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功学读后感摘抄
《舌功学》是一本由[美]山姆·霍恩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功学》读后感(一):嫉妒通常是建立在对他人情况的误解这一基础之上的
这句话说的在理。嫉妒真是害人。嫉妒会让人生气,让人丧失冷静,让人变得有些无理取闹。
嫉妒是看到别人有东西,或是别人在一块交谈,或是别人取和了成绩,心中就不平,就对别人有反感。
嫉妒是伤脑筋的行为,损耗能量。
想想真是无所谓的,不理别人又如何,又不会少些什么,反倒是沉浸在嫉妒的泥潭中,对自己对有伤害,这很不好,应该戒除。
书的作者想来是很少嫉妒的,是乐于分享的。这是沟通的意义所在,不要只计较自己,要走出来。
《舌功学》读后感(二):读这本书想起了周国平,他的沟通观没作者好
周国平以贩卖哲理文章风靡不小,阅读者很多。以前看过他的一篇文章,好象是“沉默是金”这样的,通篇鼓吹沉默的好处。
沉默有时当然是好的,他有的地方也蛮在理。面对喋喋不休的人,面对喧闹的人,最好让这人滚开。另外,有的人不擅交际,只有在一人独处时才能找到自我,沉默对这样的人来说,实在是得其所哉,那是再好都没有的了。
不过,看周的那篇文章,好象沉默是金便是真理了,便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了,便是今后这样执行起来那是非常酷的了。这点害人不浅,有失偏颇。对脑袋不灵活的人来说,一旦信之,自以为独立小楼成一统,与人隔绝,对以后的人生会有不小的影响。
何况,除非你帅到纵使是个不能说话的人也有不少女孩来追,要不然,在寻求对象的道路上,你沉默,你不语,你无言,你哑口,你不置一词,或是言语无味,不会说话,那便没有下文了。
《舌功学》读后感(三):李小龙,周星驰,以及喜欢中国功夫的夏威夷女子
狄龙很帅。
狄龙当年很红。
有副邵氏明星扑克牌,狄龙是红桃K。
二十四岁,出道不久,拍了电影《报仇》。少年英气,浑身是胆。
片中狄龙名为关玉楼,有个弟弟关小楼。李碧华说过,《霸王别姬》中的段小楼这名字是由此来的。
《报仇》里的狄龙,有天去找人算账。来到武馆,二话不说,将门口的木招牌拦腰劈断。
《报仇》拍于1970年。
1972年,李小龙的《精武门》上映,在片中更是大找公园门口牌子的晦气。
狄龙身高183,李小龙身高173。但在毁坏牌子的动作上,前者不及后者漂亮。
据说狄龙练过咏春,李小龙则是叶问的弟子,在电影中更着意突显自己的拳脚,树立自我风格。相较之下,狄龙个人的气息没那么棱角分明。
李小龙主演了四部半电影,留给了世界一个中国名词:Kung Fu。
李小龙影响了很多人,周星驰是其中一个。
很多年后,已然坐了喜剧第一交椅的周星驰在《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千王之王2000》等多部影片中,用不同的形式,不厌其烦地表达着对李小龙的致敬。
后来,周星驰拍了一部电影,《功夫》。
此前,周星驰还主演了一部《白面包青天》。在片中,他的最亮点,他克敌制胜的法宝,他千山万水来到京师终于扬眉吐气使冤案得以昭雪的武器,便是他的口舌:Tongue。
《舌功学》是本美国夏威夷女子霍恩写的书,英文名是:Tongue Fu!
《舌功学》读后感(四):富有建设性的沟通方法
现实中,在应对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时,大多数人都会显得措手不及。在学校里,学生们只能学习到历史、数学和科学知识,却从未学过任何解决矛盾的方法。结果,当他们受到他人的不正当对待时,往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以牙还牙或默默忍受。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实用的解决方法,让人们能够即刻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类似挑战。有时,把时间浪费在理论研究上并不值得提倡。当有人冲你大喊大叫或为了并非你的过错的事对你大加责备的时候,陈词滥调并不能帮你走出困境。
《舌功学》是有助于人们走出沟通困境的书,它是本书作者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沟通研讨班教学经验的总结。此外,作者还为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开办过数百个研讨班讲座,参与者从青年总裁俱乐部的员工到美国国税局的审计员,再到檀香山警署的工作人员,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这些经历,多有在此书中提及。
舌功学(Tongue Fu)得名于中国功夫(Kung Fu)。在作者看来,功夫是一种注重内在修行的中国武术,其目的就是消除、缓和或扭转他人的肢体进攻。舌功学则是一门注重内在修行的思维艺术,它的目的是消除、缓和或扭转他人的心理攻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的话语形式——一种能够替代言语冲撞或缄默不语的富有建设性的沟通方法。
舌功学的目标就是学会如何用信心调动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你远离话语虐待。即便冲突在所难免,你也能够运用这些招数武装自己的思维和口舌,有技巧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当你面对一张富有侵略性的脸时,你再也不会思维崩溃,只能在无助和绝望中挣扎了。
舌功学不仅可以用来对付不公正或不友善的行为,事实上,它更像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能够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与每个人沟通的方法。书中所讲的,正是如何规避冲突,创建合作,以及如何在对方不顾及他人或表现残酷的时候依旧选择保持友善。
《舌功学》读后感(五):我们的生活全都拜我们的思想所赐
如果你是个讲《沟通》的讲师,建议你可以看看这本书。书中大量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例子,并且告诉你如何解决,有哪些话适合说,哪些话说出来不太稳妥。
由于这本书是翻译过来的,所以书中的例子都发生在美国。但是不论哪一国,说话之道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我们谈话之间一个细微的用词就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你自己并不那么在意,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假设你是公司里的领导,对下属说了两句意思相同的话,你认为哪个好呢?1“辛迪,我的秘书说你来过电话。有什么问题吗? ”2“辛迪,你刚才打电话想和我说什么?”从说话中就能判断出这位领导是个积极向上的人,还是个悲观主义者了。经常用积极的词汇代替“问题”“麻烦”这样的消极词汇,能让任何一次对话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本书讲得知识、理论有些生硬,但是把这些知识、理论放入一个个生动、真实的例子中去之后才发现是那么的实用。
这样的书适合读2-3遍,因为第一遍我们只是记得零星细碎的内容,而多读几遍后,当生活、工作中发生类似事情时你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自然有意识的去调整你的表达。
再来说说书中的理论公式,言简意赅。很适合讲给那些来听《沟通》课程的同学们听。以及书中的名人名言,一句话点醒你的潜意识。有句话让我看后心中三点头,连连称赞。“你无法以讲道理来劝说人们接受他们情感不愿接受的事情。”我身边就有个鲜活的例子。我的闺蜜就是那种只要她认为是对的,你再怎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也没办法劝说她接受情感不愿接受的事情。即使我说得再对,她也是要撞了南墙才回头的人。所以下次当你身边的人不高兴的时候,请记住争辩无法赶走焦虑。耐心应对他们的情感,而不是试图带领他们快速走出焦虑。从他们的话语中引出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向其解释他们为何不得不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因为那只会徒增他们内心的抗拒感。 是啊!就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道理其实我们早就应该懂得,或者说其实我们也是知道的,只是当你身边真的发生这样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很难做到不去指点江山。所以说书读再多不学以致用,那就等于没有读。
不要小看每一本书,多读几遍你的体会每次都不一样,也尝试去应用书中的公式,相信自己会越来越会说话。会越来越招人喜欢的。
《舌功学》读后感(六):言之有灵,沟通有法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正当的对待。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们一般会如何对应,那个时候又该说些什么呢?很多时候,身处当下的情况,我们会选择两种方式:以牙还牙或默默忍受。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无济于事。当有人冲你大喊大叫或为了并非你的过错的事对你大加责备的时候,陈词滥调并不能帮你走出困境,完满地解决事情。
《舌功学》是美国演讲家组织成员、商业交流专家山姆·霍恩的畅销代表作。他希望人们能够用实用的解决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类似挑战。
山姆在书中指出:舌功学是一门注重内在修行的思维艺术,其目的是消除、缓和或扭转他人的心理攻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的话语形式——一种能够替代言语冲撞或缄默不语的富有建设性的沟通方法。舌功学的目标就是学会如何用信心调动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你远离话语虐待。
首先,在本书的每一部分每一章节之中,山姆都有引用名人名言或无名氏的名言或谚语等引言,让人能更清晰明了地了解该章节所要强调的重点。如果将自己觉得有用的要点标记出来多多学习里面的建议,应该能更好地学习这舌功学,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之法。
其次,作者非常用心地在每一章节的结尾之处,都例举了一个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案例。在案例中,例举有失败的话和可用的话这两种情景下的沟通之言,有便于读者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可以借鉴,利用可用之话,做出最适合的回应。
再者,在书中,山姆还引用了很多自己生活中经历过或者听说过接触过的实际案例——那些因为舌功学而深受其好处的例子。细细读来,不仅觉得可操作性很强,而且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继续学习说话的艺术,更好地处理社会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宁静和谐。
另外,本书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从该如何回应而不只是反应;到在面对事情和困境的时候,你该如何利用话语;到将冲突转化为合作;再到在言语对话的过程中,得到更多你想要的、你需要的、还有你应得的。如此层层递进的设置和安排,不愧为一本名副其实的高效实用的沟通指南。
言之有灵,沟通有法。只要你通过“舌功学”学会不树敌的对话法,你就能通过言语化干戈为玉帛,以优雅的方式在困境中获取胜利。当然,舌功学主张的坚持自己的声音,能让人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并获得更多。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舌功学》读后感(七):将冲突转化为合作
陷入尴尬,遭遇抱怨和难缠的人;并非自己的过错却被大加责怪,还可能受到不友善对待,进退两难……
沟通的困难不期而至,交流的障碍无所不在,躲避、发狂或攻击都不能解决问题,陈词滥调也无法帮你走出困局。
如何化解尴尬局面?如何将冲突转为合作?
世界人际关系经典图书《舌功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舌功学》是国际知名培训顾问山姆•霍恩以多年教学和商业咨询经历,对数百个研讨班讲座、上千现实案例的提炼总结。它是山姆•霍恩为美国夏威夷大学设立的“如何与难相处的人打交道”项目的成果。
作为行之有效的谈话之道,《舌功学》被世界500强及多个机构团体学习运用,从青年总裁组织、银行家协会的工作人员到美国航天局、警署和海军的公务员,再到英特尔、埃森哲的员工,都将它用作内训课程。
《舌功学》深入分析现实中遇到言语挑战时的实际反应,让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更好地跟他人沟通。书中机智且不激怒他人的技巧,能帮助人们有效说明自己立场,有原则地驳回贬低,不失圆融地表达拒绝。
大量丰富的有用实例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像下面这个例子便颇有智慧。
哈斯主持一档名为《在好音乐中探险》的节目,许多公共广播电台都播出了他的这一节目。哈斯那低沉且具有震撼力的嗓音本身就是一种完美的载体,他说出的话语深沉、洪亮,一听便知出自何人之口,早已成为该节目的有声标识。
几年前,哈斯为答谢粉丝,来夏威夷举办了一场演唱会。礼堂里挤满了数百名他的忠实听众,所有人都对能够亲眼见到这位广播英才而期待不已。礼堂的灯光渐暗,舞台亮了起来,热情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一个矮小的身影出现在了舞台上——在场观众大吃一惊——他就是卡尔•哈斯。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这位广播主持人显然不是第一次遭遇这种场面,所以早已做好了诙谐机智的应对准备。他的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微微欠身向台下的观众致意,然后以一种倾诉心声的口吻轻轻说道:“我以前也不知道你们长这样!”
台下顿时传来一阵爆笑,紧接着是更加猛烈的欢呼声。哈斯用他的智慧化解了原本可能出现的尴尬场景,也借此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芳心。哈斯这句幽默的应答说出的恰恰是观众们的心里话——暴露了他们的心声。
另外,《舌功学》中有很多实用的行动方案,像3A法则,“认同,道歉,行动”(Agree ,Apologize,Act)等,都是深入分析生活中面对言语挑战时的实际反应,让你从容应对难相处的人,巧妙转换局势。有了这样的沟通指南,在面对难对付的客户、不合作的下属、不讲理的服务员、抱怨的朋友、任性的孩子时,你不再感到慌张、无助。它能帮助你突破交流困境,实现高效沟通,化解尴尬局面。
《舌功学》读后感(八):积极的思维和话语模式
这本书是另一本沟通类书籍相关推荐
秉持高效沟通是一个业务人员的基本素养 于是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体会 沟通不止舌功 更是心智的完善 积极的思维方式 可以让沟通更加顺畅
以下整理我印象很深的思维和话语模式
1 用4A方法快速终结客户抱怨
Agree-Apologize-Act-Appreciate
如果客户抱怨属实,先同意他所说的事实
对客户的境遇表示理解和同情
针对现有的情况为客户做些什么
感谢客户所提的建议并且邀请客户下次光临
2 消除 "可是" 用"而" 认同
观点可以不同 但表示尊重 减少对方激烈情况
例如:我知道你们没有时间遛狗,而我可以照看它
3建设性而非事后诸葛亮
不要用"应该"来评价对方已经不能改变的错误
可以用下述方式增强建设性
你学到了什么
你现在打算做些什么呢
下一次你可以这样做
4创造而非剥夺价值
消除 "不能,因为"的方式,因为它引发人们被剥夺感
采用 "只要,就"的方式向对方说明如何能实现其要求
如果你确实什么都做不了 学会共情
采用"我真希望"方式真正关心顾客的处境
5变通的终止沟通
朋友 真希望和你再聊聊 我要去干XXX了
商务 我们一结束通话 我会做XXX
6自信的想和做
社交中过度紧张源于过度的自我审视通过可视化练习的方式增加自信
首先,通过想象还原真实场景
然后,设想不想发生的情况
最后,针对以上情况见招拆招
7劝说他人接受你的提议
本书中提出5个步骤
步骤1积极的预期
步骤2预计他人的反对意见
步骤3整理论点和论据 并且编号
步骤4 以满足对方需求的方式讲述
步骤5激发对方尝试你想法的医院
首次提议失败依然有机会,使用下面的3个步骤
步骤1优雅的推出
步骤2检查是否有新的论据/论点,是否忽略对方需求,论据论点编号是否合理
步骤3重新提议
8 摆脱恶霸,遇到故意挑衅的人 要强硬
使用人称代词你 明确对方的行为条件
少谈自己的感受,锁定对方的行为责任
《舌功学》读后感(九):用善良杀死他们
这本书的标题太平淡,乍一看去恐怕会让人联想起《厚黑学》,于是下意识判定为三观不正唯目的论的俗套读物。然而,不仅不是,还恰恰相反,和一堆沟通技巧类的书比起来,这本书不仅仅传授了技巧!
我开始学习沟通以来,打算搜集资料,把书分成理论性和技巧型,而这本是由浅入深,从技巧层层深入到理论,再到方法论,堪称沟通工具书结构完美的典范。和那些胡乱拼凑一些中外幽默桥段,章节之间毫无逻辑,充满了自以为是又自行矛盾的小故事之类的沟通书比起来,这简直是沟通书中的新华字典!
我在外企工作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外国老板,倒不都是美国人,但显然,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礼貌感,我相信每个用英语和外国人初接触的国人,都会被这一点触动。他们因为工作来找你的时候,无论工作多么紧急,总是好整以暇的感觉。urgent这个词本身不够礼貌,而ASAP as soon as possible则被老板从我邮件里抠了出去。『不要使用这个词,因为ASAP就是任何时候。』后来在国企和民企的时候,老板总是那么紧急,『快快快』『急着要用』就是他们的口头禅。
我以为这是文化差异,读了这本书,我想我明白了这种文化差异是什么。
在开始分享这本书的细节之前,我想再分享一点个人经历。
我开始学习沟通以后,对自己和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敏感起来,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根本不在意的事情。有一天我和朋友白女士一起出差,但是悲催的是我们误了飞机!仅仅晚了五分钟。
我们飞奔到柜台边询问是否可以有其他办法,办理登机手续的姑娘说不行。我们继续询问,但是飞机还没有起飞,而且天气看起来不好飞机似乎要推迟起飞了我们还有没有机会。我们抱着希望问,但是回答都是没有,不行,已经关闭了。我们继续问的时候,姑娘的脸色不耐烦起来,我也火大了,语气变急,声音提高。白女士过来询问,却是态度如常,以她一贯的大方语调,放佛这不是误了飞机,而是见了贵宾一般寒暄。结果自然还是不行,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等待下一班飞机。
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心里突然非常窘迫。所幸这种窘迫只是在心里。『我那么说,并不能解决问题』『我那么说,只是让自己和别人难堪』『结果并无不同,但是白女士形象完美,我糟糕透顶』。这几句话反复在我心中游荡,如鲠在喉。
如同其他的沟通事情一样,我觉察到不妥之处,但是并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我相信肯定还有人不会赞同我,肯定会有人想:『要是你不说,你不争取,说不定有时候你就是不能得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服务就是你挑剔才会进步的,你要是一直忍耐,别人更不会理你了。』
是的,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我再讲一件小事好了。
在外企的人应该能够有所体会,和西方人比起来,我们更愿意忍受,而不是投诉。乘坐公司车的时候,司机是不能开车接电话的,必须停在路边,接完继续走。司机如果接电话,就会被投诉,不光老外,中国同事也是。但是类似司机不听劝阻不关窗户之类的,中国人可能都想不起来要投诉的,老外也会投诉。也许是因为这样吧,司机的安全意识非常好,我坐公司车少,因此自己坐车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司机开车接电话。过了几年,老外越来越少了,有一天我坐的车上的司机,公然就开车打电话了。
这两件事,其实并不矛盾,老外就这么礼貌,同时也不容忍不对的事情,这一点上,美国人做的更好。
为什么我们都这么喜欢美国故事呢,因为美国故事是这样一种故事,它总是把两难变为两全其美。一个英雄要拯救世界,但是如果要拯救世界,坏人就要杀了他的爱人,那么结局大家都知道,这个英雄不光拯救了世界,还最终拯救了爱人。
这本书就是美国的沟通模式,面对敌人,保持风度,还要取得胜利。
我的第一件事的遗憾之处是没有保持风度,第二件事的遗憾之处是仅仅保持风度是不够的,还要取得效果。
而这本书,就揭开这个秘密,如何在保持风度的同时,还能取得沟通效果。
而深入到三观就是,如何在保持善良的同时,还能杀人。(大雾)
时间所限,不能继续分享细节,待续。
《舌功学》读后感(十):《舌功学》全书总结
Chap 1 共情:弱者永远都无法原谅他人,谅解是强者的特性。(甘地语)
Chap 2 以幽默应对争辩。笑话柔道。记下看到的听到的幽默。
Chap 3 用聊天帮助人们解决麻烦。倾听(认同)。
Chap 4 认同 --> 道歉 --> 行动 --> 感谢
Chap 5 优雅地退出争辩
Chap 6 道破对方的一图 (优雅地)
Chap 7 在压力下保持沉默是强势性格和成熟的一种标志
Chap 8 有一个方法一定能使人们忧心忡忡,那就是告诉他们不要担忧。用问题回答问题化解紧张。
Chap 9 Find solution instead of mistakes. 学会使用一种是手势: 举起手来,手指指向天空,手掌向前,表示请休战。
Chap 10 少用"但是(but)", 多用“而(and)”。 先肯定对方,再阐述自我.
Chap 11 不要用“应该”,多用:“能不能” “可以吗”来代替
Chap 12 每个人都想“自治”(自我指导的一种自由)。所以以礼服人,使对方顺从。不用用命令的方式。
Chap 13 不要用“不能,因为...”,用“只要,就...”,“没问题,只要...., 就能...” 来代替。在不能答应对方要求并拒绝之后,用“但愿...”,“我希望.....", 这是一种共情的方式
Chap 14 不要用“麻烦", “问题”,“疑问”这些负面的词汇。多用正面的词汇。
Chap 15 不要用极端的词汇。尽量用客观而非主观的描述。
Chap 16 倾听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上扬眉毛,与对方有眼神交流;身体前倾
Chap 17 事先声明规则 Chap 18 平息争端(尊重争端中的每一方)
Chap 19 怀着一颗开明的心靠近。保留评判,不要说出口。去除对他人贴的标签。Be open minded. Chap 20 分享控制权。例如家庭里面大家共同决定假期应该如何度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度过假期。
Chap 21 选择你的战斗。不要在无畏的事情上发生战斗,抓重点,放细节。
Chap 22 学会优雅说“不”,但不失去工作、朋友和家庭。说不的时候,应该该出合情合理的原因,并通过提出其他方案来解决问题(提出plan B)。要真诚,不能欺骗。
Chap 23 变通地终止争端。
Chap 24 自信地想和做。学会使用自信的posture: 挺直背,抬起下巴,成自信的状态。1)信心来源于最近、频繁且成功的联系;2)紧张是犹豫你专注于自我怀疑和恐惧造成的;3)在不熟悉的环境里面会容易感觉不自在;4)心理练习比实际练习能更加有效地是你变得更好、更快从心理上适应(在心理上picture相应的画面,并experience成功的经验)
Chap 25 劝说的5大原则:1)带着积极的预期来面对事情;2)预计并说出他们的反对意见;3)对每一个论点编号并提出论据;4)满足他们的需求,使用他们的语言;5)激发他们“尝试”你想法的积极性。学会撤退,重新评估,再次接洽。劝说,不要强迫。
Chap 26 摆脱恶霸。恶霸只尊重那些说“够了”的人。
Chap 27 善意,坦荡,宽容
Chap 28 掌控自己的情绪。心态和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
Chap 29 保持积极的视角,透过广角看逆境.
Chap 30 Be 善良
Chap 31 将目的转化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