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精选
《爱是唯一的真相》是一本由[美]布莱恩• 魏斯著作,中南博集天卷/台海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 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一):穿越千年的爱恋你相信吗
用一天,看完了布莱恩.魏斯的第三本。穿越千年的爱恋你相信吗?真正的朝圣之旅在我们的心中,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课业才能进阶,课业是什么?爱,宽恕,理解。。。有些人的出现是助你完成此生的学习的,请勇敢的面对。可能大部分人不能get到我的点吧,若能理解,希望我们能走一程互相提升的旅程。最近逢人就推他的书,是否认可那真是见仁见智了。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二):下一世再见
2017初,看完蓝色大海的传说之后,在书店奇妙的相遇。本以为是本爱情鸡汤小说,读完后震撼很久。
蓝色大海的传说难道以此书为线索?
这一世的爱人已永远错过,下一世轮回我们再见。这本书让我满满正能量,无限的期待。
有些东西我们理性虽然不能验证,有信仰就会让你大胆许多。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三):你想找到灵魂伴侣吗?
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传达过一个疑问,“人,为什么活着?既然活了,还要死,那活的意义又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用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人,要认识 你自己”不断的在探索答案。直到遇到这本书,文章中“灵魂不灭”的概念瞬间让我找到了认识自己的路。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四):众生各有路
我本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无神论者,对前世今生的概念充满了质疑。这几天第一次接触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开始相信灵魂是有层次的,神明不过是高级灵魂投射在人间的载体。不论源于何种宗教信仰,其本质都是相同的。
灵魂会不断地重生,每次降生都有它独一无二的课业要完成。尚未解开的纠葛,将留到下世继续解决。所以我们的生命从来都不曾真正地离开过这个世界。
这样一想,倒觉得甚是宽慰,相逢的灵魂会再次相逢,灵魂伴侣每一世都会以不同的角色相互陪伴;但每一个灵魂的使命与成长进度条都不一样,两人或许没有走到特定结局就已完成他们今生的任务。
有人今生困于小情小爱,有人却生来就肩负世间大爱;有人入世,有人出世……命运没有好坏,所有灵魂最终都会拭去钻石上的灰尘,以完成其毕生之课业。
《前世今生》和《爱是唯一的真相》值得一读,关键看你怎么领悟~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五):爱有来生,因为我们世代轮回
几年前在一个佛法疗愈师那里做过一个有点催眠性质的心理治疗,当时她放了好几段音乐给我听,然后让我在想象中跟祖先们互动。我其实是个特别理性也对此不敏感的人,但那会儿居然隐隐约约觉得好像真的有人在注视我。在我告解完之后,他们也真的都放心地离开了。
我对此是存疑的啦,觉得很大可能是自己的想象,但对于前世、轮回这件事,我还是挺相信的。暴烈的小时候总是想过自杀的,但后来接受了轮回的观点之后,理解到这一世没有解决的功课,下一世还是无可避免要重新学习,所以不再会把它当成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明白了这一点,就发现人生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精进。人生唯一的目标,是在离开时比来的时候更好。
所以看到这本书是讲前世今生的时候,感觉是很亲切的。但它还说了另外一件我不太明白的事,那就是:爱也是注定的,灵魂伴侣也是注定的。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没有人会孤单啊。可是都市里困于孤独的人那么多,恐怕没有人觉得自己不孤独吧?
可能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爱。很久以前读过心理医师邓惠文的一句话:在失落爱的时候,只有更努力地去付出爱,才能寻回爱。只有让爱流动起来,才能不孤单。
爱是唯一的真相,可能还要再读几遍才能体悟。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六):前世的缠扰,这一世来解决
很奇怪的是,每次去书店《前世今生》的一系列书籍,就放在那儿躺着,好像等着我去阅读似的。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接触了大量灵性书籍,很多观点看似荒谬,要是放在以前我是万万不可能接受的。比如“前世今生”这一系列。小时候,我相信童话相信各种神奇的故事,长大了父母老师诚实的告诉我们那些都不是真的,并且这社会上的一切现实也确实如此。
神奇的是,一旦你放下所有外界的理论知识体系偏见,在冥想中,体会“空”的意识,和存在,一切就完全不同了。在读“前世今生”系列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催眠溯回疗法中事情的链接性,有没有发生在我的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感到相见恨晚......
在其他灵性观点中,灵魂伴侣不只一个,他们可能出自一个灵魂体中的多个小灵魂,灵魂是没有性别的,灵魂伴侣不限于男女或爱情,书中有一个观点我是赞同的,灵魂伴侣在这一世中,即使遇见了,可能也不会互相认出对方,这要取决与灵魂的觉醒程度。当一个灵魂出于成长和觉醒状态,而另一个灵魂并没有觉醒,这样的相遇会让觉醒的灵魂感到痛苦。如果命运注定将你们绑在一起,那么这一世你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些人生课题。
无论如何,遇见了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so ,where are you?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七):【雨枫试读】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
相遇与离别是注定的,就像生与死一样的。有相遇就有离别,有生就有死。就算再有不舍,也要去面。我们都要坚信,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即使这相遇跨越了时空,间隔了时间。
一见如故和一见钟情一样,或许在街角,或许在咖啡馆,或许在任何一个随意的地方,初次相逢,便觉得对方很亲切,投缘。也很疑惑,为什么ta可以就这样跨越不用地域,在同一个时间两人就可以遇到。要知道下一秒我们就会成为路人甲,就会擦肩而过,或许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灵魂相认”,也是我们常说的“上辈子欠你的”。我想到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想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想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所谓的灵魂伴侣,不过如是。
记得《人鬼情未了》里提到一句话,爱能够跨越生死。但是我想,任何人都无法忍受别离。假使我们相信作者所说的轮回的话,就不会惧怕死亡,就会期待着再次相遇,但是我们一定还是选择不离开对方,哪怕在时空回溯里还能相遇,但是相遇后的分离,更令人痛苦。还好我们是始终向前看的,会期待下一轮回的相遇,会用想念描绘出相逢的情景。
所以我们尤为钦叹亲情、爱情、友情的力量。即使在面对疾病、面对距离、面对生死等任何状况下,他们依然可以生生不息,开花结果,无处不在,永世长存。将它描绘成一朵四季常开,永不凋谢的花朵,也确实不过分。当然我是不同意作者的“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的,可以不惧怕死亡,但是能活着还是要好好的。
日本的通俗小说里,会把这三种感情描述成”羁绊“,可是正是由于着这些所谓的羁绊,我们才永远不会孤单,永远被爱,永远受到保护,永远不会被遗忘。所以才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才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才有“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但是我明白一切都会是圆满。这种圆满不一定会存在同一维度,当然目前也更多是我们的假想,所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的孔雀东南飞,甚至”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的梁祝化蝶,都是一种美好的祈愿,至少有希望就好。
毕竟,在爱里,没有偶然。
微博:Demon大王 http://weibo.com/drawerzhang 微博读物账号 微博读书推荐作者
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书以及文字 日更一篇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八):【雨枫试读】多少的爱才让你来到我身边
我们都渴望被照顾、被爱,而在这个关键上 ,人人都脆弱 ——
之前看到动作巨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称 相信轮回转世,史泰龙说他过去至少拥有4次轮回,可见超自然现象对他来说并不陌生。那么我们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
由博集天卷出品,台湾出版社出版的《爱是唯一的真相》,就帶我们找寻前世今生的灵魂伴侣。
本书作者布莱恩·魏斯,任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专业方向为生物精神医学。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目前在迈阿密执业。作者著有畅销书《前世今生》《超越时空的回溯疗法》等。
本书在《前世今生》基础上扩展,更详细。全书共二十四章,分别讲述伊丽莎白,凯瑟琳,佩德罗的病情治疗过程,通过分别诊冶,发现二个素未相识之人,竟然有着相同过往,是什么在牵引着他们来到这里。文中有催眠技巧,以及关于梦境分析。
催眠是很古老的东西。弗洛伊德是最早将催眠应用于治疗上的, 在精神分析中用到催眠技法的。而作者在给病人治疗时,通过催眠发现另一真相,即今生与前世,因爱而相连。曾叹 缘分奇妙也就在于曾经相识相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切皆有源由。
文中每一个人的每一梦都是独一无二而又充满故事的。这些故事可能有关天空,还可能有关大地,它出自人的双手,也是自然的造物。众所周知催眠时,当事人是处在失控或半失控状态下,一般采取各种语言和肢体诱导技术,使当事人进入一种半梦半醒的恍惚状态。被催眠时只是觉得很放松,就这样回到过去。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事实,这种前世今生,轮回之说,也让世人吃惊。可是冥冥之中,就是有这种定数,远隔千里,近到眼前,都有着无形的牵引,是什么,就是爱,让人翻山涉水,不远千里,只为与之相见。
本书由康文雄翻译。虽说阅读顺序颠倒,但终于今日看完《前世今生》, 掩卷深思,多少的爱才能让我遇见你,又是多少的爱才让你来到我身边。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九):【雨枫试读】穿越时空找到你
如果魏斯博士的第一本著作《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是一本不可思议的灵性修行经典,那么他的最新作品《爱是唯一的真相》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
我对生命的轮回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或许是心理学里面常说的“自恋”作祟,我总想为生命找寻到一点意义,一点在为社会做出贡献或是留下子嗣之外的意义,我不想承认生命就是“来过”。所以有时会想:若无轮回,生命不过是世间一缕微风,转瞬即逝,如此吃苦,所谓何来?又往何处去?若有轮回,千载之下,一个灵魂如何背负连绵不断、层层叠叠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
那段时间颇读了些灵修的书,不求甚解,不知怎么的就被别的书辗转引至了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弥漫至今,又引导我阅读了《爱是唯一的真相》。魏斯博士所讲述的灵魂之旅,好像在迷雾中透出一线天光,为回答“生命的意义”、“灵魂的有无”这些难以寻找到实证支持却又永恒骚扰着人类内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在他看来,灵魂在世间不断学习,一再遭受重大创伤又一再疗愈,从而走向新的生命层面。不仅如此,灵魂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棵生长着上千片树叶的大树,亲密的树叶之间分享着生命经验,也在现世中不断相遇。
英国吉他摇滚巨星艾里克·克莱普顿痛失幼子以后,写下了充满痛楚和希冀的《Tears In Heaven》。他在歌里问那个离开的孩子:“Would you know my n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Would you feel the s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Beyond the door there's peace I'm sure.And I know there'll be no more tears in heaven.”那些离开的人,还能再见吗?在天堂,或者在来世,如果再次重逢,你是否还能认出我?是否还会握住我的手?
魏斯博士同样承受过丧子之痛。这种痛苦犹如忧伤织就的束身内衣,紧紧束缚着魏斯博士与他的妻子,让他们在连续十年的漫长时间里,连呼吸都伴随着胸口的疼痛。向魏斯博士寻求帮助的患者,也常常经历了亲人离去的重大创伤。这种痛苦让他们无法再一无所知地生活下去,而是怀抱着与亲人的灵魂再次相遇的渴望,走上探寻前世今生的道路。
本书的女主角伊丽莎白不幸丧母,而男主角佩德罗失去了挚爱的兄长。他们最初只是为了回溯到古老的时代与亲人再次重逢,寻求时空回溯疗法的帮助,来治愈心痛。他们本来互不相识,而当两人一生又一生的场景,在诊疗室中独立显示出来时,互补的际遇竟然揭示了这对灵魂千年以来一直是彼此深爱的亲人或伴侣。而他们今生失去的亲人,也在过往的时空中一再出现在他们身边。
魏斯博士说,你永远不会孤单,因为那个已经陪伴你渡过无数世纪的灵魂伴侣,今生仍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与你重逢。
你们终会相遇。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十):《爱是唯一的真相》中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摘抄
* 我们绝大多数的恐惧都是基于过去,而非未来。
* 越南佛教高僧及哲学家一行禅师,曾经写过有关如何品茗的诀窍:你必须在当下完全清醒,才能真正享受茗茶的滋味。只有活在当下,你的手才能感受到茶杯送来的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温暖。只有活在当下,你才能闻到茶的芳香,尝到它那甘甜的滋味,领略它的美妙之所在。如果你还在缅怀过去或担心未来,你就会完全失去享受这杯茶的机会。你对茶不屑一顾,茶也不翼而飞。
* 死亡并不可悲、出生也不值得庆幸
* 虽然有时候你会得到向往已久的东西,但它也许未必是真的。
* 活在当下,每天都快乐充实,去爱别人以及为人所爱,不是比整天把心思花在忧心不可知的未来,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好吗?万一竟没有未来那该怎么办?万一死亡竟是一种解脱,马上就能到达极乐世界呢?
* “爱是终极的答案。爱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真实的能量,是许多有相互关系的能量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光谱,你可以自己‘创造’它,永存于心。只要去爱,你就会在内心里接触到神。去感受爱的滋味,表达你的爱吧。
* “爱可以消除恐惧。当你感受到爱时,就不会害怕。既然每一个事物都是能量,而爱又包含了所有的能量,那么,一切都是爱。这是一条强有力的线索,可以助你找到神的本性。
* “当你无畏地付出爱的时候,你就能宽恕。你能原谅别人,也能原谅自己。你会开始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内疚与愤怒反映的是同样的恐惧。内疚或罪恶感是内心产生的一种微妙的、难以觉察的愤怒。宽恕能消解掉内疚与愤怒。它们是毫无必要的负面情绪。而宽恕,则是一种爱的行动。
* “骄傲会阻碍宽恕的实行。骄傲是一种自我的显示。自我犹如过客,并非真正的自己。你并不是你的身体。你也不是你的头脑。你也不是你的自我。你大于所有这些。在这三维的世界里,你需要有自我才能生存,但你只需要用于处理信息的那部分自我即可。其余的部分——骄傲、自负、防卫、恐惧——对你有损无益。这些剩余的自我使你远离智慧、喜悦和神。你必须超越自我,找到真正的自己。这种真正的自己是你永恒不变的、最深沉的部分。它是有智慧、爱心、安全和喜悦的。
* “在这三维的世界上,才智固然重要,但是直觉更重要。
* 把爱心和同情心传递出去,不必在意会有什么结果。
* 疗愈包括很多层次,不只肉身层次,真正的疗愈在于心灵层次。无论如何我都得学习疗愈人类的心灵。最重要的是,要彼此相亲相爱。这是永恒的智慧,很容易就能领会,不过真正能够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
* 把爱传递出去,尽力而为,不过分在意结果或后果,这就是答案。这个简单的道理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脑海,这正是所有治疗者需要理解的良药。在某种意义上,我将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了丹尼,而他同样也用爱心回报了我。这就够了。
* “爱就像一种流动的液体,”她开口说道,“它可以填补裂口,充满本来无一物的真空,是我们人类自己建立的虚假障碍物堵塞了它。当爱不能再流入我们的心胸,充满我们的心灵,当我们与灵魂——它是由爱构成的——分离的时候,那么,我们都会疯狂。”
* “上帝是一个……”她开始说道,绞尽脑汁思索贴切的字眼,“一种振动、一种能量,唯一的差别就是磁场振动的频率不同而已。因此,上帝与人和石头的关系就好像溪流与水和冰的关系一样,万物因上帝而合为一体。爱破除了一切障碍,创造了和谐,制造障碍、隔离与差别的是无知,你必须把这些课业教给他们。”
* 所谓的心理疗愈就是除去障碍,互相结合的行为;隔离是引起伤害的根源,这么简单的概念为什么人们那么难以领悟呢?
* 我相信,有些人,他们的生命越进化,他们的特异功能会越精进,他们也会越来越通达事理,未卜先知。这种情形往往是一种意外的收获,而不是必要的步骤。我们的自我,不应该在我们的特异功能略有提升的时候,马上就开始膨胀。我们应该将目标放在学习爱与同情、善良与慈悲上面,而不是想着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特异功能人士。
* 有自己超凡的体验当然有很大的好处,它让人放开胸怀体悟真理,了解人生并不仅限于眼前之所见。要知道我们通常都不肯相信非亲眼所见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