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眼圈》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黑眼圈》的观后感大全

2021-04-29 23:21: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眼圈》的观后感大全

  《黑眼圈》是一部由蔡明亮执导,李康生 / 陈湘琪 / Norman Bin Atun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眼圈》观后感(一):催眠片

  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他成功的让我在看片过程中睡着了!

  看片过程中,几次不耐烦的使用了“快进”功能!

  绝望的城市,绝望的人,在绝望中找寻爱恋。这是我的观片感受。

  片中两个男主角,印度籍男子尚可,那个华人男子,哎,实在是对不起观众。靠,导演你不能换个演员吗? 根本就是一个猥琐男,怎么会让那个印度籍男子爱上?

  全片的重点在结尾。

  《黑眼圈》观后感(二):太慢

  入选63届威尼斯电影节,蔡明亮的作品。

  之前从没看过蔡明亮的片子,算是补上一课。典型的艺术节电影,慢,慢的我要睡着。没台词没对话,自个儿瞎琢磨吧。电影里有乱伦,同性恋,异性恋的情节,中途有人退场,这个我完全理解。

  这片儿太文艺了,我这伪艺术女青年都快看不下去。

  《黑眼圈》观后感(三):即使没有家,但请给我一张床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故事会沿着断背的方向一直走

  直到小巷里隐秘而引人心痒的一幕--即使没有爱,但也想要温暖

  活在陌生压抑甚至难以呼吸的国度,每个人都隐隐而行。

  本能,让人毫无理由却能继续活下去,让人不顾温饱也想得到依靠

  一旦找到值得一爱的人,又何妨不顾一切去爱?

  即使不能温饱,即使没有家,但请给我一张床,让我们依偎在一起。

  《黑眼圈》观后感(四):我得承认这是部好电影,我还得承认我睡觉了

  黑眼圈的英文翻译是I don't want to sleep.问题是我得承认我再看电影时睡着了,并且还在一些部分开着快进看的

  蔡明亮的电影永远都是非常的闷,永远都是用第三只眼看待我们的生活.不做修饰,不做评价,只是完整的记录.我从来都不觉得蔡明亮的电影是在说故事,也许只有象李康生这样的演员才适合他的电影吧.

  我这人有点阴暗心理,就是把我弄困的电影,我会大力推荐给其他人,让他们也承受下黑眼圈的威力.上部我这么恶搞的电影,是关于丽丽周的一切

  《黑眼圈》观后感(五):我不想一个人睡,你呢?

  一个发生在孟加拉低层的故事

  印尼森林大火荼毒人间

  在浓烟缭绕的城市

  没有人会在意这一刻你是在流泪或微笑

  我宁愿回到

  用一个塑料袋

  做口罩的时候

  即使咳嗽的厉害

  即使呼吸都困难

  即使手中有的只是这个塑料袋

  即使

  到最后

  每一个人都离开

  可

  他们至少有个人陪

  至少

  不是一个人睡

  《黑眼圈》观后感(六):两男一女一张床

  “左手”之情、久旱逢露般的性欲、天意弄人的宿命,所有激情都在一张其旧主人看来破烂无比的床褥展开。

  “性”如蔡明亮所讲的,就像是吃饭一样平常不过的事情。赞同!

  有爱没有性,一种虚假的道德情操。有性没有爱,这样不可以吗?

  有爱不死,天大的笑话。

  同性之爱,真的如此不堪入眼?!为何他(她)们不能要求少许可以被社会接受的空间?他(她)们是异类吗?

  挑战传统!挑战所谓“不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不对?!为什么这样不好?!为什么这不道德?!

  《黑眼圈》观后感(七):sleep alone

  《黑眼圈》的DVD碟买了很久,一直未看,只因觉得在每九晚五的生活中我也许已经变得不适合看蔡明亮的慢节奏影片了。

  昨晚睡前带着厚重的耳机,撑着眼皮看完影片,几度险些睡去~

  对白几近为零,但几首飘渺的背景音乐却唱出了所有~

  不需要佛主来帮忙,只要我依偎在你怀里~

  长镜头下是没完没了的孤独:异国受难、永远无眠的植物人、没有伴侣的母亲、生活单调的劳工、咖啡馆的伺女``````

  看似永远找不到依偎,无处安眠的黑眼圈。

  一场森林大火,也许就要让世界灭亡。而在灭亡前的一刻,抱紧身边人。我知道那个肩膀一定很塌实,比那张床垫更舒适~

  《黑眼圈》观后感(八):小康

  成年后的小康越发显得不堪,从阴郁内向的少年成长到面容浮肿的中年,一直身处扭曲的人性当中,真不知道现实里的他是个什么样子。而蔡明亮依然是从前那个蔡明亮,我喜欢的那个。吝惜语言,用动作推动剧情,能奢侈到拍一个静止的睡觉镜头到2分钟,但是仍然好看,窗帘飘动,收音机里放歌剧,你就好像也在那个空间里,能感觉到风,能呼吸到那房间里的空气。蔡明亮执著于人性的阴暗面,很多人反感,我认为的是,视而不见不代表它不存在,何况这当中又到处是荒诞的诗意,有时候看着还觉得挺动人的。另外有一次看到焦雄屏举蔡明亮的例子,大致是说艺术电影的导演到处找海外资金,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投机。呵呵,这个世界真是矛盾的很呢。

  《黑眼圈》观后感(九):比雞肋誘惑

  有一些看不下去

  卻又舍不得停止

  但不總也是這樣

  看了不到10分鐘的《日落之前》和《成人之間》就馬上不得不停止并迅速從垃圾站中永久刪除

  拜托

  誰會在乎一對對無聊的男女說一些裝B的話

  能把概括為不到十分鐘的內容延伸到大約兩小時的時間

  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從來都佩服始終堅持做自己的人

  這類鮮少臺詞的影片

  音樂的作用尤為重要

  在王家衛的電影裡也是一樣

  你總會聽到平常不常聽到的音樂

  難得的是還那么好聽

  也佩服這些導演們的音樂鑒賞力

  綜合各種藝術能力的導演們更像一個藝術家

  這種影像稱它為雞肋十分不恰當

  恰因它比雞肋誘惑

  下一次當我遇見

  我想應該還會撿起這些比雞肋誘惑的存在

  《黑眼圈》观后感(十):结尾

  高三的时候,我躲在家里看蔡明亮的电影。当时我还准备了一沓稿子,想当老师问我“你最喜欢的导演是谁”时,我可以说出除了张某某以外不一样的名字。

  可是,高中毕业之后,我再也没碰过他的电影。

  我一直认为看电影的心情应该和导演属性是共通的。看他的电影,通常是看到一半坐立不安,东扯扯,西戳戳,吃吃零食,开开小差什么的。而快结尾时,你爬回来,放下一切,和他一起收尾。这就是他精彩之处。

  看《黑眼圈》的时候,我已经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喜欢他了。一直到结尾,床垫从景深处飘过来,配乐响起,心才落定,却也揪了起来。

  有些电影观众看得到结尾,归属的安全感就是故事完满的句号。而他,捉摸不清去向,却也每次给你的结尾都恰如其分,就仅仅给你一点小忧伤,不少不多,正好掉到心坎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