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导归西方净土的发愿文
《华严经》导归西方净土的发愿文
《华严经》导归西方净土的发愿文,边念边从内在真心地发起这样的祈愿。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十大愿王各阶段的发愿,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圆满普贤菩萨殊胜行。普贤菩萨摩诃萨所完成的所有最殊胜的修行,我都要获得,我的善根唯一回向在这一点上。这就成为极殊胜的回向,成了全摄一切普贤愿海的回向,成了现证佛果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回向,成了无上的回向。因此,我们在修了善根以后,应当以这两颂摄持来作回向,它就成了结行回向殊胜。
我们把这些愿导归于西方净土来实现,要做特别的净土方面的祈愿。从“文殊师利勇猛智”开始,也是按照一个中心——成就普贤殊胜行,以一个特殊途径——往生西方极乐,三个要点——临终见佛、往生后得佛授记以及成就智悲力的大用,一个永远不变的誓愿海——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王永无穷尽,要像这样,完全决定此世以及来世在净土成佛的所有方向。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这是得佛授记和开发智悲力大用、普利一切众生的发愿。包括两个要点:一、蒙佛授记;二、开发智悲力大用、普利有情。
我们往生以后,一下子到达了阿弥陀佛无比清净的海会当中,那时我从具有各种庄严的七宝莲花中化现出来,亲自见到阿弥陀佛,现前就给我授菩提记。佛用柔软的右手摩着我的头顶,现前为我授记:善男子!你将在某时、某国土成就菩提等等。一心祈愿,当我往生后,如此得到阿弥陀佛亲授成佛记。得到佛授记后,自己的本心就会开发,得到无量的功德,就能化出无数百俱胝的身体,以周遍十方的广大智慧力,普遍利益一切有情。
这样再再地祈愿:我往生之后,一得授记就开发自性,化无数身,在无数土,以周遍虚空的文殊大智慧,出现极大的普贤力用,利益一切众生界。一直到虚空界尽为止,我的行愿力永不退失。
我们如今在娑婆世界,都属于惑业变现的虚假相,都是错乱。这些障蔽着我们的心,发出各种贪嗔痴、杀盗淫等的力用,这些全是迷失掉了,是狭小的、偏执的,是各种很小的心、很错乱的行为、颠倒的走向,这些全部要消掉。最后,尽未来一切劫海恒修普贤广大行,就是我们始终的誓愿,我们应该往这个方向来发愿。而它的实现途径,是首先生到极乐世界,往生以后就脱离掉了三界的系缚,之后阿弥陀佛的力量加进去了,和自己的善根力一和合就会开发,开发了以后,那当然只有修习普贤广大行,没别的了。
会遇同分菩萨愿也要导归西方来实现。因为一到了净土就是大圆满的结局,已经脱离了虚妄的业和烦恼的系缚,到了三界之外的净土。这时候心性开发、法界心开发,这时候这个不虚的愿力会使得一切同行道友,在一切处同集会。无论在哪里示现作菩提事业、成佛等等,所有的同分者都会来。这是由愿力合在一起的,譬如一尊佛作事业时,法界无数佛都会有力量过来。
当脱开时空假相的束缚后,以这个愿力的确会实现同分菩萨相遇、不离,身口意业同修普贤行愿的大结局。到了最后都完成菩提时,完全是同样的心、同样的愿、同样的德,法界心之间是没有障碍的,因此一定会这样实现。我们以往生西方作为实现它的途径。为此要知道,这条愿离我们并不远,这一生首先不断地祈愿往生、修净土资粮,到了临终,一往生以后就能现前实现此大愿,一切都会真实地出现。应当这样了解,通过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来实现。