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的读后感大全
《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 约翰•波尔金霍恩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精选点评:
●在科普和哲学思考两方面都失败的案例。
●不算科普書吧,不知道專業人士看會不會覺得太淺顯,對我來說看得挺吃力的,而且似乎寫得有點隨意。後面的數學附錄我直接放棄了。作者很愛狄拉克,這一點倒是很有親切感,連狄拉克“bra-ket——bracket”的笑點都覺得很萌。
●门外汉表示读完只是知道了一段历史和名词(名词的含义搞不清楚),这本书真的很适合学过量子理论的人看而不是门外汉
●最大谎言:本书的内容,文科生费点力气也能读懂。
●科普著作?量子力学证明证明去就是没办法证明。以后没办法用真实物理学解释的现象都归位量子力学
●虽然比较科普,但是比起加来道雄的娓娓道来还是有些晦涩。
●对于理论物理来说应该只是入门书吧,但对于我却是又一次的科普了。量子世界充满着模糊和不稳定性。它呈现给我们的物理过程图像,完全不同于日常经验所引导我们所预期的。
●看不懂瞎看。
●非常好没有废话并连我都平滑地看懂了(干着科普量子理论的活操着哲学思考的心)
●读此书一方面是起于一个研究太阳物理的好友,一方面是因为近来不断有人文学者用量子力学来分析文学作品,我觉得后者有点儿过了。不可测定理论、多重平行世界、波粒二象性等概念-机制的提出的确像作者说的“约束了形而上学”。但值得讨论的是,爱因斯坦由提出到后来厌弃量子理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另外,就哲学和量子力学而言,coherence和decoherence这两个概念似乎可以进一步考察,卢卡奇曾经不厌其烦地使用coherence。
《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回顾
普朗克解决紫外灾难首次引入量子概念,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的光粒子性中的频率。卢瑟福原子核模型的困难到波尔用普朗克量子概念的解决,以上旧量子。海森堡的矩阵与薛定谔的波函数(德布罗意的动量波表达),引发的波恩与狄拉克的总结,奠定量子理论基础。以上这条脉络是清晰的,至于近代发展的理论竞争始终混乱,无法能完整陈述。所以还是坚守经典量子理论,静待二十一世纪大神君临。
《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一波三折的早期发展史
读这些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类的书,还是做下笔记吧。概括性地讲述了量子力学的前期一波三折的发展史。为了照顾非专业的读者,很少涉及数学知识,然而我还是觉得离开数学,我没法真正搞懂相应的物理知识。不过,即使无关数学,这本书对完全无基础的读者还是不友好的,略有难度。 再一次深刻认识到,我在物理学面前的小白地位。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只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准,更别说有什么创造性的想法了。也许穷其一生,我也难再前进一步,但是,不能停止努力。
《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量子理论的前世今生
很棒的一本科普书!尽管有很多概念还看的似懂非懂,但好在作者把大量的数学运算放在了附录当中,使得阅读过程不易被打断。此外,很喜欢最后一部分的哲学思考,不仅仅是对量子理论的思考,更是人类认知的哲学思考。量子理论的提出和不断突破,一次又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正如书中所说:物理学家可能带着特定想法去处理一些现象,结果却发现,这些想法被他们发现的物理世界的真实行为方式所否定。自然界强迫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这经常会促使我们最终发现正在发生之事的完全出人意料的性质。 是这样的,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依赖于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观测工具,在认知与物理世界真实行为方式的不断对抗中,我们不断提升认知,改变认知,从而不断改变着对世界的看法。这很容易与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混淆。我想说的是,对于量子理论的跟深层次认知,依赖于我们观念的进步和观测工具的改进。用现实世界的观测工具去测量量子世界的行为,就如同爬高梯看斗转星移,很容易把自己当成宇宙中心。赞作者!赞科学世界各位伟大的开路人!
《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没人能理解量子力学,费曼说的
激光与受激辐射,NAND闪存与隧穿,⋯量子力学是我们时代科技进步的火车头。以与实验数据的吻合程度而言,以QED为代表的量子力学是无与伦比的。
20世纪20年代尤其是1925年是量子理论的黄金时代。量子力学三大奠基人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齐获物理诺奖。测不准原理、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让基础科学的物理原理来了个认知重构。
从神童成长为大师的冯·诺伊曼曾评论说:相对论只是概念反思,而量子论则是概念困难。
态叠加原理,波粒二象性,波包塌缩,测量佯谬,量子纠缠,贝尔不等式,⋯ 怎么解释量子力学?感觉是盲人摸象众说纷纭,玻尔与爱因斯坦世纪论战谁也无法说服谁。
作者的人生取舍很有意思,曾师从狄拉克是专业的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后来又转向神学成为圣公会牧师,人家那层次已经不能简单用有神论、无神论来贴标签,宗教本来就是人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的反机械论反还原论观点之一是:most of nature is cloud-like rather than clock-like.
牛津通识读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确实不错,比如这本《量子理论》,还有那本《数学》。
《量子理论-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迄今读过的最优秀量子理论书本
相比先前读过的量子物理领域的书籍,这本简直就是满格的闪耀。事实上,阅读这本书需要相当深厚的量子力学与数学基础才可以,虽然是牛津通识读本、理应定位为科普小书,但里面有大量的内容其实已经可以作为专业书籍了。
因为大学时的无机化学电子轨道与杂化部分、尤其是结构化学的相关部分比如薛定谔方程,是我学得最好、也是最感兴趣的几段内容,所以在阅读量子力学相关书本的时候,几乎从没遇到过困难。事实上,多年来这都是我最喜欢阅读的知识点之一。在这些阅读的书中,波尔金霍恩的这本书虽然是最薄的,但几乎是把story说得最清楚的。
总得来说,《量子理论》这本小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量子理论的提出、各阶段的发展、直到成型的方式来阐述量子理论这个story,与很多比较水的科普书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个物理史话,而是实打实的硬货,这也是需要读者具备相当不错的物理和数学基础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量子理论成型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就是这个理论在诸多物理问题中的演绎和应用,包括近年特别热门的相对论量子理论、量子场论等。虽然作者在序言中就提到,写作过程尽量避免过于专业的繁杂的数学公式推演,但还是有大量的内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理解困难的。
作者有一段关于在剑桥大学听一位量子力学大家授课的描述,形容道:这位大家的讲课,自然流畅系统,像是巴赫赋格曲的逐渐展开一样。以及,作者在书中的最后一页令人惊喜的批评并警告了“量子炒作”这种让人特别厌恶的社会现象,什么狗屁心灵感应啊、宇宙意识啊、量子佛学啊,多么low逼的垃圾玩意都要向这边来扯上关系,脑子进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