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区角活动关注幼儿能力差异-材料提供的有效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区角活动关注幼儿能力差异-材料提供的有效性

2021-08-17 08:00:01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区角活动关注幼儿能力差异-材料提供的有效性

  提供有缺陷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深入探究)

  课堂情景回顾:

  某一天上课,带着孩子一起探究水的特性,并且初步探索物体的沉浮。我端来了一盆水,首先请孩子们观察水的颜色,用鼻子闻一闻水什么气味,再说一说平时喝的水有什么味道……一系列关于水的特征了解完后,我就拿出来我带来的小石头和一个塑料鸡蛋壳。有一个孩子特别聪明机灵,直接说出了:“老师,你是不是要把石头和塑料蛋壳都放到水里?”我看了看他,笑着说:“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但是并没有肯定或者否定他给出的答案,我想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思考,不受别人思路干扰。

  我接着问:“你们猜一下,石头和塑料蛋壳哪个会沉下去?”孩子们都说是石头。我就把石头投了进去,果然像孩子说的那样,石头沉到了最下边。孩子们不由得鼓起掌来,为自己的正确猜想感到开心。接着我问孩子们:“那你们猜想下这个塑料蛋壳放进去,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孩子们都说:“它一定会漂在水面上,因为我在家里都玩儿过。”不解释过多,直接把蛋壳放在了水里,它确实是漂在水面上的。孩子们高兴地手舞足蹈,似乎觉得自己成功地猜对了。这时候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蛋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有一个孩子眼睛特别明亮,特别善于观察。他说:“老师,我发现蛋壳好像在一点一点往下沉呀!”这时候,有的孩子反问他:“怎么可能呢,蛋壳特别轻的,它是不会下沉的。”孩子们在争论谁对谁错。这时候我说:“孩子们,请你们再继续观察,蛋壳位置到底有没有在变化?”孩子们都不吭声了,小眼睛盯着水盆,目不转睛地在观察。这时候一个孩子大声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蛋壳真的在往下沉!”孩子们很好奇:“蛋壳是塑料的,它不是应该漂起来吗?为什么会沉下去呢?”“对呀,老师也很好奇呢?”我也问孩子们。我继续追问:“那你们观察一下,是不是蛋壳有什么秘密呢?”孩子们一听到秘密这两个字,更感兴趣了,因为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探索秘密。

  这时候,孩子们都围过来,要探索秘密。忽然,一个平时特别爱观察,爱动脑子的孩子大声说了一句:“老师,这个蛋壳有个口,里边进水了,所以沉下去了。”孩子们都要去看看这个孔,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小口,也都点头同意了蛋壳沉下去的原因。他们一个个都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发现了重大秘密。这时候,我就问孩子们,那你们可不可以想一个办法,让蛋壳漂起来呢?孩子们有的说用胶带粘一下,不让它进水。还有的说换一个没有口的鸡蛋壳,就不会进水了,就能漂起来了。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们就选择擦干鸡蛋壳,用透明胶带粘上,再次放到水里,发现再也不会沉下去了。孩子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开心地说:“鸡蛋壳终于漂起来了。”

  今天的沉浮实验到此结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沉浮实验,其实蛋壳是我提前就弄了一个口,想增加一些神秘感,让孩子自己动脑去解决问题。所以,平时我们在投放实验材料的时候,可以有选择地对某些材料进行“改造”,比如:投放有缺陷的材料(经过改造的蛋壳),也可以适当改变材料的形状……通过制造“小悬念”,增加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丰富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经验。在投放区域材料的时候,可以适当投放有缺陷的材料去引发幼儿的深入探究,吸引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提供开放性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开放性材料,是指材料不仅仅是一种用途,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自主创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就说明了在区域投放开放性材料的必要性。

  提供低结构材料(提高幼儿以物代物的能力)

  鼓励幼儿主动寻找游戏中所需材料,支持幼儿游戏中以物代物的行为。有时候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选择,制作材料,反而能够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以物代物的假想能力,促进游戏水平的提升。在幼儿不知如何准备时,老师可以适当给一些提示。比如,可以请美工区的孩子做一些食物给小厨房。在幼儿主动寻找替代物进行游戏时,要对幼儿的选择进行积极的认同,并在需要时帮助幼儿继续丰富其选择,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因此,要多给孩子准备低结构材料。使幼儿在材料替代的过程中思维更加开阔,想象力更加丰富。

  根据幼儿兴趣提供材料

  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各有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域材料男孩喜欢,有的区域材料是女孩喜欢。因此,我们在提供区域材料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适当提供不同区域材料。比如:女孩子更喜欢串珠子,男孩子更喜欢一些小汽车,修理类材料,我们就可以在区域里提供这两种材料,满足不同性别儿童的需要。

  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无论是什么游戏活动,孩子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可以借助设置自由、开放的区域活动促进每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将日常未完成的教学内容、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通过提供相关的玩教具,幼儿操作材料包,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巩固掌握相关的知识经验。比如:数学课上孩子对比粗细掌握不太好,老师就可以在课后将相关操作材料及时放到数学区,在当天的区域游戏中,孩子可以再次操作,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

  提供有用有效的区域材料,关注孩子的能力差异,才能开展孩子最喜欢的有效的区域活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