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猫:漫画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是猫:漫画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8-01 00:00: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猫:漫画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是猫:漫画版》是一本由[日]夏目漱石 / 郑娟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1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一):编辑手札

  这是一本关于猫,关于吐槽,关于夏目漱石的小册子。

  刚开始接触这个选题时,我还没有完整地读过《我是猫》这本久负盛名的大作,厚厚的一本,正如夏目漱石对汉学的研究那么深厚,也亏得他能对周围的朋友、其他人产生这么多遐想。

  也着实令我有些头大。

  这一本不是我跟的选题,到最后又是我跟插画师接上了线。

  起初,连开本尺寸都没定好,也不知插画师是怎么下的笔,也不知道前任编辑是怎么签署的合同。

  Anyway,我到处跟人请教该怎么与插画师沟通,都要注意些什么,时间安排、款项安排,一切都要明明白白。

  在我浏览了五花八门的绘本后,夏目灰蓝色的和服和猫咪不屑的眼神让我知道,古典而时尚的装帧风格或许是最适合的。

  来来回回返稿的插图自不必多说,连印刷厂的封面图样我也看了四五遭不止,到最后定稿时,我收到了印厂的4本校样和2本颜色样。

  最后的最后,我还拉着印制部的小哥陪我印厂亲自盯着看了纸张、颜色等等。

  拿到书,翻开看到这一小块烫银,就觉得很舒服,很慵懒,竟然有些舍不得打开这本书~

  锁线胶订,竖排右翻,封面压纹,前后彩插,真真儿值得收藏啊!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二):猫眼窥人

  这只用“咱家”称呼自己的猫,娓娓道来主人与周遭人等的平淡故事。 在主人这个穷酸的英语老师周围,有插朋友两刀的所谓朋友,有妄图通过打磨玻璃球攻读博士的年轻人,有任性洒脱的迷亭,有陷入自己世界的哲学家。

  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的眼中,看到了西方和东方文化的冲突,也表达了时代被西方潮流碾压的反思,反思明治时期所谓的“文明开化”社会。 写作背景正处于日俄战争时期,当时的日本资本兴旺,社会尚武,士大夫即使腐朽也能自得其乐,所以他们有时间冷静思考。受日本人压迫的殖民地,人民生活都很艰难,民族也没有尊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日本文人的苦思,实在是有点可笑可悲。

  就像《高老头》对金钱社会的讽刺。,所有社会丑陋都是因为钱而作怪,猫看得很透彻。而且这只猫是作者本人,他看到了世间的冷暖,看到了金钱对社会的万恶影响,看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看到了市井的社会哲学……但是,他看到了猫的价值,却无法改变这个社会。

  读这本书还能时常想起鲁迅来,那些揶揄的文风总显得格外亲切。鲁迅深受夏目漱石影响,鲁迅在日本住的屋子就是漱石曾经居住过的。据说鲁迅非常喜欢夏目漱石的《我是猫》。

  翻开这本书,线条感强烈的插画能让人想起语言还没有言筌可以落时,文字最精确的排列作品。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三):借漫画之形式重温经典

  夏目漱石的大作《我是猫》早已经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部创作于20世纪初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从“猫”的视角观察着周围人的日常生活,又借“猫”之口叙述出来,塑造出了一位迂腐却又正直的中学英语教师苦沙弥先生的形象,讽刺了站在其对面的势利又奸诈的资产阶级有钱人。 古吴轩的这一版漫画版《我是猫》对原著进行了改编,但是所有内容都忠实原著,很多地方都是引用原文。通过一个个小标题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抓住原著中的精华内容。此外最大的亮点就是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了猫的灵活狡猾,以及苦沙弥先生憨厚又易怒的特点。同时画师也抓住了寒月、迷庭、铃木、金田夫人等几个人物的外貌和性格上的关键特点进行了刻画。让他们的形象直接跃然纸上。有了插图的陪伴,这本书同时也适合小孩子阅读。就《我是猫》原著来说,是一部意识流成分非常大的作品,不用说孩子,就连没有耐心的成人都会读得不顺畅。相反改编之后内容简洁,非常容易读懂。 《我是猫》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人物性格的刻画,在这方面夏目漱石并没有给人物安插二元对立的单一性格,而是将他们的性格设定得复杂而立体。比如主人公苦沙弥先生,他的性格里有暴躁的一面,比如经常会对猫踢一脚骂一句,但是也有温柔的一面,比如对待学馆那些越界到他院子里捣乱的小孩,总是本着教育为主的态度;他有恶趣味的一面,比如玩鼻毛,但是也有风雅的一面,做俳句、念英文甚至画画。所以他的身边才会总是围绕着一帮朋友,甚至侄女也敢跟他拌拌嘴。 “猫”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一个角色。它误打误撞进了苦沙弥先生家里,观察着人类,同时又讽刺着人类。后来他在寒月的婚事里当起了间谍的身份,经常跑去金田家刺探情报。它冷眼看着这一切,但是就连家里进贼它也束手无策,因此对整个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干涉。都说猫是上帝,狗是忠仆。这只猫就拥有了上帝视角。但是最后这只猫却因为醉酒而跌进了水缸里,然后口里念着“阿弥陀佛”,渐渐放弃了挣扎……这样的结局让人哭笑不得。猫的生命结束了,这个故事在纸上也结束了,但是在人间,还远远没有呢……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四):以猫眼看人间百态

  喜欢上夏目漱石,是因为他写的《心》。书中,他用娓娓道来的叙述语言,把主人公“先生”内心那找不到出路又无法向人倾诉的痛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感觉沉重,也让人警醒。 夏目漱石擅长用精雕细刻的手法描写人物内心。 他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触及了日本明治时期社会的本质。 对社会生活中庸俗、丑恶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深刻批判,对利己主义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心》一书中“先生”的悲剧正是人性深处的利己主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夏目漱石以其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第一人”。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他的作品被选入日本中小学教材,他的头像印在了日本千元钞票票面上,这对于日本作家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日本曾评选50位最受欢迎的作家,夏目漱石位居榜首。 不仅在国内闻名,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他也是最著名的日本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有的国家甚至翻译出版了他的全部作品。 因为喜欢夏目漱石,所以《我是猫》一书就成了我的必看书。果然,此书没让我失望。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此书一经发表即备受好评,一再连载。鲁迅称赞其为“当世无与匹者”。 此书通过一只猫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描绘现实生活,世间百态信手拈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夏目漱石幽默讽刺的语言艺术在这部小说中尽情展现,让人忍俊不禁。 猫的主人苦沙弥先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从学校回来就一头扎进书房,几乎不出门。

  他的爱好很多,俳句、新诗体、英文文章、歌谣,甚至是小提琴、水彩画,他都喜欢,都尝试,不过是否有成效就不管了。 这天,他正在家和好友迷亭聊天,家里来了一个大鼻子女人。 这女人的鼻子大得惊人,“简直就像是把别人的鼻子偷来安在自己脸部的正中间一样,让人感觉不太舒服”,那鼻子还是所谓的鹰钩鼻。 一个肖像描写,这个女人的滑稽样貌活脱脱呈现出来。 样貌已够惊悚,女人的语言却更让人恶心。夏目漱石的这段描写特别精彩: 打完初次见面的招呼之后,鼻子夫人冷冷地大量了一番客厅,说:‘房子很不错嘛。’

  ‘扯什么慌!’主人心里嘀咕道,迷亭抬头望了望天花板,说:‘你说,那是漏水的痕迹,还是木板的纹理?好奇怪的图案啊1’他暗暗地催促主人说话。

  ‘当然是下雨漏的。’主人回答后,迷亭便若无其事地说了句:‘真是个好住处啊!’

  鼻子夫人则在心里气愤道:‘真是帮不懂社交的家伙!’ 一段朴素无华的语句,鼻子夫人的虚伪跃然纸上。 鼻子夫人前来是有事相求,自讨没趣之后开始转入正题。 看到主人对她态度冷淡,为了震慑住主人,便介绍自己是住在对面街角那栋房子里的,丈夫金田打理几家公司,在每一家公司都身居要职。 边说边想:“这下总该管用了吧?”“怎么着?这都不服软吗?” 迄今为止,她遇到的人,“但凡提到金田的大名,对方没有不另眼相看的,不管走到哪儿,凭借着金田夫人的身份皆可畅行无阻。” 她万万没想到主人会无动于衷,不仅如此,主人因为鼻子夫人初次见面就炫耀,言语过于粗鲁,心中不悦。

  于是问迷亭:“金田?你知道这个人吗?”

  这一问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鼻子夫人的脸上。 以为迷亭是男爵的侄儿,鼻子夫人立马对迷亭礼貌起来,还深深地鞠了一躬。但面对主人,态度又变得简慢起来。 鼻子夫人如此,她家的仆人们竟也如此势利。他们在厨房议论主人: ‘那个教书的,是不是还不知道我家老爷的名字?’厨师说:‘还真有不知道的吗?在这一带,连金田家的宅子都不知道,也是个没长眼睛没长耳朵的废物了。’ 这些人、这样的话语是不是耳熟?在我们身边是不是常常有这样的人存在? 夏目漱石就这样用轻松诙谐的话语,写尽人间百态。人性的自私、势利、庸俗在夏目漱石的笔下生动呈现。 他以小说树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五):猫的形象该更新啦

  小学课本里的插画

  我记得最初认识《我是猫》这部作品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因为作者的语言实在平时生动,视角也非常独特,很适合节选出来给小孩子读。我忘记了当时讲的什么内容,只记得有黏糊糊的炒年糕,以至于冬天一吃到炒年糕我就想起这只远在日本的小猫。当时教材绘制的插图也是很可爱的,那只晕乎乎的胖胖的可爱的橘色小猫总是让我想到哆啦A梦。相信课本里那幅插图应该是很多人对于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和猫的初印象。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印象里,《我是猫》只是语文课本里那一篇短篇。直到后来我在大学里借阅了夏目漱石的这部长篇小说,才重新认识了这部作品。 人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养猫了,我们唐朝的大诗人陆游也曾“我与狸奴不出门”。因为猫不会说话,所以我们也就不需时时刻刻提防着它们,可以说些真实的话,做些遵从内心想法的事,而不用“鹦鹉前头不敢言”。猫柔软蓬松的毛也能总是给人以抚慰,所以时至今日仍有许许多多的人把自己的猫当做疲惫生活的唯一倾诉对象。正因如此,猫得以见识其主人最真实的一面,尽管不常能听到藏在内心里最真实的话语,但总是能看到卸下伪装后最真实的一举一动。 可如果猫会说话呢?夏目漱石就让猫说了人话,还出了书 ,借此展现人前人后的两幅面孔。从猫的视角来看,人们的许多行为或可笑或可怜,总是带着些讽刺意味。这种阴阳怪气式的语言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于是,书里的猫就再也不是印象中小学课本里那个胖胖的可爱形象了。它把人类社会的秘密揭露了出来,总得是个时常带着坏笑的家伙。而书里的人也不再是从前一眼就看的出性格的模样了,他们变得复杂多面,有很多的喜怒哀愁。这时候,从前的认知被打破,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来承载我们的想象。 于是,这本漫画就出现了。它重新地塑造了猫与人的形象,应该说,是更切合作者本意的现实版形象。里面的情感很丰富,让人不看原文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本来意图。我依然怀念当初小学课本里的那只猫,但我亦喜欢眼前漫画里的这只。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六):本好猫的“叶公”找到了这本目前适合自己的书

  一句话简单概括我眼中的本书:

  一本适合习惯碎片化阅读或者图片叙事的读者的好书,

  拯救想看书却很难看得进中长篇甚至短篇小说的读者。

  如果说我是叶公好龙里的叶公,夏目漱石和《我是猫》就是对应的那条龙。

  在遇上这本书之前,我从未认真看过书架上收藏的另外两版纯文字的《我是猫》,其中一本至今未拆封,我对作者夏目漱石本人的了解还不如对(我甚至没看过原作的)《文豪野犬》里的异能者夏目老师多。

  如果简单概括,现在的我的阅读习惯可以一图以蔽之:

  看不进实体书,看不了长文

  碎片化的阅读和不愿思考的本性让我逐渐难以深入理解长文,这本《我是猫 漫画版》就像是学霸翻阅课本,将要点融会贯通后,写的图解版考前知识点汇总小册子,解救了像我这样沉迷小人书还想要考前突击的学渣,虽然得分可能还是不及格,至少不会是零分甚至负分了。

  所有的原文内容被拆解成了小短篇的形式,各自加上了帮助理解的标题,对于一些看剧也想快进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是cut版,取其精华,总有一小段文字能够打动你,也不会因为看的时候掐头去尾而产生太多误解。几乎每页都有对应的配图,人和动物的形象因为生动的漫画插图通通跃然纸上,牙牙学语的孩童也能先在父母的陪伴下看图猜故事,播种下一颗名为“阅读兴趣”的种子。

  既然现在有很多人更适应碎片化阅读,这本书就把故事掰开了揉碎了让你看,读者能在其中看到哪怕只是一点收获,那这本书也是有益的。对于需要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孩童来说,这本书的小故事和插图总有一个能够具有吸引力,也能和绘本一样培养孩子看图说话的能力。

  《我是猫》这本书本身也极妙,通过猫的视角看人类社会,那些嘲讽的语言似乎也不再那么具有攻击性,甚至带上戏谑调侃的感觉,而这种第三者视角也能让我暂时抽离自己似乎属于局内人的感受,站在局内的外人的位置近距离接触书中的世界,能够进行更加客观的思考。

  翻到漫画版的第六页,我仿佛看到自己,我就像书中的主人,那个“茅房先生”,什么兴趣往往都是三分钟热度,样样都稀松平常,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幸而还遇上了这本书,虽然不是更向往的赛博猫,但却是一本能够让我偶尔沉浸其中的好书。

  临摹漫画版p6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七):一只弹幕猫的碎碎念

  本书的作者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1984年,他的头像曾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他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的作品。这是一本我久闻大名的书,过往没有机会拜读,这次阅读的版本是古吴轩出版社改编漫画版,以更精简的文字,更丰富的插画形式呈现给读者,但又不失原作的精髓,下面就来看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

  书中的背景是日本明治维新后时代,正值变革热潮,资本主义思想崛起,向西方学习,寻求自由民主及市场经济是主流价值观;但因东方固有的价值观、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与新思想的冲突,普通大众并未真正理解变革真义,仅仅流于表面……

  主角是一只猫,全书用拟人化的第一人称视角,通过这只猫观察它的主人一家以及邻居、友人等周遭人物的生活日常,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揭露和批判明治盲目“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出场主要人物: 咱家,主人公一只“猫” 被人里面最凶恶粗暴的那类人(书生)所遗弃的猫,因为饥肠辘辘,几经波折,钻过篱笆的破洞溜进了一处宅院,最终被现在的主人苦沙弥先生收留。 苦沙弥先生,猫的主人 一位穷教师,附庸风雅,喜爱写俳句,写新体诗和英文文章;对弓道、小提琴和作画也都兴趣凌然,然而遗憾的是样样稀松平常。只知家书抵万金、认为知识最可贵,不屑于唯利是图和金钱的知识分子。

  这部作品的特点是透过猫对人们行为举动的观察,来刻画人物性格,比平铺直叙更加的入木三分,可说是作者最出彩的地方。例如:“咱家主人一从学校回来,就一头钻进书房,几乎一整天都不出来。看上去像是个极其刻苦的用功的人,可是事实却正好相反。他经常在书房睡觉,翻书翻了两三页就昏昏欲睡起来,还流起了口水。”

  书中还描写苦沙弥先生爱好广泛,但缺样样稀松,故而被邻居起了个“茅房先生”的诨号。这说明主人自己眼中风雅高傲的知识分子身份,在邻居看来也并非有多么的高高在上,也许只能用穷酸来形容。其中一条故事线由“投河未遂”事件,引出金田家的婚事,猫从对金田夫人的外貌特征、言语态度等,描绘出金田夫人让人不舒服的印象。同时作为旁观者,猫潜入金田家,通过对其家庭内部以及相关人员言行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当时资本家家庭概况和心理状态。

  这只被拟人化的猫,更像是一个有思想、善言辞、才高识卓,又公正锐敏批判者。全书的结构形式更像是一只猫写的日记和吐槽集,没有特别的主线,每篇叙述长短不一,因为是漫画精简版,有一些细节上的取舍,故此在内容的逻辑和连贯性上对不熟悉原作的读者可能有些影响,但这版最大的优势是图文结合,增加的了趣味性与易读性,推荐阅读或收藏。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八):人眼看画,猫眼看人

  读完《我是猫》后,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象过这只有着淡黄灰毛、黑漆般亮丽斑纹的猫儿究竟是何模样。这本漫画版的《我是猫》将猫儿活灵活现地画了出来,你看它这眉眼,如此狡猾机敏,是它没错了。

  说说《我是猫》的创作背景。

  日本在明治初期时对外开放,努力吸收西方文明,但又常常照搬照抄,糟粕和精华不加筛选。书中提到,那时的“新潮者”和“落伍者”有着这么一种矛盾,“新潮者” 只知道不断搞研究,无止无休,摒弃了东方修心养性的消极学说,这东西文化的矛盾,让我想起前几日看的《阴翳礼赞》,谷崎润一郎是这么形容东方的消极文化的:“东方人的精神性、道德性究竟意味着什么?舍弃俗世隐遁山中、独自耽于冥想的人被称为圣人或高洁之士,然而在西方,却不会将这种人视为圣人或高洁之士,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利己主义者。”可见,东西文化的差异是巨大的,文化融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抛开东西文明差异不谈,日俄战争以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拜金主义严重,《我是猫》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夏目漱石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写小说时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我是猫》作为夏目漱石的代表作,通过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

  猫的主人苦沙弥有着自甘寂寞的自负心志,不仅因清贫而招致社会轻蔑,他自己也是十分看不起那些实业家的呢。金田家自然是高贵无比的,女主人之傲慢也是让人厌烦的。不过,几个主人公如此肆无忌惮地抨击金田家女主人的相貌,也是可鄙的。

  不过话说回来,夏目漱石在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两年后辞职到四国岛松山市中学任教……曾作为教师的他,把苦沙弥复杂的内心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也许苦沙弥有着夏目漱石的影子吧?

  《我是猫》那尖锐的讽刺是十分有艺术感的,这也意味着,要把主人公们可笑的嘴脸展现在读者面前不是一件易事。

  可怜的主人胃不太好,这内心也常常苦闷不已,猫儿在一旁冷眼相看,主人的一切事情对于猫儿来讲,都颇有趣味。

  原著用了大量笔墨嘲笑这位夫人的鼻子,既好笑又可厌。画中的女子仿佛也察觉到了旁人的异样眼光,不禁露出自卑之色。

  若能有一幅“吃年糕的舞蹈猫”,就更完美了。

  不过,这场景实在难画,要叫猫儿不像猫,难度颇大。

  人眼看画,猫眼看人,经典永不过时,《我是猫:漫画版》从现代角度呈现一个更加符合审美和艺术潮流的商业化插画,总体来说还是很棒的。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九):《我是猫》:以猫之口吻笑谈人生百态!

  “不会好得那么快,慢慢会好起来的。现在就好多了。”——夏目漱石 提到《我是猫》的作者夏目漱石的名字很多人都感觉陌生,但其实在旧版一千元面值的日本纸钞上,印着一个人的头像,那就是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因此在《我是猫》这本作品中作者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批判,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

  而这本漫画版本的《我是猫》则借由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插画和精简的文字把作者的核心思想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认知世界,沉浸在了与众不同的阅读氛围中。《我是猫》作为日本近代文学中一部视野广阔、描写深刻,贯穿着批判精神的讽刺小说以漫画形式的出版不仅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更为《我是猫》的广为传播奠定了基础。 “我是猫,尚无名字”。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读完这句话结合书中的插画毛发淡黄色又带一抹黑的猫咪形象活灵活现的凸现在我眼前。

  想着这只灵动可爱的猫咪为何如此机敏,又为何如此惹人爱怜。答案在后续一幅幅的经典插画图中凸现出来,我们看到作者通过猫的视觉,勾勒出了一位明明胃不好、却偏爱吃不易消化的红豆年糕和藤村羊羹的美学家迷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大概率就是他将自己真实一面进行映射的体现。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可知,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晚期,由于社会发生巨大转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席卷社会,文化和道德呈现出一片荒芜甚至倒退。因尔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一个正常的表现,是一个极具戏剧化的戏虐表达手法。

  其次我们梳理故事脉络可以发现猫的主人苦沙弥,是个“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只知从书本中讨生活、一有机会就大讲知识可贵的教师,他生活清贫却也自视甚高,但也被主流的金钱社会所蔑视我。在他与暴发户金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暴露了明治时代的黑暗,批判了“金钱万能”的世态,也借由这一现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这一社会形态的极大不满。 以猫之视角观察世界,一切事物都会变得荒唐,孤独起来。会觉得人间是如此空荡荡,因为人性除了虚伪和自私,便一无所有。除此之外,我们看到了没心没肺无厘头又唯恐天下不乱的迷亭、古板又一丝不苟不知变通的寒月、迂腐没有耐心,做事三分钟热度又自命清高的猫咪主人苦沙弥,还有财大气粗、仗势欺人的资本家金田、拜金主义者铃木等。这些形象都为小说整体的基调奠定了踏实的讽刺基础。

  以上所有图片来源均来自豆瓣@Gritwing

  最后综合来讲如果怀揣一颗爱猫人士的“猫奴”的心态来读这本漫画版《我是猫》的话,能收获的是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猫咪形象,但基础于原作全文的反讽基调,在猫奴视角下阅读多半会感到一些感慨。

  《我是猫:漫画版》读后感(十):猫眼观世界,画己看人生

  作者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这就好似鲁迅在近代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他对东西方的文化研究高深并且融会贯通。他的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鲁迅曾经这样评价:“夏目漱石地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哥儿》、《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地主流,当时无与匹者。”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更是其独具特色的代表作,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部小说的问世,使得夏目漱石备受关注,他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得以显著提升。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叙事艺术堪称绝妙,作品中蕴含着强烈讽刺性与批判精神。 一、无心插柳,著成经典名著

  《我是猫》创作也是一个偶然之举,1904年底夏目漱石一个杂志主编约稿之托,他便写了《我是猫》最初的一小段,这篇夹杂杂文议论、小说刻画文笔的文章在该杂志上成功发表。但没曾想文章刊出后就好评如潮,这大大的超出了作者最初的预期。在读者与朋友的鼓动和催促下,他开始构思采用杂志连载的形式继续进行创作。

  《我是猫》以强烈的讽刺风趣的辛辣批判笔触,呈现出自然活泼、幽默鞭挞、轻松洒脱的风格。全书无贯穿故事始终的故事情节结构设置。小说讲述了一只猫在迷路过程中,被一个教师哭沙弥捡回家收留,苦沙弥就是收养猫的主人。作品以直叙法表现了这个显然是作者自身影子的主人公自甘寂寞的自负心志,同时又使用旁敲侧击的手法揭示了知识分子因清贫而招致社会轻蔑的可悲现实;不仅如此,小说更通过穷教师苦沙弥与暴发户金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暴露了明治时代的黑暗,批判了“金钱万能”的世态,无情地讽刺了市侩哲学的丑恶本质。全书运用反语技巧虚贬实褒的描写,赞美了重视知识、热爱学问的文人学士狷介自好的品质,抨击了湎于金钱的泥潭中的肮脏的灵魂。夏目漱石在小说中,使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对苦沙弥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描写,通过简单地刻画,苦沙弥清贫、自负、可悲的生活面貌就跃然纸上。 二、“猫眼”观世界,写尽社会人生百态

  《我是猫》是以一只猫的视角,来对社会和人生进行观察。这只被遗弃的猫就成了小说的叙事视角,这种叙事手法十分大胆,而且应用效果也比较成功,增添了整部小说的审美效果。首先,猫的视角能够使得小说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更具反思性。《我是猫》中所描述的画面,迥异于当时日本文坛勃然兴起的自然主义、唯美主义流派,它主要关注社会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琐碎的家庭生活事件的关注。但是,由于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猫,这个非人化的动物,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叙事角度,它很自然地就能让读者与小说中的生活,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在这种距离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审视书中的内容,尤其是文中的叙事者,是一只能够思考的猫,它能够对其所见、所闻,做出一些感慨、议论,而非枯燥地进行记录。其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路不完全与它相同,但它在思考的过程中,必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引发他们展开更加理性、深入地思考。这个过程中,小说的批判性不仅能够得以凸显,还能得到理性化的升华。夏目漱石对主要内容的描写,都是建立在“猫”的视角下进行的,这是《我是猫》这部小说作品的点睛之处。最后,作者站在一个“猫”的视角下,对故事情节进行描写和刻画,也使小说的批判更具理性特征。最后,夏目漱石通过猫的视角,来批判社会现实,对资产阶级金钱主义进行讽刺。 三、以自身为原型起点,画己画人入木三分

  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夏目漱石自己就是作品的原型,以此展开对苦沙弥的刻画,同时展开故事情节。作者其实本身就患有胃病、麻疹,也收养过小猫,这就与小说中的苦沙弥的形象不谋而合。虽然在读者看来,小说的主角是一只猫,作者借助猫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而事实上作者在作品中,充分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以及感悟。接着夏目漱石借助猫的视角,刻画的人物又做了延伸扩大。这些人物其实都不完美,自身的弱点展现得十分明显,诸如软弱、势利、情商低等。小说中对知识分子的刻画,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型基础上的。此时的知识分子,就是以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现状为原型,在作品中表現当时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如软弱、无能、清高等特征。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知识分子的嘲讽,其实是夏目漱石对自身生活的一种宣泄,作者借助这部小说作品,对明治时期的社会现象、社会制度,以及金钱主义等进行了批判。

  幽默辛辣说天地,嬉笑怒骂唱古今 。在原版基础上,《我是猫漫画版》文图结合设计的出奇不意,老少皆宜阅读体验别出心裁。《漫画版》保留原作基本故事构架和主题的核心精华,主题鲜明,文字和插图对照呼应,简洁传神、惟妙惟肖的插图漫画不但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更加增强读者阅读的代入感和吸引力。《漫画版》里插图无论动物“猫”、主要人物哭沙弥、铃木籐十郎等,还是房屋树木花卉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致,都紧扣小说内容主题或者是故事发展需要,都做到了忠实于原文,使读者眼前一亮,给人一种直观明了、画龙点睛的全新阅读体验。以一种全程立体化、各段差异化的崭新视角来凸现“猫”变化丰富的内心世界,自己人类的心理写照的变化轨迹,生动夸张风趣的文图配合设置令人暗暗称奇、爱不释手。《我是猫:漫画版》的良苦用心、一丝不苟的忠实改编,是从现代角度呈现一个更加符合审美和艺术潮流的商业化插画的典范之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