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想讨好全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不想讨好全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15 03:1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想讨好全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不想讨好全世界》是一本由抽风手戴老湿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一):偷故事的人

  烂封面,烂题目,烂推荐语,烂年龄,跟自己一样学法律的烂人,要不是样书空投到长途车底下,根本懒得多瞅一眼。

  不小心看到目的地。除了分段很有温古特色,还真是适合在路上翻。

  刚踏上人生复仇路的被灭门少侠靠什么活着?闭嘴,到处偷拳,然后顿悟本派奥义。

  戴老师就是个很会到处偷故事的少侠。

  他知道那种外痞内雅,似邪实正的人设早已过时,就悄没声地加了点料在里面,在浅薄和厚重这两种江湖上没人待见的风格中间溜了个边儿。太沉重的就让卧底染毒的老便衣自己讲,陷进生死话题掰扯不清的就让年轻的自己干嚎两声。

  能听,能写,能抻,会分段,会结尾,这样的人仇家下不去杀手。

  后来这些来路不明的少侠都成了气候,印剑谱卖钱。

  有一些忘了报仇,进了协会,有一些转成了说书人,二十年后还在说少年时看见一场打斗的惊奇。

  戴老师也许会像他们一样变得油滑,也许不小心成了法律界最无视规则的说书人,但愿不会融化在眼下的段子界里,那里边男人写东西都绕指温柔,连题帕诗都抄自七姐的遗物。

  安心做个偷故事的人挺好。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二):平凡之路

  好久没有遇到这么对胃口的书了,很庆幸在茫茫书海中遇到了她。

  看完掩卷沉思,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呢,是侠么,是美食么,是又不是,讲得更多的,应该是平凡吧。

  卖水果的,烤串的,打鱼的,说书的,开出租车的,考研的,做销售的,医生,警察,检察官……这些平凡的小角色,小人物,在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每一个人,包括作者和读者,都是这本书的主角。

  那些迷茫得看不到光的白天和夜晚,那些突如其来的苦难,那些心口的疤,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成为回忆吧。

  那些有所求的,得到了吗。那些该放下的,放下了没。心里牵挂的人,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呢?

  时间都会给出答案。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三):只闻娥眉低垂泪,不识豪壮放悲声

  一本小书,字数不多,很快就看完了。但是余音绕梁,经久不散。放下书出门出办事,一路上脑子里还闪现书中各路英豪。自古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侠这个字我已经很久不碰。经戴老师的文字一撩拨,我心中的草莽之气又蒸腾起来。

  这本书从书名到装帧都很任性,封面上韩寒和周星驰的名字比作者的都大,我先入为主地以为是给小孩子看的青春成长类书籍。悲观如我已经分明知道想在这个世界上混得人模狗样,不讨好是不可能的。但是看了才知道,书的内容铁骨铮铮,剑气森然,真的是没有半点儿讨好的意思。我一度以为在逗比大行其道、暖男卖脸悦人的今天不会有人写出金庸古龙一般干净利落的江湖体了,戴老师带给我惊喜。

  我喜欢看他笔下那些深居简出在都市里的小人物传奇:流落市井的拳师,为报女人一饭之恩,愤而出拳,击毙强人,以武犯禁,然后自杀,以全国法;浪里白条似的人物,为救落水之人,葬身鱼腹;检察官目睹冤案,愤而上告,却丢了官职……

  我已经有很久没有为男人写下的柔情文字动衷肠,这次却被戴老师的豪情故事红了眼眶。专诸献匕,豫让吞炭,荆轲易水寒。我相信人间有侠气,我也相信侠字的尊严会经由这样的书写代代相承。

  最后敬戴老师一杯,我干了,您随意!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四):安心做真实的自己,平凡而不平庸,即使是蚂蚁也不用讨好大象

  断断续续的读了好长时间才把这本书读完,不是因为读不下去,而是担心读的太快,反而把这本书浪费了。书里讲述了许许多多个平凡人的不平庸的故事,都是小人物的事迹,但是真实的东西自有一种力量,感人肺腑。

  我们习惯于憧憬那些带有神圣光环的人物,习惯借用他们的话来装饰自己,借用他们的逻辑来武装自己,用他们的事迹来鼓舞自己。然而,这就剥夺了很多你自己思考的权利,那究竟你过的是自己的生活还是别人的?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自我意识,被世俗和他人灌输各种思想,在种种想改变他的力量下,七扭八拐,看不清前方,回不去初衷。崇拜别人崇拜的,厌恶别人厌恶的,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将要去哪里。

  这本书没有耳提面命,没有用种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试图改变读者,只是娓娓道来一个个平凡的故事,用真实的力量去感动我,说服我,让我觉醒,明确自己的喜好,不矫揉造作,不妄自菲薄。生活因为明确是你想要的,而变得不平庸。

  以前的自己,没有自我意识,一切以他人为第一位,让世俗和他人主宰自己。近几年读书和思考,慢慢的有所觉醒,这本书很好的 帮助了我,让我不必一味谦卑的去讨好别人,自信且真实的安心品味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五):全世界不“大”小人物不“小”

  豆瓣评分8.2.,被誉为文字版的周星驰,就这样我满怀期待翻开这本被我丢掷了许久的“黑色喜剧”。

  不矫情,不浮华,不流水,一位法律界的新秀用他的独特视角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世界,讲述属于小人物的故事。

  或是为了这世界仅存的一点侠气,或是为了曾经动过的一丝丝真情,胡子刘用自己的双手惩治了这法所不能维护的,纵使最后要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是我他妈还是想做个好人”无奈,无奈,浅俗的社会逼迫着人不去做好人,而就是这么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却能依旧坚持本心。

  “我不是英雄,我是狗熊”一个卧底多年的老警察因工吸毒,当年的同事该升职的升职,该加薪的加薪,而老雷却沦为一个还要为了温饱担忧的人。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只要世界上少一点罪恶,我怎样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时间可以带走一切,不管是那“搓澡堂”还是当初一起闹,一起疯的同窗。

  以水为家的李鱼死在水里,以嗓子为生的田蛤蟆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世界上坏人多么?不多。那么世界上好人多么?少的可怜。

  造不出火箭咱就玩火炭,生活在哪不得继续?

  吵归吵,红卫兵打你的时候,把你护在身下,再痛也决不让你受到伤害;你离开这世界,我用你的口味告诉自己你还在,这大概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的火车上,你是愿做勇敢的那一个,还是浪子回头的那一个?那个座位上已经有了一位同伴,旅途崎岖的人就不要做了吧。

  侠,不在武功高低,而在于那模糊不定的侠气,侠气若在,便是天下之大侠也。

  全世界真的不大,一个故事不是一个世界,世界在变,故事给你的感觉不会变;小人物真的不小,一种气节不是一个人物,气节若在,小人物真的就不“小”了。

  愿每个人都去做心中的自己,不去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六):我们最终会悟到活着的味道

  司马迁为游侠刺客立传,《不想讨好全世界》却是为小人物小记了一笔。

  戴老湿所写的诸多小人物,像极了周星驰电影里的人,不完美不高大,甚至丑态百出,低到尘埃里,却都是一些不想放弃生活和理想的人。

  一身功夫的胡子刘,困顿时受一女人茶饭之恩。后来因为女人被侮辱,他愤然出手,以死相报,侠肝义胆;

  一个老实的出租车司机,因为正义救人一命,反遭讹诈,最后只得息事赔钱。他却还想做个好人;

  一个驻守一线的刑侦警官,为了大家舍小家,常年卧底,直面毒贩,却因案染毒,最后只得靠2000块抚恤金维持生活。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一个江边打渔的少年,身怀游泳绝技,深夜里为救自尽之人,两次入水,终因力竭葬身鱼腹。短命的一生,却几度舍身救下落水者,可歌可叹;

  一个大嗓门,靠骂街生存,被人厌弃的混混儿,在一个深夜的荒地里,为救一个女子脱歹人虎口,被割破喉咙,长时间大声喊叫救人,声带撕裂,呕血不止,以至再也发不出开不了口。英雄一场。

  ……

  这些凡夫小卒,他们都是生活的配角,却各自做着自己人生的主角,光彩夺目,晃得人想流眼泪。

  作者是新浪微博红人抽风手戴老湿,原名戴正阳。法律界小人物。作品常见“一个”,是韩寒“一个”的作者里最真性情的一枚。由于职业的缘故,他见识了太多的纠纷、死亡和悲喜。之所以写这些故事,是因为周星驰的一句话:这周围都是黑暗,但我点亮一支蜡烛,蜡烛的光不亮,这代表希望,希望不多,一点点就够了,差不多就这个吧。戴正阳说,他这本书的意义也在于此。一些事实的真相被掩盖了,一些应该被记住人却沉溺了。文字中虽然有些悲伤和无奈,但所唤起的是人们的良知和自醒。

  掩卷深思,《不想讨好全世界》里讲的,无非是:忠诚、守信、重诺、尽责。没有什么高大上,只是凡人的活法和小人物的格调。不卑不亢,不讨好谁,也对得起自己。

  一辈子那么短,只够成全一个有底气、不轻慢的自己。而我们最终会悟到活着的味道。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七):那一点微光

  可能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年深日久的武侠梦吧,仗剑持刀走天涯,遇不平事出手相助,遇知己也能共谋一醉,但是也许走着走着,最后都变成了“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沧桑模样,再也不复当年风采了,想当年自己也是见到有人欺负傻子会强出头,单位同事被欺负会执言相助,在公交车遇变态也会出手的“侠女”,但是近年来心中涌动怒气肝火的时候渐次减少,活得更加从容之外还美其名曰“制怒”,看完这本书再回看自己,原来是有点惭愧的。

  曾经自己也写过几个身边的人,可惜多是疯疯傻傻之辈,与戴老湿此书不可同日而语,或许唯一相似之处就是记录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生活有辛酸,有痛苦,但是同样也可以有意气,有肝胆,有侠气,虽然外表平凡、职业寒酸,但是某一瞬间激发出的光彩,似乎能够照亮天地间,虽然如浪里白条一般的人物,最终没能救人,只招来误解;虽然从事投机取巧却能见义勇为;虽然曾经叱咤风云,如今落魄吸毒,但是我想他们应该不会后悔自己做过的事情,还是会“几度春秋,痴心不改”。这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吧。小时候看武侠小说,常常为了主角的言行着紧,嫌令狐冲太偏执,嫌郭靖太迂腐,又嫌乔峰太痴情,反倒是一个莫大先生最和我脾胃,想来则来,想去就去,一言不合可以小做惩戒,大方向还把握得准,管你正派还是邪派,做了坏事滥杀无辜就得去死,也许他性格乖张不容易讨好,但是却有着自己的侠义观不为世俗所束缚,或许自己就是这样一直有着这样小人物情义结吧,所以看着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看到心坎里,似乎每个人物都值得与朋友高谈阔论,再浮一大白。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似乎先要用嘴“噗”地吹去岁月的尘埃一般。很喜欢其中过去的味道,不论是论及现代人久已不接触的理发搓澡,还是与书店老板交换一个故事,抑或老头老太年深日久的平淡生活,甚至只是相遇一次再不相见的夫妇做出的美味的驴肉火烧,与书中记录下来的侠义一般,都是生活中稍纵即逝的闪光,而只有用笔记下这些闪光,在今后走着灰暗道路的时候才能籍着微光前行,并且将这光照耀到每个读者心中,如果你心中也曾有过这光,我想最后总能互相辉映。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八):心中自有侠气

  小时候喜欢看武侠,特别佩服他们武功高强、行侠仗义,屡屡破坏坏人的阴谋,打得坏人满地逃窜,又屡屡功亏一篑,最后关头让坏人逃之夭夭,弄得每每看完都要和院子里的孩子大战一番,最后大侠战胜坏蛋而结束战斗。

  长大后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电视剧而已。

  大侠只能出现在电视里,他往往和另一个词“义”同时出现。侠义可以出现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可以出现在古龙的“小李飞刀”里,也可以在温瑞安的“四大名捕”里,但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有,那也是洪兴的“浩南”和“山鸡”。

  它只能出现在血雨腥风的江湖里,谁曾想一转身它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戴老湿穿越大半个京城,去听一个缉毒老警察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不想讨好全世界》这本书。在书里侠义化身为侠气,出现在第一章生活没有主角的普通百姓身上。有为孤儿寡母伸张正义的胡子刘,胡子刘只是在小区里卖水果;有救死扶醉、忙碌奔波的“骆驼祥子”,祥子每天都开着出租车奔驰在长安街向你讲述着京城内的故事;有为民除害、因公染毒的老雷,老雷的心愿只是为申请下每月几千元的生活补贴;还有喊破喉咙、救人清白的“田蛤蟆”,老田只是个下九流、聒噪无耻的大嗓门。

  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我们无法分辨他们是正是邪。(胡子刘曾错手杀人,老雷数次染毒,蛤蟆专干缺德事……)但他们又这样的心中自有侠气,在关键的时刻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世上已早没有了江湖,侠义也不再存在。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胸中的一股气,这股气是胡子刘的秦腔,是老雷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也是蛤蟆响彻夜空的救人呐。这股气是正义之气,是侠义之气,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呼吸之气。它随着我们的心跳呼吸,一进一出,共同影响着世人。

  《不想讨好全世界》,心中自有侠气。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九):我希望自己 侠肝义胆,汁水丰富地活下去

  汁水丰富地活着其实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知道自己还能痛快地哭,痛快地大笑,何尝不是充满魅力的一生。就算你一把年纪了,还能那么感性甚至有点敏感,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所谓成熟一方面似乎就是接近麻木,对什么都无感,或者装得无所谓。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电视里,我见不得男人哭,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男人。可能因为少见,或者多是近乎崩溃的状态,记得《深夜食堂》抛弃女儿的父亲,看到女儿再次成名演电影的时候,在稀稀拉拉的电影院里,对着一对谈恋爱的情侣,泣不成声地炫耀银幕上的就是自己女儿,那一幕差点让我这个几年不掉泪的男的,留下眼泪。

  《不想讨好全世界》这本书有个鸡汤味道很浓的书名,但是内容却是走的硬派煽情的路子,就是抖一个机灵,再煽情一下;骂一句操他娘,再来一句深情。这种写法集大成者基本就是当红辣子鸡张嘉佳了。目测这种“潇洒又痴情”的浪荡公子的路线可以俘获很多女子的芳心。

  很明显,戴老湿就是这种人。

  看名字里就带着咸湿的意思,老师又是很正经的形象,所以这个名字就是一个谜一样男子。

  以上调侃,回到内容本书,我觉得抛开鸡汤的书名和文案,这本书是本好玩的书,虽然文笔略显唠叨,但是的确算是上乘之作,你可以毫无障碍地一篇一篇读下去,痛快。然后,多是身怀绝技,又悲剧似的人物,他们充满力量,却被现实逼着,爆发出一种“孤独而悲壮”的美感。绝对不是“我有一个朋友”似的吹牛打屁,而是真正感动了戴老湿,当时可能真的是鼻涕眼泪一把,然后文艺青年之心,有种不吐不快的饱满的创作欲望,然后他擦掉鼻涕眼泪,开始用笔和纸一句一句写下自己的感动。这个谜一样男子应该还是挺帅的,略文艺。以上又是我胡思乱想,不能当真。

  这篇东西写得不三不四,因为我一点也不想掩饰我对作者的喜爱,在这个鸡汤改变一切的世界,还能写写段子,把故事写下来,我觉得就是可爱得很。然后笔下的这些人,都是俗世奇人。或者在某个时刻出现在你的记忆里。就像《功夫》里的几个绝世高手,他们平时可能就是卖苦力的,或者是个裁缝,但是却有一手绝活。其貌不扬,偶尔做出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成为传奇段子。

  我希望戴老湿继续写下去,写得再精练一点,细节也更出彩一点。等到了一定年纪和一定积累,视野格局会大有不同。再一开口,再一下笔,一席话,必然让人受益匪浅。

  《不想讨好全世界》读后感(十):那不是故事,而是活着

  文/十里红妆

  他说,惊讶于自己的生活曾经也如此鲜活过。

  他说,永远年轻的脸,不忧愁的少年,就把这样的自己停在书里。

  一副历经世事沧桑的模样,一腔饱尝生活艰辛的语调,让人心有戚戚然。

  然而翻开书,随着故事一个又一个的展现,脑子里呈现的却是之前看过的一部香港电影《人间•小团圆》。究其原因,大体因为它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很真实的也很细腻的反应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愁。

  “众生,总是颠妄不断,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努力遗忘,我们努力埋藏……”这是《人间•小团圆》香港预告片里面的文案。却觉得,用来总结《不想讨好全世界》是再合适不过的。

  一身武艺的胡子刘为了邻居那一对孤儿寡母不再受人闲言碎语肆意侮辱以武犯禁以身试法最终魂断黄泉,倒是颇有一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架势,奈何儿女情长便是英雄气短。现代侠客的隐忍及无奈也只能是换来一声长叹。独行万里为曾经一诺的男人只能是停留在千百前的刀光剑影里。

  别做好人,好人活不长。可是哪怕知道好人活不长,也用生命呐喊:“我他妈还是想做个好人”的出租车司机在城市里讨生活,他对生活茫然不知所措的同时却也坚定的信仰着一些东西。哪怕那些东西越来越支离破碎,越来越遥不可及。哪怕他承载的早已超过了他能负担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他曾经为一个小姑娘腿上插刀,淌着血追捕犯人。他曾经深入虎穴,面不改色穿梭于牛鬼蛇神之间侦破案情。他就是现实版的《便衣警察》+《新警察故事》+《门徒》的缩影,只是电影终归是电影,而现实是现实。头发花白的五十岁男人落得一身病痛,毒瘾重重,妻离子散之后却不得不依靠法律来证明自己是卧底警察需要领取退休金度日。

  在这本书里,一个一个故事里,你能感觉得到人生无所不在的烦恼,无奈及无法言说的压力与沉闷。你得找到和它和解的方法。吸气又呼气,坦然接受,接受世界的不完美,似乎是这样。

  可是,周星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倘若是故事,我们可以设定很多种结局。但是这个书里呈现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生活。如蝼蚁般的万千普通人的生活。怀疑着的同时也在坚守,背叛着的同时也在忠于,放弃着的同时也在追寻。

  你喜欢却做不到的姿态,也许,下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就在诠释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