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 诗艺经典读后感有感
《变形记 诗艺》是一本由[古罗马]奥维德 / 贺拉斯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形记 诗艺》精选点评:
●故事很美。
●仅仅是对神话故事的重新叙述,散文体的翻译使其缺乏文学性,不过其叙事结构是仔细安排的,译者亦在序言中把其叙事结构与《十日谈》相比较。
●流畅自然的译笔,即使把诗歌译成散文体,也依然繁花似锦,摇曳多姿。然而神话传说是细思恐极的,里面女性的命运真的太悲惨了。
●“时光只能销毁我的肉身,死期愿意来就请它来吧,来终结我这飘摇的寿命。但是我的精粹部分却是不朽的,它将与日月同寿;我的声名也将永不磨灭。罗马的势力征服到哪里,我的作品就会在那里被人们诵读。如果诗人的预言不爽,我的声名必讲千载流传。”——奥维德。
●已读《诗艺》单篇。
●期待一个诗体译本,史诗和散文虽然都有记述功能,但着力点还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译成散文,从上下文来看,显得很突兀。
●序言的奥维德分析写得真好
●没有想到考试会考~嘻嘻嘻嘻~我的观点是:变形是对人的惩罚,是神的特权。
●●“我心里想要说的是体如何换上了新形的事。” ●“奥维德的主要成就并不在于总结了古代神话传说或在结构技巧上表现了独创性,而在于他所说的故事本身,和这些故事的说法。他对待故事的崭新的态度和叙述故事的技巧,使这些尽人皆知的故事得到了新生命。”(19.11.20) ●意识到就是本神话原型合集,等以后读到了神话原型研究相关方面的时候再返回来重读一遍。 ●奥维德厉害,古希腊人也厉害:后者为生活当中的事件找到了神话依据,前者在这些神话的依据当中又填充进去了现实的内容,而且既有自然作为形象的内容,也有社会当中实在的内容。(19.11.22) ●后面英雄与历史部分愈发无聊了起来。(19.12.12) ●《诗艺》易读,划定了一些文学的边界,谈论戏剧的一节也不错。关键是翻译得好,文辞优美。(19.12.13)
●重读《变形记》(之前读的是人民文学版),初读《诗艺》。当读到海神从海里涌出,肩膀上是一层“厚厚的层蛤蚌”,几年前读本书的记忆一下子被激活了,当时也是这个描写最触动我,它让人想起博尔赫斯《恶棍列传》里,那些肩膀上停着乌鸦的恶棍,他们是古希腊时期大力神祉的遥远后裔。小的细节里充满了生命感,这种细腻确然是荷马等诗人无法企及的,当荷马还在描写一种概要和远景时,奥维德描写到了神祉衣袖间淋漓的水滴、大洪水退去后树梢上残留的污泥,这些细节极为动人,它们仿佛是卢克莱修《物性论》里形容的那些小到不能再划分的实体颗粒,却异常坚实地夯实了全诗的肌理。《诗艺》用书信体写成,可以放在《诗学》与《为诗辩护》之间来看,相形之下,篇幅较小也没有精心的结构,对于统一性、劝谕性的强调,有很明显的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变形记 诗艺》读后感(一):《变形记》简评
《变形记》是一本很生动的讲述罗马神话英雄传说的书,相较于《伊利亚特》,它看起来没有那么吃力。我觉得可能是题材的原因。《伊利亚特》不注重男女情爱的描写,战争和血腥场面比较多,而且英雄人物往往扎堆出场,还要各自介绍家族财产世系,从阅读这方面来讲,阻断了故事的连续性,那些人名也难于记忆。而《变形记》采用的是故事嵌套的模式,一环扣一环,娓娓道来,表现神和英雄的人间情欲而不是突出破坏力的一面(虽然也有很多这样的描写,但是没有《伊》那么夸张),因而也更有趣味性。《变形记》应当算是推原神话,解释很多地名、动物名、植物名的由来,展示了古希腊罗马人民的瑰丽的幻想,很有意思。不应该忽略的是奥维德对时政的大胆的讽刺,直白到令我拍案叫绝。总之是一本很长知识的消遣的书啦! 《诗艺》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文学生都应该知道的。都是一些经验性的东西的总结,我倒是没有看出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来。
《变形记 诗艺》读后感(二):回归经典·第一弹
之所以读这本书,得感谢哥大的林公子,我们在社群相识,去年夏天有缘在美国见了一面。她在哥大The core100年的时候发了一篇人生启蒙,核心课程,我爱不释手。想说,每一位自称为公子的姑娘,都有着一颗对世界对哲学有着深度见解的心。坚定而温柔。公子组织了线上的读书群,我们每周六晚上会一起读书讨论,第一周公子给我们讲解了回归经典,回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的源头的源头,非常推荐阅读荷马史诗。嗯,reading list。。
说回奥维德的变形记,真的是包罗万象。你所知道的经典故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奥维德所使用的各种修辞,让你重返现场,各种内心独白和挣扎,不仅为他们揪心,难过,愤懑,甚至恐惧。无论是变成了狼 熊 牛 鸟 石头 树 花 湖,还是最后变成天上的神或星座等,宇宙万物的发生,都可窥见。这不仅仅是写神和人的故事,主题更多的是关于情感和背叛。人物错综复杂,不知道奥维德是如何独创洞见把所有故事串联起来的,只能说amazing。
我们上周讨论了关于谣言女神的那个场景,书本几乎所有的场景都可以有一个非常具象化的神,饥饿女神,睡眠女神,嫉妒女神等等。
#关于悲剧。悲剧的力量,震撼人心,警醒世人。
未完待续。。。
《变形记 诗艺》读后感(三):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不要哭啊
格吕纽斯的眼睛被那双叉的鹿角刺穿,眼珠被挤了出来,一个眼珠还粘在鹿角上,一个沿着他的胡须滚下来,裹着凝结的血,垂挂着。……受了伤的卡拉克素斯把乱发上的贪婪火焰甩掉,搬起一块阶石,扛到肩上,这块石头很重,足可以装一车,因为太重了,无法向敌人投出去。他的战友科墨特斯在旁边,大石头砸下来正好把他砸死了。罗厄图斯一见,遏制不住心里的高兴,说道:‘我希望你们阵营里其他的人也和你一样勇敢!’ “拉庇泰人和肯陶尔的战斗”这一节故事集中体现了《变形记》的风格:与血腥、暴力、愚昧、残忍水乳交融的黑色幽默。血腥、暴力等要素直接继承自古希腊史诗、悲剧,但黑色幽默则是《变形记》的创新。 奥维德为何要这么写?他为何能这么写?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才华的体现,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他创造性地在悲剧中引入黑色幽默的元素,用诙谐的语言讲述悲惨的故事,大大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娱乐性。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悲剧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那么,奥维德的《变形记》在这个净化功能之外,还能够给人以娱乐、消遣,使人重拾面对悲惨人生的信心和勇气。 因此,我并不同意本书译者在前言中认为奥维德哲学思想混乱的结论。《变形记》叙述自开天辟地到罗马皇帝巨大时间跨度中的传说与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体现出来的多元哲学思想,自然不能作为作者自身哲学思想混乱的证明。实际上,作者的哲学思想自始至终都是很统一并且很明确的。世界上并不存在正义,强权就是正义。不管是神、人、妖、鬼,都要服从命运的安排。无力与命运相抗争,我们不如高高兴兴地坐下来,细细品味这一杯悲惨生命的苦酒,不醉不休。
《变形记 诗艺》读后感(四):万物变易,灵魂永存。
全书最后一卷,作者借毕达哥拉斯之口阐述观点:宇宙间一切都无定形,一切都在变易,一切形象都是在变易中形成的。宇宙间一切都是不灭的,只有形状的改变,形状的翻新。
这是《变形记》的理论渊源,奥维德全书都在用变形来诠释这样的观点,人可以变成动物或者植物,动物也可以变成人,灵魂在这些形体之间转来转去,始终不灭。作者借这一理论内涵加强了作品的理论深度,并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以变形为最终归宿而把数量众多的传说以一条线索连接起来,包括了天神的故事,特洛伊战争内容,埃涅阿斯纪里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从开天辟地讲起,到古希腊,希腊攻打特洛亚,特洛亚后裔由埃涅阿斯率领建立罗马帝国,最后讲到屋大维将要统治全世界。
古罗马作家和古希腊作者有相当大的区别,也许是因为古希腊文明起源更早,作家或诗人的作品更加天然,不事雕琢,有原始材料积累和淳朴阐述的美感。而古罗马的诗人和作家有了更多的修辞学训练,罗马演说修辞的气氛相当浓厚,因此培养出作家精雕细琢的文字和细腻的文风以及丰富的感情。以荷马为主的希腊作家剧作家如埃斯库罗斯,索夫科勒斯、欧里庇得斯等,文风朴实,写作风格平实,即便是奥狄浦斯王和美狄亚这样带有极强悲剧色彩的作品,作家们也并不把华丽的辞藻和浓烈的感情赋予其中。而古罗马作家以维吉尔和奥维德为典型代表,作品中有大量的修辞学手法,描写事物景色更加细腻,但又不累赘,语言精练如警句,感情浓郁,灵魂与作品中的人物似乎融为了一体,为他们掬一把同情之泪。
但两者也有相同之处,在描写战争场面时都非常血腥、暴力、直接,随处可见标枪从后颈插进,咽喉穿出,或从右太阳穴进去,左太阳穴穿出,脑浆随矛枪四溅或者肚肠被从肚里拖出,搅烂成一团,或者伸手抓出了对方的眼珠,接着又伸手抓出了眼眶。类似这样的描写举不胜举。这样的写作手法很有力量,直面真实的场景,这也是古希腊罗马作品的特色,直截了当,长驱直入,不回避,不遮掩,把人类最原始的一面直接呈递出来,这对我们现代作者很有借鉴意义和启发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变形记 诗艺》读后感(五):法厄同与伊卡洛斯的坠落
看奥维德的《变形记》时发现两个比较有趣的小故事,一个是日神之子法厄同驾车,另一个是伊卡洛斯的坠落。两者都是有关坠落的故事,但结局与其中含义却稍有不同。 日神阿波罗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天神,掌管着太阳的升起落下与诗歌音乐,他与海神之女克吕墨涅生下了法厄同。一次法厄同与小伙伴厄帕福斯(宙斯与伊俄之子)发生争吵,法厄同说自己是伟大的日神的儿子,而厄帕福斯则满脸不以为然地讥讽他说“你说是就是啊,拿出证据来给我看看啊!”内心愤懑不已的法厄同当然按耐不住了,马上跑回家向母亲克吕墨涅要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日神的儿子。克吕墨涅让法厄同到天上去找他的父亲,阿波罗自然会给他应有的名誉。 法厄同到达日神阿波罗的宫殿后,他的父亲了解到儿子的愿望后表示会给予任何一切事物以满足他的愿望。法厄同立即说:“那么请你首先满足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吧,让我有一天时间,独自驾驶你的那辆带翼的太阳车!” 日神很不情愿地把太阳车交给了儿子,因为以法厄同的能力并不能驾驭它。果然,四匹天马挣脱了法厄同的缰绳,它们飞过山谷,炙烤着大地,草原干枯,庄稼烧毁,森林起火。大地苦不堪言便向宙斯求助:”再这样烧下去,你的宫殿也将坍塌。”这时天神才慌起来,飞上天空,用惊雷劈死法厄同。“法厄同就这样坠入埃利达努斯河中。 波德莱尔曾写到
“几次像奥维德笔下的人一般, 伸长抽搐的颈,抬起渴望的头, 望着那片嘲弄的,冷酷的蓝天” ——《天鹅》波德莱尔用来形容法厄同的坠落似乎也不为过。与其说宙斯视“众生平等”,倒不如说他是为了让自己的天庭不被法厄同引起的大火给烧了。不然凭法厄同的日神之子的身份,大概把罗马城里的女大学生全给撞死了,宙斯也一样不闻不问吧,指不定在哪片树林里临幸良家妇女呢。所以,法厄同何尝不是宙斯的一个牺牲品? 不妨再看看伊卡洛斯的故事。伊卡洛斯的父亲代达罗斯是一个著名的、技艺高超的建筑师。因为他精巧的双手,克里特国王米诺斯命令他为弥诺陶洛斯修建一座迷宫把这个半牛半人的怪物困在里面,这个怪物不是别人正是米诺斯的王后和一头公牛所生。 代达罗斯原本有个侄子塔洛斯和他一起学习技艺,可是他的这个侄子也是个能工巧匠,做出来的东西十分精美,还发明了圆规和锯。代达罗斯看到这就妒火中烧,十分嫉妒他,所以一次乘其不备将塔洛斯推下山崖而摔死了。女战神不忍心看到心灵手巧的塔洛斯死去就把他变成了一只山鸡。而代达罗斯因为杀人犯罪而被雅典法庭判刑,他只好背井离乡逃到克里特岛上,但因离家日久,总是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不愿意在这个孤岛上虚度一生。久经考虑后,代达罗斯用蜡和羽毛造的翅膀带着儿子伊卡洛斯一起逃离克里特岛,但伊卡洛斯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 也许有人要说他的坠落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复他父亲杀死他的侄子塔洛斯。书中也有描述到
代达罗斯正在埋葬不幸的儿子的时候,忽然一头聒噪的山鸡从泥沟里向外望他,不断地拍着翅膀,发出高兴的声音。......代达罗斯,这只鸟发出来的是谴责你的声音啊! ——《变形记》 奥维德但伊卡洛斯的坠落更多是普通人的悲剧。
诗人奥登在《美术馆》中写道
在勃鲁盖尔的“伊卡鲁斯”(即伊卡洛斯)里,比如说; 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灾难转过脸: 农夫或许听到了堕水的声音和那绝望的呼喊, 但对于他,那不是了不得的失败; 太阳依旧照着白腿落进绿波里; 那华贵而精巧的船必曾看见 一件怪事,从天上掉下一个男童,但他有某地要去,仍静静地航行“你飞行的高度要介乎高与低之间。”这是代达罗斯在飞行前对儿子千叮万嘱的,而伊卡洛斯在体验到飞行的快感和乐趣后竟忘了父亲的叮咛而飞得过高,黏着羽毛的黄蜡融化而坠落海中。飞行令伊卡洛斯以为自己是天神,忘记了身为普通人类的本性而不能逃脱。 同样是坠落,同样是太阳,法厄同的坠落是那样可悲,日神阿波罗显得那么无能为力;而伊卡洛斯的坠落却令人扼腕,那闪耀的太阳却是死亡的征兆。两者都是悲剧性的,法厄同是可悲的,内心的虚荣和宙斯的“平等执法”使他走向了堕落,即使他的父亲是万能的日神也无法改变。而伊卡洛斯却的坠落却令人叹息,没有太过显耀的家世,只是能工巧匠的父亲因思念家乡而准备离开克里特岛,飞行的伊卡洛斯忘记要遵从父亲谨慎的决定而坠落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