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贝佐斯传》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贝佐斯传》读后感精选

2021-09-18 00:12: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贝佐斯传》读后感精选

  《贝佐斯传》是一本由[美] 布拉德·斯通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4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贝佐斯传》读后感(一):无边界的贝佐斯与亚马逊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35万字的《贝佐斯传》(考虑到这是在颈椎允许极限、早已被微信读书培养出电子书阅读习惯、以及同样十分精彩且更要开始读的《无规则游戏》的诱惑下,这已经是近期专注度的小巅峰了)。

  考虑到这是 杰夫·连续多年的世界首富·人类历史第一有钱人·多次登顶世界第一市值的两万亿美金公司创始人·贝佐斯 新鲜出炉的严肃传记——作者还是写过几乎最著名的贝佐斯传《一网打尽》的布拉德·斯通,他二十年如一日地关注贝佐斯和亚马逊,用明显扎实、也更恢宏的52页的注释展示了他立言的野心(负心的贝索斯宁愿跟已婚妇女婚外恋都不愿意见他一面(´•ω•̥`))——过去一周以来豆瓣0讨论、1书评、5短评,媒体、自媒体、科技互联网圈极少讨论的情况,似乎和电商在中国市场的完败一样,重重打脸了亚马逊的「无边界」。

  挺有意思的,和曾经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当今的竞争对手马斯克受到的神一样的追捧不同,贝佐斯并未在中国商界、科技互联网圈收获和亚马逊的市值相对应的崇拜和研究,是的,贝佐斯和亚马逊一直被低估了——即使很多大厂的部门都在学习「Pizza Team」、「PRQ&A」、「Always Day 1」等「杰夫主义」。

  (当然,也可能因为没宣发、时间太短而篇幅太长来不及看哈哈哈)

  但正如书中反复提到的,亚马逊可能是商业史上最复杂的公司——而创造它(还没提蓝色起源这个火箭公司)的贝佐斯,可能是更复杂、也更值得研究的科技商业领袖。

  先立个Flag,后面试试分多个章节和主题讲讲这本书的阅读体会。

  《贝佐斯传》读后感(二):贝佐斯和他的无限游戏

  在机场登机口买了中信新鲜翻译的35万字《贝佐斯传》,竟然飞行全程没有瞌睡,整体感觉前半本很精彩,后半本稍显冗长,和桑切斯的纠葛占了很多篇幅,大可不必,个人觉得智能声控助手Alexa、无人便利店Amazon Go、亚马逊影业和蓝色起源…这些开疆扩土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历程都远比贝佐斯的私生活更跌宕起伏和摄人心魄。

  贝佐斯确实不是可以与乔布斯比肩的不世出的天才型大人物,甚至可能也无法与马斯克的智商与能力相提并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走过的路犯过的错更human,更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是彭博的商业记者,2013年出版了关于亚马逊的传记书《一网打尽》,评分也很高,这一本是衔接了上一本,讲讲2013年以后,亚马逊又发生了什么。

  分享几个我在书中受到启发的细节:

  1/ 苹果凭借其iPod和iTunes商店实现了音乐销售迅速增长,贝佐斯对此感到无比震惊。担忧图书业务也会被同样的方式入侵,他发起了一个秘密项目,开发了亚马逊自己的数字图书阅读器Kindle。同事们认为,已经亏损多年的亚马逊制造硬件产品实在是太疯狂了。贝佐斯则告诉他们:“我绝对知道这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学会。”

  2/ 贝佐斯相信做出正确决策的唯一方法就是对棘手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辩论。贝佐斯经常说:“如果我必须在妥协和冲突之间做出选择,那么我每次都会选择冲突,因为它总是产生更好的结果。”他身边的人说,如果他(贝佐斯)对你很好,那就意味着你是个不重要的人。

  3/ “我一生都在犯错,企业界对此可是尽人皆知。这里有多少人买过Fire Phone?”Fire Phone是2014年亚马逊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对,没有,根本没人买。谢谢。”贝佐斯笑着说。“我做成的每一件事,不管是有趣的、重要的,还是有益的,前期都经历了无数试验、错误和失败。我身上全是失败的烙印。”他回忆为什么要从博物馆推荐的一众画家中选择麦柯迪为自己画像:“我要找一位超现实主义高手,他能够把我身上的每个瑕疵、每个不完美、每条伤痕,都清晰地画出来。”

  4/ “平均值不是好的衡量标准。我想看实际值、高点、低点以及原因,唯独不是平均值。平均值代表懒惰。”

  5/ “大多数决策可能都是根据你希望拥有的信息的70%左右做出的。如果你等到90%,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速度可能就太慢了。”

  《贝佐斯传》读后感(三):不是作为世界首富的贝佐斯,是作为一位丈夫、朋友和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存在的男人

  厚厚一本,看完了很有满足感,尤其是对于关注科技、科技商业新闻的人来说,相当于是一本贝佐斯&亚马逊大起底。作者是彭博社全球科技组的执行主编,文笔简洁大气,内容翔实可信,不难看出Brad为此走访了几乎每一个和贝佐斯(哪怕只有一丝一毫)有/有过关系的人。尤其喜欢书里对 Alexa、Amazon Prime 、亚马逊影业以及蓝色起源从 0 到 1 的记录,充满了各种贝佐斯难搞、固执又有点小天真的性格的细节描写。五星推荐!

  以下图片来源于《贝佐斯传》

  贝佐斯在祖父的农场——也是他太空梦开始的地方

  贝佐斯与《华盛顿邮报》高管——贝佐斯帮助该报纸实现了数字化的成功与盈利

  《贝佐斯传》读后感(四):贝佐斯,你别装

  纪录片《亚马逊帝国:贝佐斯的崛起与统治》

  “……贝佐斯的使命,至少在亚马逊,可以说是完成了。当然,仍然迫在眉睫的是,对一个现在几乎无解的长期问题给出明确答案,那就是:亚马逊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这是《贝佐斯传:贝佐斯及无边界的亚马逊》(《Amazon Unbound: Jeff Bezos and the Invention of a Global Empire》)一书最后留下的思考问题,可能也是给所有学习亚马逊的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最大提醒。

  《贝佐斯传》是一本解读贝佐斯和亚马逊商业帝国的最新作品,作者布拉德·斯通此前写过《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2014年出版),那是一本近十年前解读亚马逊以及贝佐斯的深度作品。

  写前作时,亚马逊市值1200亿美元,如今再写,亚马逊已经是1.7万亿美金的帝国。

  如何以一己之力描摹一个万亿帝国?如何又能读懂万亿帝国膨胀的逻辑以及背后掌舵人的心思?

  用斯通的话说,他在写《一网打尽》时,研究的是亚马逊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如此庞大的规模;而现在的《贝佐斯传》,他提出的关键问题是,对于商业竞争、现代社会乃至我们的地球而言,亚马逊和贝佐斯的存在是不是件好事。

  这是一个客观的态度,尤其是在全世界互联网科技公司面临“技术后冲”的当下。所以你最好不要以“贝佐斯传”的角度来解读,毕竟这本书英文名里的主标题是:Amazon Unbound,而不是Jeff Bezos。

  如果你希望在书中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贝佐斯,讲述他如何面授经验回顾往事的历历在目,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最终,尽管一再要求和请求,亚马逊还是没让贝佐斯亲自接受采访。”这是斯通在《贝佐斯传》序言里就点明的。

  但这并不妨碍斯通持续追踪了亚马逊近二十年,找到数百位亚马逊、《华盛顿邮报》和蓝色起源等公司在职和离职人,采访和拼凑出一个最近这十年中,亚马逊帝国壮大的关键节点以及独到的第三方解读。

  划重点,亚马逊帝国过去十年间膨胀壮大的关键密码有哪些?

  其中之一或许就是亚马逊十四条领导力原则中的第八条:大胆思考(Think big)。不要只满足于实现个人成就。领导者创造并宣扬大方向来鼓励众人行动。打破常规,想尽一切办法来服务客户。

  “任何一个系统,若要发展出庞大的规模,状态管理都是核心”。2010年亚马逊致股东的信里,贝佐斯就开始盛赞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深奥的计算机科学,“这些存储系统等科技领域的开发,都是为了亚马逊云(AWS)服务打下基础”,“发明是我们的基因,技术是我们用来发展和改善全方位客户体验的基本工具。”

  在此前沿技术基础上,亚马逊A计划是Kindle和后来的Kindle Fire平板等,B计划是后来被证明失败的Fire Phone手机,C计划“微光”是一个类似全息图的显示屏投影设备(从未发布),D计划则是智能语音音箱Echo和智能助理Alexa。

  为了实现Echo的目标,亚马逊收购了Yap、Ivona等科技公司,贝佐斯一直把这款产品当成《星际迷航》中的计算机来构思,其人工智能的水平将可以处理任何问题并充当个人助理。

  但是,哪有什么大胆思考是一击即中的。

  现实是当时人机交互的水平远没有现在这么流畅,以至于工程师们记得,在产品测试时,贝佐斯被智能助理Alexa的理解能力搞得非常沮丧,对着Alexa喊:“你去死吧”。

  高管们也记得CEO在开会时的不留情面,一次会议上他们与贝佐斯进行“艰难的互动”,贝佐斯站起来说:“你们并没有认真地在开发这个产品。”会议戛然而止。

  贝佐斯是对的,工程师不得不重新思考解决数据悖论,他们开始大规模拓展Alexa的测试范围,在7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租用了10个城市的房子,捕捉成千上万名志愿者的声音和谈话模式,产生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海量数据库。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2016年,800万美国家庭购买了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响开始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吸引力。国内互联网巨头后来也纷纷跟进,天猫精灵、小度等产品开始占据国内用户心智。

  如今的云服务,已经是亚马逊电商业务之外又一重要增长力量。

  “没有用户提出过对Echo的需求”,多年之后,贝佐斯还是在致股东信里总结当初对Echo和Alexa的构思,这源于其在机器学习和云服务两个理念上的畅想,并非是来源于市场调研。

  贝佐斯的观点证明了,少了对用户的痴迷,任何公司都无法实现卓越的发展,但这些是不够的,“最能产生影响力的,恰恰是用户们尚且不知提出的需求。我们必须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进行发明创造。想要探索可能性,我们就必须聆听自己内心的想象力。”

  Echo和Alexa如此,亚马逊云服务也是如此。

  对于这本《Amazon Unbound》,翻译成中文名为《贝佐斯传》实际是描述亚马逊帝国联邦集锦的作品,贝佐斯大概率是不满意的。

  毕竟在斯通写完前作《一网打尽》后,贝佐斯当时的妻子在亚马逊网站上给这部作品打出了一颗星的评价,“对亚马逊人和企业文化进行了偏颇与误导性的刻画”。

  贝佐斯也不满那本书里对他生父的追溯方式,这些都成为了后来贝佐斯不接受斯通采访的原因之一。

  但这并不妨碍如今《Amazon Unbound》在美国亚马逊上的畅销。这样一本暴露亚马逊和贝佐斯身上种种争议的作品,在亚马逊上获得了4.5分(满分5分)的高分评价。

  毕竟书中还是探知了很多亚马逊的内部资料,比如早期贝佐斯在亚马逊物流系统年度规划会上,会把错误明显的文件直接撕碎,摔倒高管桌子上然后离场,也会发表一些“杰夫主义”金光闪闪的金句:

  专注于降低成本结构。先降低成本,然后收钱来最大化你的价值而不是弥补你的成本。

  愚蠢的定价导致愚蠢的后果,价格必须基于价值。

  成本降不下来,就不涨价。所有创新都是为了降低成本。

  我们能够100%完成3P业务。我不知道有什么好争论的,是的,我们必须快递低价商品,这很关键。

  平均值不是好的衡量标准。我想看实际值、高点、低点以及原因,唯独不是平均值。平均值代表懒惰。

  如何更好的理解贝佐斯和亚马逊?

  只读《贝佐斯传》当然是不够的,可以与之相搭配的,或许是贝佐斯文集《Invent and Wander》。

  这部2020年11月在美国出版的文集即将在国内出版(暂定《长期主义》),其收录了贝佐斯从1998年至今的致股东信的全文以及演讲和采访精华。

  “致股东的信”在亚马逊内部是圣经一般的存在,从1998年的《一切以长期为重》到2020年《“善”用规模》,这些致股东信一直被亚马逊奉为自己的承诺和原则。

  当然,致股东信也并不能完全归结成贝佐斯的作品,即便它是解读亚马逊的重要一手资料,即便斯通在《贝佐斯传》中也引用了很多,但斯通也点明了一点:致股东信的初稿往往都是高层管理人员撰写的。

  当然,谁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呈现出了什么。

  贝佐斯在致股东信里回顾Fire Phone智能手机这个亚马逊历史最大的失败时,只会简单说我们从中吸取教训,集结开发人员加快了Echo和Alexa的构建工作。

  《贝佐斯传》则会告诉你亚马逊内部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Fire Phone 手机团队成员怀疑过项目会失败,但似乎没有人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站出来与他们顽固的领袖争辩。

  失败当然是要归结于CEO的,贝佐斯没有惩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副总裁会总结说,"我和杰夫都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并没有将Fire Phone的价值主张与亚马逊品牌保持一致,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股东而言,好消息在于,一次大规模的成功下注,不仅足以弥补多次失败带来的损失,而且还有盈余。”这也是贝佐斯在致股东信里对失败的理解。

  除此之外,亚马逊备受学习的“第一天理念”(或者说第一日理念,英文Day 1)也是一体两面的。

  永远是创业的第一天,永远用第一天的活力和创业精神来面每一件事,这是亚马逊成为帝国的企业文化重要标识,贝佐斯在致股东信中多次提及。

  但《贝佐斯传》也提到了,为了防止绩效平庸者侵蚀到“第一日理念”,亚马逊并不是温情脉脉的。

  这反映在亚马逊的薪酬方案中,包括15万美元的基本年薪标准,一份合同奖金,以及按5%、15%、20%和40%的比例分四年赠送的股份。

  “员工的总薪酬取决于工资和赠予股份的组合。如果员工在最初的几年业绩不好被裁掉,将无法获得全部约定股份,也不会获得按比例分配的合同奖金的剩余部分。而且,如果亚马逊的股价在一年内上涨超过15%,则员工的年度总薪酬便超出了其目标,他们当年收到的股份会相应少发,放到未来发放,甚至可能就没了。”

  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的股价持续多年上涨超过15%之后,许多员工却遭遇到总薪酬的“断崖”式缩水。

  很多员工超额完成业绩目标,收到的股份数量却急剧减少。这都成了负责Prime会员的高管克里斯·鲁普等人离开亚马逊的原因之一。

  “富有创造力,但缺乏慈悲心。”这是《贝佐斯传》里对贝佐斯的描述。

  在书中,总部选址的不顺、私生活的戏剧性曝光、与特朗普总统的暗战、对反垄断机构清算的回应,都构成了亚马逊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些负面都没有阻止亚马逊崛起,亚马逊继续朝着万亿帝国的目标迈进。

  2021年7月,贝佐斯选择卸任CEO,他曾在一次全体会议上警告员工,“事实上,亚马逊总有一天会失败,会破产。如果你看看那些大公司,它们的寿命往往也就30多年,而不是100多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