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鬼数学》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魔鬼数学》读后感锦集

2021-05-06 00:41: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鬼数学》读后感锦集

  《魔鬼数学》是一本由[美] 乔丹•艾伦伯格(Jordan Ellenberg)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鬼数学》读后感(一):这题目起的真是太13了

  英文名叫how not to be wrong。书都是围绕这个写的,非常切题。但是中文名是什么鬼,受了魔鬼经济学的影响么,完全不知所云。

  也是中了某推荐的招,kindle上买的,还好几乎没有什么数学公式,否则kindle看太累。

  讲的内容比较浅,基本完全在本科高等数学的水平内,理念的话中学水平足够通读了。但是老外写书重应用与历史来源,其实我大学时候虽然学了高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近世代数等等,但是很多时候就是刷题机器,考完就完全不记得了。本书里面很多应用的例子,还是很easy可以帮你建立一种数学思维,这才是大部分人学数学的意义。

  《魔鬼数学》读后感(二):如果我说数学是美的,你会打我不?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14——《魔鬼数学》乔丹·艾伦伯格2017.6.29

  今天听的《魔鬼数学》由乔丹·艾伦伯格撰写,一个数学界的超级明星,致力于对零基础受众的数学科普。

  本书讲述了数学的魅力,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你会发现,有了数学工具我们可以把事情看得更透彻、更有趣。

  在这里我们重新认识了5个与数学有关的概念,分别是:线性、推理、回归、存在和期望值。(具体如图,图片来源《得到》)

  《魔鬼数学》读后感(三):美丽又神秘的随机性

  《魔鬼数学》:美丽又神秘的随机性,以素数为例,告诉你,数轴上素数的分布尽管是无限的,但也是有规律的。广义上说,任何数被素数除后的余数是随机的,但素数本身看起来出现的规律目前并没有解答出。张益唐将孪生素数之间的距离缩小到7000万以内,现在最新的进展是彼此间不大于5414的素数对有无穷多个。这是非常astonishing的结论,既然随着数轴的延伸,素数出现的规律在缓缓下降(N/longN),出现孪生素数的概率会进一步下降至N/(logN)^2, 对于到n+2的数轴而言。概率下降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彼此间不大于5414的素数对竟然有无穷多个。这说明素数随机分布本身,并没有解释出他们为什么会有相邻的“非随机性”。也就是说,星座看起来那么的不稀疏,彼此靠在一起,竟然是因为它们是随机的......随机本身并不保证稀疏,而越平均分布的图形竟然预示着他们有拒绝排列在一起的倾向性。 #自我教育

  《魔鬼数学》读后感(四):数学同样可以有趣有味

  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但是书名的翻译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how not to be wrong,怎么就叫“魔鬼数学”了呢。

  同样在序言和前面几个章节中写了很多真正吸引人和有价值的内容。关于线性和非线性,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几何,微积分,概率论,期望值等数学方面的介绍都有新奇之处。阅读这本书确实也能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以及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这也是这本书中“数学”的部分,这部分内容也是比较有分量的。但是书中中间以及部分关于商业内容,企业方面的内容明显浪费了不少文字,没有多少信息量。完全可以跳读也无妨。

  另外这本书对于部分数学知识也并没有说的很清晰,比如射影平面。这部分数学知识我并没有了解过。也算是正常了。总体来说,这本书价值还是比较高的,既有数学知识、数学理论,也有很多具体的事例说明,比纯粹的数学科普书也有更多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魔鬼数学》读后感(五):20190105相互矛盾的思维模式

  当为一个定理绞尽脑汁时,我们应当在白天证明它是正确的,在晚上证明它是错误的。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背道而驰的研究呢?采取这种做法有两个比较充分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我们有可能犯错误。反证可以避免犯错误。

  第二个理由是,如果我们试图证明某个正确的观点或想法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必将失败。我们习惯于认为失败不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坏事,因为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一些东西。我们用一种方法证明某个说法是错误的,结果没成功,然后我们换另一种方法,结果再次遭遇失败。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会让我们遇到一堵墙,如果运气好,这一堵堵墙会连成一片,然后关于该定理的正确证明方法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白天证明、晚上反证的做法不仅适用于数学,还可以对我们的社会、政治、科学与哲学理念施加压力。在白天时,尽可能相信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但是到了晚上,则认真思考自己的理念是不是错误的。尽管我们并不相信这些理念是错误的,在思考时也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相信它们是不正确的。如果我们无法摆脱现有理念的束缚,则说明我们对自己深信不疑的理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魔鬼数学》读后感(六):一些金句记录

  《魔鬼数学》读书笔记

  1. 检验对错的方法:如果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说明我们的方法有问题。

  2. 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道出了真相:比较数量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数学,而比较残忍程度的时候,我们需要心灵。

  3. 事情可能发生的多种结果,看他们的概率:概率1*结果1+概率2*结果2+…+概率n*结果n=期望值。

  4. 受才气与运气的相关函数回归效应影响,作家第一部小说成功之后,第二部作品往往受欢迎程度会下降。

  5. 看一个模型:1/3的人认为政府不应削减开支。1/3的人认为应削减国防开支。剩下1/3的人认为应削减医疗福利。这就有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2/3的人同意削减开支,2/3反对削减国防开支,2/3的人反对削减医疗福利。也就是说,你满足了任何一群人,都放弃了更大的一群人。

  6. 结论:只要观点多于两种,大多数人的喜好就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7. 如果面临此“绝境”,有一个策略:不选择三个人群中的任何一个,而只是排除一个,于是,你就获得了2/3的民众的支持。

  《魔鬼数学》读后感(七):20190101又看到了一个创新算法

  《魔鬼数学》里有一道很难的数学题,论一根缝衣针掉落在地板上,与地板缝相交的概率是多少?缝衣针的长度正好等于地板缝的宽度。

  原问题的提出者叫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这个问题也被史称为**布封的面条问题**,使用高阶方式解决的家伙叫约瑟夫-埃米尔.巴比埃(Joseph-Emile Barbier)。我抄这段话的原意是想记一下牛人的名字,但你知道,外国人的名字实在是太难记了。

  好吧,回到问题本身。

  初看起来,简直无解,因为相交的概率显然远大于落在地板缝中间的概率。

  但是,这时一句熟悉的话出来了。

  - 在面对数学难题一筹莫展时,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第一,把问题简单化;第二,**把问题复杂化**。

  是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将一根缝衣针变成了一个圆形的缝衣针。

  当我们把缝衣针折成圆形后,**对称性**回来了。无论圆落到什么位置都不要紧,因为和它相交的木板缝一定是2。

  因此,利用**概率可加性**这个原理,相交木板缝的期望数=2,同时,该期望值还等于πp,于是p=2/π。

  这就是说,无论所有的缝衣针,不管它是多边形还是弯曲的,它的周长(缝衣针的长度)=L个木板条的宽度,那么相交木板缝的期望值就等于Lp,而p=2/π。

  好吧,《创新算法》中的核心要义,把原来的困难变得更大,数量级增倍,而后问题反而简单了。这是又一次的完美解决方案呈现了。

  《魔鬼数学》读后感(八):笔记笔记

  1.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问题。 2.媒体上,可以看到所谓的专家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判断社会问题。比如,以色列某地发生灾害伤亡比例多少,换算到中国相当于多少万人死亡,以此恐吓群众。 3.但其实这是不对的,很多问题不是线性的,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比如比较残忍程度,就不能使用数字,得靠心灵感受。 4.不要忽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方程不只有一个解,成功的魔术就是利用了你没想到的另外一个解。 5.父母身高很高,孩子趋向于矮;父亲身高很矮,孩子趋向于高。这是受到了回归平均值的趋势影响。 6.只要是具有随机性的事物就拥有回归平均值的趋势。至于回归的程度有多少?这要看两个变量的相关函数情况。 7.关于民意的问题,如果多于两种观点,民意是不存在的。因为会有1/3人讨厌A和B,1/3人讨厌A和C,1/3讨厌B和C的情况。无论选哪个决议都有2/3的人讨厌,如何做出不被骂的决策? 8.民意只有在大多数人意见一致的时候才会存在。 9.关于彩票的问题,假如一千万张彩票中只有一张价值一千万的彩票,那么这张彩票就是价值1元的商品,花2元买就是不划算的。 10.但如果有哪个傻瓜机构允许用0.5元买,那就划算了,多买。

  《魔鬼数学》读后感(九):20190101寻找能通过重复试验的规律

  《魔鬼数学》里讲述了论文的一个普遍现象:P值操纵。为了能通过论文审查,P值在0.05附近的样本实验数据非常多,P值和实验次数不能呈现正常的倒向曲线(即P值越小,实验结果越显著,实验次数越多),而呈现在0.05附近的骆驼峰凸点。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张图。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论文中只会观察某一个结论的p值,而不会去考虑相同结论多次做后显示出来的图像。![p值操纵](https://leanote.com/api/file/getImage?fileId=5c2b0b4fab6441554d0005c9)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图的时候,觉得实在是帅呆了。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过,把同样类型问题的论文,拿出来他们所有的p值,做一个散点图,应该的样子。当然,作者也是**理论模拟**想象图形该有的样子。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头脑风暴**一下子击中了我,我终于明白,应该考虑的节点是什么。

  ##寻找能通过重复试验的规律

  寻找能通过重复试验的规律,而不是上图中下一幅图里,勉强够得着显著性的回归。就好比在宏观数据分析中,要使用每次都能通过的规律。重复试验,并且每次结果几乎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

  重复试验的基础是周期。而很巧的是,周期本身也是能通过重复试验的规律。

  《魔鬼数学》读后感(十):以案例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

  如果你是一个有“数学焦虑症”的人,你可能不会相信有一天你会爱上数学。

  这本书讲得数学知识点都是中学通识难度,它的厉害之处是与社会实践结合的讲法和以培养数学思维模式的目的,学完之后可以明白数学的魅力。

  原因在于,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看上去不过是一堆沉闷的规则、定律和公理,都是前人传下来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

  在《魔鬼数学》中,世界知名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告诉我们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数学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洞见在混沌和嘈杂的表象之下日常生活的隐性结构和秩序。

  数学是一门告诉我们“如何做才不会犯错”的科学,是经年累月的努力、争论所锤炼出来的。 你应该提前多长时间到达机场?民意调查的结果真的能代表人们的意愿吗?为什么父母都是高个子,孩子的身高却比较矮?用什么策略买彩票才能中大奖?《魔鬼数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了很多的日常生活问题,帮助数学门外汉习得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技能。 作者用数学这条主线穿起了时空,从每时每刻到宇宙空间,中间还穿插了很多人和事物,比如棒球、里根经济学、伏尔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人造语言等。 《魔鬼数学》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精彩绝伦的数学思维之旅,旅行过后,相信你可以成为一个更棒的思考者。作者从历史及最近的理论发展中汲取精华,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力量。数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它可以磨练我们的直觉,让我们的判断更敏锐,它还可以驯服不确定性,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结构和逻辑。 拥有了数学工具,我们就可以把那些我们想当然的事情看得更透彻,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