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宝宝大过天》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100字

2021-06-22 08:42: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100字

  《宝宝大过天》是一部由廖晋硕执导,马国明 / 岑丽香 / 商天娥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一):TVB剧评之:宝宝大过天

  “BB”系列的第二部终于播出,这次主角换成了马国明与岑丽香,故事聚焦于育儿经,而且每集都会有配合一个主题,讲述着父母养育孩子的点点滴滴。第一集的主题是“分离”,说的是“生命源自于分离,分离帮助成长”,这个确实很有道理,因为任何的生命都是从母体分离出来的;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必须经过与父母的分离,才能完成。在整集的故事里面,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孩子将要上幼儿园,但妈妈舍不得跟孩子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甚至直接影响到孩子,最终还是迈出了“分离”这一步。整个故事节奏明快,而且还带出其所传达的讯息,毫不拖杳。

  第二集则讲了孩子的反叛期,但其实孩子的反叛期是因为他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认知,并希望去探究和接触这个世界的一切。孩子的反叛期正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家长的育儿之路,同时也是跟随孩子一同成长之路。这也是整部剧的宗旨,那就是借养育孩子的故事,来带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接下来的故事展开,便将讲述男女主角的两个家庭,所遭遇的许多矛盾,既有围绕着孩子的,也有成年人们本身的症结。

  演员也都是好戏之人,马国明饰演“好老公”是非常拿手的,而岑丽香已经升级为妈妈,所以由她出演这个角色,可谓是本色发挥,而且她演这个带点“神经质”的母亲角色,也非常不错。至于演外婆和奶奶的龚慈恩、商天娥,更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随着剧情深入,各种火花擦出来,将会更加好看。还有演外公和爷爷的李国麟、吴岱融,这部剧的好戏之人,实在太多了。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二):《宝宝大过天》分集剧评

  EP02—trouble two,什么都say no

  第二集叙事逻辑基本跟第一集的模板如出一辙。如果第一集是女主关于分离的受难日,第二集就是男主直面自我的trouble two时刻。

  与第一集相似,第二集依然聚焦为人父母的心理病。这集男主无意间拉升开很多内容,男卑女尊的家庭地位、长辈间积蓄已久的矛盾还有混乱的原生家庭。

  男主时而鼓起勇气扮演一个知识分子,时而热血上头怒斥岳母的专制,这些或明或暗的情绪都在凑b一刻被放大。

  说到底,男主根底下的负担太重,一方面他身兼无数的责任:无论是给原生家庭的关怀,还是在同一屋檐下保卫尊严,物质都是他苟延残喘的绝佳武器。一方面,他要修补无数的情感漏洞:妻子旧恋情的挑衅、手足脏乱差的人生风景。男主看似五大三粗,却始终心里装载着重量,而这一切最终都在亲子矛盾下激化,拉扯成更疼痛的现实。

  整个第二集,唯一不满小魔头最后展露的温暖。一个时刻制造麻烦的麻烦,最后居然成了爸爸最后的贴心棉袄,不得不说还是有些错愕。

  其他暂无可聊之处,人数悉数出场,戏味渐浓郁。

  EP01—生命源自分离

  分离是情感关系最为生动的必修课。

  从第一声婴儿哭啼,到幼稚园班头一遭的群居环境,甚至长大成人步入社会,组建自己的新家庭。剧集中的“分离焦虑症”其实是现实社会每个阶段都要面对的心路里程。

  第一集的上分离班,是教育学衍生出的社会产业。机构强逼父母与子女分离,忽视了现实社会的取舍原理:暂别父母,就会遇到新的情感寄托,而不是简单的割舍。

  这也是本集女主焦虑症的病根,她始终站在分离的表面来逼迫自己,逼自己狠下心去,逼自己做个满分母亲。这种逼迫恰逢她脱下【自我】的真皮,于是乎种种漩涡吞噬了她:旧日校友的聚会搞砸、心肝宝贝的开解失败。她几乎毁掉一切,只换来一脸鼻青脸肿,和近乎发疯的底里歇斯。

  然后剧情用“找自己”开解了她,婚姻生活有时候缺的反而是爱情的空间。她与丈夫漫步新时期的旧路,想起矛盾的相爱与陪伴的意义,原来不知不觉遗落了自我的存在感,原来无意识已经催生出夸张的第二人格。

  整段都在这样走心的情绪底下做文章,如此流畅的编排,也让剧情顺利在温热的主题曲下落幕。

  整个第一集设计的非常讨巧,分离确实每个为人父母真正要学好的“必考重点”。在这样有力的创作大背景下,慢慢铺陈开来的喜怒哀乐得以被合理化的接纳,也让整部戏扣题扣的十分完整,为后续展开开下一个好头。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三):穷爸爸VS富妈妈,不“门当户对”的婚姻,育儿差异在所难免

  人们常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一点不假。尤其是当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成为婚姻的重心。如何教育孩子自然受到双方家长的影响,追《宝宝大过天》就能发现,初为父母的游在山和康雅悠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出现了许多观念上的摩擦。

  归根究底,这种育儿理念的不同更是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所导致的。 一个是穷爸爸,一个是富妈妈 游在山的家庭条件艰苦,自幼便与弟弟和妈妈相依为命,早早辍学打工,文化水平不高。而康雅悠则生活在一个衣食富足的家庭,父母受教育水平高,自己也取得硕士学历。这样两个背景相差极大的人可以因为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走入婚姻,但无法在孩子的教育上共同进退。在童童强烈排斥纯心幼儿园时,在山妈妈一时着急没忍住,打了童童一下。然而雅悠极不赞同以这种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她希望以温和的方式处理,并强烈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对此,游山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妈妈一边。由于他从小就是在这种方式下成长的,所以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在育儿理念上,夫妻二人的观点截然相悖。以此为导火索,围绕孩子的成长,问题和矛盾出现的也越来越频繁。 理念不同投射出的阶级差异 雅悠和在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冲突,本质上还是二人的阶级之间具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妈妈是退休教师,爸爸是警察,且拥有自己的房子,雅悠全然身处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之中。当物质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之时,考虑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雅悠也想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决定送童童去贵族学校——西西利亚。 在山则彻底处于一个底层家庭之中,爸爸消失,妈妈靠着做清洁工维持家庭。面对岳母一心将童童送去贵族学校,在山觉得那是一种高攀,不符合实际的家庭情况。毕竟在他的观念里,踏踏实实做人即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非一些徒有其表的东西。

  雅悠和在山很难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深度挖掘,其根本原因还是身处不同的阶级。去纯心还是去西西利亚幼儿园并非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而是不同阶级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 且属于中产阶级的岳母本身对在山一家的低学历、粗野的生活方式尤为看不顺眼,导致阶级差异在育儿方面产生的冲突更多。

  言语间的讽刺与蔑视被童童耳濡目染,更是造成了童童对奶奶的厌恶。

  不“门当户对”的婚姻,如何教育下一代? 门当户对的婚姻固然令人羡慕,但是不那么门当户对也是大多数婚姻的常态。在双方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如何对下一代进行教育,是婚姻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宝宝大过天》中,在山和雅悠对于孩子教育问题出现的矛盾无疑是这类婚姻的真实写照。当育儿中的矛盾接连不断的出现,到底是顺势妥协,还是坚持自己的观念到底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的问题。 目前,雅悠和在山仍在摸索着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结果究竟如何,看来继续追剧才能一探究竟啦~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四):没想到港剧也逃离不了教育内卷的噩梦

  tvb最擅长拍摄都市家庭题材,聚焦于当下现实的育儿剧《宝宝大过天》,由去年拿到视帝的马国明和刚刚产后复出的岑丽香主演,这也是香香公主生下二胎后的第一部剧,戏里戏外都升级当了妈妈,育儿经验值up up。最近三孩政策引起热议,恰好在埋堆堆看到这部育儿剧讲了不少现实问题,就追起来了。 剧中马国明和岑丽香饰演一对刚刚升级父母的新手爸妈,陪伴孩子成长是一场修行,作为为人父母的第一课,如何快乐育儿成为了康雅悠和游在山的一大难题,《宝宝大过天》这部剧一集一个主题,细数宝宝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简直是新手爸妈的教育宝典

  没想到前段时间热议的教育内卷现象,在这部剧里也有,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光是女儿上幼儿园,游在山岳母就挑了30所学校,一场对孩子和家长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家庭,豪车,穿着,内卷在进幼儿园面试前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不看剧都不知道现在的家长这么拼的吗,新手爸妈们也太难了吧!

  游在山在幼儿园面试老师面前双手合十,像个机器人一样背稿子太好笑了,视帝不愧是视帝,一本正经的搞笑也是没谁了!严肃的面试中还穿插着轻松搞笑的剧情,告诉我们,无奈的接受现实也不要忘了拥有乐观的心态哦!

  其实照顾孩子,最难的永远是事无巨细的妈妈,无论是上厕所还是洗澡,都在惦记着女儿有没有哭的康雅悠,第一场分离焦虑课就没过关,两岁正处于叛逆期的童童,成为了家里的小霸王,所有人都拿她没办法,妈妈唱红脸爸爸唱白脸,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康雅悠真的撑不下去了,每一个新手妈咪都在绷紧十二分的精神照顾孩子,24小时恨不得掰成48小时用,担心她哭,担心她摔倒,其实有时候小朋友的适应能力比我们都强,父母不应该把绑在自己身边,家长先放手,孩子才能更快的成长,当下最现实的育儿问题,新手爸妈们也能从这部剧里学习到更多。

  除了育儿问题,这部剧的家庭矛盾点也刻画得非常现实,丈母娘看不起学历低的女婿,嫌弃有酸臭味味的亲家,看个孙女都要偷偷摸摸,亲家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夫妻俩大吵一架,最后还是会为了女儿妥协对方,毕竟《宝宝大过天》嘛!

  隔代教育理念的不同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岳母想让童童上最顶尖的幼儿园,而游在山康雅悠只想在能力范围内给童童最好的条件,两代人教育观点的差异,又会出现哪些矛盾呢?迫不及待想看后面的剧情了!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五):关于《宝宝大过天》几个值得深思的点

  第一次见岑丽香,还是在《女人俱乐部》里面的“汤嘉丽”,随着时间推移那位“小女孩”慢慢的也变成了“妈妈”了。这次在新剧《宝宝大过天》也有也有了不俗的表现。在埋堆堆APP里看了好久的破案剧,现在看到这部都市家庭剧,感觉挺符合我的胃口的。 TVB的家庭题材值得被发现 一直以来,我们好像更多看到了港片的“警匪剧”,但是其实TVB制作这种家庭题材的制作的水准一直都很高,从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男主角马国明同岑丽香饰演一对夫妻,两人育有一名两岁的女儿。故事的主题就是围绕孩子的成长展开,所涉及的剧情都是一些关于家庭的小故事,整个故事内容平淡中充满温馨。

  从日常中的生活细节出发容易引起新手父母的共鸣。《宝宝大过天》是一部爸爸和妈妈一起的成长日记。在初为人母和人夫的时候,谁都会经历快乐和曲折,我想当过父母的人都懂得其中的滋味。开篇中规中矩介绍了几位人物之间的关系,马国明演绎这种草根男演绎这种得心应手。岑丽香在升级为人母之后,略带婴儿肥的小脸蛋和温和的气质演绎一位母亲显的更加亲切感和动人。

  育儿路上百般无助有谁知 一位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孩子。连上厕所的时间,也要被女儿敲门打扰,睡眠时间也不能保证。而爸爸沉迷手机,随意打开电视给女儿看,睡觉的时候让女儿含着糖果睡觉等一系列心不在焉的,惹恼新手妈妈。一心一意对待孩子,而在老公确是这样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两个人的教育态度和处理态度都存在问题,在后期的剧情发展中,我想每个年轻夫妻,年轻妈妈都会经历这一遭,我们希望看到这对新手夫妇和孩子一同成长和领悟的过程。

  再和长辈在培养女儿的方式方法的意见上出分歧,爷爷到餐厅用餐时任由孙子给街坊搂抱、给孙子吃鸡爪等。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各种隔代教育的问题,很多婆媳关系,教育方式而产生的矛盾也这样发生,婆婆觉得这样没有错,妈妈觉得这样比较科学,初心其实都是一样:希望自己的BB能够快乐的成长~所以接下来剧情下,更加期待他们怎么处理好这个艰难的时期。

  女人好好发展事业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在安排女儿上学前班,母女分离发生焦虑症,和友人在聚餐的同时幻想女儿发生各种恐怖意外。在最后岑丽香在剧中被女儿气到暴走,在女儿面前发脾气,企图扯断玩偶彻底失控,“有谁真的明白,我在一个人单打独斗,我很辛苦,我快要疯了!”真的是戳中了我的心。无数的痛苦和委屈又和谁去诉说又有谁知的呢? 有时候生活真的是一地鸡毛,女性在职业,家庭,亲密关系中牺牲贡献以及矛盾冲突在都有了体现,让我这样婚龄女性,对于爱人的憧憬之外,更多了谨慎。 这部剧还有我最喜欢的陈自瑶,年初她因为那个微笑上了热搜,回看近年陈自瑶来历过的劫、受过的难、得到的果,真的很心疼。但看到她今年频频出好作品,又拿下《好声好戏》冠军,可见女人好好发展自己事业才是硬道理。

  这个剧中她的角色会有很多情绪崩溃的戏份,因为她饰演的角色也是新手妈妈,因为这个角色在小的时候受到过心灵创伤,所以在成为妈妈之后,她并不懂得如何去教导孩子。看上去还是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角色,比较立体的形象,不过现实生活中的陈自瑶有自己的女儿,应该也很得心应手。 反正作为TVB老粉看到《宝宝大过天》目前播出5集的内容,觉得至少也值个四星。

  《宝宝大过天》观后感(六):代入感超强,每个人都能在剧中看到自己

  都市家庭题材剧还是看tvb拍的比较有代入感,所以《宝宝大过天》一上线就追着看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家庭矛盾,都主要来自于夫妻两个不同的原生家庭环境产生的观念和习惯的不同,而婚后育儿也是大部分年轻人都难免要面对的问题,很好奇这部剧的主角游在山和康雅悠会如何解决。不过每次看岑丽香的剧都要忍不住先夸一下她的颜值,刚生过宝宝的香香公主依然是tvb的门面。

  搬到新家以为能摆脱岳母,但好脾气的在山在强势岳母面前也只好步步妥协,雅悠甚至在新家准备了妈妈睡的床。父母辈的介入虽然是好心帮忙,但也让忙碌生活下属于小家庭本来就不多的family time雪上加霜。看来只有结婚之后生孩子之前的一小段时间,里家庭的自主权是真正属于夫妻两个人的,宝宝出生以后才会更加体现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融合起来的困难。

  从小没有爸爸陪伴,早早就懂事一边上学一边帮妈妈干活的在山有意培养童童独立生活,而一直被父母呵护长大的雅悠却于心不忍。现在有很多大人一个人睡觉都会害怕,小朋友要离开父母自己在房间睡觉可想有多困难了,两夫妻光是针对这个问题就已经有得吵了。

  亲家相处几乎是所有家庭都存在的难题,也是原生家庭矛盾的重度体现。相见好、同住难是千古不变的定律,长年累月养成的生活习惯很难互相迁就。

  就像剧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岳母和小市民代表的婆婆永远不能愉快地在同一张餐桌上吃榴莲、炸大肠、臭豆腐。没有丈夫的婆婆喜爱看小说,实干派岳母却一阵见血指出:真实人生就得少做梦。

  事实就是,从生活习惯到兴趣爱好,成长轨迹不同的人难以融入彼此的圈子生活。

  年轻时候一个人养育两个儿子,为了一份临时工作下跪求人的婆婆在工作体面的岳母一家面前显得格格不入,一直处于被嫌弃的状态,导致孙女童童也不喜欢奶奶陪她睡觉。而最终雅悠接受婆婆住进自己家里的原因也是因为童童。两岁的童童正在学习去表达爱,宝宝如何爱取决于父母如何去爱。本来不能共同生活的来自于两个家庭的人也和谐共处了,看来真的是宝宝大过天啊。

  连着几集追下来发现游在山一家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真实存在于普通人的身边的,紧凑的剧情和港式幽默也让人很容易上头。育儿生活虽然存在着许多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雅悠、在山和童童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家庭的温馨太让人向往了。愿称这部剧为治疗恐婚恐育的良药,也希望观众们追看剧时也能自省,通过剧中人的问题找到解决家庭矛盾的好方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