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图片
文/夜渔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位创业者,创业已经十多年了。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做电商,十几年前做电商还比较容易,因为那时候竞争相对现在没那么大。
而现在呢?电商的竞争还是蛮大的,因为十几年前很多人还不相信电商,现在如果有人说自己不相信电商,那他就真的out了。
因为相信,所以做电商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现在电商已经沦为传统行业,但这并没有妨碍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毕竟电商是赚钱最简单纯粹的商业模式。
这位作者在文章里说,过去两三年的时间,他开始陆陆续续关闭了一些店铺,因为他发现自己虽然赚到了不少钱,但是内心越来越不安,越来越焦虑。
赚到了很多钱,内心却不安和焦虑?这种感受相信大部分人是体会不到的,毕竟首先你要赚到了很多钱,才有可能体会到那种感受。
在陆陆续续关闭了一些店铺之后,他开始做帮助别人的项目。
他出书,他写公众号,内容以心学为主,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创业者。
心学,这玩意亦真亦假,你相信就有,你不相信就没有,而通常相信的基本都是事业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难以突破的人,这样的人通常都是卡在了心这一关。
心里有伤,就是障碍,心里无伤,便可横扫天下。
几天前,一位朋友来我这,我们聊天,他跟我讲了他一位同学的经历。
朋友的这位同学也是一位创业者,公司不大,员工不到10人,这些年一直在做一个传统行业的项目,也赚了一些钱。
去年因为疫情,压力很大,经常一个人晚上躲在车里痛哭。
朋友讲完他同学的经历后,说了一句话: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太难。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创业者,他从19岁开始创业,创业的第一年就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他后来写了一本书,把自己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写在了书里。
他在书里写,当时有天晚上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他有一种想要跳下去的冲动。
他想,如果跳下去,一切都得以解脱。
这几位创业者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大多数普通人是难以体会的,你可以说他们明明可以放下,为什么还要那么为难自己?
可是,当你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你大概率会和他们一样。
因为拿得起很容易,我们终其一生一直都在不断的拿得起,但是放得下太难了,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早读,我在书里读到一段话:一个人太看重物质,骨子里就会很自卑。自卑的人,是无法快乐的。真正的快乐,一定是超脱物质的。
读到这段话,我既认同,又不认同,认同是因为现实普遍是这样的,快乐和物质很难达到一个平衡。
不认同是因为快乐和物质确实可以达到一个平衡,但是现实当中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物质,你问他们快乐吗?其中的大多数都会一笑而过。
只有物质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人,他们貌似才有资格追求真正的快乐。
有时候我在想,追求物质和快乐可能有一个先后顺序:前半生物质大于快乐,后半生快乐大于物质。
记得有位创业者讲过一句话:没钱的时候先赚钱,不要去想喜不喜欢,有钱了才有资格谈喜欢。
这,就是现实。
所以,拿得起和放得下,拿得起在前,放得下在后。
但是后面还有一句:想得开。
只有想得开,才能拿得起后放得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