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的观后感大全

2022-04-03 03:05: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的观后感大全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是一部由麦当杰执导,刘德华 / 徐锦江 / 李美凤主演的一部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精选点评:

  ●恐怕真的是省港系列裡較差的一部,現實意義層面比其他續作就少了些。

  ●4也看了不过太敏感了

  ●人物脸谱化,剧情模式化。

  ●最讨厌上部挂掉的演员又在下部演别的角色。

  ●等中国有了健全的法制以后,我一定回来! 系列片第四部 地下通道 最好,血染的风采 可惜标不了

  ●很一般的犯罪枪战戏,台词有点直白,剧情一般,华仔在大陆被连累执行死刑,又逃出来偷渡香港,检查时女主救了他一命,到香港女主被卖去做鸡,华仔没钱去工地抵债,华仔为了救女主,帮黑帮抢劫,黑帮以女主要挟华仔做事,最后灭了黑帮,和女主逃到巴拿马。燃点华仔为了就做鸡的女主单刀和几十个人砍架,大陆公安徐锦江牛逼,一路从大陆追到香港,凭借一张和小平同志的合照在香港暴力执法,很少有华仔黑社会不死的电影,这算其中一部。

  ●此系列已成为香港电影的标杆,特别是前两部在枪战电影的表面下暗涌着港人对九七的惴惴不安,当然回过头来,这些又已是明日黄花,令人唏嘘。

  ●这部就只能当不错的香港警匪动作片看了 李美凤掉个链子被xx那段印象深刻

  ●只会耍帅的刘华啊。。。

  ●标记为被豆瓣吞掉的省港旗兵4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一):那个年代改变命运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看第三遍了,总体说最喜欢第一部,真实,震撼,东哥演技太好,完美刻画了一个大圈帮里枭雄级别的胆识,这部里面细节上诸多不真实,但总体人物命运上还是很真实的。华仔和阿满一对本该恩爱美满的年轻恋人,却被一帮坏的流脓的家伙玩弄于鼓掌,随时被胁迫只能低头隐忍,虽然结局是圆满的,但我觉得结局已经不重要了,被公安带回,被港警拘捕,死在枪下还是公海,或者逃到巴拿马,都可以。影片主要体现的并非那个可左可右的结局,而是抗争命运的过程,多么辛苦多么无助,这就是那个时候,那希望改变命运的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里面那个一号反派是哪个演员一直没有查到,坏人气质非常到位,也是一大亮点,倒是徐锦江演的过于死板了。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二):为刘德华改戏,调剂口味

  有人说这部是最没意思的,因为不涉及政治,大圈必死的定理居然改成了大团圆结局,大陆公安居然被成功说服。但是我觉得这部改改也挺好,之前的两部比较写实比较压抑,最后一集完全上升到卡夫卡变形记那套东西,有点太虚幻太做作。这一部弄个当红炸子鸡来耍帅打斗,再弄个当年红的美女来卖弄风情,票房上算是能补补以前的亏空。

  动作设计还是挺不错的,脸谱化这一集比较严重点,但是整体剧情还是挺有意思的,大陆和香港人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写实的。

  最失败的其实是刘德华的发型,顶着万年不变的37开,太华仔了。这就是那个年代开始刘德华和梁朝伟开始高低开的起因了,刘德华太在意偶像形象了,只做偶像不做演员,不肯去尝试为了戏路而理个光头。

  为了突出华仔高大全,一个人单挑50个人全身而退不在话下,一个半(加个大眼莫少聪)2把手枪,打30个机关枪,打的对方屁滚尿流,已经太脱离现实了。12,4里的匪首好歹有点军事指挥的戏份,这一集基本就是华仔大战ET,华仔大战关公那个意思了。

  看看还是挺好玩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三):几个老面孔

  如果不是刘德华,我是不会很强烈的想去看这一部片子的。

  因为我知道“旗兵”系列,后面的几集无论怎么样也是不可能超越第一集的。

  多了明星的参加,片子当然要拍得多彩一些,要有爱情,要有耍酷场景,当然,要有一个大团圆结局。

  写实性和政治性削弱了很多,相反,反而觉得有点别扭。直接拍成一部动作片不就得了?

  莫少聪同样不出彩,很奇怪他为什么会红不了,人也挺帅的,可在香港就是半红不黑的状况,最后还到大陆拍连续剧。可叹呀。不过对他在香港拍的电视剧《新父子时代》还是很有印象的,小时候也喜欢过他。感觉挺男人的!

  徐锦江就很出彩,本色演出,也许他演每部电影的角色都差不多,但是看着就是过瘾。毕竟香港缺少这样彪焊的演员!够气势!很奇怪他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而且是关山月的弟子,一个字:牛!

  仇云波,小时候看录相的时候,看了不少他的动作片,人挺帅的,有点邪气,身手也了得,那时好像在很多录相带的结尾都看着有他的宣传,说是某某动作明星的接班人。可似乎拍了几部电影就不见了踪影。

  看老的港片,总是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很好。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四):省港旗兵Ⅲ⌒膠片裏,一段紅色血腥悲催的內地移民史、生存史在上演着....

  麦当雄,一个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响彻香江两岸,绝对的华语电影风云人物。早先原来就看过他的作品‘黑金’,真正见识到他的电影魅力,当属电影‘省港旗兵’系列。电影是门艺术,它太需要新鲜的创意。而一个不照常理出牌、行事的麦当雄导演,当执掌、扛起一面有着自己鲜明风格的电影旗帜。

  那一层的铁丝网分隔开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边是被诬为‘罪恶的资本世界’,人们生活生活在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社会里,连呼吸的空气都是自由的;而铁丝网的另一边,是自诩‘民煮、共和’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名为‘国家主人’的人民,轻易就被污蔑为反动分子,在一个悬挂着麦克毛照片的简陋法庭里,‘人民’是这样对待良民,是这么作审判陈词的:“李长江,你协助他人武装抢劫,证据确凿,你的上诉已经被驳回。你在审判期间态度恶劣,扰乱治安,拒绝认罪,死不悔改。而档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现在判处你S刑,立即执行。”

  这时两个意识形态如此鲜明的世界,不只是经济水平落差巨大。电影充分显露出中港两地之间在此段时期在经济、民生、民煮等发展程度的落差;更令世人侧目的是两个世界的ZF对待人民的善与恶。‘省港旗兵’电影系列最可贵的不是它有多少精彩的枪械榴炮厮杀,而是它告诉80后的我们。父辈、祖父辈,那些早已生活在‘设会主义’怀抱下的中国人民,现实中仍是备受压迫、剥削人权。

  事实上从深圳一带偷渡去香港的内地人民,也有利用轮胎等圆形漂浮物漂河入境,故称这些偷渡者为“大圈仔”。冒过一次性命危险而心有余悸到达香港这片土地上的他/她们,发现此刻的自己,身无分文更无一技之长。有些为生活所迫干脆就干起了头蒙拐骗等等五花八门的买卖,走上了各式各样的犯罪道路。但绝大多数偷渡者,到达这片孕育梦想的城市里,还是会兢兢业业的从事起最底层的职业,希望通过自己辛勤的汗水种出希望的果实。不管成与不成,至少梦想不再那么红色、遥远了....

  11.3.5那个夜里,我连续看完电影‘省港旗兵’系列的前三部。这三部片子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追溯的剧情,古朴粗糙的镜头、画面,更多的是通过电影这门神奇的艺术,把时光拉回到我未曾经历过的记忆社会。很庆幸自己置身在那些残暴制度、血腥场面之外,看懂了这些前人的悲惨世界,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真有过那么一段现在渐渐不为人知的历史。在历史即将湮没在时间的黄沙之中,电影把它们拾回呈现在我们这些后人面前。

  感谢麦氏导演兄弟及其‘省港旗兵’剧组,还有众多过去支持此套系列电影拍摄的单位与集体。

  省港旗兵,红色胶卷里,一段悲催内地移民香港移民史、生存史....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五):聊聊省港骑兵第四部,英雄主义只有世俗化才有行动力

  

聊聊省港骑兵第四部,英雄主义只有世俗化才有行动力

徐锦江演过一部作品,省港骑兵第四部,麦当雄编剧,

里面一分钟左右的开头,是港片最好的开头,没有之一。

只因为主题真实。

这部片子里的英雄主义,有意思的要依靠世俗化的坏人去完成,

而坏人忽然就受到符号化的感化,有了家国情怀,当然这在真实中很难。

坏人之所以被认为坏,就在于他们既不遵守既定的规则,

他们却要索取比遵守规则者多的多的利益。

现实中的理想主义要想落地,要想拉上流氓无产者,

必须要有分田分房分钱分对象的承诺,还必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兑现,

比如拿茅台洗洗脚这样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

即使这样,流氓无产者的数目总是有限的,

理想主义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主要拉动那些世俗化的人,去为理想而努力,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

这个过程,实际其实也就是一个理想下沉的过程,

当理想从天空一个托马斯全旋扑到地面的时候,

理想也就开始全面的拥抱世俗化。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和纯粹的理想一样,是没有行动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周星驰需要吴孟达这样一个角色的配合,

喜剧之王中,

实现演员的理想需要放弃爱情,周星驰本能的不愿意或者是不经意间放弃了,

但是吴孟达让他拿生命的冒险去换取一个演员的机会,

他毫不犹豫。

爱情大于生命,这是周星驰一直以来的电影理念。

而吴孟达这样一个身为警察担当的卧底,连一个群演的盒饭都要克扣,

明显也不是什么好人,

但是生活确有很多这样的灰色的人,

不好不坏,精于算计,不会为理想献身,但有时也会朴素的帮助别人,

有一些被统治阶级洗脑之外朴素的善良和直觉的是非观。

最后的理想,能够实现,其实靠的是这些直觉站队。

正如吴孟达给周星驰一个卧底的机会,

正如很多片里,吴孟达对于周星驰的帮助,

就是发起于这样的直觉。

在一个世俗的社会,其实并不是没有理想主义的空间,

比如和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不多但精神契合的人在一起,

比如选择一个收入不高但自己满眼喜欢的工作。

而理想主义只有结合了世俗,才有强力,小到个人,大到天下,莫不如此。

香港的问题,实际上回归八年前没有奋起,理想主义停留在口头和声援、捐助,

没有结合民间的世俗成为有力行动,就已经尘埃落定了很多。

世俗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高低之分,

理想主义下沉的对于世俗化的取代,才是社会的进步。

在这个时代,在任何时代,为理想主义,致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