遭遇尴尬——多半来自于盒子们自身与梦不相融合的那部分记忆或潜意识,所以还需要一把钥匙来锁住这些对于梦来讲是负面的东西(片中封锁这些东西的地方就是存在着‘妖精’的影之城)。这把钥匙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因为其存在的意义既是其唯一的职能——杀死不断入侵的物理法则维护梦境,所以钥匙孤零零的守在影之城中,不会出现在其他盒子们构筑的世界里。自利主义者不会去承担这样的孤独,只有一个小女孩,愿意为了自己亲友们闹剧般的快乐献出自己,那便是睦月。推动潘多拉计划的两位大人,对此一直抱有愧疚(尤其是睦月的亲姐姐美也子)。

  身为12个盒子之一的绫,加入计划的目的是重构曾经的生活,在梦中让死去的亲人和朋友复生,可是她所希望的梦境与其他人的融合度不高,所以要求被拒绝,于是她便离开了。影片里有一张绫、睦月、美也子三个人的合照,绫所生活的城市与主人公的城市由影之城连通。可以推断,12个盒子之所以需要绫是因为她的生活与睦月、美也子有交叉,美也子嫁到主人公家前应该和睦月生活在凌所在的城市中。绫的退出让梦境出现了不封闭的情况,这让潘多拉计划的推行者(片中的哥哥与嫂子)以及一心想让计划成功的睦月非常愤怒,他们要封杀虚拟世界中绫的存在,所以把影之城设置成一个关口,将盒子们记忆中的绫囚禁在另一头的空城里。

  这个囚禁计划在主人公这儿出现了问题,因为他喜欢绫,曾答应和绫一起退出。可是麻衣玉在灾难中意外丧生,让主人公产生负罪感——他一直知道玉喜欢自己,但总是敷衍对方的感情——被在梦中可以向玉赎罪的可能性所吸引,主人公没有遵守对绫的诺言,留了下来。后来就如动画中表现的,在玻璃球般廉价的美梦中,主人公对绫的感情没有被完全压制住,对玉的内疚也没有得到消解,他对潘多拉计划不完全肯定的态度在漫长的梦中不断生长,终于有一天足够坚强得面对现实,主动从梦中醒了过来。他推开‘盒子’的盖,捡起绫留下的歌词本,循着绫的脚印,在荒芜衰败的世界中,追寻绫而去。

  ------------------------

  通过强大的精神构建出虚拟世界的概念并不新鲜,动漫里类似的作品就有《古城荆棘王》,电影方面除了刚刚提到的《Matrix》还有《盗梦空间》。这种虚构的世界服从逆向的人择原理。正向的人择原理意图解释为何我们看到的宇宙如此有序、精确,即被观测的宇宙环境,必须允许观测者的存在。通俗点讲:宇宙之所以为鸡的模样,是因为它生出了人类这颗蛋。逆向的人择原理即是说:如果不是蛋的人类意识到自己不是蛋而是化石,那么不是鸡的宇宙也必然失去其鸡的伪装,退回到其沉积岩的本来面目。正向与逆向人择原理虽然含义不同,逻辑却是一致的:人与人所存在的宇宙必须恰和,任何不恰和被观测到,就会导致两者的共同毁灭。依照这个理论,想要避免毁灭,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不去观测。放在动画里就是潘多拉计划希望盒子们舍弃好奇心、接受即成的现状,和和平平的过日子最好。

  是要假装当颗蛋呢,还是承认自己是化石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be。许多书把哈姆雷特的话简单得理解为要生还是要死,其实哈姆雷特想问的是如何在不同的存在方式中作出选择。主人公背叛绫子加入潘多拉计划的目的是要排解内疚,寻回随着麻衣玉的死而带走的东西‘幼驯染对自己的感情’——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必须基于麻衣玉这个实体性的存在才能存在,所以主人公又在梦中制造出来一个麻衣玉。而他最终走出盒子,也恰恰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既然抽象的概念必须以实体为寄托,那么随着实体消亡而存在的抽象便化成虚无。对于主人公来说尽管‘幼驯染的感情’是很美好的东西,但是麻衣玉比‘幼驯染的感情’更为重要,没有麻衣玉本人,‘幼驯染的感情’从哪里来呢?所以在通往空白未知的世界尽头,暗色苍穹下一片花海里,他面对睦月戳破了所谓没有悲伤、没有恐惧、满是幸福的世界的谎言:‘是玩弄被封锁在不断重复的回忆中的我所爱的人、事、物的一种行为’。

  用了上瘾的人戒掉药物那么大的决意,在盒子里安睡的主人公睁开眼,他选择承认自己是化石,生活在被沙砾淹没的岩层里。主人公的哥哥,潘多拉计划的始作俑者有一句话没说错,虚假的安慰仍然是被许多人需要的,但他把自己的目的美化了,做一个天大的白日梦不是什么让人类延续的复兴伟业,而是个真真切切的没有结果的安慰奖。片子的ed是一首儿歌,甜美,甜美的叫人心碎,就是这伤逝的蜜支撑起寻找希望的一点点勇气:今天运气真好,因为遇到了你;看看窗外真好,因为看到了你;就算今天告别,我们还有明天,能遵守约定吗?就像放学时分,就像放学时分。让我们大声来歌唱,穿过那城市和山丘;让我们大声来歌唱,穿过了森林和小河;路边的小狗和野猫,惊讶的叫声,汪!汪!喵!我们是一群好伙伴,二年二班。幸好遇到了你,喜欢这样的你,大家一起真好,每个人都喜欢,互相告别之后,再见会更喜欢,就像在晨会上,那响起的歌声(此段为ed歌词)

  *我会给这部ova打到8.5分:) 虽然说监督在叙事方面确实有点装13,不过瑕不掩瑜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