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奔马》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奔马》读后感摘抄

2022-03-14 16:48: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奔马》读后感摘抄

  《奔马》是一本由三岛由纪夫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奔马》读后感(一):简评

  这部作品没有第一部《春雪》那么美,它表现出的是一种阳刚与决绝的气质,这里面出现最多的便是“纯粹性”和“切腹”,似乎这本书就已经有所暗示三岛最终的结局,他对切腹有一种迷恋的感情,认为其纯粹,崇高以及阳刚,是属于男人的一种荣耀。但是由于这本书有太多的政治描写,而个人又不太喜欢牵涉太多政治的作品,所以感觉会稍差一些。另一个就是这个版本的问题了,错字连篇,越到后面错字越多,几乎一页一个错字,甚至有时一页好几个错字,很好奇这是在赶工吗?对于一个对文字比较严谨的读者来说,这是很糟糕的阅读体验!希望做书之人能再用心些!

  《奔马》读后感(二):奔马与轮回

  这本书应该是三岛内心的映照吧,读过之后更能理解他起事的义无反顾和切腹的决绝了。整本书都在为最后一节的短短几页铺垫,勋切腹时在他眼睑内冉冉升起的太阳看得我心潮澎湃。这本书也有意地凸显了轮回的主题,因为《春雪》中清显的身体柔弱优柔寡断而转世成体魄雄健思想坚决的勋,勋因为父亲认为他的追求不过是幻想,便转世成了"不追求幻想也能活着"的女人,即《晓寺》中的金让。而金让的死因正是勋在梦中所遭遇的被毒蛇咬伤而亡。如果说清显如春雪一般纯洁却又容易被玷污,那勋就如同奔马,义无反顾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奔去。

  《奔马》读后感(三):纯粹永不妥协

  《春雪》是纯粹的爱情,《奔马》是纯粹的信仰。

  纯粹的信仰是不容被任何理由所玷污的,如果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能偷偷从某处借来恶的发条,如果我们只能以恶来稀释正义,在以正义稀释恶,那这种自欺欺人的妥协,算什么纯粹?受到污染却没有染上那种污秽,才是真正的纯粹?可笑,那只是黏上肮脏后漂亮的借口。

  如果心中没有纯粹的信念,就没有资格称自己为青年。一个缺少纯粹的人,不是老去,死去,而是腐朽,彻底的腐朽,宛如一团没有支柱脊椎的肉团,在世间茫然地活着。

  纯粹的代价是可怕的,它必然意味着牺牲,挽救牺牲的一切之举都是与纯粹为敌。因为牺牲不可避免,纯粹的追求必然障碍重重,可所有的障碍无法让纯粹的拥有者绝望,真正令人绝望的事情只有一件:眼睁睁的看着心中所爱将自己的纯粹一点一点毁灭,剥离。当爱开始摧毁心中的信仰时,无论它以什么样的名义,它都没有资格成为吾爱,再也没有资格。

  魂随白鸟飞天去,空留骸壳于人世。

  山有邪神,郊满奸鬼,吾之纯粹,吾唯一的光辉。

  《奔马》读后感(四):。

  大学连载 精神 细节 王阳明 自己没有学很多 反而是日本 槙子 控制欲 类似 白夜行看完《奔马》。现在只能觉得这一本里的本多真是烦死了絮絮叨叨想来想去 后来能果断的去为勋当辩护律师 肯定是有很多我不能看出和体会的精神吧 就算他磨磨唧唧想东想西大事上可是毫不含糊的。勋没什么挺好的一直想的很透彻最后求仁得仁。但是不喜欢。固执。阳光顺利明朗。太完美无法有好感。最想说是槙子。想法这个东西真是千差万别。白夜行里面也是。日本小说里面的女孩子要不然天然可爱要不然极度可怕。所求所爱一定要按自己方式一步一步走下去。就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束缚控制 最重要到最后还是最初的那个目标 就那样子一直过下去 也是惊悚的奇妙。好好想了想我不行 谁还不能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了不是 我要是槙子就只会支持。就很相信对方可以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顺心意的选择。即使那个选择可能伤到自己 但是 真的相信一个人就要相信所有不是吗 我这样可以算是无欲无求的大爱了吧 但其实要不是一开始没成功说不定最后没那么顺利杀死藏原。再想一想我是看着对方要跳炼丹炉也支持并且会鼓励加油马上就飞升上神了的性格。铛铛铛

  《奔马》读后感(五):这少年就是三岛自己吧

  原来丰饶之海是一个转世的故事,春雪里纤细敏感别扭的贵族美少年转世成为了奔马里坚毅执着热情的剑道美少年,好像变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就和书名一样,一个是雪白的春雪,一个是健硕的奔马,但内里却是一样的,都是纯粹的少年,一个为了爱情一个为了国家,看到说勋20岁了,我就知道,他要死了。

  这半书前半段读得我昏昏欲睡,后半段倒是燃起来了。20几个少年,为了自己心中的国家和理想,计划发动变法,事情过后不论成败都要切腹,唯有这样才能表达他们心中所追求的极致纯粹性。勋的对于切腹的场景,有各种各样的幻想,在白色玉串飘舞的晨风中,在将山岚净收眼底的地方,在旭日东升的断崖上,在波光凌凌的海面边,在高贵的松树下。我甚至觉得,勋的追求其实就是这一场切腹,因为他对他们的行动似乎没有过多的想法。切腹大概也是三岛对自己的美学追求吧,当然他最后也这么做了,用整个生命来烘托一ì场盛大的死亡仪式,三岛笔下的少年的生即是为了死,他自己也一样。

  在读奔马时,我老是有些隐隐约约感觉似曾相识,后来想起我在很久以前看过三岛的这本传记《美与暴烈》,奔马里的少年不就是三岛自己吗,连死亡的程式都那么相似,有谁在生前就把自己的死写进小说,然后贯彻到底,大概是给自己写的死亡笔记。

  《奔马》读后感(六):看错版本了,但是还ok

  最近这几天的疫情加上连看的两本书主角都在风华正茂的20岁去世,简直压抑到爆炸。

  与第一本里的淡淡哀愁的爱情故事不同,这本书里侧重于饭沼儿子勋的反抗之路。刚开始我的态度和本多一样,极力想要劝阻这一完全没有必要的冒险和危险的思想。也是,就因为一本《神风连史话》与总共加起来仅仅二十人只动用武士刀与短刀竟然就像发动一起维新?真的愚蠢至极。更不用说所谓的有些虚构成分的神风连的短视和祈神的操作了。到后来甚至知道了资助饭沼家的也并不是由藏原武介亲自指示,甚至连告密者也都是自己有过暧昧之情的(木真)子,更是发觉他的幼稚。但是细想开来,勋的那份所谓“纯粹”感又是哪里而来的呢?我并不认为是最后杀死藤原时说的亵渎神明

  勋在牢房里的那一段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大概是契科夫的作品吧,说的就是一个人为了有一个免费的住处而努力让警察将自己抓紧监狱,但在最后幡然醒悟的时候被送进了监狱,造化弄人。

  全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十二月二十九太子命名大典那天,上诉日之前,刚从牢里放出来的勋去找了藤原来完成他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敢做的刺杀,三岛由纪夫的文字功力太好了吧,藤原那种令人意外的苍老简直让人落下泪来,顿时开始反省之前准备了那么久的刺杀到底意义在哪里。当然勋也是算了结了他的期望了吧,虽然在海边岩石下和想象中山顶松树旁差了很多,但大概在他眼里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吧。

  《奔马》读后感(七):少年未死

  感动之情无以复加,简短的扯一扯。

  刚开始只为勋的内心澎湃的纯粹而感动,后来在读到勋入狱后对于从血盟中内发的背叛的理解后自己也开始感到害怕而战栗,随后又为他在法庭上和槙子赤裸的博弈叫好,当看着勋的信念被父亲冠冕堂皇的自私说教羞辱之时心里又无比愤怒。故事接近尾声,纵然自己坚持的世界终究只是一场幻想,父亲、槙子、佐和、检察官、以及他曾无比坚信的太阳,绝对的纯粹被干涩的现实浸染,连百合花都是爱的骗局。所有人都在为他的「成长」欢呼,可他最终还是以一种壮烈的方式不算那么彻底的完成了理想,化为一道影子,终于能够守护他的信念。

  年轻而澎湃的生命从来不需要平和的粉饰太平,也不需要悲壮的故作激愤。构筑理想是少年的本能,而守护纯粹是少年的挣扎。纵然现实的洪流肆意恣睢,但当学生制服的暗袋里短刀依旧凌冽时,少年的影子在冉冉升起的旭日里永不死亡。

  只是,我爱他啊,我爱那个纯粹而忠诚的少年啊。

  读完结尾勋的自杀,压抑的喘不过气,合上书本只想嚎啕大哭一场。太感动了,很久没有看书看的这么动情过了。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一边感受故事中每一个人隐晦的情感,自己如同伴随着勋的这一段人生也在一起成长,着实是很棒的体验。感谢三岛由纪夫,今后会将《丰饶之海》全部拜读完的。

  《奔马》读后感(八):三岛由纪夫和《奔马》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在日本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前后获得1968年、1994年文学家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齐名。他的《金阁寺》更是作为毁灭美学的代表性著作为人所称颂。很多评论人士把这部作者作为代表他的最高文学水平的作品。不过这些评论是在这部小说刚出版时候1956年说的,其后,三岛又推出了他的名为《丰饶之海》的超长篇系列小说。一些评论者认为,这才是三岛文学的最高峰。三岛自己也认为《丰饶之海》是他的毕生事业。“丰饶之海”,是“月之海”的拉丁名的日译,是存在于月球上的巨大坑洞,虽名为“丰饶”,其实是匮乏。

  《丰饶之海》前后分四部曲,书名分别为《春雪》、《奔马》、《晓寺》和《天人五衰》,分别出版于1965年、1967年、1968年和1971年,这最后一本书实际上是三岛死去才出版的。《天人五衰》的原稿是作者剖腹自杀的当天上午才交给出版社的。

  《奔马》是《丰饶之海》的第二部,要说清楚《奔马》,有必要交代一下《丰饶之海》的第一部《春雪》的基本情况,最好是先阅读一下《春雪》,如果你把这四本书都阅读一下,再来审视这本《奔马》,当然是更好的选择的。这对于深入把握这本书的内涵是有帮助的。小说首次出场的是当上了大阪高等法院左陪审员的本多繁邦。本多是贯穿这四部曲的重要人物。他是唯一了解轮回转生秘密的人。当事人《奔马》中的饭沼勋和《晓寺》中的月光公主自己是不知情的。本多在三轮山的瀑布处遇到了由《春雪》中的清显转生的饭沼勋,标志是勋左侧腹中三颗聚在一起的小黑痣。饭沼勋是一名激进的右翼青年,他将《神风连史话》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纠结了一些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密谋袭击变电站、刺杀商界首脑等活动,实行天皇新政。本多曾写长信劝说勋,但没有成功。最终饭沼勋独自去刺杀了财界巨头藏原,刺杀成功后,他逃到海边,在想象的日出中剖腹自杀。饭沼勋是三岛很欣赏的人,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和勋的经历也相似之处,或者我们可以说饭沼勋的身上有三岛的影子。三岛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是深为赞赏的,对日本战后社会的西化和日本主权受制于外国是不满意的。1970年三岛选择了自杀来谏世。通过了解作家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我们读者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对于理解三岛的作品更是如此。

  《奔马》读后感(九):三岛由纪夫的蝴蝶

  前些年,日本翻拍了著名的西方歌剧《蝴蝶夫人》,并取名为《蝴蝶夫人:最后的武士之女》,这部原本是描写日本名妓与美国海军的爱情故事,经过日本人自己之手,瞬间渲染出一股浓浓的武士道味道。

  但如果说对于日本武士道的那种当代理想精神诠释得最好的话,应该首推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四部曲第二部《奔马》,日本人已经讲烂了、说遍了的东西,放在他的笔下依然把人震撼到喘不过气来。小说中的主人公勋就像那美丽而柔软的蝴蝶,对于理想的迷恋,对于自我毁灭的美学价值的探索,都让其裹上了一层英武而壮烈的意志。

  勋的身上,始终带着三岛由纪夫最纯粹的个人理想主义精神,这种理想主义来自于武士道行为处事的准则。所以,勋始终都视《神风连史话》为武士道纯粹精神的圣经,自身行动的标准指导,而自刃则是一种建立在自身修成基础上的最后一次升华,是人生最完美的谢幕。这与中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教导是何其不同!这也就是中国人总是很难理解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缘由之一,连头发丝都来自于父母,不可轻易剪去,凭什么生命的崇高就一定要建立在自杀的基础上呢?

  但《奔马》会告诉你,这是一种命运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个人理想的唯一出路:勋的好友本多一直都不赞成勋最爱的《神风连史话》中的观点,甚至劝其放弃;勋的父母饭沼和峰,作为他最亲密的人,却在他要起事时将这个秘密毫不犹豫地向警察揭发,导致了刺杀计划的完全流产……其实时局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个人的坚持早就已经脱离了整个时代的进程,《菊与刀》中曾用代表恬淡清静的“菊”与象征决绝凶狠的“刀”来表现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性。我们看勋的一生,似乎一直是为国家大计,为忠义守信,他刺杀藏原,刺杀所有他义愤填膺之人,他悔恨这个世界的污浊,悲怆于理想与现实天差地别的高度,却都不过是为了他自己——为了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在一片无声的寂静里迎来最完美的自我毁灭。

  有人说:“虽然表面来看很难理解将自我毁灭作为理想,三岛由纪夫也在书中通过旁的人和事来表达对这种‘不成熟的单纯观念’的质疑。然而理性的质疑却使这义无反顾的美变得更加纯粹,所有现世、现实的阻挠和误解在执念下‘宛如一座冰城被那强烈的夏日照耀着,眼看着就要融化掉了。’” 因此,也许勋在潜意识中就已经认识到,他所追求的一切都将是一场无法实现的镜花水月,就像三岛由纪夫面对当时日本时局一样,狂热于自我的梦想与信念,可是到头来却一直是孤军奋战,他是“硬汉”没有错,但是“硬汉”也并非能够永远地抵挡孤独与失望,因为现实是绝不会妥协的,所以更多人都选择了妥协,然而比起绞尽脑汁、如履薄冰地去“成功”,他们更愿意从容走向注定的“失败”。

  因为,他们的本质仍是那脆弱到不堪一击的蝴蝶,而自我毁灭却将这份脆弱变为了最美的终结。

  《奔马》读后感(十):搓揉的尽美之境°

  ——评《奔马》

  文/蓦烟如雪

  美国人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他三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也有文学研究家把他和《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约翰和他的兄弟们》的作者托马斯·曼一起,并称为20世纪四大作家。

  他是谁?他是三岛由纪夫。

  作为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深受时代影响,就像他在《英灵之声》中所写的《二二六事件和我》,“在十二岁后的多感年龄迎接战败之际,我意识到当时的神的死亡这一可怕残酷的实感,与十一岁的少年时代所觉察到的,似乎息息相关。”故,这些经历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奔马》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二部,这四卷作品,被称为三岛的“顶峰之作”,但据我所查,貌似喜欢《春雪》的还是居多。毕竟这部从艺术角度而言是最好的,其次它是难得在书里把感情色彩涂绘得如此浓郁,将浪漫、古典以及唯美都发挥到极致。不过可惜最后是聪子堕胎削发为尼的结尾,比较雷同《奔马》的是男主也是以死为结尾。但比起而二者之死,我还是喜欢《奔马》的破腹自尽,有决绝又有一种新生,如同书里所写“就在他举刀刺向腹部的一刹那,旭日在他的眼脸里面冉冉而升。”

  三岛的文学手法不同于别的日本文学,他很喜欢用外景去渲染人物内心,就像起初,在写本多生活缩影的时候,他写“雨夜中,那座好似室内体育馆的建筑物孤零零地耸立在田野里,窗口晃动着舞者的身影;狐步舞曲飘荡在溅起白色雨滴的田野中。”隔绝在世界之外的人,那种从视觉上带来的震动夹杂着内心的复杂,一轮轮的袭来。

  勋的狂热,勋的自杀,都是如此的相似。在我看来,这里面的不妥协,也有三岛由纪夫的影子,他叛逆,喜欢冒险,他的作品里,都有他二律背反方式,这种矛盾性更能贴合他的失望,他的憧憬。

  他不是清显,他视剑为生命,渴望美丽的死亡,他很追求纯粹,虽然偏离了时代,但他决心的事情,从未放弃,他要搞暴动,策划了“昭和维新”,可还是被揭发了,可最后他却独自去刺杀了财界巨头藏原,最后破腹自尽。

  他比较可悲的是,他最亲的人,都在私欲中践踏着他的理想,背叛了他。与神的仰慕相比,这些荒诞,颓败,都让他深思和屈辱,人性的压抑,社会的衰退,都让他不得不去寻找另一种希望,所以死亡对他而言,是新生,是找回纯粹的对抗。

  故事不乏味,相反还能感受到和歌的味道,三岛由纪夫的美是淤泥里盛开的莲,是搓揉着尽美之境的余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