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提戈涅》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安提戈涅》的影评大全

2021-09-18 08:54: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提戈涅》的影评大全

  《安提戈涅》是一部由Yorgos Javellas执导,Irene Papas / Manos Katrakis / Maro Kodou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提戈涅》影评(一):安提戈涅+俄狄浦斯~一次糟糕的改编

  借来记一下08.12.2017在柏林一个叫Maxim Goertz Theater看的Antigone+Oedipus. 把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的,一群穿着红色袍子的人,悲伤的哀号,愤怒的嘶吼,这个剧把原著中大隐大伤的东西全都外在化了,语言乏力,表演夸张,服装造型夺目而空洞。把悲伤的东西外在化处理的同时又进行喜剧化的消遣。娘娘腔的俄狄浦斯绕着观众走了一圈装疯卖傻实在没什么好笑的,怀疑自己进的不是剧院,而是卡巴莱剧院。唯一值得夸奖的可能就是集体诗朗诵的部分,诗本身比较美,与主题也切合。结合最近读的席勒的论文Ueber das Pathetische.结论是Das alles laesst nur unsere Sinnesorgane leiden, und es ist daher keine gute Kunst. 就像撕逼综艺《演员的诞生》里宋丹丹老师讲的,只有大的情绪表演,没有给观众带来审美的享受,没什么艺术价值。铺垫不够,高潮太多,假嗨,通的。

  《安提戈涅》影评(二):安提戈涅的悲剧性分析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取材于忒拜英雄系列,悲剧以俄狄浦斯王的两个儿子自相残杀而死,舅舅克瑞翁当上了忒拜国王,作为时间的起始点,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的悲剧故事,笼罩着强烈的悲剧性。

  1.戏剧的悲剧性首先来自安提戈涅面临的两种义务的对立。克瑞翁宣布,哥哥为国捐躯,应该厚葬,而弟弟是城邦的叛徒,须暴尸荒野。但是,按照古希腊宗教习俗,死人的亲属有义务安葬死者,以使其灵魂在冥府获得安宁。面对哥哥的死,安提戈涅面临着两种义务,一为立足于骨肉亲情的人伦道德和宗教传统,一为立足于公民身份的法律准则和世俗统治者的命令。两者对于安提戈涅来说都是不得不践行的义务,但彼此之间势不两立。两者在安葬波吕尼克斯一事上的尖锐对立,正是一系列悲剧发生的起因。这种对立的激烈程度,为该剧强烈的悲剧性奠定了基础。故此,黑格尔将该剧称为“悲剧的完美典范”。

  2.安提戈涅面临的冲突还包括暴政与正义的对立。安提戈涅遵照宗教习俗,不顾城邦的禁葬令埋葬了死去的哥哥,为此被克瑞翁囚禁在古墓中,最后选择自杀而死。克瑞翁因为王位空缺而当上统治者,上台后就颁布命令,不顾全城人的反对,让波吕尼克斯暴尸荒野,侮辱死者,玷污祭坛。从这个角度来看。安提戈涅安葬哥哥的行为就不仅仅是在履行家人的义务。它还具有反抗暴力统治,维护人的尊严和人类道德的意义。

  3.在以上两种激烈的冲突中,安提戈涅选择了代表正义的人伦道德和宗教传统。知道自己将为此而被乱石击死,仍然履行了自己选择的义务,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埋葬了哥哥的尸体,并直言驳斥了克瑞翁的专制暴行,显示了其手足情深、英勇刚毅、具有牺牲精神的优秀品质。虽然她最后走向毁灭,但其具有的道义力量使她成为最令人同情的形象。

  4.克瑞翁形象的塑造也体现了深刻地悲剧性。克瑞翁颁布法律不得埋葬叛国者,将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上,但最后自己也因此遭到严厉的惩罚,儿子为安提戈涅殉情,妻子因丧子而自杀,自己一个人留下来独自承受这一切。其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形成的巨大背离,使其也成为怜悯的对象。

  《安提戈涅》影评(三):安提戈涅——最孤独的人

  俄狄浦斯王因得知自己杀父娶母,罪孽深重,最终客死他乡,留下二子二女。一子波吕涅刻斯率岳父军队攻打父亲的城邦,另一子厄特俄科勒斯率底比斯军队镇守城邦,也都死于战场。最后由女儿们的舅舅克瑞翁继承底比斯王位。为了惩罚反叛者,克瑞翁下令不许安葬反叛者波吕涅刻斯的尸体,违者处死。留下来的妹妹其一安提戈涅,认为哥哥虽是反叛者,但依神法理应得到安葬。克瑞翁判令将安提戈涅关至洞穴,自然死亡。安提戈涅的未婚夫海蒙,也是克瑞翁的儿子为爱自杀,导致王母克瑞翁之妻相继自杀。克瑞翁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我看来安提戈涅代表神的法则,即世界最高等级的伦理道德常规。克瑞翁代表着人的法则,是一种抽象的权威制度。在这里不应该论对错,因为从来就没有对错标准。安提戈涅看重家庭亲情,履行了家庭伦理责任。克瑞翁为了稳定民心树立威严,履行了国家治理责任。这两种不同的责任对立又不统一,悲剧的产生是必然的。

  还有一层面是从女权挑战男权的角度看待,安提戈涅作为女性更关心家庭亲人,强调对人的关切,克瑞翁代表男性,更注重于抽象的规则。这里不是意识的不同,而是意识主体根本的不同,这一生理上的对立表现,很好的解释了男女有别,但却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男女平等。

  故事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是独立的小悲剧,每一个小悲剧发生在一起后让这个大悲剧变得更加凄惨。戏剧的名字,安提戈涅,原本是王室成员,生活幸福美满,却但在短短的时间内父亲出走死亡,兄长们为了夺取王位自相残杀,只剩下妹妹和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后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是公主的她变成臣民,她必须学会服从才能得以生存。可是奈何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她没有适应新的生活。她依然像公主一样不顾克瑞翁的命令执意埋葬哥哥。加上自己父亲杀父娶母的真相被暴露出来,安提戈涅的整个世界坐标系秩序全盘崩溃。如果按照母亲为参照物,她的父亲可以是自己的兄长;按照父亲来看,她的母亲是祖母。这样一来,她和整个城邦内的人关系都是不确定的。唯一确定关系的是两个死去的哥哥,和妹妹。介于妹妹拒绝参加她的行动,说明妹妹可能已经接受这种改变。安提戈涅是多么的孤独,最后在洞穴中吊死是在常理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